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1 / 1)

很是鬱悶,還和自己生了場悶氣。

……

“福安有心了。”阿錦的心裡也有點感歎,也就是趙文汐是穿越而來,性子早已經成形,這才沒讓便宜爹娘給教歪了。

她是知道便宜爹娘的打算,一年前,老吐蕃王因病過世,因走得急,並沒有留下詔書,以至於吐蕃那邊為王位發生內亂,打成一團,互不相讓,在一個多月前結束了內亂,新吐蕃王繼位,但因為內亂,吐蕃實力大減,王室宗親死的尤其多。

在加上去歲碰到了十年難遇的大風雪,以至於牛羊死傷無數,吐蕃王的王位也坐的不穩,為了穩定王位,也為了休養生息,最終遞交了國書,說願意成為大梁的附屬國,當然也不是無條件的。

其他附屬國都是要上歲貢,到了吐蕃這裡卻是要糧要銀子。

梁帝雖然高興吐蕃願意成為附屬國,不過麵對吐蕃的獅子大開口,他心裡又是不快的,如今雙方正在扯皮。

阿錦知道,再過幾日,就會定下來,到時候,為了穩固雙方的關係,自然要聯姻。梁帝的女兒本就沒幾個,平安長大成人的就更少了,如今正當芳齡的就隻有賢妃所出的八公主,這梁帝舍不得親生女兒,少不得就打起皇室宗女的注意。

到時候,阿錦就會成為那個被送到吐蕃去聯姻的倒黴蛋。

消息傳出來後,但凡是疼愛女兒的都是想儘法子躲開,就隻有她的便宜爹娘,上趕著把自己女兒推出去。

第295章 穿越女的炮灰姐姐10

不過想想也對。

阿錦又不是他們心愛的女兒, 用一個他們不在意的女兒,能換來帝王的皇恩,還能為自己看重的兒子鋪一條相對平坦的前程大道, 但凡是腦子不糊塗的人, 應該都會同意的。

不然的話,你換個人選看看。

若是讓趙文汐去和親的話,她那對便宜爹娘怕是能直接跳起來,說不得連聖旨都敢抗一抗。

這般的一捋順,

彆說, 阿錦還有了幾分詭異的認同感。

隻是有他們不做心疼兒女的慈愛父母, 那也就不要怪她這個做女兒的不孝順, 所以她也已經計劃打算好,隻要朝堂那邊傳出挑選聯姻的人選。

她這裡就死遁離開。

讓他們一腔的如意盤算還有暢想徹底的落空,算是對他們的一個小小懲罰,雖然原主沒要求。

阿錦可不覺得自己做的過分, 畢竟有因有果。

若她真的要做的過分的話, 也不覺得這是報複, 要知道真的要報複的話,她就等便宜爹娘上報她的名字後,甚至可以說等她這裡被冊封為公主後,再離開。

到時候,即便是天災意外, 逸郡王夫妻在梁帝跟前也會被冷落幾分。

對逸郡王府來說絕對是個不小的打擊。

要知道逸郡王府雖是皇室宗親,但和當今梁帝的血脈關係已經有點遠,接連兩代的逸郡王又不是多出息的人,沒有沒落下去已經是逸郡王的運氣夠好,先是在梁帝還未曾繼位的時候, 有了幾年的玩伴的情意。

再加上逸郡王又得了一對有祥瑞象征的龍鳳胎,讓逸郡王府在宗室裡有了幾分名頭的話。

不然的話,

就看看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安國公府,它起始的配置和逸郡王府是一樣的,第一任安王是開國皇帝的堂兄,但因本身不出眾,兒子也中庸,沒什麼才能,甚至運氣都有點差,所以等到孫子繼位的時候,就已經不是王府,而是國公府了。

手裡沒實權的國公府,也就頂了個名頭,沒什麼大用。

若是府裡再不出現有用之人,下一代承爵就是侯爺,伯爺一直到無爵可承襲,最後淪為平民百姓。

不過算了,

看在生恩的份上,她就不那麼做了,不然的話,真想搞垮逸郡王府,對阿錦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

“維夏,去通知一下耿升,讓他做好準備。”阿錦側頭對維夏說道。

維夏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不過因阿錦早已經說過,她倒也沒驚訝太久,很快就反應過來,應答下來,自是去辦不提。

得了話的耿升也很快就忙活起來。

……

而另一邊,

逸郡王和郡王妃也在忙碌,不過忙碌的重點卻不同。

“王爺,您的消息確定沒錯?”郡王妃麵露幾分喜色,有一次開口問道。不是她不願意相信,而是她昨兒才帶小女兒進宮去給太後和皇後請了安,竟也沒聽到一絲的風聲。

要知道前朝和後宮從來都不可分割,前朝那邊但凡有點動靜,後宮這裡也會知道的很及時。

逸郡王點點頭:“聯姻是吐蕃歸屬後的頭等大事,我還能弄錯不成?”說實話,他聽到的時候也有點吃驚,畢竟吐蕃提出的條件實在有些過分,他還以為要有好一段時間來扯皮呢。

沒想到,這就定下來了。

郡王妃雖然在政治上沒什麼敏銳度,性子還軟了一些,但因對逸郡王上心,對他自然了解的透透的,一聽逸郡王的話,腦袋轉的就極快,領會逸郡王話裡的意思:“那王爺您的意思是……元錦?”

雖聽著是遲疑的話,但語氣卻帶了幾分肯定。

“府裡也就她和若蘭正值芳齡,年歲正好,不過若蘭雖比元錦生的是出彩了一些,更容易博得寵愛,不過若蘭到底是庶出,生母還犯了大錯,也已經從玉牒上除名,那若蘭的身份就有些不夠看。”逸郡王說著眉頭輕皺了一下,語氣裡也有幾分歎息之意,“……畢竟是和吐蕃頭一次聯姻,即便是宗室女,這身份不宜太低,不然的話,吐蕃那邊定然要不滿的。”

其實他對這個給自己送了幾次錢的嫡長女還是有幾分滿意,但凡府裡再有一個適齡的,他也不會推元錦去了。

唯一夠年齡的二女兒的身份實在又不夠看,玉牒上寫的是無名之女,就是連通房丫頭都不是,即便是現描補身份也已經有些晚,又或者當初沒把周側妃從玉牒上除名的話,側妃之女,身份雖然比不得王府嫡長女,但也不算差了。

可歎當初沒想到會有這一出。

如今為了王府的未來,也隻能舍了元錦了。

“王爺思慮的周全。”相對於逸郡王心裡還有幾分不舍,郡王妃就乾脆許多,沒什麼不舍的,畢竟用一個她不喜的女兒,換剩下子女的榮華,她就隻有高興的份,再說了,周側妃如何沒了,王爺已經忘了大半,她可沒忘,雖說是她咎由自取。

但若真的讓她的女兒封了公主,成為吐蕃王妃,將來成為趙文潮的助力,聽聞趙文潮的才學頗為出眾,若是將來讓他借著這個而有了和兒子爭奪爵位的能力,郡王妃隻一想,心裡就能嘔死。

倒不如讓自己不喜的大女兒去,也不枉費自己生養她一場。

所以,

郡王妃的話說起來,自然大度無比,“……元錦沒什麼大才能,如今能為王府的門楣增光添彩,也不枉費我們對她的一番養育教導了。”

逸郡王本來還有些擔心郡王妃會哭哭啼啼的不舍,畢竟她是個軟和的性子,沒想到郡王妃到底是大家出身,心有遠見,大事上拎的清楚,心裡對郡王妃又多了幾分滿意,拍了拍她的手,柔和的開口說:“你是個好的,所生養的兒女也比旁人要更出色一些。”

得了誇獎的郡王妃心裡更高興了。

兩人就這件事又合計商議了幾句,便各自忙碌去了。

逸郡王更是已經開始忙活起來,要知道,等消息一傳出去,其實也多的是人意動,就如同已經沒落的安國公府那邊,若知道的話,必定是第一個報名。要知道大梁建朝的時間雖不長,但王室宗親卻不算少,對爵位的把控又苛刻的很,家裡又沒出息的子嗣。如今舍一個女兒,就能恢複以往的榮光,這買賣再多幾次都行。=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他不得趕在彆人前麵嗎?

隻是逸郡王把一切都打算的很好,甚至就連自請的奏折都已經寫好,隻等著梁帝那邊消息公布了,就上奏。

卻沒想到,

他寫好的奏折,墨跡都還沒乾呢。

就有府裡的侍衛長慌慌忙忙的跑過來,稟告說,縣主在去大覺寺進香回來的路上,馬兒忽然癲狂,以至於馬車跌落到山穀裡。

縣主還有隨行的丫頭以及馬夫,皆都屍骨無存。

……

阿錦出了意外的消息,一傳到府裡,府裡的反應也不已。

幾位庶妃是無所謂,頂多就是歎息一回,道了一句‘福薄命淺’也就罷了,餘者的姨娘通房則是無感無念,反正她們素日裡和這位大縣主沒什麼交際。

唯一真心實意掉了眼淚的大概就隻有倩姨娘了。

作為下麵進獻而來的美人,倩姨娘出身低微,以色侍人,色衰而愛馳,倩姨娘也清楚,在得寵期間倒也沒張狂,甚至想儘法子討了逸郡王的歡心,停了自己的避子湯要。

有個孩子,即便是個女兒,她日後的終身也有依靠。

也是她的運氣好,停了避子湯沒多久就有了身孕,隻是生產的時候難產,需要上了年份的雪參入藥,逸郡王不在府裡。郡王妃對倩姨娘這個狐%e5%aa%9a子看不上眼,隻說府裡沒有,倩姨娘眼見命懸一線,還是阿錦那邊遣人送了半截過來,救了倩姨娘的命。

還平安的生下女兒,如今府裡最小的孩子八姑娘趙雪蘭。

“菩薩保佑縣主,來世投的好人家,父疼母愛,無憂百年。”倩姨娘跪在蒲團上,真心實意的磕了幾個頭,低聲說道。

和阿錦同輩的兄弟姐妹,庶出的無感,甚至像是二姑娘趙若蘭還很高興,雖說她和這個長姐沒什麼仇怨,但她是郡王妃的女兒,就是惹了她的厭。除了趙若蘭,其他人倒是沒什麼感覺,畢竟沒什麼感情。

一母同胞中,趙文濱年歲還小,才三歲,壓根都還不知道什麼叫沒了,再者他和阿錦雖然是一母同胞,但年紀相差的大,素日相處的時間也不多,自然也不會有多傷心。

而另一對龍鳳胎,趙文瀚的話,也隻是愣了愣,歎息了幾句便也罷了。

倒是趙文汐得了消息,再三的詢問傳話的婆子,有些不肯相信這是真的,但在事實麵前也不得不相信。

至於阿錦的那對便宜父母就不用說了,逸郡王也隻是歎息了一回,惋惜了一回,也慶幸了一番,也就過去了。畢竟他兒女不少,阿錦雖是長女,但在他心裡著實沒有多少的分量。

另一位的郡王妃更是保持了自己自始至終都不喜長女的人設。

得了消息,雖然手裡端著的水杯掉落,臉上有不可置信和震驚的神色,唯獨沒有傷心和難過,甚至因想到梁帝要選宗室女為公主,聯姻吐蕃那邊,她還低聲嘟囔了一句:“果真是討債的,連死都不會挑時候。”

而好巧不巧的,她說這話的時候,剛好被匆匆而來的趙文汐聽了個正著,

然後,

她整個人都直接僵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