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1 / 1)

血作風,說的好聽是不計較後果,說的難聽純粹就是頭腦一熱,做的是決定。

殺人殺的很痛快,老百姓們看著也很痛快。

但是朝廷遲遲不派官員,當地很多政策都需要官員主持,雖然有些官員吃空餉。

司徒四皇子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回事,所以早早的就派人快馬加鞭的去京城。

卻得到了讓司徒四皇子僵硬住的的消息。

「所以你將官員們都給殺掉了?但是你沒有想到該如何解決,沒有官員的情況?」

唐大儒捂著腦袋不可置信的說道,有人竟然不按照計劃行事嗎?

「不,先生你應該聽下麵的事兒,重點不是我不按計劃,重點是我父皇他沒給我想好後招。

京城也派不出來官員,我父皇讓我自己看!著!辦!

然後回京城之後,我父皇在看!著!辦!我。這是一件悲傷的事情。」

司徒四皇子也很痛苦啊,此時說到這件事情有一些不知所措。

他都沒想過呀,自己父皇放手這麼痛快,整個江南地區父皇不給兜底兒了。

四皇子敢下黑手的原因,純粹是覺得父皇到時候肯定會派官員過來管理江南。

沒有想到,司徒皇帝比他還猛,一些後備的官員,京城都不夠分的!

所以司徒皇帝肯定不能讓京城亂呀,於是隻能讓四皇子將江南維持好現狀。

司徒皇帝甚至大言不慚的在信上說道,還給你小子留著一個強大的助手呢,有唐大儒坐鎮江南,出不了什麼大事了!

同時,讓司徒四皇子氣的牙根癢癢的事情,就是司徒皇帝竟然讓李將軍和八萬大軍,回京城駐紮!

畢竟該斬的斬,該殺的殺,可以將這些搜刮到的金銀珠寶,各種財產,收虧於國庫。

隻留下五百士兵都幹啥的,司徒四皇子覺得這是自己父皇再故意給自己找麻煩!

「你給你父皇不愧是父子二人,你真是隨根啊!做事喜歡做絕,真是太厲害了。」

唐大儒都不得不鼓掌了,太厲害了。

司徒皇帝在京城幹大事,他親兒子,四皇子在江南地區,乾的跟他一樣絕!簡直是如出一轍呀。

「先生你就幫幫我吧,我真的是沒法兒了,要不然我肯定不敢麻煩您。」

「幫一幫我吧,幫一幫我吧……」

司徒四皇子想做好事,可不想造孽,於是隻能讓唐大儒出山,幫一幫自己吧。

「你起來,趕緊起來,別抱我腿!別拿我的褲子……」

唐大儒瀕臨崩潰的聲音,在書房裡傳了出來。

唐錢氏和唐大管家相對是一眼,歎了一口氣,直接將收拾好的行李再次回歸原位。

就知道唐大儒肯定走不了,而且唐大儒多次暴露自己的本性!

並沒有讓大家覺得形象崩塌,而是讓大家覺得真的唐大儒整個形象都豐滿了起來,是真性情的存在。

唐大儒的形象變成了有血有肉的存在,會著急,會生氣,有自己的堅持,更有才情!

罵人都不吐髒字兒的文人形象,躍然呈現到了紙上,流傳很廣。

這不就如同唐錢氏和唐老管家想的一樣,唐大儒還是答應了司徒四皇子。

大儒坐鎮江南的消息,一經傳出,引起軒然大波。

同時也讓很多目光,集中到了江南地區,他們到底要看看無官員,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的江南地區。

神仙下手都覺得困難,一個大儒到底有什麼方法?

世人都傳大儒現世輔佐的王朝,都會成為盛世!

這個謠言,是真是假似乎可以得到驗證了。

來吧,讓大家都看一看大儒的本事吧。

……………………………………

京城,司徒皇帝自己親自坐鎮,沒有出現任何的亂事。

隻是這些日子京城全程戒嚴,人人自危。

亂過之後,老百姓們的日子繼續回到了正常的狀態,畢竟要吃要喝要幹活。

隻不過朝廷血洗了不少官員之後,恢復正常工作的朝堂。

早朝繼續熱鬧,官員們該參人參人,該起奏起奏,恢復了往常的熱鬧。

而朝廷中的四位皇子被派遣出去微服私訪,而三位皇子都回到京城。

三位皇子辦的事情非常的完美,問題妥善的解決了,動手的手法也是非常的老練。

時間相差無幾的回到京城,三位皇子搶先去稟報自己的解決的事情!

出現問題的三個府城,都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而且出去一趟,三位皇子一路上收穫了不少的手下,也接收了不少的「賄賂」,不,應該稱之為上供。

這些金銀財寶都是約定俗成的『規矩』,身邊的人都在勸說。

三位皇子手頭也緊啊,一聽是約定俗成的規矩,那還等什麼?父皇都默認同意的事情。

三位皇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陣營,也有投靠到他們身邊的官員,老練的官員,深知官場的潛規則。

所以三位皇子處理事情的手法非常的老練,根本就看不出來是第1次微服出訪。

當地官員找替罪羊,三位皇子收取賄賂,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處世風格,簡直和最老練的官員都有一拚。

「朕的大皇子的行事風格,頗有他外家的棉裡藏著針的本事。根本不符合他的性格……」

司徒皇帝麵無表情,看著手上這一份又一份的報道,真是毫無興趣,千篇一律。

真是覺得自己兒子們也挺有才的,明明年紀輕輕,行為舉止卻甚是老辣。

司徒皇帝眼裡充滿了諷刺,直接將三個兒子呈上來,堪稱完美的奏折,扔到一邊!

禦書房的太監們都當自己耳朵聾了,不敢聽,不敢問,不敢多說話。裝作自己就是一個假人,什麼都不知道?

都是從小長大的人,司徒皇帝怎麼會不知道年紀青青少年們心中的想法。

而且司徒皇帝覺得他現在看不透自己三個兒子,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眼子。

司徒皇帝覺得還是小孩子比較好玩,至少孩子們小的時候,他還能從幾個兒子的臉上看出他們在想什麼。

現在每一個兒子臉上都帶著獨屬自己的完美的麵具,行事準則全部都是按照背後之人指使的,來揣摩自己的心意。

司徒皇帝覺得自己看不透兒子們想的是什麼,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全部都是在琢磨自己的想法。

三位皇子呈上來的這些奏折,不停的在突出自己的優點,顯示自己的厲害,同時還不忘給別的兒子上眼藥。

最後又將一切歸功於皇上的聖明,做的是那麼的完美。

不過這種「完美」有一種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是臣子對於皇上的忠誠,而不是將要繼承皇位的皇子應該的態度。

司徒皇帝想要一個能繼承大業的皇子,而不想要一群聽話而又乖巧的臣子。

有些事情糊弄糊弄臣子是可以的,最忌諱的就是當主子的人,卻把僕人的事兒給幹完了,讓僕人去幹什麼?

司徒皇帝無奈的搖搖頭,作為一名日理萬機的皇帝,他沒有時間去瞭解自己的兒子們。

隻能讓諸位皇子自己找尋機會,來展現自己的不同,但三個大兒子貪圖簡單的事情。

根本就不給司徒皇帝瞭解他們的機會,沒辦法,危險總是伴隨著機遇,沒有承擔困難的勇氣,又怎能肩負起整個國家的重擔?

司徒皇帝對自己的四兒子感官良好,雖然把江南整的一團糟,但是那又怎樣!↙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小小的江南,亂了也就亂了,卻讓司徒皇帝看出自己四皇子的膽氣,跟自己如出一轍的霸氣。

「這臭小子做事顧腦袋,不顧□,跟自己當年有一拚!」

司徒皇帝並沒有生氣,年輕氣盛怎麼了,年輕不氣盛,那叫少年嗎?

看著自己四皇子遞來的求助的奏折,司徒皇帝看得很歡樂呀,這才像個樣子,他不介意皇子出錯,也不介意皇子出事不成熟?

自己的皇子不表現出來,他們哪裡不熟練,哪方麵欠缺經驗,司徒皇帝又怎麼能幫助他們呢。

司徒皇帝對於現在的狀態還在把控中,江南亂不了,他很早之前就留有後手。

隻不過司徒皇帝想看一看自己的四皇子能做到哪一步,他的承受能力,到達的底線在哪裡。

於是司徒皇帝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直接將李將軍和八萬大軍召回京城,他就想看一看四皇子到底怎麼解決眼前之事?!

早朝,三位皇子已經開始上早朝了。

隻有四皇子在江南大搞特搞,甚至捅了大婁子,自己都無法善後!

而且四皇子在朝廷的名聲非常的臭,原來的四皇子在朝堂當中雖然名聲不顯,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現在四皇子在江南搞掉了所有的官員!讓朝廷的很多官員有的沾親帶故,有的官員則是覺得兔死狐悲。

「臣有本奏,四皇子在江南殺人無數,慘無人道,整個江南地區都陷入了混亂中……」

「臣有本奏,四皇子強行將鹽幫連根拔起,本是好事,但是卻造就了很多地區馬上就要鬧成鹽荒,……」

「臣有本奏,四皇子與漕幫勾結,不行好事,……」

「臣有本奏,四皇子與商會勾結,絕對不是好事,皇子涉嫌乾預……」

禦史大臣開始紛紛進言,他們參奏四皇子將他貶入塵埃。

在禦史大臣們的奏折當中,四皇子簡直是無惡不作十足的大惡人,江南要出現的所有事故都得算到四皇子的頭上。

朝堂當中的很多大臣也紛紛附議,他們也覺得四皇子在江南地區搞的事情太大了。

不少的大臣都覺得這四皇子為人實在是太狠了,不是一個賢能之主。

朝廷的大臣們當然希望未來的太子還有皇帝能是一個和善之人,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做壞事,還不容易被砍頭呀。

四皇子這樣的皇子如果上位了,那倒黴的肯定是大臣們呀,所以四皇子名聲算是在朝堂中都已經爛大街了。

接二連三的早朝中。全部都是大臣參奏四皇子,想把四皇子給搞下去的這件事情,已經成為朝堂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對此,其他的三位皇子全部都幸災樂禍,紛紛慶幸他們沒有去江南這塊泥潭。

果然就像身後智囊們推測的一樣,江南就是一塊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那地方水深,一般人不能輕易觸碰?

瞅瞅四皇子的遭遇,三位皇子都非常慶幸,覺得在追逐太子之位時,似乎已經排除了一個敵人!

高高坐在龍椅上的司徒皇帝,對於下麵臣子還有皇子,麵目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看到愚蠢的三位兒子臉上帶著幸災樂禍的笑容,他都忍不住搖搖頭,當皇帝在乎名聲?!

不乾實事兒,指著大臣們嘴中的好話,就能當太子,就能當好皇上!

大臣們嘴中的好話是給了他們足夠的利益,就能不停的說夠了。他們希望找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