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1 / 1)

飛上枝頭 故箏 4415 字 2個月前

七桐上輩子卻是見識了不少東西,當見到這匣子寶石的時候,蕭七桐的雙眼便亮了。

“黑寶石。”她隨意取了一個拿起來把玩,轉頭看向項皇後,道:“此物可安神靜心。”

說著,蕭七桐將那一顆寶石,遞到了項皇後的麵前:“今兒臣女便借花獻佛,獻一顆給娘娘。”

項皇後原本對這東西沒什麼興致。

但因著是江舜命人送回來,便有了不一樣的味道。再見蕭七桐說此物安神靜心,又特地遞到了她的麵前。項皇後自然不會拒絕。

項皇後笑著讓嬤嬤收好了。

蕭七桐便想著今日把這匣子寶石多分些出去。

總不能讓外頭儘是罵她的,宮裡頭也儘是罵她的吧。總得結個善緣的。

左右都是拿江舜的東西借花獻佛,她半點也不心疼。

正想著除了安宜皇貴妃,還有誰要分些外,小太監邁入殿內,躬身道:“皇後娘娘,皇上傳蕭五姑娘過去說說話。”

蕭七桐耳朵動了動。

皇上傳她去?

回想起每回宣正帝見著她的時候,都得賠上一大筆錢,蕭七桐都覺得為他心疼。

項皇後笑了下:“去吧,早去早回,還能陪本宮用飯。”

說這話時,項皇後麵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蕭七桐覺得項皇後眉眼間的神色顯得要更輕鬆些了。

蕭七桐轉身跟著那太監出去了。

看來項皇後早就猜到宣正帝會召她前往了。

會是為了什麼事?

總不至是來懲罰她的罷?

蕭七桐眨眨眼,心頭雖然閃過了種種念頭,但她麵上的神色卻實在輕鬆得很。

轉眼入了殿內。

宣正帝正在批改公文,並未注意到她。

但也許是宣正帝早有吩咐,一旁的太監忙彎腰提醒了宣正帝。

宣正帝這才抬頭朝她看來。

目光不怒自威。

宣正帝沒有故意讓她站著,裝看不見的意思。

既然沒有給下馬威,那今日便不是喚她來懲罰的了。

蕭七桐神色自如地微微屈身,算是請安。

宣正帝將她打量一番,麵上神色瞧不出什麼來。

他挪開目光,落在麵前的公文上,道:“近來在宮中住得可好?”

“謝皇上關心,臣女住得十分舒適。”

話剛說完,隻聽得又有太監道:“皇上,皇太妃來了。”

“請太妃進來。”

蕭七桐挑了挑眉,心下隱約有了一點猜測,可是想想又覺得實在不大可能。

那頭太監很快引著皇太妃進來了。

皇太妃今日穿得素淡,剛一進門,便口中高聲道:“皇上,我有一事要與皇上說,還請皇上屏退左右……”

這話說到一半,在她看見了蕭七桐的身影時,陡然卡住了。

宣正帝這才不慌不忙地道:“太妃有什麼要緊的事,便在此地與朕說了罷。”

皇太妃臉色發青。

她死死盯著蕭七桐,手指上的護甲都刺進了掌心。

蕭七桐怎麼會在這裡?

今兒她可是打算來委婉提醒皇上,這蕭五會妖邪之術的!

皇太妃又哪裡知道,從那日項皇後從她宮中出來,宣正帝便察覺不對勁,於是注意到了她這太妃宮了。

“太妃?”宣正帝催促了一聲。

瞧著他眉眼間竟有一絲不耐。

皇太妃又掐了掐手掌。

已經走到這裡來了,便不可能再往回走了,外頭李家已經在辦事了,宮裡這一環是必不可少的,誰叫項皇後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不肯為她辦事呢。

皇太妃轉頭盯著蕭七桐,冷聲道:“皇上,我認為此女不堪為安王的王妃!”

“哦?太妃何出此言?”

“此女會克死親近之人!先是那蕭家的繼夫人,後頭便是蕭家的老夫人……皇上,若讓她進了府……”

皇太妃未儘之語,已經甚為明顯。

“若進了府會如何?”皇上卻偏偏像是沒聽出來她的用意一般,又追問道。

皇太妃厲聲道:“那豈不是會克了安王殿下?”

宣正帝笑了下,卻是道:“安王乃是朕的兒子,身有真龍天子之氣,又怎會被妖邪所克?”

皇太妃呆了呆。

這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啊。

第78章 生得刻薄

不過皇太妃到底在這後宮待了數十年, 這會兒不至於因著與計劃不同,便方寸大亂。她整了整麵上神情,正要再開口。

這會兒卻有太監在宣正帝跟前, 躬身道:“皇上, 人來了。”

人?什麼人?

皇太妃心下疑惑,同時也不由轉頭朝門邊看去。

門外立著個年輕宮人,皇太妃從前在宮中並未見過這號人。

隻見那人朝著這個方向躬了躬身,以示尊敬,隨後方才跨步入門內,小心踏步而來。

待至了宣正帝的跟前, 那人口%e5%90%bb平靜地道:“京中不知何故,散開傳言來, 說安王殿下遭人施了妖邪之術……”

待這話一說出來,皇太妃便察覺到了不對。

這人明明白白, 將這樣的話放到台麵上來說, 若無宣正帝示意,這樣的話豈敢說?

這是……這是在告訴她,一切都在他眼皮底下?

這是在敲打她?

皇太妃登時出了一身冷汗。

她這個時候才慢半拍地想起來,當年宣正帝登位時,也曾拿出過狠厲的手段來。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宣正帝越發眉眼慈和起來,於是便叫人忘記了他從前的性子。

“皇太妃可是也聽聞了這樣的胡話, 方才前來與朕說起此事?”宣正帝突然出聲問。

皇太妃心下轉過了萬千思緒。

她當然不甘心。可她張了張嘴, 最後也隻是憋出來了兩個字:“正是……”

宣正帝卻眯起眼來, 又問:“皇太妃又是如何聽聞前朝事的?莫非後宮消息靈通,已經到了如此地步?”

皇太妃一個激靈,身體緊緊繃了起來。

不過她精通甩鍋之本能,這時候麵上依舊鎮靜,還能有餘力擠出愁苦的笑容來,道:“人老了,連旁人隨口議論的話,都巴巴記在心頭,想著來說與皇上聽,免得叫誰害了安王。”

宣正帝道:“看來是太妃宮中有人膽大包天,敢議論這樣的事了……”說罷,他頓了下,問:“前些日子,李家姑娘進宮來陪太妃說話了?”

皇太妃聞言,心下不由暗罵。

拔出蘿卜帶出泥!

宣正帝這樣輕鬆便將他們一串兒給拎出來了……

皇太妃心下的畏懼過後,便變成了暗恨與不甘。

“正是呢,我膝下無子,到底覺得冷清了些,有些小輩陪著說說話,方才覺得這日子不那樣孤苦。”皇太妃倒是抓住機會,還倒了倒自己的苦水。

宣正帝轉頭看向方才那人:“你說,京裡流言都是從哪裡傳出的?”

“回皇上,正是李家。”

“這李家在朝堂上沒什麼本事,搬弄是非,學長舌婦人倒是極有一套!”宣正帝說著笑出了聲。﹌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皇太妃低下頭,心下覺得可惜。

這李家蠢歸蠢,卻實則他們項家的一大擁躉!

但眼下也彆無他法了。

她也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前頭瞧著,宣正帝對這蕭五還極度不滿,到了這樣的時候,卻又護起蕭五來了?難道說宣正帝對安王的疼愛,已經足以令他容忍安王有這樣一個未婚妻嗎?

“李家都有誰與此事相關?”宣正帝又問。

那人便點了幾個人出來,聽得皇太妃心驚肉跳。

“這李二姑娘年紀不大,心眼卻是不少,傳她進宮來朕瞧瞧,到底生得什麼模樣,方才有這樣一副心腸。”

皇太妃掐緊了掌心。她知曉,這李家的名聲算完了。

她閉了閉眼,掩去了眼底的震驚與不甘。

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蕭七桐在旁邊站得腿腳都有些麻了。宣正帝明明目光並未落在她的身上,但這會兒卻似有所覺,吩咐了小太監:“拿凳子來讓蕭五姑娘坐著說話。”

反觀皇太妃,倒像是被遺忘了一般。

皇太妃心下自然不痛快,不過她斜睨一眼蕭七桐,心下隻道,站上一會兒便受不了了,就這麼副病懨懨的樣子,莫說為江舜生子產女了,隻怕能不能活到及笄,都不好說。

如此,她倒也不與對方計較了。

隻是這安王妃的位置,是萬萬不能讓蕭五占了去的!

皇太妃心頭如何想,蕭七桐離她幾步遠,差不多都能猜到了。

不過蕭七桐心態著實好得很,加上這些日子項皇後宮中的人百般小心地伺候著她,身子也養得好了許多,顧著去享受這人間大好還來不及,誰有功夫去與皇太妃較勁?

蕭七桐謝過了宣正帝,就著小太監拿來的凳子坐了下去,絲毫不扭捏。

這樣姿態,落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也是不一樣的感觸。

殿中有人覺得這位蕭五姑娘實在落落大方,雖然生而羸弱,但到底有拿得出手的大氣度!若為安王妃,倒也不算如何離譜!

皇太妃瞧了卻是覺得,這蕭五果然沒規矩!她尚且還站著,這蕭五便敢坐下了!小門小戶出來的,著實粗鄙!

“那李家的二姑娘也是太妃瞧著長大的……”

不等宣正帝將話說完,皇太妃便立時出聲,歎了口氣道:“她犯下了這樣的錯,我也不好為她說情,便也不見她了,免得瞧了心下難受。”她倒是飛快地便將界限劃清楚了。

宣正帝也沒攔她,隻是也未吩咐宮人送她出去。

見宣正帝沒有要大動乾戈的意思,皇太妃也鬆了口氣,待出了大殿,她便不自覺地加快了步子。當然,她是絕不會承認,自己心有畏懼的。

當宮裡的人來到李府上時,李夫人正在教李二姑娘如何煮茶,二人說著話,一時氣氛倒也暖人心得很。

隻聽得前頭突然傳來亂糟糟的聲響。

李夫人當即拉下臉來:“前頭出什麼事了?怎麼這樣沒規矩?吵什麼?”

下人卻並未回她的話。

隻聽得一陣腳步聲近了,幾個太監並幾個年長的嬤嬤跨步進了門。

為首的嬤嬤一躬身:“李二姑娘,隨我等進宮一趟吧,皇上召見。”

李二姑娘從他們的姿態中,隱約窺出了點不太對勁的東西,她按了按手腕,好平複下情緒。

“敢問嬤嬤,皇上召臣女前往,是為何事?”

“我等奴婢,哪裡敢揣測聖意?”嬤嬤的口%e5%90%bb顯得實在不近人情得很,從前李二姑娘沾了項家的光,在宮裡也有兩分麵兒,尋常宮人並不會冷言冷語與她結怨。

難不成出了什麼意外?

李二姑娘心頭咯噔一聲,還待說些什麼,幾個嬤嬤卻已經不耐煩地圍將上來:“姑娘快些吧,怎好延誤了皇命?”

李二姑娘隻能艱難地站起身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