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1 / 1)

[紅樓]權臣之妻 故箏 4472 字 2個月前

金銀珠寶,奇珍異獸,軟帕香囊。

都是應有儘有的。

之前黛玉也想過這個問題,隻是前頭幾回都不如這回來得鄭重。

連心都跟著狂跳起來。

恨不得立時變個什麼好玩意兒來,放到和珅的掌心去。

這廂和珅見黛玉不出聲了,也不急,便隻靜靜喝著茶,心裡又暗暗數了數日子。

不急,不急。

不過今年,黛玉便要打榮國府到侍郎府裡去了。

屋外有丫頭們打鬨著走過。

人影綽綽。

內外仿佛成了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

外頭熱鬨,卻浮躁。

裡頭靜謐,卻動人。

屋內正沉浸在一片祥和的靜謐中時,雪雁敲了敲門。

“姑娘,侍郎……”她壓低了聲音,小心得很。

“進來。”和珅開口。

“寶姑娘好了。”雪雁小聲道。

說打扮,其實在外頭又能如何打扮?不過是點了個妝,添了兩三首飾在身,衣裳還是那身衣裳,但卻光彩照人起來,竟叫人不敢逼視。

和珅回頭掃了一眼:“去吧。”

“去哪兒?”雪雁瞪圓了眼,愣愣地道。

“陪著你們薛姑娘,在院子外頭走一走。若有不長眼的下人來問,嗬斥兩聲便是。”

雪雁隻當和珅是想獨自陪著黛玉,便眨了眨眼,笑道:“寶姑娘,咱們走吧。”

寶釵足夠聰穎,她也不多話,帶了自己的丫頭往外走去。

待走了幾步,想了想,她還是按住了雪雁道:“你在外頭候著吧,興許一會兒要叫著你呢。”

雪雁想想也是,左右並未叫她陪著寶姑娘去外頭頑。

於是等寶釵一走。

雪雁便候在了門外,目光盯著院子前頭,提防著有誰來攪了姑娘的事兒。

和珅知曉這次可待得長些,便也不急著揀要緊的話說,反而慢騰騰地問起了黛玉在榮國府裡的生活。

事無巨細,樁樁件件都問了。

雖說這些他差不多也都曉得,那榮國府裡多的是想同他傳信兒的。

但到底都不比親口問來得好。

“外祖母近來愛攬著我哭。”

“寶玉遭了訓斥,不大敢出門了。”

“那日大家一齊猜了燈謎……”

“璉二嫂子瞧著近來氣色不好,我那日去她那兒頑的時候,還撞見她與璉二哥爭起來……”

“府裡頭像是要來彆家姑娘借住了……”

黛玉也沒刻意找話來聊,隻突然想起來什麼,便隨口同和珅說了。

等說著說著,她抬頭正對上和珅專注的目光,黛玉不由一頓。

她方才說了些什麼?

似乎都是些瑣碎的事。

竟是稀裡糊塗的,將榮國府裡的見聞都胡亂說出來了。平日與三春坐在一處講一講倒也沒關係,但與和珅講……總是不太合適的。

和珅怕是不耐聽這些的……

“怎麼不說了?”和珅低聲問。

他的嗓音越發醇厚溫柔,壓低時,總帶著一股子令人心尖兒癢癢的味道。

黛玉不自覺地望著他:“突然不想說了。”

“好,那便不說了罷。”

黛玉忍不住問他:“你平日都做什麼?”

“我?”和珅失笑,“沒甚趣味,上朝,讀書,公務。唯這三樣。”衣食住行,他所享受過的,是乾隆也未必能比得上的待遇。自然的,便也就勾不起他的興致。於是,這日子過得也就沒太大滋味兒了。

黛玉就是唯一的那道滋味兒。

黛玉歎了口氣:“那豈不同我說話時,甚為無趣?我不通公務大事,又不通庶務小事……”

“上朝,讀書,公務。沒甚趣味。”和珅頓了下,“與你談天,哪怕是你與我說,你院兒裡頭哪棵樹脖子長歪了……那也是有趣的。”

黛玉叫他逗笑了:“我院兒裡的樹脖子沒長歪。”

經和珅這樣一說,黛玉便也拋卻了旁的想法。

不再質疑與和珅閒談,是否無趣過頭了。

她想,也許正是像話本裡頭寫的。

心屬於誰時,哪怕隻與那人順口說上兩三句話,便也成了趣味兒。

可若是跟前站著不喜的人,那人絞儘腦汁想出來的話,也都覺得儘是糟粕。

“砰砰砰。”門突地被敲響。

雪雁的聲音傳來:“姑娘,時辰差不多了。”

“今日好像沒說上幾句話。”黛玉蹙了下眉,沒成想到時間飛逝竟是這樣的快。

“說了,說了許多,我都記在心頭了。”和珅站起身來,想要摸一摸黛玉的頭頂,但想了想又克製住了。他道:“我知曉你如今過得高興,便抵過千萬句話了。”

黛玉抿了下唇。

她沒覺出來自己過得如何高興,隻是此刻仔細一回想,她倒真淡了些思鄉的情緒,不再總憶起父親母親,更不為賈母更看重寶玉而覺得心酸難當了……

和珅卻看得比黛玉更為清晰。

若是過得辛苦的人,腦子裡填滿的便是自己的苦楚,又哪裡會注意到旁人如何。

唯有一身輕鬆,心情愉悅時,方才會留意到生活中的小事。哪怕是今個兒天上的雲多了兩抹,地上的花兒焉了三朵……都會印在眼底了。

黛玉聊得越是細碎。

既是說明黛玉與他親近,更說明黛玉如今過得閒適。

和珅頓住腳,突然俯下`身,將卷在黛玉%e8%83%b8`前的發絲理了理,替她拂到後頭去:“回程時小心些。”

“嗯。”黛玉站起身,總覺得有一絲的不滿足。

她又倒了杯茶:“再來一杯麼?”

“好。”和珅應了,又喝光了茶水,順帶將那茶杯都抄走了,道:“鎮在書房裡。”

這才轉身出去。

黛玉哭笑不得。

待會兒小沙彌問起來,她該如何作答?

便說叫和侍郎順走了嗎?

和珅走後。

沒一會兒寶釵便回來了。

黛玉將旁的情緒拋開,先問寶釵:“外頭有什麼頑?”

“也沒什麼,不過恰巧撞見了緣分。”寶釵深深一笑,瞧著神色間竟是輕鬆不少,像是壓在身上許久的重擔,一朝消失了。

黛玉望著她的模樣,不由心中一動。

無她,寶釵如今的模樣瞧著更明豔大方了。元春盛裝之下,卻也不及她一半。

和珅出來時,乾隆還在樹下,隻是身邊多了個前倨後恭的公公。

“瞧完了?”乾隆似笑非笑地盯著他。

“瞧完了。”

“那便走罷,朕也瞧完了。”隻是話說完,乾隆臉色微沉,“榮國府派頭果然大,這下人一個比一個更像主子。真是個個都要跟著雞犬升天了。”

和珅沒出聲。

乾隆也不需要他出聲。

二人一並出了寺,上了馬車,悄悄下山去了。

和珅已經足夠了解乾隆了。

所以哪怕他人不在此,也差不多能推演出方才的事兒來。

寶釵與丫頭出院子,叫下人攔了,令她莫要亂走。

寶釵的丫頭因著榮國府裡下人背後胡亂編排,積怨已久,便與下人爭執,寶釵旁觀。

乾隆站得遠聽不清什麼事,但卻瞧得清寶釵的模樣。

也曉得那下人如何凶惡。

他最是自詡憐香惜玉的,又如何不會起心思?

這番再提榮國府的下人派頭大,不過真是側麵表露他待寶釵的憐惜罷了。

而寶釵又是個聰明的。

她會瞧見乾隆,但卻不會刻意接近,她隻會在院外逛一逛,求炷香,買兩三道符,便徑直回到院中。

她越是不與乾隆有所實際的接觸,便越是會叫人心中牽掛。

投其所好。

沒有比寶釵能做得更好的人了。

和珅垂下眼眸,撥了撥袖中的杯盞,笑道:“還要勞煩皇上一件事。”

“何事?”

“我方才拿了寺中一隻茶盞走,要勞煩皇上差個太監去與那寺中人說一聲了。”★思★兔★網★

乾隆大笑:“可是那林姑娘用這茶盞給你盛了茶?”

“正是。”

乾隆無奈搖頭,隻好將小太監叫來,命他轉身回去與主持傳話。

這個和珅。

滿腹才學,又富有手段。

唯一點死%e7%a9%b4,兒女情長割舍不斷。叫人覺得好笑。

第九十一章

和珅回到府中, 將袖中的杯盞放在了桌上。

劉全見了, 不由心下驚訝:“主子, 此物……”

“取個紫檀木底座來。”

劉全摸不著頭腦地去拿了。

待他小心地將那紫檀木底座放在桌案上,和珅便將那杯盞放了上去。

因著和珅一聲不吭,瞧著分外鄭重的緣故, 劉全看向那杯盞的視線也變得慎重了起來。

劉全小聲問:“主子, 這是宮裡賜下的?”

和珅搖頭:“寺裡的。”

“開過光的?”

和珅剛想搖頭, 但隨即想了想,又點了下頭:“也算是開過光了。”

劉全點點頭, 之後更囑咐丫鬟小廝們,打理書房的時候要萬分小心,莫要碰了此物才好。

於是自此侍郎府上下, 再瞧那杯盞, 便如同瞧開過光的舍利子一般,萬分小心, 且眼底充滿了敬畏。

這頭和珅落座歇息,丫鬟忙去泡了茶來。

而劉全則是取了一個大盒子來:“這是連家鋪子送來的。”

“打開瞧瞧。”和珅一手接了茶盞,衝劉全抬了抬下巴。

“哎。”劉全應聲, 忙將盒子打開了, 露出裡頭依次擺放的瓷器、玉瓶兒來。

和珅隨手拿了一個起來把玩。

外壁打磨光滑, 卻又並不至容易脫手的地步。

舉在燈下,那玉瓶兒更晶瑩剔透,好似一汪水揉成似的。

待取了瓶塞,便能嗅得一股子淡淡香氣。

和珅轉了轉瓶身, 道:“此物該叫瓊漿玉露才是。”

劉全好奇地抬頭打量了幾眼。

“挑個精美的匣子,裝三兩個進去,我明日一並帶進宮去。”

劉全忙應了聲,小心捧著盒子下去了。

第二日,和珅便順手將匣子遞到了乾隆的案頭。

乾隆打開來一瞧,不由失笑:“你怎麼拿了這些玩意進宮?”

“原是為林姑娘挑選,我見這家鋪子的東西有些意思,便想著,有趣的玩意,也該送皇上一份才是。”

乾隆笑著收下,讓小太監送去給太後。

自然,此物還得經過一番檢驗,確認無害後方才會送到太後的宮中。

隻是這話當然不會說出來了。

將東西呈完後,和珅便也將此事拋到了腦後,像是渾然不在意。

連父久久得不到和珅的信兒,便有些急了。

還是連正興勸他:“父親何必在此時著急?前頭那麼長的功夫,咱們都等過去了。有這個功夫,不如好生為我操持婚事。”

連父這才按捺下心頭的焦躁,乾脆回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