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1 / 1)

臣們鬆了口氣。

幸而皇上沒有直接給天淄國沒臉。

於是這回便也有更多的人,再提起征戰木木翰的事了。

皇上若是願意與天淄國結親,再有越王娶大月國公主為妃,兩國相助,豈有拿不回丹城之理?

丹城若是能拿回,他們這一朝臣子,將來在史書中說不得也要得一筆讚譽。

蕭弋雖有親征之意,這會兒卻並未急著表露出來,而是沉%e5%90%9f再三,表示此事挪後再議。

現下更急的是李家,李家自然會想辦法,用李家的勢力與朝中反對派相較量,他隻管坐收漁翁之利便可。

如此,還可將哪些人屬李家,瞧個清楚明白。

待到散朝後,蕭弋便徑直往坤寧宮去了。

什麼六公主與巫女,都叫他暫且拋到了腦後去。

待進到殿中,蕭弋便聽見了楊幺兒讀書的聲音。

他走到楊幺兒的近前,將人拉了起來:“同朕一並出門走走?”

楊幺兒正坐得累了,聽他這樣講,自然心下歡喜。

他握住了她的手,帶著她往殿外去。

春紗在後頭低聲道:“皇上,娘娘,該披上大氅、拿上手爐……”

蕭弋道:“手爐取來。”

春紗雙手遞上。

“走罷。”他一手將楊幺兒攏在了懷中,便如此帶著她往外行去。

外頭寒風吹拂而來,楊幺兒不自覺地抖了下,然後便往他懷裡靠得更緊了。

蕭弋嘴角噙了一點淡淡笑意。

如此倒也是好的。

她倒知道往他懷裡躲了。

待走上了一陣,蕭弋低聲問她:“幺兒還記得朕同你講的丹城,冬日裡是什麼模樣嗎?”

“許多雪。”

“人很少。”

“冷。”

“吃的少,很少。”楊幺兒一個一個數了過來。

“等到春日趕往木木翰,那時丹城還未完全化雪,比這時還要冷,要足足等上半月,方才天氣回暖些。可丹城縱然白日裡暖,晚上……”

“晚上冷。”楊幺兒補充道。

“不錯。”蕭弋頓了頓,道:“幸而大晉京城便在寒冷之地,將士們自古習慣了寒天凍地的滋味兒,待到春日開撥抵丹城,卻也能禦寒了……”

楊幺兒點頭:“唔。”

“幺兒怕冷嗎?”他突然問。

她想了想,便又往他懷裡鑽了鑽:“怕。”

邊塞的寒,是裹著棉襖錦裘都擋不住的濕寒。

那股冷意直往骨子裡鑽。

蕭弋眸光閃了閃,他低聲似哄孩童一般,道:“從今日起,朕帶幺兒每日在外間走走,一兩月後,幺兒自然便不怕了。可好?”

楊幺兒想了想,竟是反問他:“皇上,與我玩雪?”

“是,朕同你一並。”

楊幺兒走著走著,便停住了腳步,她倚靠在他懷中,仰頭、眯眼,道:“那便好的。”

蕭弋方才覺得堵在喉嚨處的那口氣鬆了。

“還記得昨日朕同你講的故事嗎?”

楊幺兒點頭。

蕭弋嘴角微微彎了彎,道:“那便接著昨日的講……木木翰的黑水湖,並非是黑的,隻是後頭填了無數人的血肉進去,這便染成了紅,血色日漸厚重,堆積得多了,方才從紅,變成了黑……”

她抬著臉,一直盯著他,聽他講一萬士兵葬身黑水湖,化作鬼魂的故事……

又聽他講,丹城外有個賊人,愛拿女子的皮囊來做燈籠的故事。

“他便指著那簷上掛著的燈籠,怪笑道,難怪這個燈籠不比上回的好,這回扒的原來是個六十老嫗的皮……下回該尋個年輕姑娘的來,揭皮拆骨作燈籠,在上頭挽兩朵花,該更是漂亮……”

楊幺兒似是天生少了那根筋,聽來並不覺得畏懼,相反還津津有味。

她也不會問,那賊子最後如何了。

她當真隻是在聽故事,彆人隻管往下講,她便隻管聽著就是,實在天底下一等一等的好聽眾。

不知不覺,二人便從坤寧宮走出了老長的一段距離。

她緊盯著蕭弋。

蕭弋便也低頭緊盯著她柔軟的麵容,眸底有什麼情緒沉沉又浮浮。

他嘴裡還在講著那些奇異的故事。

心下卻浪濤翻滾。

他到底是自私的。

若當真往丹州去征伐木木翰,他勢必是要將楊幺兒也帶在身邊的,絕不會留她在宮中。

他單單隻離她幾個時辰,便覺得難以忍受,又遑論相隔數月?

從他伸手將她扣在宮中開始,便注定他隻能一直這樣抓住了她,一旦鬆開半分,後果都不可想象。

……

這廂。

六公主與鳳亭,隨著皇宮宮人緩緩往前行去。

宮人們推著他們的行李,拉成了長長的隊伍。

除此外,他們身邊便再無半個天淄國人了。

六公主白日間在朝上說,使臣歸國而去,眼看天氣越發地冷,焦急慌亂之下留下了他們。

可哪有使臣歸國,慌亂到留下公主與巫女的道理?

她的話一半是真一半卻是假。

天淄國的使臣隊伍的確歸國去了……

隻是裡頭,但凡同她與鳳亭接觸過的人,都叫他們二人親手剁了,自然無法與大晉皇帝告辭。

六公主麵容冷漠地行在雪地裡,待行至一半,她突地扭頭道:“那是皇上輿駕。”

鳳亭便也跟著扭頭看去:“嗯。”

他的目光卻是飄飄揚揚,最後落入了那道更不易被發覺的人影之上。

六公主低聲道:“大晉皇帝還當真將皇後時刻帶在身邊啊。”

她想說,豈不是叫皇後太沒了自由?

可周圍都是大晉宮人,她到底是閉了嘴。

鳳亭突地啞聲道:“他們要去丹城。”

“什麼?”六公主一頭霧水,心說,你是從哪裡瞧出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小皇帝:打仗也必須要帶老婆才能活下去這樣子。:)

第八十八章

六公主與鳳亭被安置在了元和殿。

元和殿距離養心殿、坤寧宮都有老長的一段距離, 六公主在宮中待了兩三日, 每當她要轉出門時,便會被宮人攔下。

宮人麵容平靜,道:“外頭風大, 公主還是在室內歇歇罷。”

六公主氣悶,轉身回去, 在鳳亭的對麵坐下:“你便不急?”

鳳亭動手衝了一壺茶出來, 啞聲道:“書中誠不欺我, 大晉的茶果真要更香冽些。”

六公主見狀,更覺得氣悶:“你倒是有興致……”

“急有什麼用。”

六公主在屋子裡轉了兩圈兒,便又走到了門邊去,巴巴地盯著那宮人, 道:“我不能去見皇後娘娘嗎?我想同她說話。”

宮人掀了掀眼皮,道:“娘娘這兩日病了。”

六公主驚訝道:“病了?什麼病?嚴不嚴重?”

宮人便閉口不言了。

六公主轉身又回到了鳳亭的身邊坐下, 她啞聲道:“莫不是那物……”

鳳亭淡淡道:“不是。當是風寒罷。”

“你又知道了。”

“那日見她行走在雪地裡, 沒有披大氅, 當是受了寒。”

六公主抿了下唇, 歎氣道:“大晉人的身體果真是要嬌弱些的。”

鳳亭沒有說話。

到底還是天淄國的人命更硬,百煉不死。⊥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這廂坤寧宮內,碳火燃得極旺,室內撤去了香爐,隻餘下點點藥香味兒。

帷帳落下,透過層層帷帳,隱約能瞥見床榻上側臥著一個人影, 人影修長。這時候一陣腳步聲近了,帶來一陣淡淡檀香氣,那是衣裳上熏的香。

纖纖玉手勾住帷帳,高高卷起,動作稍顯一絲笨拙。

緊跟著她方才在床榻邊上坐下了,寬大的裙擺便就此拉拽到了地麵上。

她的身子微微前傾,幾乎擋去了床帳內的光線。

“皇上……皇上……吃藥……”她細聲細氣地道。

床榻上的人,方才堪堪睜開了眼,泄出點點冷厲的光,他抬手扣住了她的手腕,低聲道:“不吃。”

這病的,並非是楊幺兒,而是蕭弋。

楊幺兒從前居在農家小院裡,缺衣少食是常有的事,打從來了京城,便又是錦衣玉食地好生養著,身體愈發好了起來。

於是冬風吹來,冰雪拂麵……雖冷,但卻不會叫她受涼。

蕭弋便恰恰不同了,他年少時體弱多病,後來身體日漸轉好,但為了裝作仍在病中,便也總居在光線晦暗的地方,如此長久下來,身體自然有所影響。

於是一陣風吹來。

楊幺兒躲在了蕭弋的懷中,蕭弋便染了風寒,猝不及防地病倒了。

如今與從前不同。

從前皇帝若是不病,那才叫奇怪。

可現下,皇帝若是病了,便反倒叫大臣們失去了那份小心敬畏之心,想著左右皇上也是要病的,一場冬風都能叫皇帝病下來,若是改日再病倒,那便不能算作是他們氣倒了的。

因而對外都是道:皇後娘娘病了,皇上憂心皇後身體,便暫居坤寧宮,不見大臣,朝務隻管送往坤寧宮。

大臣們也並不疑心。

他們都見過皇後娘娘是何等絕色,小皇帝年紀小,因而心下多有不舍,恨不得住在床榻邊陪伴,那都是正常的事。

何況他們心底下,原本就盼著皇帝耽於美色才好呢。

皇後病了,問安的折子倒是往宮中遞了不少,楊幺兒自是不會翻的,她隻管等著煎藥,藥煎好了,劉嬤嬤便親自捧到她的手邊,道:“勞煩娘娘了。”

楊幺兒眨眨眼,便又聽劉嬤嬤道:“皇上不喜吃藥,要娘娘花些心思。”

如今,楊幺兒坐在床榻邊上,便有些茫然無措了。

他不喜吃藥。

她便替他吃罷……

這樣,藥味兒就都進她的嘴裡了。

楊幺兒想著便掙開了蕭弋的手。

蕭弋察覺到她的動作,便又閉上眼,有氣無力地道了一聲:“幺兒,朕不吃藥。”

楊幺兒也不出聲,她隻捧起了藥碗,湊到唇邊,自個兒灌了一口。

是極苦的。

但還是香的。

她一個人便能喝乾淨的。

蕭弋隱約聽見了吞咽聲,他霎地睜開眼,一瞧,便見著楊幺兒在他的床榻邊上,捧著他的藥碗喝。

蕭弋眉心一跳,他四肢陡然來了力氣,立馬翻身而起,然後重重地扣住了楊幺兒的手腕,奪過了她手中的藥碗。他將藥碗放旁邊的矮櫃上隨手一放,隨即便捏住了她的下巴,傾身%e5%90%bb了上去:“張嘴。”

楊幺兒便當真呆呆張嘴。

藥太苦了。

親上去的那一刹,苦味兒就往蕭弋的嘴裡鑽。

他撬開了她的唇齒,長驅直入。

她卻早已經將藥汁都吞下去了。

蕭弋生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他哪裡見過像她這樣勸人喝藥的,你不喝,那我便替你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