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1 / 1)

才是。

隻是孫子對他的話,雖答應下來,但卻沒照著做,順王雖不高興,不過誰讓元睿是順王府唯一的血脈,再者李家小門小戶,再怎麼照顧也就那樣?他不想為了這種事而和孫子起爭執,影響他們的祖孫之情。

便也沒再理會。

早知會有今日的事情發生,當初他必定不會……

“祖父,孫兒也沒想到康樂公主會這般得理不饒人,這次是孫兒做錯了,還請祖父教我!”元睿也顧不上臉疼,畢竟就這件事而言,是他處理的不夠妥當。

順王雖生氣,卻也不會放著不管,開口道:“你現在立刻跟我去宮中請罪,記得,等會該怎麼軟就怎麼軟?知道嗎?”

“是。”想到阿錦那咄咄逼人的態度,元睿的心裡是有點不情願的,不過到底也明白,形勢比人強,誰讓他沒人運氣好,有個全天下最有權勢的爹做後盾,如今即便是受了委屈,也隻能受著,所以還是答應下來。

元睿配合的態度,讓順王心裡的火氣消散了一些。

又開口說:“再者,就是李家,你打算如何?”這李家不能留,最起碼李崇是不能留的。

“祖父…”元睿這幾年來對李家照顧已經成了習慣,所以在聽出順王語氣裡的狠戾後,下意識的就開口為李家求情:“孫兒知道這次是崇表哥闖了禍,但他已經受了罰,都已經被打成血人,人如今也在京兆府的大牢裡呆著,能不能活還是未知?更是和李家沒關係,這……”

“你把這話告訴陛下,覺得他會聽嗎?”順王聽著元睿這話,隻覺得有些糟心,直接開口打斷了元睿的話,開口說道。

元睿一陣沉默。

依照梁帝寵溺康樂公主的模樣,怎麼可能?難道說,他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看著崇表哥失去性命,看著李家因這種莫須有的事情而徹底湮滅嗎?就像是當初他隻能眼睜睜看著母妃那般?

“行了,你也彆露出這般樣子,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順王雖生氣,但看著元睿的表情,還是心疼的,便又開口說。

“祖父……”

順王擺了擺手:“李家雖不濟,但為此而賠上全家,我也心有不忍。此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端看當事人的態度了。”

“祖父,您是說康樂公主。”元睿也反應過來,沒錯,李家犯的不是什麼天大的,不可饒恕過錯?說穿了不過是一些口角罷了,隻要當事人康樂公主不追究,那一切都不是問題。彆說是李家,就是李崇也能保得住……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怎麼才能讓康樂公主消氣?

元睿想著阿錦在京兆府的表現,一時犯難……

順王看著已經反應過來的孫子,心下滿意不已,不過眼下也不是想這個的時候,便又說:“好了,路上再想,現在立刻跟我進宮,和……”

隻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

便有一小廝匆匆忙忙而來,說是宮中來了傳話的內侍,梁帝宣召順王和世孫進宮。

順王和元睿相互對看了一眼,不過因先前心裡已經有了準備的緣故,此時倒是沒有驚訝,稍加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要起身而去。小廝看著元睿臉上那紅腫的巴掌印,便小聲的提出,是不是讓世孫上了藥再過去?

“不用。”不等順王開口,元睿就先拒絕了。雖說他現在的樣子不好看,但等會到了梁帝的跟前,還能賣一下慘說不得有奇效。

順王滿意的點點頭。

不碰上李家的孫子,還是很聰慧的。

……

元睿在去皇宮的一路上,都再想,該如何說?如何做?才能讓梁帝和阿錦消氣,隻要哄好後者,前者就不是問題。他臉上還挨了祖父一巴掌,可以利用這一點,好好的賣慘一番,女子的心腸大都心軟,再多說一些軟話,應該也就可以了。

想了一路,就連等會哪句話該用什麼語氣?他都想好。

但是等進了宮,才發現,自己及白想了。

因為阿錦壓根就沒在,就隻有一個怒氣衝衝的梁帝,一見麵,便直接朝著他們扔了一本奏折。

“陛下恕罪!”順王和元睿雖知道梁帝會生氣,但也沒想到他會這樣生氣,兩人立刻就跪了下來,開口說道。

“順皇叔,朕知道不關你的事,你先起來吧。”梁帝雖然在生氣,不過理智卻還在,他對順王這個叔叔,雖然沒多少感情而言,但感觀卻還不錯,畢竟順王他一直到安分守己,沒鬨什麼幺蛾子,再則順王到底是長輩,不好叫他這麼跪著。

順王在聽到梁帝這話,心裡也微微鬆了一口氣,在謝了梁帝後,便起身,站到了一側。

梁帝對順王頗有寬容,但對元睿就沒這麼好心了,開口就是好一頓的大罵,連開口反駁的機會都沒給他。再罵完之後,更是直接的定下了一應懲罰。

淡淡的開口道:“李崇,出言不敬,有辱皇室,依律法,杖責八十,流放嶺南徒役一年,終身不得科舉。李康教子無妨,革除身上官職,回家反省,無旨不得擅出。至於你,元睿,身為皇室宗親,理應為天下做個表率,但卻縱容無度,禁足府中三個月不許外出,以資反省。”

“皇上……”順王一聽這話,立刻就要開口求情。李崇和李康也就罷了,甚至整個李家如何?他都不關心,但元睿他卻不能不管,雖說皇上並沒有革掉元睿身上禁衛軍侍衛長的職務,但禁足三個月,可不是什麼好兆頭,等到他禁足結束,這禁衛軍哪裡還有他的位置。

況且經過今日之事,怕是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元睿因李家而得罪了康樂公主,到時候,誰還敢和元睿相交?

梁帝可沒有什麼興趣聽順王求情的話,直接揮手道:“朕這裡還有政事要忙碌,皇叔回去吧。”

順王雖是梁帝的長輩,但他可不敢在梁帝跟前端什麼長輩的架子,也隻能帶著元睿離開。

在回府的路上,順王不敢去責怪梁帝,不過心裡卻埋怨阿錦,為人真的是太驕縱了,一點點小事而已,居然也能如此鬨。

隻是他心裡更氣的還是李家,當即便擺著臉對元睿道:“真是一群禍害,拖累之人,你以後和那邊少來往。”

元睿有心想要為李家反駁兩句,不過對於因李崇的事情,以至於他被梁帝遷怒,禁足府中三個月反省,或許還要丟了剛到手的禁衛軍侍衛長。

若說他的心裡沒有一點埋怨李家,那是不可能的。

因而,元睿的嘴唇動了動,到底沒開口。

順王府世孫元睿因表哥對康樂公主出言不遜,以至於連累到元睿被禁足的消息,一經傳出去,京城裡的眾人先開始還對元睿報以同情,不過很快有知情人士表示,壓根就不是什麼出言不遜,而是色膽包天,敢對公主說些汙言穢語,這才惹怒了梁帝。

而且,這個表哥可不是已故世子妃的娘家,而是世孫生母的那邊的,再有事情本不至於如此,是元睿一心要護著他那個表哥,還開口指責康樂公主,性情驕縱,叫公主徹底惱了。

這才有此遭遇。

這個消息一出,對元睿同情的人便少了大半,紛紛覺得他的腦子可能有點不正常,一些和元睿不對付的紈絝子弟,更是開啟了嘲諷模式,還真把自己當公主的堂哥啊!

也不看看身份,心裡沒點數兒嗎?那是普通堂妹嗎?

已故順王世子妃的娘家楊家,知道消息後,隻覺得心情舒暢,他們早對元睿不滿,論起來他們才是元睿的外祖家,但元睿待李家卻無比親厚,反倒是把楊家丟在腦後去。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第18章 金枝玉葉

梁帝對李崇和李家的判決一經下達,李崇那邊自是不用說,知道消息好,日夜驚慌,他又被阿錦打成了血人,都沒能等押他去嶺南,便死了。至於李家的話,更不用說,本就是小門小戶,唯一在職的李父又被奪了官位,家裡立時就敗了下去,想要去找元睿哭訴。

不過元睿自己都還被禁足府中,想著等解禁後,如何保住自己禁衛軍侍衛長的位置?哪裡顧得上李家,況且他就是有那個心,也出不去,順王更是厭惡了李家,不許門房通告,最後李家無法,再加上得罪了貴人,生怕還要被人報複,李老爺和李舅母在二兒子的勸說下,便賣了宅院,回老家去了。

順王府的話,元睿禁足結束,禁衛軍那邊果然已經沒了他的位置,都知道他得罪了康樂公主,不敢和他相交,沒多久撐不住的元睿,便主動請辭。後也隻成為了一個尋常的王室宗親,在順王死後,他又為新帝所不喜。

這順王府在京中迅速的沒落下來。

恩,這些都是後話了。

不管是李崇還是李家,亦或者牽連其中的順王府,雖說消息是熱鬨了幾日,不過因牽扯到阿錦的緣故,眾人都知道,阿錦是陛下的掌上明珠,可不敢明著去議論生怕得罪阿錦。

因而,沒幾日的時間,又有了其他事,這個消息也就被人忘記了。

時間一天天的走過。

已經過去三個月的時間。

再有幾日就是新年,阿錦因為手中捏著宮務,這段時間簡直是要忙翻了,梁帝的妃嬪雖然不多,但加起來也有二十多個,一應的年節賞賜,還有給宮外宗室命婦的賞賜等等,除了人情往來外,還有最重點的一點,就是皇家各種皇莊鋪麵等等的賬目總結。

沒錯,

皇家的私人產業不少,其中梁帝的私庫更是豐厚,這些梁帝在知道阿錦開始學習掌家之事後,也開始慢慢的往阿錦的手裡移交。相對於打理一些瑣碎的事務,阿錦最喜歡的自然還是賺錢了,那金燦燦的元寶,白閃閃的銀子,真的是怎麼看怎麼愛?

所以,這段時間,阿錦簡直是要忙翻了。

沒一點空閒時間的那種,梁帝和元祁都有些心疼,甚至梁帝還想著,他是不是一下給的太多,才讓阿錦這般辛苦,不過阿錦卻覺得樂在其中。

“恩,不錯不錯,崔嬤嬤這次倒是沒有說錯,康樂,這件事你做的很好,沒失了皇家禮數。”秦皇後翻看了一下阿錦送過來的賬本冊子還有一些禮單,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開口說道。

阿錦和秦皇後因為那次爭吵,冷戰了好一段時間,還是後來承恩公老夫人進宮,不知道和秦皇後說了什麼?在第二天秦皇後率先軟了語氣,阿錦也不是個拿腔拿調的人,雖說她和秦皇後確實是處不來,不過秦皇後到底是她生母,她還是很樂意和秦皇後和平共處的。

於是乎,她們母女也和好如初了。

笑了笑:“謝母後誇獎,是崔嬤嬤教的好。”說實話,若是沒有崔嬤嬤手把手的教導,即便她再怎麼聰慧,也不可能這麼快就上手,更遑論在這短短幾個月裡就牢牢的把西六宮的宮務大權,儘數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你這孩子,倒是個謙虛的。”秦皇後看著亭亭玉立的女兒,心下也很是寬慰,雖說康樂這孩子的性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