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藏,你與吾有緣;三界唯心,萬法唯識。(1 / 1)

佛門看似一個整體,其實內部山頭林立...彆看都是證得了果位的佛陀菩薩,但個人也都有各自的私心算盤。

若當真能無私者,必也無情...那麼善惡在其眼中,又有什麼分彆呢?

正如大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隻有如此,才能做到一視同仁。

而慈悲心,或許本也就是私心的一種表現。

而此刻,正當眾僧認為沒有人相應佛祖之言時,卻見卻有一位佛祖乘駕蓮台來三藏身邊,隻是雙手合十,也不念佛號,隻道一聲:“聽聞三藏精通小乘教法,不知可有興趣同貧僧趣論一場?”

來者並非他人,正是靈山的接引佛祖,也就是西方二聖人之一的接引道人,留在三界的化身。

他成聖時許下諾言,要讓西方大興...相對於他的師弟準提道人,接引道人就要純粹很多,哪怕靈山佛門大乘取代了小乘,隻要讓能西方興旺,他便不僅不會乾預,而且還要出手相助。

就好比當日,定住了阿修羅界中的魔界裂縫,讓如來佛祖能夠遁入魔界之中,見到了白衣緊那羅。

對此,接引佛祖還是覺著稍有些可惜的,畢竟現在“魔羅”的主人格是無天魔祖,白衣緊那羅雖然對無天也能造成一些影響,但...效果畢竟有限,不如直接麵對無天來的有效。

但是造化弄人,也不知道老君與玉帝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的...竟然跟他們選在了同一個時間點進入魔界,導致無天不得不分身兩地。

而且還有一點讓接引佛祖好奇的就是...無天他怎麼敢去見玉帝的啊?

見玉帝難道不是讓白衣緊那羅去安全靠譜一些麼?

而佛祖回來之後,也並沒有向自己講清楚緣由,再加上魔界與三界終究還沒有融合,況且天機混亂之下,也實在是難以掐算。

隻好不了了之。

適才接引佛祖聽了三藏論密宗佛法,又見他與金剛手菩薩與不動尊菩薩鬥法...心中也是連連讚歎,曆劫輪回而來的“唐三藏”,果真不是以往那個莽撞的“金蟬子”了。

不僅如來佛祖,即便是接引佛祖也認為如今的“三藏”接掌靈山,確實是個非常恰當的人選...若非這自己一具化身在此,接引佛祖都想要將“三藏”截胡,收歸自己門下。

接引聖人在三界,並沒有真正獨屬於自己的親傳弟子...至於彌勒、緊那羅以及藥師等弟子,皆是出自師弟準提門下,但拜師的時候,也連同接引聖人一起拜了進去,亦稱接引聖人為老師。

如今隻是一具化身的接引佛祖,雖起了愛才之心,但他也並沒有因此而表露出來。畢竟之前在上靈山時,已經有過了接觸,接引佛祖深知這位三藏法師看似謙遜,實則桀驁,自己這等想法還是在心裡想想就好了,不然明知三藏會拒絕的情況下,還要當眾說出來,如來佛祖的麵上也不好看。

大日如來隻是邀請三藏加入密教,便已經是有些過分之舉了...自己若還要收三藏為徒,其險惡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接引佛祖操行覺悟,無疑是要在準提聖人之上,若是準提聖人動了同樣的想法,恐一句“三藏,你與吾有緣”,是跑不了的。

當年的孔宣,如今的孔雀大明王,就是被準提聖人這樣強行拐帶回來的。

接引佛祖對大乘教法也十分精通,而且那藏經閣中的三藏真經,他也全都是認真研習過的。

不得不說,如來與三位大士,為了立下大乘佛教,確實也花費了不少的苦工,那些大乘經文雖然很大一部分都是站在了小乘的對立麵上,但在接引佛祖看來,這更像是發揚與繼承。

小乘教法,確實有他的局限性。

這一點接引佛祖從來沒有否認過,而他之所以看中三藏,就是看中了三藏不拘門戶之見,能夠汲取彆宗他派的精華於一身的格局氣魄。

尤其是能兼容大乘與小乘兩道,更是難能可貴。

畢竟在靈山之上,大乘與小乘之間的對立,始終存在。

大雄寶殿之中的眾僧,以及法海本人,甚至是在金蓮之上的如來佛祖,其實都沒有想到此刻“站出來”的竟然會是接引佛祖,而且似乎跟還要跟三藏論一論這“小乘教法”。

在場眾僧誰不知道這“小乘教法”是出自正是出自他們兩位西方教教主之手?

如今三藏自大唐來靈山取經辯佛,正是因為大唐小乘盛行,大乘不顯...而三藏更是大唐第一僧,其小乘教法的水準,自然也毋庸置疑。

隻是...在今天這樣的一個場合,論及小乘教法,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

但法海顯然不在乎這個。

“阿彌陀佛。”

對於接引佛祖的提議,法海欣然接受,並且躍躍欲試,“不敢請耳,固所願也,小僧先謝過佛祖成全。”

如果是以往的法海對於小乘佛法的感悟並不算深厚,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他的小乘佛法繼承於三藏,再與自己對佛法的感悟相結合,自然是更上一層樓。

大乘、小乘皆是佛法,或許經文感悟有難易之分,但其本身不該有上下之彆。

“請。”

接引佛祖一伸手,示意三藏先說。

而後,便聽三藏開口說道:“世間隻一佛也,是故,佛非佛,佛祖非佛陀。”

此言一出,大雄寶殿之中的佛眾與菩薩,齊齊變了臉色。

但很快,眾僧便也就平息了下來,畢竟這本來就是一個小乘與大乘最根本的區分方式。不僅僅是佛隻有一位,在小乘教法之中,連菩薩果位都沒有,最高便是證得阿羅漢與辟支佛。

畢竟小乘佛教專修解脫道,此乃厭離人天的生死道,修行證果後,不願回來再度眾生,隻求自了生死,永入涅槃...

而大乘修菩薩道,一般來說是自度、度人並重,但實踐中根據個人秉性不同,自然也會有不同的偏重。

...但,這是講給那些凡人聽的啊!

不然靈山在出現大乘佛法之前,那些佛眾都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對此,法海給出了解釋:“佛非佛、佛祖非佛陀。”

其中的禪機,其實也十分淺顯,並沒有太多高深的涵義,最起碼在場的眾僧都還是聽明白了。

“妙哉。”接引佛祖聽了三藏之言,撫掌而笑:“吾等不過空有佛之號,並無佛之實。”

坐在金蓮之上的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對視一眼,似乎在說:“這三藏之所以不願意成佛,難道是因為修行小乘教法的關係?”

菩薩微微搖頭,“若是如此,三藏早入寂滅了,哪裡還有取經之事?”

“修小乘,可斬斷儘自身之於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迥。”接引佛祖向三藏問道:“你既是大唐高僧,佛學深厚...為何遲遲不證道?”

法海也沒什麼可猶豫的,“貧僧不求解脫,不了生死,更不能滅儘身智...修小乘而出世者,證道失而人性,貧僧不願也。”

簡單來說,法海之言的核心意思就是:道理我都懂,我就是不願意。

不等接引佛祖說話,法海卻向接引佛祖反問了一句:“而何為解脫?”

接引佛祖雙手合十:“離苦得樂,脫離世間苦海,徹底的解縛輪回之苦,證悟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之本心。三藏以為如何?”

“滅虛幻之相,絕名色與識之輪轉,斷前後世之因果,終業與報之糾纏,超脫於輪回之外...此或可謂之解脫。”法海說到這裡,稍頓了頓,才接著說道:“小乘以四果為終極圓滿之果地,斷見思惑,出三界,得成阿羅漢果...正是如此。”

若說大殿之外,或許會有不少僧人可能對小乘教法並不是太熟悉,但在這大雄寶殿之中,即便是眾僧沒有去刻意修行過小乘教法,但一些小乘教法的內容,他們還是知道的。

小乘的四種修行證果,其實也就是小乘聲聞乘在修行過程中的四種階段: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與阿羅漢果。

其中阿羅漢果,便是謂已斷三界見思煩惱,究極聖者位,乃小乘中最高境地。

而大乘教法的解脫,則又有不同。大乘十地,隻需要證得初地,便是解脫;進而往上,直到成佛,其解脫境界自然也會隨之漸次入深。以佛的果位是大乘佛法終極之位,必須勤修六度萬行,以中道實相義而正行,破塵沙惑、破無明惑,因而證成佛道。

“而小僧以為...”法海緩緩開口,“解脫乃為涅槃,而證入自性涅槃之境界——”

“其一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彆,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

“其二者,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

“其三者,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儘,餘依亦滅,眾苦永寂——”

“其四者,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

“故曰涅槃。”

大雄寶殿中眾僧聽後連連點頭,不得不說,三藏的佛法確實深厚,隻四類,便從理佛性、小乘的聲聞與緣覺,以及大乘等四方麵,論述了各自不同的涅槃解脫觀。

三藏的佛法,也早不拘泥於一家,甚至已有自成一派之象。

說完了“解脫涅槃”,而後法海又同接引菩薩各自論證“人我”與“法我”之間不同,以及小乘大乘各自對待兩者的看法。

最後還論了一番《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與《雜阿含經》等小乘經典...三藏也總有妙語驚人。

等論經結束之後,便是接引佛祖都忍不住向著三藏法師說道:“與三藏論經貧僧受益匪淺,可見小乘佛法,畢竟還有可取之處。”

其實不論是小乘、大乘...亦或是其餘佛門各宗,本出一源...即便是他們的外在表現大相徑庭。但其核心,都是勸人向善的法門。

而原本論經結束,正要回到自己位置上的接引佛祖,忽然向三藏問了一句:“不知三藏你對於佛門這些諸多林立之派彆,又有什麼高見呢?”

法海沉默片刻之後,緩緩開口道:“萬法唯識。”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這是唯識宗的教義,三界中之一切有漏法,以及一切無漏有為法,皆因八識心王而有;乃至無漏無為法,亦因八識心王而顯。若離八識心王,無有一切法可得,若無八識心王,萬法悉不能生,故說萬法唯識。

簡單來說,就是三界萬物悉皆心識之動搖所現之影像,內外二界,無一非心識所變;所變法則森羅萬象。

當然了,“萬法唯識”,也隻是唯識宗的教義之一。

在法海原本的那個世界之中,唯識宗斷了傳承,但中原法相宗,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繼承了三藏法師的衣缽,並沒有讓唯識宗因此而完全斷絕。

法海便是在法相宗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佛法感悟,要在這個世界立下唯識宗。

“萬法唯識”,也並非是唯識宗獨有,這本就是取自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精華教義,而唯識宗與法相宗負責將其發揚光大。

法海從來都不是甘於現狀之人。

雖然他本身的悟性並不低,即便是修行禪宗,那也絕對是遊刃有餘。

隻是相對於禪宗著眼於佛性,法海本人還是更傾向於研究佛法的本質...

但其實不論是禪宗的佛性頓悟,乃是唯識宗的佛法研究與實踐,對於尋常大眾來說,顯然沒有那麼容易修行。

禪宗講究頓悟,若當真有機緣,自然也會有所感悟。

但對於唯識宗來說,其佛法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若非懂佛法、知佛性、明佛理之高僧,恐連入門都極其困難。

這是原本唯識宗的局限之處,如今法海也陷入了同樣的境地,而想要擺脫這個局麵,似乎還得在這大雄寶殿中的佛眾之中尋找機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