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1 / 1)

後娘[穿越] 元月月半 4334 字 2個月前

平跟他同城,如果想讓二娃跟蔡炎平學畫畫,過去的時候可以住在他家。

鄧培林被下放到小宋村,剛開始大家就很照顧他,隻因他是宋招娣的丈夫鐘建國的舅舅。不是多年不來往的親戚,宋招娣也就沒跟他見外,說她過兩天就去,大概在他家呆十天。

鄧培林笑嗬嗬道,待到開學也行。

家裡的糧票、油票和布標富裕。八月十四號,宋招娣拿著十斤油票,十尺布票和四十斤糧票,又帶幾套換洗衣服就出發了。

自立大了,振興和振剛懂事,一般情況下更生也不跟著大娃胡鬨。有他們四個看著大娃和三娃,宋招娣也不擔心家裡。

天氣熱,不出意外,下了火車,宋招娣和二娃身上餿了。

宋招娣看看二娃,二娃看看宋招娣,娘倆決定先去找個招待所,開兩間房洗個澡,體體麵麵去鄧家。然而,剛出站,宋招娣就看到一個很大的紙片上寫著宋招娣三個字。

毛筆寫的,楷書。二娃也看見了:“娘,有人來接咱們?”

“你舅爺爺回去了,他的一對兒女應該也沒事了。”宋招娣邊說邊往她的名字那邊看,是一個中年男人,眼睛和眉毛跟鐘建國有點像,不如鐘建國英氣,跟個白麵書生似的,“來接咱們的是你表叔。待會兒彆喊表叔,喊叔叔,顯得親近。”

二娃點點頭:“我知道的,娘。”話音落下,娘倆已走到跟前。

男人還在四處張望,看到擋在麵前的人,下意識說:“同誌,麻煩讓——等一下,你們是宋招娣和二娃?”

二娃:“是我們。叔叔好。”

男人看一下白衣黑褲的宋招娣,又看看白色短袖,黑色短褲,留著學生頭,像個洋學生的二娃,有些不敢相信:“你們出來的挺快。”

“怕舅舅來接我們,在這邊等急了。”宋招娣笑道,“現在回去?”

男人連連點頭:“回去,回去。爸媽知道你們今天到,一早就去農副市場買菜。我來的時候蔡叔叔一家已經在我們家。”

“都過去了?”宋招娣有些驚訝。

男人:“是啊。謝謝你們這些年的照顧。要不是碰巧遇上你們,我爸和我媽不知道得遭多少罪。”一邊往外走一邊說,“爸回來就跟我們說,他們在小宋村那幾年,除了寫檢討,連重活都沒怎麼乾過。要不是見他們跟剛下鄉時差不多,我都不敢信。”

“我們也不敢相信。”宋招娣道,“建國剛聽說舅舅在小宋村,還以為我跟他開玩笑呢。”

男人:“是呀。以前我爸還說,表哥跟他後娘親,不再搭理我們了。誰能想到大表哥和二表哥根本不知道我們搬去哪兒了。”

“他爸死了。”宋招娣把鐘父的事跟他說一遍,“也算惡有惡報。”

男人:“聽我爸說過幾句,活該。對了,家離這邊不遠,走十幾分鐘就到了。”

二娃才十三歲,又坐兩天車,沒精神,步子小,三人二十多分鐘才到家。

宋招娣發現鄧家就在外國語學校旁邊,處於市中心,鄧家的房子還帶個小院,忍不住問:“這是你們原來的家?”

“是的。”男人推開門,“進來吧。爸,媽,招娣和二娃到了。”

☆、第137章 舊人相見

鄧培林連忙喊:“快進來,快進來。”話音落下,人也從屋裡走出來。

宋招娣一手拎著包,一手拉著二娃的胳膊,進去看到堂屋門口全是人,腳步停頓一下,展顏道:“舅舅,舅媽。”

“舅爺爺,舅奶奶,我們來了。”二娃跟著說。

鄧培林走過來:“挺累吧?這麼遠的路,快進來歇歇,喝點水。老伴,快去倒水。”

“也不是很渴。”宋招娣笑道,“舅媽,彆忙乎了。我們來的時候帶幾個香瓜,下車前剛被我們吃完。”

鄧母擺手:“瓜怎麼能跟水比,我去倒水。對了,家洺,昨天買的西瓜呢?”

“在水桶裡麵。”鄧家洺連忙說,“我去拿,你們先進屋。”

鄧母連連點頭:“對對對。招娣,二娃,咱們待會兒就吃飯。”

宋招娣想笑,她算是看出來了,鄧家一家是真想謝謝她。乾脆閉上嘴,拉著二娃進屋。本來想洗洗澡,見屋裡這麼多人,也沒提出來,反正隻要主人家不嫌她和二娃“臭”,她還可以忍。

二娃還沒見過這麼大陣仗,上次去亓家,除了亓老和他的警衛,門口也不過站著七八個人。如今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有將近二十人,不禁攥住宋招娣的胳膊。

宋招娣把包放地上,拍拍二娃的肩膀,指著蔡炎平:“你老師在那兒呢。”

“二娃,不認識了?”頭發花白,但精神抖擻的老人衝二娃招招手,“過來,我看看二娃是不是又長高了。”

二娃轉向宋招娣。

宋招娣推一下他。

二娃站起來,走到蔡炎平麵前,有些靦腆:“老師。”

屋裡全是人,蔡炎平看出二娃有點怯生,把他拉到身邊,指著周圍的人:“彆怕,都是自家人。這個我兒子,這個是我兒媳,這幾個是我孫子和孫女。那邊幾個是你表姑和表嬸。”

二娃連忙說:“大家好。”

“我是不是在哪兒見過你們?”

蔡炎平聽到聲音抬起頭,發現他兒子來回打量宋招娣和二娃,不禁問:“你認識二娃和招娣?”

“按理說應該沒見過。”蔡炎平的獨子蔡陽道,“可我總覺得這位女同誌有點眼熟。”

宋招娣笑道:“大概我長了一張大眾臉吧。”

“你不可能見過她的。”鄧家洺拿著西瓜進來,“大家都坐下,我切瓜。蔡陽,招娣在翁洲島。”

蔡陽皺眉:“翁洲島?那我沒去過,我這輩子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濱海。”

“濱海?”鄧家洺猛然抬起頭。

蔡陽點點頭:“大革命爆發前,我在濱海上班,你忘了?”

“說不定還真見過。”鄧家洺指著招娣,“她就是濱海人。六六年還在濱海,六七年嫁給我表哥鐘建國,才隨他去翁洲島。”

蔡陽皺眉:“六七年?”不禁看一眼二娃,“不是她,兒子啊?”

“是我兒子,不是我生的。”宋招娣道。

蔡陽下意識說:“後媽?”忽然心中一動,不敢置信瞪大眼,“後媽?六七年?你嫁給鐘建國的時候,他是不是有三個孩子?”

“你怎麼知道?”宋招娣問。

蔡炎平連忙問:“不是五個兒子?”

“原先是三個,後來我們又收養兩個。”宋招娣道,“那倆孩子的身份有大問題,彆人問起來,我才說是我和建國的兒子。”

蔡炎平楞了一下,隨即不禁感慨:“你的膽子真大。”

“老師,我自立哥和更生哥就是亓老將軍的孫子。”二娃道,“您認識亓老將軍吧?”

蔡炎平瞠目結舌:“彆告訴我就是報紙上的那個亓老將軍?”

“就是那個。”宋招娣道。

砰!

鄧家洺手裡的西瓜掉在地上,滿臉震驚:“亓元帥的孫子!?”

宋招娣點頭。

鄧家洺深吸氣:“你的膽子不是一般,一般的大!”

“這話該對你表哥說。”宋招娣道,“我把倆孩子帶到島上,你表哥才跟我說實話。”

鄧家洺朝自己胳膊上掐一下:“我表哥不愧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漢子!”

“等等,等等,先說我的事。”蔡陽指著自己,“宋同誌,你真沒認出我是誰嗎?”°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宋招娣搖頭:“沒有。你真見過我?”

蔡陽轉向蔡炎平:“爸,還記得我當初回到家就請人把你和鄧伯伯弄到鄉下,你還覺得我小題大做,不願意去嗎?”

蔡炎平點頭:“跟招娣有什麼關係?”

“就是她跟我說,小宋村民風淳樸。”蔡陽話音落下,屋裡突然變得安靜極了。

宋招娣不禁眨一下眼:“你就是,就是火車上的那個男人?”仔細打量他一番,“不像啊。”

“那時候我才三十來歲,現如今都四十了。”蔡陽道,“肯定和以前不一樣。”

宋招娣搖頭:“我還是沒看出你跟和他是同一個人。差距有點太大了。二娃,你認識他嗎?”

“他那時候才三歲。”蔡陽道。

宋招娣實話實說:“你說你四十歲,我瞧著你得有四十五了。四十歲的人也根本不是你這樣。”

“我爸爸四十歲。”二娃為了證實宋招娣說的是真的,“看起來比叔叔年輕。”

蔡炎平笑了:“二娃,這麼說有些欺負人啊。你爸爸天天在軍隊裡,部隊跟個世外桃源似的,我的這個兒子在外麵經曆一場大革命,身體和心靈都受到重創,沒法跟你爸爸比。”

“這麼說來你真是他啊?”宋招娣皺眉,還是有些不信,“也太巧了吧?”

經曆過大革命,蔡炎平早已看淡生死,心態也很平和:“無巧不成書啊。”摟著二娃的肩膀,“也許就是好人有好報。要不是你隨口提一句,我也沒機會教二娃畫畫。”

宋招娣還是覺得太巧了:“我那時候是親眼看見過學校鬨得很凶,我聽蔡,蔡陽覺得沒什麼大事,才隨口提一句。”

“知道會鬨得很嚴重的人肯定不止你一個。”蔡炎平笑道,“你就彆解釋了。告訴蔡陽,不能輕視那場革命的人,隻有你一個。”

鄧培林:“老蔡說得對。招娣,我也得謝謝你啊。要不是你隨口一句,我和你舅媽這把老骨頭早就交代在這兒了。”

“我也得謝謝你。”鄧家洺道,“醫院查到我的時候,得知我爸媽已經被下放到農村,算是已經受到懲罰,又因為醫院缺醫生,我才沒被關進小黑屋。”

宋招娣頓時覺得頭大:“你們彆這麼說。說得我都快不好意思了。”當初多嘴,不過是因為碰到了,“這事最應該感謝的還是你們自己。你們要是不信,我說破喉嚨也沒用。”

“還是得謝謝你的提醒。”蔡陽道。

鄧培林:“彆謝來謝去。家洺,趕緊給小宋拿塊西瓜。”

“舅舅,我的手有點臟。”宋招娣道,“哪裡能洗手?”

鄧家洺的媳婦站出來:“我帶你去。”到宋招娣跟前聞到她身上味很重,便試著問,“來的時候挺熱吧?要不要洗個澡?”

“可以嗎?”宋招娣連忙問。

“當然可以。房間都給你們收拾好了,屋裡有洗澡盆。二娃也洗洗吧。換身衣服舒服點。”

二娃很想洗澡,礙於蔡炎平一直拉著他,就沒好意思開口。聽她這麼說,連忙說:“謝謝嬸嬸。”

“一家人,不用這麼客氣。”說完,回屋把宋招娣的包送到客房。

宋招娣擱屋裡洗澡的時候,還覺得不敢相信,蔡陽居然是蔡炎平的兒子。

二娃和宋招娣在各自的屋裡洗澡的時候,鄧家和蔡家人也不敢相信,世界居然這麼小。

鄧培林聽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