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1 / 1)

了一跳,盯著她落淚的樣子,暗暗抽氣。

這村姑長得也著實太好看了些……

落起淚來,倒像是那仙子落淚直落下珍珠水晶似的,哭得又漂亮又戳人心。

第2章 少年皇帝(修)

紫醬色篷頂的馬車緩緩駛進了京城,徑直朝著永寧巷去了。

“可算是回來了。”丫鬟望著前方不遠的李家大宅,狠狠鬆了口氣。

“這姑娘果真是個傻的,一路上隻顧吃喝睡覺,倒也省事。”另一個丫鬟笑出了聲。

轉眼馬車到了李家大門外,丫鬟們朝外一瞧,便見老夫人帶了幾個媳婦,攜著婆子丫頭,在門前站定了。

幾個丫鬟忙收起了打趣的心思。

她們險些忘了,這馬車內的傻姑娘,可是要送進宮裡去做娘娘的。

就連老夫人都擺出了這等恭迎的架勢,她們這些打趣姑娘的玩笑話,若是叫主子聽見了,扒掉一層皮那都是輕的。

馬車軲轆咯吱咯吱地轉著,最後在李家門外停住。

老夫人慈和地笑著走上前來,隨即兩個大丫鬟打起了車帷,將裡頭呆坐著的姑娘扶了出來。

楊幺兒抬起頭,懵懂地打量著麵前的宅邸。

那門真高呀。

兩邊蹲坐的石像也好大呀。

旁邊圍著的人也真多呀。

還不待她從懵懂中回過神來,老夫人便扶住了她纖細的手腕,笑著道:“真是個標致姑娘,一路上想必累了。先沐浴解個乏,再換身乾淨衣裳。”

楊幺兒不做聲。

李老夫人見她榮辱不驚,莫說臉色了,就連目光都未有一絲變化,頓時更覺這小姑娘不可慢待。

李家幾個媳婦,簇擁著楊幺兒往平日裡貴客住的秋香院去了。

幾個丫鬟婆子伺候著她洗去了一身泥灰,又換上了嶄新的衣裳,而後又為她仔細梳了頭,梳成雙環髻,又給她戴了釵環,描了眉,畫了唇。

楊幺兒便坐在那裡,任由他們擺弄。

“姑娘怎麼沒有耳眼?倒是沒法子戴耳飾了。”丫鬟驚訝地說著。

一旁的婆子聞言便要去取針。

楊幺兒瞥見那針尖,想也不想就抬手捂住了頭。

“成了,都下去吧。”李家的大媳婦當先推門進來,斥退了婆子丫鬟,然後她走到楊幺兒的身邊,親熱地扶住楊幺兒的手臂,將她扶將起來,道:“姑娘餓不餓?不如先用些吃食?”

楊幺兒點了下頭。

李家幾個媳婦,便又陪著楊幺兒一並用了飯。

楊幺兒傻歸傻,但自己吃喝是會的,隻是動作比旁人要慢些。

她捏著筷子,慢吞吞地用著食物。

滿屋子的主子、仆婦盯著她的模樣,心下不由暗暗嘀咕,這倒不大像是從山野鄉村裡頭出來的,難怪挑了這麼個人。

“太太,老夫人那邊差人來問了,問姑娘可吃好了,好了便即刻送進宮去罷,太後娘娘還等著見人呢。”丫鬟在門外行了禮,出聲催道。

楊幺兒聽見聲音,便也歪著頭朝那邊瞧了瞧。

那丫鬟被瞧得臉頰一紅,幾乎不敢與楊幺兒對視,直覺得這位姑娘實在清麗逼人,讓人看上一眼都不自覺屏息。

“那便收拾一番,送楊姑娘進宮罷。”

“是。”

楊幺兒不知道皇宮是哪裡,但她知道,這些人要送她去另一個地方了。

她瞧了瞧麵前擺滿的盤碟杯盞,忍住了%e8%88%94唇的欲望。

她還沒吃飽呢。

她抿了下唇,到底還是乖乖跟著起身,往外走去。

之後便又是坐上了馬車,馬車搖啊搖,也不知搖了多久,一直搖到了那高高的宮牆外。

那牆,高得仰脖子瞧都費勁兒。

楊幺兒隻抬頭瞧了兩眼,便不再瞧了。

丫鬟為她戴好帷帽,扶著她下了馬車,之後便又將她轉交給了皇太後宮中特來接人的宮女太監。

楊幺兒迷迷糊糊地跟著他們往裡走,倒也不計較身邊的人又換了一撥陌生麵孔。

這於她來說,甚至還算得上是有趣的事。

她從前在院子裡,一坐便是好久好久,見得最多的,便是從院牆東麵飛到西麵去的鳥兒,哪有見過這樣多的人……

……

淑妃是惠帝在時,宮中位分最高的妃嬪,當時的太子早早便失了母親,一直由惠帝親自撫養。惠帝去後,新帝便在眾臣諫言下,奉了淑妃為皇太後,趙妃為太妃,秦昭儀為太嬪。餘下的妃嬪,便移居南沿彆宮了。

如今皇太後、趙太妃與秦太嬪便居於東六宮永安宮中。

宮人們引著楊幺兒到了永安宮。

年老的嬤嬤冷著臉將她從頭摸到了腳,而後又命人脫下她的鞋履,讓她就著單薄的襪子邁入了殿中。

楊幺兒觸地覺得涼得很,她本能地縮了縮腳,身後的嬤嬤卻是推了她一把,冷聲道:“還愣著作什麼?還不快進去?豈能讓娘娘等你?”

楊幺兒也聽不大懂她的話,隻覺得進了這裡,周圍的人個個都變得凶惡了起來。

她心底是有那麼一分怕的。

尤其仰頭一望,這兒的門也高得很,有股令人覺得怕的氣勢,直直往頭上壓。

楊幺兒收起目光,順從地進了殿內。

隻見中間的座上坐了個年過四十,卻打扮光華非常的婦人,楊幺兒一眼便瞧見她纖長的手指上,戴著尖尖的甲套。

尖得讓人瞧一眼便覺得難受。

“一個村姑……嗤。”座上人冷笑了一聲,似乎連拿正眼瞧楊幺兒都覺不屑。

旁邊陪坐著的安陽侯夫人笑了笑,道:“臣婦瞧這位楊姑娘模樣倒是標致,想來皇上定是會喜歡的。”

皇太後眼底閃過了一絲譏諷之色,她左手扶住杯盞,道:“自然會喜歡的。”

“行了,哀家也不必瞧了。送到養心殿去罷。”皇太後沒什麼耐心地揮了揮手。

一旁的嬤嬤躬身道:“娘娘,這還未舉行大典呢,便將楊姑娘送到養心殿去,隻怕多有不妥。”

皇太後眼底譏諷未消,她揮手道:“哀家也是為皇上考量,皇上仍在病中,早些將這楊姑娘送過去,興許便立即就有了起色呢。”

嬤嬤欲言又止,但最後她還是將皇太後的話傳達了下去,命人將這楊姑娘儘快送到皇上那兒去。

楊幺兒稀裡糊塗地又被帶了出去。

她心下還有些高興。

可算是穿上鞋子了,不用再凍著了。

待楊幺兒走了,皇太後才道:“李家遞了信兒,說這送來的是個傻子。平白放個傻子在跟前,礙眼也就罷了,壞了哀家這永安宮的風水,那便實在不美了。”

那安陽侯夫人露出驚訝之色:“是個傻子?”

“是啊。”皇太後嘴角微微一翹,卻是吐出一句刻薄的話來:“一個傻子,一個病鬼。倒也天生一對了。”

安陽侯夫人聽了這話,登時冷汗便下來了,低頭不敢言語。

楊幺兒又被帶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

這兒的老嬤嬤臉色更要冷硬陰沉些,連話都不怎麼說。她對楊幺兒道:“在門外頭給皇上磕個頭就是了。”

楊幺兒曉得磕頭是什麼,但卻不明白,好端端的,為什麼要給人磕頭呢?

她便杵在那裡,沒有動。

那老嬤嬤臉色一沉,冷聲道:“來時李家沒有教過你規矩嗎?”

楊幺兒歪頭瞧她。

老嬤嬤更覺怒火升騰,抬手便要掌摑楊幺兒。

此時門前掛著的帷簾叫人從內掀了起來,一個年輕的小公公邁步走出來,盯著那老嬤嬤,道:“鬨什麼呢?攪著皇上休息,莫是不想要腦袋了?”

那老嬤嬤這才收斂了些,彎腰躬身道:“趙公公,李大人已從岷澤縣尋得人了,方才太後娘娘做主,便將姑娘送過來了。老奴正叫姑娘在外頭給皇上磕頭呢……”

那帷簾被掀開時,露了條縫兒。

楊幺兒好奇地往裡瞧了瞧。黑黑的。

自是什麼也沒瞧見。

但卻有股香飄了出來,好聞得緊。:-)思:-)兔:-)在:-)線:-)閱:-)讀:-)

裡頭一定是個好地方,楊幺兒心想。

外頭老嬤嬤和趙公公說著話,裡頭跪地的宮人起身,將龍榻上的少年扶了起來。

其餘宮人忙去多點了幾盞燈,室內這才明亮堂皇起來。

那榻上人的麵目也在燭光之下變得清晰了起來。

便見如墨揮就斜飛入鬢的眉,如點漆般狹長深沉的眼,還有淡而無色抿緊的薄唇。

那是一張俊美卻又銳利的麵龐。

燭光晃了晃。

這人的眸色又有了變化。

他眼底的陰鷙多了兩分,麵上的銳利倒是退了個乾淨,看上去僅僅隻像是個苦於病體,因而性子陰沉,但實則卻又軟和無力的少年。

“外頭是誰?”他問。

趙公公返身進來,在他跟前躬身,恭敬地道:“回皇上的話,那位……岷澤縣的姑娘,送來了。”

少年麵上辨不出喜怒,他命人卷起帷帳,撤走屏風,而後歪頭朝門外看去。他一偏轉了頭,那眼角似乎跟著泄出了點點光華,端的俊美勾人。

旁邊的宮女暗自紅了臉,不敢再看,於是便死死低下了頭。

少年盯著那門瞧了瞧。

那門上掛著薄薄的帷簾。

光影之下,帷簾上便映出了少女的影子。

少女身形削瘦,獨自立在那裡。

隻有道影子,少年也瞧不見彆的,他隻瞧得見她梳著雙環髻,雙環立在在她的頭上,似乎伸手拽住輕輕一提,就能將她整個兒都提起來了。

像什麼呢?

少年想起來七八歲時,父皇讓人拎了隻兔子到他麵前來。

大大高高的兔子耳朵,直愣愣地立在腦袋上,說不出的呆。

“不用磕頭了,讓她回去吧。”少年說。

他的嗓音嘶啞冷淡,帶著一股讓人徹骨透心的寒。

作者有話要說:  【陰鷙狠戾占有欲強到變態男主X小傻子長得跟天仙似的女主】

第3章 送上床去

楊幺兒被安置在了養心殿後寢宮的西耳房,燕喜堂。

老嬤嬤分了兩個宮女並一個小太監給她。兩個宮女,一個叫春紗,一個叫夏月。小太監沒全名,老嬤嬤管他叫“小全子”。

“你們服侍著楊姑娘,莫要讓她亂跑。”那老嬤嬤拉長了臉,道。

說是服侍,但聽這個口氣,倒像是監視管教了。

春紗三人忙應了,送著老嬤嬤離開了這裡。

室內很快歸於靜寂。

楊幺兒坐在那把雞翅木雕竹椅上,不動作,也不出聲,瞧著與木頭人也沒什麼分彆。

夏月轉頭瞥了她一眼,便扯了扯春紗的袖子,道:“咱們到外間去說話罷。”

春紗有些猶豫:“姑娘跟前可不能少人。”

“沒瞧見她坐在那兒動也不動麼?”夏月掩去眼底的三分嫉色和兩分譏諷之色,道:“她不會叫人的。咱們也正好趁這個功夫,鬆快些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