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1 / 1)

爸,簽了合同,一溜的就走了,回到家,便把事情和阿錦說了。

“媽,我也沒想到會是她,早知道,合同就不簽了。租給她,不會有問題吧。”在回來的路上,於安安又有點後悔,不會被親爸一家給纏上吧。

可不要。

阿錦聽女兒提起,心裡也有點感歎,不過倒也沒毀約,畢竟房子是吳慧芳住,頂多也就是於母也住,和於成才沒關係。

說起來,她和於成才剛離婚的時候,還真的是不計較他隔三差五來看女兒,不過終究不長久,不是她反悔,而是伴隨著於成才又再婚,聽說他新妻子,年輕漂亮,就是脾氣不大好,說自己一個黃花大閨女嫁給他一個二婚的就夠委屈。

堅決不許他多來。

漸漸的,他也就不過來,有段時間,姚母不知道生了什麼慈心腸,倒是會過來接於安安過去。

隻是發生了於成才打於安安的事後,阿錦就再不許她過去,再後來,伴隨著時間流逝,還有江市飛速的發展,也就再沒聯係了。

不過對於家的事,阿錦倒也知道一點。

於成才和新妻子生的那個兒子,不是他的,於成才大受打擊,又一次離了婚,日子過的一度渾渾噩噩,不過聽說三年前,他又再婚,對方比他小幾歲,帶著一個年幼的兒子,據說是個和氣的。

至於吳慧芳的話,她考大學的時候,沒了阿錦,於成才又和第二任妻子已經離婚,倒是沒人搗亂,十分順利的考上大學。畢業後,為了於母留在了江市,如今在江州大學做老師,倒是走上了和上輩子完全不同的一條路,她對於母也很是孝順,不枉費於母如此疼愛她。

於母的話,先前過的如何不提,如今上了年紀,腦子也有點糊塗,除了吳慧芳外,連於成才這個兒子都不大記得。更何況於安安這個多年不見的孫女。

於成才的話,更不用提。

且不說安安不是個軟和性子,自己可以處理,就說他真的鬨起來,自己也不怕,收拾他,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第211章 儲君

“太子殿下, 您沒事吧?”

內侍見太子殿下的步伐越來越快,甚至還踩到石子,腳下踉蹌了一下,不由低呼一聲, 連忙開口問道。這可是太子殿下, 儲君之尊, 這要是磕到碰到, 他做為貼身伺候的內侍,可沒什麼好果子吃。

輕則被訓斥兩句挨幾板子,重則被發配到掖幽庭做苦役。

“退下, 孤想靜一靜。”阿錦撐著來到了宮門口, 沉聲說了一句。

內侍聽到這話, 是有點擔心, 但他又不敢反駁阿錦的話,畢竟都知道太子殿下的脾氣可不算好,如今又才得了陛下的訓斥, 想來心裡正是有火氣的時候, 他雖然是貼身內侍,但也不敢亂說話, 免得成了太子殿下出氣筒。

隻能應了一聲‘諾’便帶人退了出去, 不過內侍也不敢走遠,在門口守著。

等到沒了人,阿錦臉上的表情才鬆了鬆,舒了一口氣。

媽呀, 她是真的有點不適應如今的身份。

額,倒不是說因為尊貴,事實上, 連女王她都做過,一個儲君她是不懼的,不過她現在卻有那麼一點小彆扭。

因為她現在是他。

她是第一次執行異性彆的任務,總要給她一點點緩和的時間吧。

……

天下三分,西有大齊,北有番邦,而阿錦現在就是大夏的太子爺寧淮錦。

說起來如今天下亂世結束也才不過四十餘載,大夏帝傳三世,開國高|祖馬背上得天下,可惜昔年征戰的時候,受過不少的傷,因而立國不過六年,便因舊傷複發而崩,其長子登基為帝,視為高宗,這位高宗,也是個驍勇善戰之人,可惜論到治理天下的話,他就差了點,在位二十餘年,無功無過。

唯一出彩的大概就是養了個好兒子,就是如今的清安帝,阿錦的便宜父皇。

清安帝年少便表現出來非同尋常的聰慧,被高宗所喜,登基為帝後,更是擅聽取群臣的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儉,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

如今登基十餘年的時間,王朝便已經是一派欣欣向榮,海晏河清之世。

這位清安帝,是開創了盛世的明君,為朝臣敬服,百姓稱頌,他日在史書上也是流芳百世的明君。

可惜,這位明君,唯一的不足大概就是後繼無人。

說起來清安帝的子嗣並不算少,自大婚以來,生育的兒女多達二十餘人,立住腳的就有十子四女。

公主且先不說,但十個兒子,卻沒一個繼承他的才智。

寧淮錦是皇後所出的嫡子,也是清安帝唯一的嫡子,他出生較晚,一眾皇子中排行第六。

據說高皇後懷頭胎的時候,那個時候,她還是榮王妃,彼時,還是榮王的清安帝和一眾兄弟爭奪皇位最激烈的時候,而高皇後遭了算計,以至於難產,孩子生下來便沒了氣息,她自己也傷了身子,以至於此後數十年的時間,都未曾生育。

一直到清安帝登基為帝的第七年,高皇後才再次有孕,生下皇六子。

高皇後和清安帝乃是少年夫妻,陪著清安帝一起走過奪嫡的日子,助他良多,更是知書達理,端莊賢惠,把後宮治理的妥帖無憂,讓清安帝不為瑣碎之事煩憂,為清安帝所敬重。

清安帝對高皇後極為滿意,連帶著對她所出的兒子,也額外高看一眼。

寧淮錦不足周歲便被敕封為太子,成為東宮之主,天下儲君。

可惜的是,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寧淮錦這個太子,並不能讓清安帝滿意,倒也不是說寧淮錦是個蠢笨之人。

額……這麼說吧。

寧淮錦不論聰明才智還是其他,就是個普通的孩子,而清安帝呢?則是個學神級的人物,自然而然,他對寧淮錦的要求,也是以學神的眼光來要求,做為一個普通孩子的寧淮錦,自然是達不到清安帝的要求,可不就被其嫌棄了。

十三歲,寧淮錦開始臨朝涉政,他過於平庸的表現,越發讓清安帝失望。

而他的平庸,自然也讓其他的兄弟蠢蠢欲動,太子不賢無才,可不就是他們的機會嗎?

針對寧淮錦的計謀是層出不窮,一心要把他拉下馬。

做為儲君,寧淮錦的身邊是有不少良臣謀士,又有一個好母親,在他們的幫忙輔佐之下,這些陰謀倒也能應對,隻是一直靠彆人終究是下策,做為太子,他自己立不起來,身邊有再好的謀士都沒用。

清安帝對寧淮錦的不滿還是一日大過一日。

一直到清安二十五年,

日複一日的嚴格要求,也讓寧淮錦起了逆反的心理,一次意外,他在花樓裡認識了一個小官之女,徐雲嬌,他被其不同於尋常女子的活潑大膽所吸引。

對其情根深種,知道對方不願意為妾後,竟是鬨著要廢除太子妃,這下不止是讓清安帝徹底失望,就連高皇後也覺得兒子太過於荒唐,一眾東宮的屬官也有些心累,覺得太子是扶不起的阿鬥。

朝臣們就更不用說,紛紛上奏指責,更有言官之言,說寧淮錦不配為儲君,應當廢之。

再加上其他皇子從中插手,一時間寧淮錦簡直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清安帝雖然沒有下令廢除,不過他也被幽禁在東宮之中,閉門思過,至於解禁的日期卻也沒說。

被幽閉的寧淮錦也還不消停,一心二心的惦記著徐雲嬌。

但他卻不知道,徐雲嬌可看不上他。$$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徐雲嬌是個穿越女,她太清楚的知道,曆史上的寧淮錦,並沒有什麼好下場,做為大夏建朝後的第一個太子,名正言順的儲君,他卻落個被幽閉宮中,最後因逼宮失敗,自刎而亡,時年二十。

一個早晚都要死的太子,徐雲嬌這個有點花癡的穿越女,先前不知道對方的身份,看在寧淮錦長的還不錯,出手又極其大方的份上,還願意和其相交,但等到他的身份暴露,便開始對其有所疏遠了。

她一個花季少女,穿越而來,為的是能一睹大夏的盛世,順帶的找個好看的小哥哥,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可不是要自找死路。徐雲嬌的心思,寧淮錦可不知道,被幽禁的時候,還極其惦記徐雲嬌這個‘心愛’的人,沒少鬨騰。

也正因為如此,讓清安帝對其越發失望,最終下定決心,要廢除他太子的身份,寧淮錦在知道消息後,自然是心裡極其不甘,最後被人一慫恿,再加上又知道心愛的女人和平陽伯世子李琮打的火熱,出雙入對。

最後才決定逼宮造反。

很顯然,他失敗了。

寧淮錦雖然不算多聰明,但也知道,一個逼宮失敗的人,會有什麼下場,所以在被擒住的那一刻,他選擇自刎而亡,為自己留下最後一個體麵。

而他死後,徐雲嬌也隻是歎息了一聲,沒想到她已經儘力的勸說,他還是走上了這條路,在傷懷了幾日的時間後,便也丟開不提。

……

MM,這都叫什麼事?

阿錦在看完了原主的生平後,隻覺得有點牙酸,真的沒看出來,這貨居然還有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魄力呢?

不過叫阿錦來說,他最後逼宮的做法,倒也不算全然的錯,可惜就是本是不夠,沒能成功,不然的話,恐怕就是另一個局麵了。

若是阿錦沒有猜錯的話,那個叫徐雲嬌的穿越女,怕就是這個世界的女主了。

至於後來的發展,她就是用腳想,也能想得到。

無非就是那個套路,徐雲嬌認識了形形色色的男子,而且多半都是很出色的那種,她周旋其中,最後選擇了最愛她的那一個,兩人結為連理,而後輔佐明君走上康莊大道,自己也能收獲幸福。

不過如今阿錦既是來了,這一切自然要改了。

其他人阿錦是不知道,但這寧淮錦的命運,必須是活著,而且是活的好好的,成為一個超越其父,流芳千古的明君。

哦,你說任務中,寧淮錦附加的那個條件,輻照徐雲嬌。

阿錦表示附加條件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他倒不是說對徐雲嬌有什麼意見,而是想要成為一名超越清安帝的盛世明君,還要千古流芳的那種,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阿錦來的時間點,不早也不晚,寧淮錦剛剛進入朝堂,開始臨政,不用再學習。

但比較不幸的一點就是,也是因為開始涉政的緣故,寧淮錦過於平庸的資質,也越發讓清安帝覺得不滿。

就像是今日這般。

江南有水患發生,清安帝詢問寧淮錦,該怎麼做才好?讓他擬定一個章程出來,而寧淮錦呈上去的意見,幾乎沒幾個出彩的,幾條能用的,也都是東宮的謀士提出,而非自身所想。甚至他連大澇過後易有疫病都不知道。

惹得清安帝是當堂訓斥了寧淮錦一番,讓他回宮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