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1 / 1)

飛上枝頭 故箏 4391 字 2個月前

,宣正帝便嘗了嘗皇貴妃未能吃完的那半碗。

蕭七桐都看得呆住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那碗麵是什麼珍奇材料做成的呢!

“味道著實不錯。”宣正帝的目光打量了下蕭七桐,又道:“是個有孝心的孩子。賞。”

於是便有太監捧了一個匣子上前。

江舜從善如流地接到了自己的手中,然後才遞交給了身後的太監:“替五姑娘拿好了。”

那太監連忙點頭。

蕭七桐也沒想到,自己這回來賀壽,不僅一分錢沒花,反倒又入賬了不少。

大概她這輩子真是注了定地要走財運!

“什麼時辰了?”宣正帝問。

“回皇上,”

“那尚早。”宣正帝皺了下眉,道:“朕與皇貴妃、安王也許久不曾這樣坐在一處閒談了。來人,取一副棋來。安王陪朕下下棋。”

有宮人去取了棋來。

等棋盤棋子擺好,江舜便與宣正帝坐到了一處去。

蕭七桐便坐在旁邊,做起了看客。

上輩子,她哪裡會想到,自己竟有一日這樣坐在皇宮中,便如同坐在尋常百姓家裡似的,瞧著皇上和安王下棋……

父子倆很快過起了招。

安王擅棋,宣正帝卻也擅棋。

宣正帝疾風驟雨,氣勢壓人,安王慢條斯理,不慌不忙。

先後幾局都是宣正帝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此時宣正帝突然轉頭,看向蕭七桐,似是隨口問了一句,道:“你有個過繼的兄長?”

“回皇上,是。”

“他如今當的什麼差?”

“龍武軍當差。”

宣正帝點了下頭,道:“朕聽聞他行事勤懇,為人忠厚,該提為指揮使。”

蕭七桐麵上飛快地掠過了驚訝之色,隨即點了下頭:“臣女替兄長謝恩。”

宣正帝扔掉了手中的棋子,笑著拍了拍江舜的肩,道:“雖然你故意讓著朕,但朕瞧得出來,朕這棋風與我無二!”

宣正帝說罷,臉上喜色卻是收了收,突然歎了口氣道:“還是你聰明肖朕,你二哥蠢笨,不堪大用……靈州之事已殃及周邊府州,還要辛苦舜兒前往,一掃你二哥留下的爛攤子!”

蕭七桐這下是真的驚訝了。

之前宣正帝的態度一直遊移不定,讓人瞧不出他的真實想法。

但這會兒的這番話,卻無疑是給出了肯定……

為什麼宣正帝突然轉變了?

真是因為建王太蠢了?蠢得宣正帝都接受不了了?

第95章 兩樁親事

宣正帝一直在永華宮陪到了巳時, 方才離去。

待他離去後, 永華宮中的氣氛卻是輕鬆了許多, 幾人一直閒話到皇貴妃體力不濟時,方才散去。

因時辰已完,宮中已到宵禁時分,蕭七桐便留宿在了永華宮。

等到第二日一早, 江舜來了永華宮,幾人一並用了早膳,江舜便又送著蕭七桐回蕭家去了。

江舜目送著蕭七桐走進蕭家大門,這才返身上馬離去。

邁進門,走了一段路,樂桃才終於喘出了一口氣, 她臉上還帶著恍惚的神色,道:“……安王殿下, 似乎, 似乎與從前不大相同了。”

“嗯。”蕭七桐隻輕輕地應了一聲。

樂桃倒是憂慮地道:“日後若真有人說姑娘過於霸道, 是個妒婦, 可怎生是好?”

蕭七桐樂了:“他們在背後編排我的話還少了麼?又可曾影響過我?”

樂桃想想也正是這個道理, 之前那臨陽侯府受了影響,可後頭安王不就絲毫沒受影響麼?可見安王殿下英明神武,對外頭的流言是從來不信的。

樂桃這才放了心, 隻笑著道:“姑娘早些嫁到安王府上去就好了。”

蕭七桐打了個嗬欠, 懶洋洋地往院子的方向走去。

等進了院兒, 她便又睡了個回籠覺。

醒來後, 便見著陳若秀在她院兒裡等著了,蕭三姑娘站在一旁,瞧著神情有些尷尬,畢竟陳若秀與他們年紀相當,自然心頭覺得怪異。

丫鬟服侍著蕭七桐梳洗完,陳若秀才出聲問道:“昨日姑娘去了杜家,可有瞧見什麼合適的姑娘?”

“是有幾個好的,不過還是得看大哥喜歡與否。”

“姑娘說了名字,我這邊便命人去求畫像來瞧瞧。”

蕭七桐稍作回憶,慢吞吞地念了幾個名字。

陳若秀得了名字,目的已達,便帶著丫鬟婆子走了。

留下了蕭三姑娘,站在原地,顯得有些踟躕。

“七桐。”蕭三姑娘細聲道,“那李家……”

“你想嫁到李家去?”蕭七桐也不與她兜圈子,直接了當地問。

“嗯。”蕭三姑娘強忍著羞恥點了頭,她知道,她隻有這個機會了,若是錯過了,之後還不知曉會被選到什麼人家去。

“李家姑娘下了大獄,如今生死不知,整個李家都被我削了臉麵。他們求親是假,為平息身上的麻煩才是真。若你嫁過去,他們興許會因著對我的憎惡,連帶也不喜你。這樣,你也願意?”

“願意。”

“將來我也做不了你的後盾。”蕭七桐開口淡淡道:“你我本也沒有什麼姐妹情。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

蕭七桐點了頭:“好。”

蕭三嫁到李家的消息,想必會讓蕭詠蘭活生生氣死吧?

於整個李家來說,也是如吃了蒼蠅,偏還不能吐出來,得生含在嘴裡,就這麼一直含著。除非哪天她死了,又或者江舜死了……

見蕭七桐應了聲,蕭三姑娘呆了呆,大約是沒想到蕭七桐會這樣快便答應下來了。儘管隻說了那麼一個字,可那一個字對於她來說,都已經是這世上最美妙的聲音了。

蕭三姑娘用力點了下頭,隨即啞聲道:“多謝!多謝七桐!多謝七桐……”

蕭三姑娘回去後,還命丫鬟送了些零碎的東西來。

什麼荷包帕子小鎖……

這是她唯一能送出的玩意兒了。

蕭七桐叫人收了起來,卻也沒多看。

她既然答應了,當然就不會反悔,也不會故意拖延這樁事。她讓樂桃去傳話給陳若秀,由陳若秀回李家那邊的信兒最合適。陳若秀眼下抓了蕭家後院的權柄,當然盼著將這些事都辦好,做給蕭七桐看。

省事兒,舒心。

吩咐完樂桃,蕭七桐便懶洋洋地倒了下去。

上輩子,她哪兒想過有這樣一日。

若是這樣過個幾十年,她便也沒有遺憾了。

蕭七桐在院兒裡曬太陽,曬得迷迷糊糊的,又睡過去了。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她突然察覺到頭上罩下一片陰影,蕭七桐慢慢抬起頭,便見身形高大的蕭靖立在一旁,手裡還拿著什麼東西。

“兄長?”蕭七桐撐著坐了起來。

蕭靖在一旁坐下,道:“我已經與夫人選定了。”他年紀比陳若秀還要長,自然不好稱呼“母親”,於是就口稱“夫人”,陳若秀倒也不大在意。

“選定了?”蕭七桐懵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是說妻子的人選。

於是蕭七桐的目光垂向了他手中的東西,果然,蕭靖手中拿的是一卷畫。

見蕭七桐打量,蕭靖便立即將那畫展開來,好叫蕭七桐看個清楚。

隻見畫上的人,眉目清秀有餘,靈氣不足,渾身一股文弱氣,像是讀了好些書的模樣。

蕭七桐記得她。

這是尉遲家的姑娘,尉遲晴。那日杜家宴上,她並不大出眾,蕭七桐記得她,是因為這個姑娘說話格外的文氣,有禮貌極了,舉手投足倒也賞心悅目的,叫人看了覺得舒服。隻是她好像不大愛說話,大都是旁人說一句,她才跟著說上半句。②思②兔②在②線②閱②讀②

“我聽冰人說,她性情好。”蕭靖頓了下,顯得有些木訥,道:“性情好便好了。”

蕭七桐覺得哭笑不得。

這便是好了麼?

她不由得又將今個兒問蕭三的話,再問了一遍蕭靖:“兄長想好了?”

“想好了。”

蕭七桐沉%e5%90%9f片刻:“兄長日後是要做蕭家的主的,文弱不善言辭的姑娘,恐怕壓不住底下人。除非……”

“嗯?”

“除非兄長日後不納姬妾,連通房丫頭都沒有。不然她一個也壓不住……”

“那便不納妾,不收通房。”蕭靖道。他本來也不好女色,尤其是經了程敏月,和幾個姨娘鬥法,又苛待了府中姑娘後,他便對女子爭風吃醋頗為厭惡。可這又並非女子本意,男子若能管住自己,不貪花好色,不納姬妾,又怎會有後宅不寧?

蕭七桐沒想到他答應得這麼痛快,倒是驚訝了一瞬。

“那便好了。”蕭七桐點點頭,“我瞧她做我嫂嫂也是很好的。”

見蕭七桐這樣說,蕭靖也跟著露出了點笑意,他道:“夫人安排了過兩日帶府中女眷,再約上彆的幾家,一同去佛光寺上香。”

蕭七桐明悟地點點頭。

上香祈福等等……都是那些將要訂親的男女,難得尋上一次機會,先見上一麵,若無意外,之後便要定下了。大曆朝在這一點上,倒是並不死板。

蕭靖收起畫卷:“你好生歇息吧。”

“嗯。”

蕭七桐目送著他離開,心裡倒也難得有了那麼一絲親情的味道。

當年若是母親真生下了蕭家的長子,她有了個哥哥,興許也該是這樣談天的。

又若是母親還在……她的親事,也該是要與母親這樣細細說的……也許母親也會為她籌劃這樣的見麵機會……

蕭七桐抬手揉了揉眉骨。

如今蕭家害過母親的人,都已經不得好下場了。

就連欺負過她的人,也都惡有惡報了。

母親若是泉下有知,也該覺得心下歡喜吧?

她是該仔細想一想她同江舜的事了……

若母親在,想必是盼著她幸福,而不是孤獨一人的……

蕭七桐笑了笑,起身道:“樂桃,咱們出去走走罷。”

“是。”

******

轉眼到了去佛光寺上香這日。

因為蕭三已經與李家那邊交換了庚帖,隻等著下訂親文書,便留在了府中。蕭四姑娘稱要照顧姨娘,便也留了下來。

於是就隻有蕭七桐與陳若秀坐在一駕馬車之中,朝著山上去了。

待車駕行到佛光寺外,卻見今日佛光寺頗為冷清。

家仆上前詢問,小沙彌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今日安王殿下到了寺中聽方丈講經,還請諸位香客放輕腳步,勿要擾了安王殿下。”

眾人聽見這句話,不由齊齊轉頭朝蕭家的馬車看了一眼。

自從那日在杜家,見了安王親自來接蕭七桐後,不少貴女都打消了那點攀附的心思。

她們美麗不及蕭七桐,文采不及項詩鳶,又憑什麼去爭呢?不如識趣些。安王本也不是她們能肖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