第6頁(1 / 1)

[紅樓]權臣之妻 故箏 4468 字 2個月前

你如何不肯娶親?”

十六娶親,年紀也並不算小。

以這個年紀做了父親的比比皆是。

乾隆此時年紀已經不小了,但卻並無多少嚴肅之態,麵對和珅時,相反還和藹可親極了。

與和珅說話時,也沒有多少架子。

當然,這並不是說乾隆便是好惹的。

和珅從來不會得意忘形。

和珅在乾隆躬身道:“臣初入官場,尚且還有得學,怎能分心思在情愛上?臣隻願能有更多為皇上分憂的時候。”

乾隆本就是個愛聽好話的皇帝,此時自然心中舒坦不已。但嘴上卻還是調侃道:“我瞧你怕是不喜歡人家姑娘吧?”

和珅笑了笑:“天底下的姑娘大都是好姑娘,哪裡輪得到臣來談論喜歡與否呢。”

但和珅卻不自覺地走了下神。

喜歡的姑娘?

他能喜歡誰?

和珅接觸過一些這個時代的女子,但卻實在沒有一個能令他動心的。

和珅時而都忍不住想,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心理年齡過於大了,所以才更沒了毛頭小子的衝動。

但想著想著,和珅的腦子裡卻是劃過了一個名字。

對了。

也不知黛玉如何了。

和珅沒有放任自己走神,他將這個名字暫且按在心頭,又同乾隆說了會兒話,然後才被打發走了。

……

正如那日在殿中與乾隆說的那樣,和珅將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公務當中。

兢兢業業,一心以乾隆為先。

和珅從來不怕鋒芒畢露。

而乾隆也相當吃這一套,和珅事事都想著為他分憂,在乾隆看來,實在一片赤誠之心啊!

天底下的官員都應當如和珅這般才是!

乾隆如此想著,也就很是乾脆地又升了和珅的官兒。

清乾隆三十二年。

和珅擢為乾清門禦前侍衛,兼副都統。

這比曆史上要快了將近九年。

這省下的九年,足以和珅去做許多事了!

同年,在勸說下的林如海,同意了黛玉隨榮國府派來的婆子們,前往榮國府外祖家。

這一年,黛玉不過十三。

第五章

岸邊,幾頂軟轎實在有些引人矚目。

不為旁的,實在是這軟轎旁站了婆子仆從,瞧著實在氣派極了。

後頭有人打這邊經過,方才說起。

那一頂乃是打榮國府出來的。

後頭兩頂,卻是打某位大人宅中出來的。這位大人正是皇帝跟前的紅人,誰也不敢小瞧了去。

也不知這幾頂軟轎都是來接誰的。

旁人也就豔羨一番,便離去了。

不多時,有船靠了岸。

幾個婆子走了出來,那榮國府的轎子旁站著的仆婦立刻就動了,迎了上去。

隨後那船上才出來了兩個小姑娘,年紀都不大,五官還未長開,透著一團稚氣。

其中一個穿著嫩黃襦裙,梳著朝雲髻,身上彆無其它釵環配飾,乾淨雪白的小姑娘尤為打眼。

旁邊跟著小丫頭,雖然也生得俏麗,但到底沒得可比,一瞧便知道那是個小丫鬟。

下來的這二人,正是黛玉同雪雁。

黛玉攥了攥手中的帕子,視線並不胡亂打量四周。

早聽聞京裡的繁華,她若肆意打量,倒是墮了姑蘇林家的臉麵,怕是要被他人恥笑的。

雪雁就緊張多了,她緊挨著黛玉,扶著黛玉的那隻手都微微抖了起來。

那迎上來的仆婦瞧見了,心下立時便輕賤了這個小丫頭。臉上也未免顯出了一分懶怠來。

雪雁心一緊,更驚慌了。

倒是黛玉此時更穩得住些,她瞧了一眼那仆婦,目光清澈剔透,反倒叫那仆婦一個激靈,忙不敢再看,微微低著頭,便要邀請黛玉上轎去。

這時黛玉才發覺,岸邊還有彆的轎子,瞧著也是權貴人家出來的。

而那轎子前頭,還站了個年紀大的男子,那男子竟然在往這邊瞧。

黛玉心一驚,蹙了蹙眉,將視線轉了回去。

而雪雁卻是突然渾身一震,揪了下黛玉的袖子,怯怯地道:“姑娘,那,那是之前來姑蘇尋我的……我、我爹。”

“彆怕,日後還能見的,興許今日就是知曉你來了,就等在這邊瞧你一眼。”黛玉低低地說了聲。

一旁的仆婦伸長了脖子,想聽她們議論些什麼。

突然間,一道冰冷的目光落到了她們的身上,仆婦們都是靠瞧主子眼色得以生存的,自然再敏[gǎn]不過,她們心一驚,悚然地轉頭看去。

——那是之前停在一旁的轎子。

那其中一頂轎子掀起了轎簾,裡頭坐著個少年正在瞧她們,目光冰冷懾人,叫人害怕不已。

仆婦們齊齊顫唞了下,也不敢再隨意瞧了。

她們隻是榮國府的三等仆婦,瞧著風光,但真到了貴人跟前,卻是連地上的草芥也不如,自該小心些。

這頭黛玉已經在攙扶下進了轎子,雪雁便跟在了一旁。

仆婦們不敢再多留,忙喊了聲:“起轎。”

幾個年輕力壯的轎夫抬著軟轎便走入了人群中。

這時黛玉似有所感,不自覺地小幅度掀起轎簾,回頭看了一眼。

也是怪了。

她對四周的繁華景象無甚興趣,但卻對那兩頂軟轎起了興趣。

那兩頂軟轎還在等人嗎?

……

和珅始終目送著榮國府一行人的身影走遠,視線沒有偏移半分。

劉管家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一早便被帶著往這邊來了,公子說是要接個人。

待那雪雁走下來的時候,劉管家便明白了。

這是要接雪雁同她的主子吧!

但緊跟著,劉管家卻見雪雁,同她扶著的小姑娘,走上了榮國府的轎子。而公子一句話也沒說……

劉管家都急了:“公子,咱們不是來接那位姑娘的嗎?”

“嗯。”

“可這人……都,都走了。”劉管家乾巴巴地說道。

“她是要去她外祖家,我怎麼能攔下?”和珅淡淡道:“遠遠瞧一眼,沒什麼事,我也就放下心了。”

劉管家微微傻眼。

這可不是公子的作風啊。

直到徹底瞧不見榮國府一行人的身影了。

和珅這才道:“回去吧。”

劉管家也隻得點頭,立刻吩咐轎夫起轎。

轎子穿梭在熱鬨的街市之上,和珅掀起轎簾,看著外麵。

黛玉在榮國府的轎子上,也是這樣一路瞧過去的嗎?

她身邊僅帶了個雪雁,雪雁又過於怯弱,不知事,她連半個倚靠都沒有,可會覺得害怕,無所依?

和珅不由想起了紅樓原文。

黛玉的心思過於通透細膩,從她棄舟上岸,見到榮國府來接人的仆婦時,便已經存了小心翼翼的心思。

正是因為處處思量,小心行事,才致使黛玉在榮國府過得並不開心。難得有個不合禮教的賈寶玉,能讓她獲得片刻的放縱輕鬆,但賈寶玉卻又是個沒用的。

想到這裡,和珅狠狠擰了擰眉。

若說在未重見到黛玉之前,他心底的擔憂有五分,此刻已經被挑到了十分。

黛玉長大了許多。

他從前見她時,她才六歲。如今身量卻已經長了一大截,嫩黃的襦裙套在身上,隱隱也有了幾分大姑娘的味道。

她的眉眼也長開了些。

正如書中寫的那樣。*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身體麵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女喬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乾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難怪說是絳珠仙子轉世。

和珅也覺得,若天上真有仙子,便正應當是黛玉的模樣。

“公子,可是直接回宅子?”劉管家在外頭扣轎低聲問。

“嗯。”

和珅也是衝動了。

他從接到準信兒開始,便令人留意碼頭了。

之後確定了黛玉到的日子,他便特地告了假,親自帶了頂軟轎,等在了岸邊。

等榮國府的人到了之後,和珅才驟然想起來。哪怕他再想要照拂黛玉,再想要將黛玉接到宅子裡去,小心看顧。他與黛玉也是沒有關係的。

而榮國府卻是黛玉的外祖家。

論起禮教,黛玉自當先往外祖家去。

可這一旦去了,日後哪裡還有見麵的時候?

和珅感覺自己一顆心,就像是被扔進了炸鍋裡,翻來覆去,不管如何放置都難受得緊。

她會吃虧,會吃苦。

榮國府不是個好地方。

和珅閉了閉眼。

那該如何是好呢?

和珅在腦中將榮國府上下關係過了一遍。

他與榮國府從無來往,但隻怕從今日起就要有所來往了。

乾隆並不喜歡榮寧兩府,蓋因這兩府行事越來越荒唐,連府中奴仆走出去,竟然都自覺比旁人高了一等。

乾隆是個小心眼兒,非常不喜歡誰人越過了他去。榮寧兩府的奴仆就這樣放肆,如何叫乾隆不多想?

和珅要與榮國府來往,那就必須得經過乾隆的眼皮子,還得是光明正大,藉口十足。

這對於和珅來說並不難。

他花了這麼久的功夫,就是為了在潛移默化之下,讓乾隆深信,自己是一心為乾隆辦事的,不管好壞,麻煩的、輕鬆的,臟的臭的……

在這樣的檔口,和珅若是為了乾隆而去接近榮國府,那隻會在乾隆跟前落個好,而不是被懷疑,是否想與榮國府結交,上榮國府的這條船。

心中有了決斷,和珅便很快予以了實施。

乾隆果然對和珅誇讚不已。

乾隆不喜榮寧兩府,但身邊卻又少心腹臣子。朝中得力的大臣也都多與各方攀連,如何能隨意使用?

唯有和珅,父母皆早亡,隻剩下些後母。無人能做得了和珅的主,而和珅的老師又是不起眼的,往上看也沒有裙帶關係的攀扯。

實在再合心意不過了。

乾隆高興地將此事交給了和珅去辦。

而出於愛惜之心,乾隆還有囑咐了幾句:“愛卿也不必時時為此事煩憂,若有得,那是好事。但若無所得,也沒甚麼大礙。”

說到後頭,乾隆的口%e5%90%bb更親切了些:“你為我安心辦差,已是大善。”

打那天結束以後,和珅就又升了個職。

乾隆將其升為禦前侍衛,並授正藍旗副都統。

這就真真是皇帝跟前的人了!

且說這頭。

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花門,過了抄手遊廊,轉過紫檀架子大理石的插屏,過了三間廳,來到正房大院兒前。

石磯上幾個穿紅戴綠的丫頭忙站起了身。

“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說著便打起簾籠。

黛玉走進去,還未拜見,便被賈母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