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1 / 1)

[紅樓]權臣之妻 故箏 4388 字 2個月前

了黛玉後,皇後麵上的神色立即便溫和了許多,半點也不怠慢黛玉。

“前些日子忙著,便不曾將林姑娘邀進宮裡來,今日可算得了工夫。林姑娘坐,待會兒皇上得了閒,你再與我一同去禦花園。”

黛玉應了聲。

要等皇上得了閒?

難不成今日她還要見著皇上?

黛玉思來想去,心底甚至隱約有了些猜測。

難不成今日公主的生辰,實際是在皇室中辦了一場家宴?

否則她來時,怎麼也不見其他夫人的車駕?

皇後突然抬手,將黛玉招到跟前去,低聲與她說了會兒話,姿態慈和得,仿佛是她的長輩一般。

過了會兒功夫,有個嬤嬤進門來了,附在皇後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皇後一笑,道:“林姑娘去外頭走走?”

皇後自然不會無端提起這樣的話,黛玉點了頭,跟著一個宮女起身跨到了殿門外。

待出了殿門,遠遠的,黛玉便瞧見一行人朝這邊行來。

像是……

像是龍輦。

等再定睛仔細一瞧,黛玉便瞧見了龍輦旁的和珅。

他著一身朝服,更顯豐神俊朗。

而此時乾隆正微微附身,歪著身子與和珅說話,絲毫沒有帝王的架子。

按理說,她應當緊張的。

畢竟朝她行來的,那可是帝王啊!

那是世間許多人窮其一生,也未必得見一麵的帝王啊……須知多少官員,哪怕是上朝時,都尚且得按品級站開,品級低的,是不得近距離窺見龍顏的。

但這會兒,黛玉卻偏偏就是鎮定極了。

眼瞧著他們越行越近,身邊的宮女跪了下去,口呼:“萬歲。”

而黛玉這才也福了身:“皇上萬歲……”

乾隆笑了笑,立時將目光投到了和珅的身上,隨即道:“原是林姑娘。”

黛玉微微一頷首,透著不卑不亢的味道。

乾隆瞥見她的模樣,容色美麗,舉手投足頗有幾分仙子之風。立時便明白過來,自己這個臣子,為何一心裝著這個林姑娘了……

乾隆本就是喜好美人的,如今一見黛玉,他雖不至到肖想臣子未婚妻的地步,但卻一下子被黛玉的容貌勾起了一點思緒……他想起了那個寄住在榮國府中的寶姑娘。

寶釵容色雍容美麗,如冠上東珠一般的美……

乾隆心下一動,口中打趣道:“侍郎去罷……朕先行一步,去瞧一瞧皇後。”

和珅頓住腳步,麵上一絲紅暈都不見。他謝過了乾隆,便目送著乾隆行遠,而後才看向了黛玉。

方才還極為鎮靜的黛玉,這下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沒想到,在宮中,連皇上都親自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她又哪裡知曉,乾隆本就不是極為循規蹈矩之人,何況乾隆更樂得見到和珅與她感情深厚,又哪裡會有阻礙的道理呢?

和珅轉頭看向那宮女:“帶路。”

宮女一言不發,默默地走在了前頭,沒一會兒,便將他們帶進了一處花園。

和珅轉過身來,低聲道:“近來忙於公務,有些日子不曾見你了,瞧著怎麼像是削瘦了?”

黛玉搖頭:“又沒什麼事來煩我,外祖母又總送些補品來,哪有會瘦的道理……”

黛玉話音未落,便叫和珅一把攬在了懷中,他的手隨即輕輕貼在了她的腰間。他在她耳邊,低聲道:“瘦了……”

黛玉麵頰一紅,有些想要扭頭去看旁邊的宮女太監。

而這時候和珅卻又再度出聲問:“那本《天工開物》你可讀過了?”

和珅不會無端提起這句話來。

黛玉一怔:“已經讀完了。”

第一百零三章

待宮女太監都退下, 花園中隻餘二人時。

和珅像是陡然來了興致似的, 低聲與她說起了書中的內容, 隨即又道:“皇上今年欲征緬,路途遙遠,須征錢糧……”

因著和珅送了不少“雜書”與她, 於是黛玉讀書的範圍, 早已經不限於四書五經了……

於是, 她雖不了解朝堂之事,但卻並不妨礙她聽懂這些東西。

黛玉還不曾注意到, 自己的眼界,比較起初來榮國府的時候,已經比較起天底下絕大部分的閨秀千金都要寬闊數倍了。

“你可知這是何物?”和珅突然在她麵前鋪陳開一張圖紙。

“何物?”那圖紙上的東西, 卻是黛玉從不曾見過的。

和珅指了指那物:“若有此物, 征緬行軍,耗費的時日至少減去一半。”

黛玉大為驚訝, 不由湊近了去瞧。

和珅又細細指著圖紙與她說了會兒,眼瞧著便是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宮女來到了花園,低聲道:“侍郎, 前頭筵席將開了。”

“走罷。”和珅將那圖疊起來, 塞入了黛玉的手中:“你且替我收好。”

黛玉點頭應了, 將那圖紙特地疊入了香囊之中。

“你先行罷。”和珅又道。

黛玉應了聲。

二人先後抵達了禦花園。

禦花園中筵席已經擺開,正如黛玉早先猜測的那樣,果真赴宴的並無多少人。坐在席間的,多是皇室宗親。

和親王妃因與黛玉認識了, 皇後便直接了當地將黛玉安置在了和親王妃的身旁。

待乾隆走來,瞧見黛玉與和親王妃坐在一處,還不由笑道:“這丫頭與和親王妃倒是親近……”

和親王與其王妃,隻有一個女兒,乃是和碩和婉公主,然而早在乾隆二十五年便已經去了,那時她才不過二十來歲。和親王妃如此照拂黛玉,未必沒有仿佛見著女兒一般的心思。

於是此時聽了乾隆的打趣,和親王妃便撐著站起身來,笑道:“我瞧著她便覺親近呢……”

皇後笑了笑,道:“既有這般難得的緣分,倒不如讓林丫頭便認了和親王妃作母親。”

乾隆本也有意抬舉和珅的未婚妻,於是便當即點了頭,道:“皇後說的是,這倒也是難得的緣分。不如便認了和親王妃作母親,如何?”

這聲“如何”問的自然便是黛玉了。

黛玉本就對和親王妃的印象極佳,她又是個早早失了母親的。而和親王妃身子骨不大好,倒是真有幾分像母親。因而,這話一提出來,黛玉倒也不覺抗拒。

於是她便從善如流地點了頭。

乾隆興致上頭,當即又讓人端了酒來,讓黛玉敬了和親王、和親王妃,又讓她改口稱“乾爹乾娘”。連帶的,對皇上皇後的稱呼也變了。

在場眾人,隻要不笨的,都能瞧出來,乾隆此舉是為給和珅一個麵子。

因而倒也不敢小瞧了黛玉去,左右這位林姑娘,隻要真嫁給了和珅,那便不是他們能隨意蔑視的。

這麼一番折騰下來,氣氛倒是熱烈了不少。

在眾兄弟中,乾隆本也隻與和親王的關係更深厚些。

待開了筵席後,乾隆卻是將和親王、和親王妃、黛玉引進了殿中去。

原來殿中又另外擺了筵席,而和珅早已經等在裡頭了。

乾隆讓眾人落了座,又將疼愛的女兒抱在懷中。

黛玉與和親王妃坐在一處,倒也真有幾分受母親關懷疼愛的味道。¤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而和親王則坐在乾隆的下首。和親王的年紀並不大,隻是似乎是早年過於荒唐的緣故,致使他的身子骨並不大好,瞧著麵色也多見青黑。

不過他倒是個愛笑的人,從方才就一直笑到現在。

乾隆見了他的模樣,不由出聲指責了幾句:“你這整日都不見著調的時候,朕還指望著你來幫朕……”

和親王忙笑了笑,道:“皇兄英明神武,麾下文臣武將優秀者眾,臣弟沒甚本事,便不來丟人現眼了嘿嘿……”

乾隆搖搖頭,麵色微沉,顯然不喜這個弟弟的做派。

很快,乾隆動了筷。

旁的人方才跟著也動了筷子。

和親王妃是個不大愛說話的人,而和親王又是個開口便不大著調的人。

於是一時間,席間便隻有皇後、乾隆與和珅三人的聲音了。

皇後怕冷落了黛玉,便主動問黛玉:“和侍郎可又送了什麼雜書給你讀?”

“雜書?”乾隆被引出了興致,不由多問了一句。

皇後笑道:“正是,這和侍郎與旁的人啊,都不同。因為知曉林姑娘愛讀書,和侍郎便每隔上一段時日,都要送些書去給林姑娘解悶兒。隻是和侍郎實在是個粗心的,竟是什麼書瞧也不瞧,都往林姑娘那裡送。什麼風俗誌,農桑誌……這些書都送去了。”

乾隆不由取笑出聲:“和珅還有這樣的時候……倒也不曾問問人家姑娘讀的什麼書,愛讀什麼書!”

和珅隻是淡淡抿唇一笑。

黛玉本能地為和珅辯解了一句,道:“倒也是愛看的,初時讀的時候,不大能讀得進去,但到了後頭,也尋出點趣味兒了。”

乾隆本就是重文的人,聽黛玉如此一說,倒是生起了些欣賞。

難怪和珅相中了這麼一個姑娘……旁的誰都不肯要。

這樣一瞧,和珅一心重情愛,倒也是正常的事了。

乾隆又問了幾句,和珅送的什麼瞎書去。

這一問,乾隆才發覺,黛玉讀的書竟有如此之多,而且她的記性極好。許多原文,她能麵不改色地複述出來。隱約間,乾隆倒有一種考校女兒的滋味兒。

可他的女兒們,倒還真不比黛玉聰慧。

黛玉一時不自覺,說了許多話出口。

等她意識到的時候,她不由頓了下,更陡然想起來,她剛到榮國府中時,外祖母問她可曾讀了什麼書,那時她怕過於招搖,更怕惹得其他姊妹不快,便隻說“剛念了四書”。

誰知曉,一轉眼到了如今,她卻敢在皇上跟前侃侃而談,絲毫不必再作遮掩了呢?

“朕瞧,這怕是和珅打算好的,他也愛讀這些書。日後你們若成婚,豈不愁沒話說。隻怕你們二人紮在一處,恨不得一同鑽進書堆裡去……”乾隆取笑道。

黛玉想起在花園時,和珅的舉動,嘴角不自覺地翹了下,隻是耳根也跟著紅了下。

她的指尖微微垂下,突地碰到了腰間的香囊。

而此時乾隆正低聲問和珅:“朕前次問你征緬之事,如今你可有腹案了?”

不過這話口%e5%90%bb聽來輕鬆玩笑,倒像隻是席間隨口說說。

而黛玉朝和珅看去,便見和珅也正在瞧她,和珅眼眸黑亮,帶著些許的柔情。

這頭乾隆不等和珅回答,又道:“這緬甸土司著實不像話……”

黛玉攥緊了香囊,隱約明白了什麼,她抿了下唇,帶著少女特有的口%e5%90%bb,浸著些許天真,道:“它不聽話,打它便是了。皇上真龍天子,定能叫那些土司降得心服口服。”

這話卻戳中了乾隆的心病。

與緬甸之爭,自乾隆二十七年便開始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