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1 / 1)

後娘[穿越] 元月月半 4302 字 2個月前

“咱們女人隻能送到這裡。”鐘大嫂道,“這邊的規矩,埋死人隻能男人去。”

宋招娣還真不知道這個規矩,看到趙銀也沒再往前走,“那咱們現在直接回家?”

“本來是去她家吃飯。”鐘大嫂指著不遠處跪坐在地上,扯開喉嚨,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累的趙銀,“咱們不走,她能哭到下午。”

自立好奇:“為什麼?”

“不想管飯唄。”鐘大嫂道,“小宋,咱們回家做飯,待會兒都去我們家吃。”

宋招娣點了點頭,走出一段距離才說:“今天這事怎麼弄得小孩過家家似的?”

“現在雖然不準燒紙,放鞭炮,但也沒有像她家這麼安靜的。”鐘大嫂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咱家成分有問題,埋人都偷偷摸摸,不敢驚動左鄰右舍。”

宋招娣好奇:“那為什麼這麼安靜?我剛才數一下,加上建國三兄弟,成年的男人才八個。咱們鐘家隻有這麼多人?”

☆、第84章 猝不及防

鐘大嫂:“咱們鐘家的人多。雖然沒有親叔,親大伯,但有幾個堂叔,還有兩個親姑姑。那兩個姑姑跟咱媽關係好,趙銀把衛國和建國趕出去的時候,兩個姑姑過來跟趙銀說,不能做這麼絕。趙銀逮住人家罵一頓。

“後來爺爺奶奶年齡大了,趙銀也不照顧。兩個姑姑和建國、衛國把兩位老人送走,就跟咱爸斷往了。人家昨天過來看一眼,就跟我說今天不來了。幾個堂叔家裡的孩子結婚,都是衛國過去幫忙。咱爸和趙銀裝不知道,不出禮金,也不過去幫忙。

“幾個叔叔今天能過來,也是給衛國和建國麵子。幾個嬸子沒來,也沒彆的原因,就是煩趙銀,也怕被趙銀纏上。剛才大家在屋裡商議著怎麼埋,趙銀也不說給人家倒杯水,遞根煙。”

“等一下,嫂子,我姨奶奶那邊沒來人?”宋招娣問。

鐘大嫂:“前天來了。聽說咱爸的死跟趙銀有關,人家嫌丟人。坐一會兒就找個理由回去了。”

“這……”宋招娣無語,“那幾個堂叔家是不是不富裕?”

鐘大嫂點頭。

宋招娣搖頭歎氣:“踩低捧高,我早該想到。可是她這麼過一輩子,有什麼意思啊。”

“誰知道呢。六零年那會兒,大部分人家一天吃一頓,或者兩頓飯。趙銀、咱爸和勝利,一天吃三頓。”鐘大嫂道,“有的人家裡孩子多,發的商品糧不夠吃,瞧著她家一天三頓,就找她借點糧票。她不願意借,還說人家養不起生那多孩子乾什麼。

“以前講究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早知道那幾年那麼艱難,國家命令生孩子,也沒人願意生。我們還是靠建國寄來的糧票才撐下去。

“筒子樓裡住幾百口人,願意跟趙銀來往的也就三五家。那幾家可能覺得趙銀做事太過分,今兒都沒出來。”

宋招娣笑了:“能和趙銀處得來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人。沒背後捅刀子,就很對得起趙銀了。”

“你說得對。”鐘大嫂打開門,“我買好菜了,咱們炒點菜,蒸點米飯就行了。”

不是在自己家,宋招娣也沒說她炒菜,鐘大嫂叫她做什麼,她做什麼。

晌午,一桌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在鐘衛國院子裡吃的。飯後,宋招娣幫鐘大嫂一塊收拾好鍋碗瓢盆,一家七口就直接去火車站,也沒去小宋村。

下了公交車,宋招娣牽著二娃和更生,鐘建國拎著包,抱著三娃,走一段發現不對,回頭一看,自立和大娃在合作社門口站著。

鐘建國大聲喊:“你們看什麼呢?”

“娘,餓了。”鐘大娃扒著自立的肩膀磨蹭過來。

鐘建國抬手一看腕表:“一點鐘吃的飯,現在才兩點半。”

“大娃吃一小碗米飯。”自立替大娃解釋。

鐘建國:“你在家也是吃這麼多啊。”

“我在家吃一碗飯,一碗菜。”鐘大娃伸出兩根手指,“有時候還有一個雞蛋。”轉向宋招娣,“娘,我今天就吃三口菜。”

宋招娣笑道:“行了,我知道了。”鬆開二娃和更生,“鐘建國,你們在路邊等我一會兒,我去合作社裡看看。”

“自立也餓了?”鐘建國問。

自立不太好意思:“娘說吃多少盛多少,我以為跟在咱家一樣,就盛半碗飯。”

“沒事的。”鐘建國笑道,“幸虧你們今兒吃的少,不然的話,你大媽做的飯都不夠咱們一家吃。”

大娃連忙說:“咱們吃的不多,是我大媽做得少。”

“大多數人做菜都是用碟子,隻有你娘用盆盛菜,或者是很大的碟子。”鐘建國把三娃放地上,“二娃,更生,咱家的碟子是不是比你大媽家的大?”

二娃搖頭:“我忘了。”

“好像是。”更生道,“我夾三次菜,我跟前的菜就沒了。”

宋招娣拎著一包東西跑回來,直接遞給大娃:“米花糖和麻糖杆,沒買到彆的。”

“這麼一大包全是?”鐘建國忙問。

宋招娣:“是的啊。”

“你,你怎麼給他們買這麼多?”鐘建國道,“他們幾個正換牙。”

宋招娣看一眼:“吃慢點,不會把牙累掉。”頓了頓,“大嫂要給咱們煮雞蛋,我沒讓煮。咱們包裡沒吃的了。我想著咱倆路上也得吃,才買這麼多。”

“沒有饅頭什麼的?”鐘建國問。

宋招娣搖了搖頭。

“難怪我覺得包很輕。”鐘建國,“我還以為是三娃太重,顯得包輕。”

三娃嘟著嘴:“我才不重。我一點都不胖。”

“行行行,你不胖。也沒人說你胖。”宋招娣道,“咱們快點走,爭取後天上午到家。”然而,發往申城的班次少,鐘建國一行趕到車站,並沒能立即坐車回去。

在車站等兩個多小時,六點鐘才坐上前往申城的火車。

下了火車,宋招娣感覺胳膊痛一下,低頭一看,更生抱著她的胳膊,連忙問:“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

“娘,不要講話,快走。”更生急切道。

鐘建國心中一凜,連忙說:“大娃,二娃,快點走。”一手抱著三娃,一手捂住自立的臉,大步往外走。

宋招娣不敢多問,任由更生扒著她的胳膊,拖著更生跟上去。

坐上前往碼頭的公交車,宋招娣才敢問:“碰到認識的人了?”

更生連連點頭:“我舅舅往車站裡麵去。”

宋招娣心中一凜,轉向鐘建國:“他怎麼會來申城?”

“出差吧。”鐘建國小聲說。

宋招娣搖頭:“我覺得不是。剛過完年,很多單位剛上班,他就出差?”

“你的意思是找他倆?”鐘建國搖搖頭,“不可能。”

宋招娣想一下:“到家再說。”

外麵人多眼雜,鐘建國也怕傳到不安分的人耳朵裡,便說:“到家再說。”

下午回到家,鐘建國給大娃、二娃和三娃洗澡的時候,宋招娣把兩個孩子叫到廚房裡:“趙司令把你們帶出來的時候,除了他和他的警衛員,還有誰知道?”

“沒人知道。”自立道,“我現在還記得,當時天很黑,路上沒什麼人。趙伯伯也沒穿軍裝,是穿著中山裝把我們送到申城。沒人知道他是軍人。”∮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宋招娣歎氣:“傻孩子。軍人走路跟普通人不一樣,趙司令如果隻換身衣服,沒刻意喬裝,彆人照樣能看出他是軍人。”

自立臉色大變:“娘——”

“彆擔心。”宋招娣把倆孩子拉到身邊,“我問你們,那個女人有沒有見過趙司令?”

“沒有。”自立道,“是警衛員叔叔把我們送到一個路口,來接我們的叔叔跟警衛員叔叔說,請團長放心,他一定會照顧好我們。”

宋招娣仔細回想一番:“那天晚上我去接你們的時候是半夜,那個女人又被我嚇得不輕,就算看清我長什麼樣,估計也嚇忘了。”停頓一下,“你們先去洗澡,待會兒叫你爸去趙司令家裡問問。”

“娘,舅舅為什麼要找我們?”自立不解。

更生也不明白:“是他把我們送回家的。”

“正常人不會看著親外甥等死。你舅舅那種人腦子不正常。”宋招娣道,“所以我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不過,彆擔心。忘記我跟你們說過的話?你們是我在濱海火車站撿到的。

“趕明兒叫大娃教你們幾句濱海話,跟小夥們們一塊玩的時候,跟大娃講濱海話,坐實你們是濱海人。”

更生:“娘,我們會說濱海話,大力教我們的。”

“那就好。”宋招娣看著鐘建國出來,“去洗澡吧。洗好澡上樓睡覺,什麼都不用想,天塌下來有我和你爸呢。”

鐘建國擺手:“等等。幾個孩子身上太臟,盆裡的水得倒掉。爐子上還有熱水嗎?”

“還有一鍋。”宋招娣說著,把鍋端出去。

鐘建國和宋招娣洗了澡,兩口子一起把全家人的衣服洗乾淨,太陽已落山了。

宋招娣望著兩條繩子上麵的衣服,莫名覺得有成就感,卻顧不上感慨:“我和你一起去趙司令家,還是你自己去?”

“我自己去就行了。”鐘建國道,“你上樓歇會兒吧。”

宋招娣說一聲好,到樓上躺了半小時,翻來覆去,怎麼睡也睡不著,乾脆穿上衣服下樓。

在樓下擺弄一個多小時的收音機才聽到腳步聲。扭臉往外看,沒看到鐘建國,宋招娣連忙跑出去,發現鐘建國在廊簷下慢悠悠的洗手,真想給他一巴掌:“司令怎麼說?”

“司令沒跟那個人說你是哪兒的人,隻說有個女人會把孩子接走。”鐘建國道,“你接到自立和更生以後,又在小宋村呆十來天才回來,時間對不上,沒事的。”

宋招娣鬆了一口氣,卻不放心:“你說自立的舅舅是不是有病,孩子都丟兩年了才想起來找。要不是遇到司令,孩子這會兒該變成一堆白骨了。”

“我和司令分析一下,可能跟亓老將軍有關。”鐘建國道,“比如他們叫亓老將軍交代某些事,或者指認某個人,亓老提出要見到兩個孫子。自立的舅舅才出來找人。

“為什麼去申城?因為倆孩子是夜裡丟的。走路不現實,孩子太小。晚上汽車都停了,隻有火車能出去。查一下當晚發的火車,很容易查到申城。”

宋招娣思索一會兒:“這麼說來他們也不能確定倆孩子在申城?”

“對。”鐘建國點頭,“咱們上樓吧。”頓了頓,“這兩年彆回去了。”

宋招娣:“我爹娘身體好,你大哥一家也挺好,你常年無休,咱們不回去,他們也不會怪咱們。不過,他們要是挨個查,指不定能查到趙司令。”

“再說吧。”鐘建國道,“我瞧著趙司令不擔心,可能另有安排。”

宋招娣想一下:“會不會是讓彆人穿著他的軍裝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