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他是文廟與武廟裡最惹人注目的;因果循環,報應不爽(1 / 1)

在李世民度過了天子死劫,回到長安之後的這一段時間之內,之前那些並不親近大唐的各大勢力,也都是處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狀態之中。

何況是首當其衝的這些山間的妖怪與野神們。

當然,大唐也不是所有的前朝香火神都不承認,那些在他們的時代,為國家而犧牲,且值得後人尊敬與銘記的文臣武將們,李世民當然也不會斷送了他們的香火。

甚至於李世民已經在大唐各地,興建文武兩廟。

文廟,便是原本的孔子廟,李世民又追諡孔子為“文宣王”,故而文廟又稱文宣王廟;而武廟,則是由“太公廟”改建而來,李世民同樣也對太公薑子牙做出追諡,號為“武成王”,這武廟便也被稱為是武成王廟。

這文武兩廟之中,所供奉的當然不僅僅儒聖孔子與太公薑子牙。

其中當然會有配祀,文廟之中以孔子為先聖,隻以顏淵為先師配享,再擇左丘明以下二十二先儒從祀廟庭,而後經過朝廷合議,再加上曾子本身給出的意見,確立了文廟的規範,從祀者增為十哲、七十二子、二十一賢...至於日後的人員增減,也提前做出了規劃。

其中,孔聖門下的七十二賢,俱在其中...除卻孔聖門下的七十二賢之外,另外便是曆代的先儒了,如公羊高、董仲舒、許慎、鄭康成、諸葛孔明等等...

除了這些儒家弟子之外,文廟之中還有一座百家殿...隻是這百家殿,說是百家殿,其實也不算完備...畢竟百家的成分太過駁雜,再加上現在百家自董仲舒之後,便逐漸消亡...即便是依舊活躍在朝堂上的法家與兵家,也並不純粹,多多少少是要受些儒家的影響的。

況且文廟是由孔子廟改建而來,百家先賢...還不見得樂意同儒家弟子,在文廟之中搶香火。

相對於文廟,武廟的建設就要簡單很多了。

除了定薑太公為首之外,另外李世民親點了武廟十哲,分彆是張良、白起、田穰苴、韓信、孫武、諸葛亮、吳起、吳起、管仲、樂毅、衛青。

至於原本應該在榜上的李靖與李積,因為大唐氣運複蘇的緣故,這兩位老將的身體,竟然還有一定的反春跡象,雖然他們兩個都在府中修養,等閒並不露麵...但既然人沒死,當然就不能上榜。

除了這武廟十哲之外,李世民還點出了曆朝曆代的六十四位名將,同在武廟之中配享坐侍太公之側。如孫臏、李牧、廉頗、蒙恬、王翦、霍去病、關羽、張遼、張飛、周瑜、陸遜等等。

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況且他還是上馬奪天下,下馬治天下的千古一帝...當然知道文武兩道,其實有著相同的重要性,雙方缺一不可。

而如今,李世民對文武兩道之間的關係,又有了全新的感悟。

那就是武力,是讓三界各大勢力,能夠心平氣和的跟大唐的來往;而文道,則是讓自己能夠同三界各地,能夠平心靜氣的交流。

文武兩廟的建立,就是表明了李世民的態度。

並且除了文道科舉之外,李世民還興辦武舉,可謂是打定了主意要招攬天下英才,一個都不想放過。不過,李世民也確實是擁有能夠駕馭他們的本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得到李世民,亦或是大唐群人認可的曆朝曆代的文臣武將,都會進入到文武兩廟之中,接受整個大唐的香火供奉,這龐大願力...甚至早已在天成神的關羽,都感受到了那一股猛然彙聚在身體之中的磅礴之力。

隻是文廟之中的先賢與先儒,或許能夠通過這些香火之力,重塑香火神靈之軀...但對於一些武將來說,便並非如此了。

尤其是那些已經在混沌之外戰死的將軍們,是不可能給出回應的。

如樂毅與田單。

其實文武兩廟之中,有一位最受矚目——那就是蜀漢丞相,諸葛孔明。

他也是唯一一位能夠同時受到文廟與武廟的祭祀供奉,而大家都沒有異議的人物。

不過諸葛亮的香火神軀,也並沒有文廟亦或是武廟之中誕生。因為他一直都有自己的“武侯廟”,曆朝曆代的帝王,都會為武侯廟修繕,並且許多文人墨客,也都會自發前往武侯廟,前來緬懷拜謁,以此送上對諸葛丞相的最大敬意。

隻是諸葛亮的香火身軀,也隻能留在武侯廟中,並不能擅自離開廟宇的範圍。

如今就不同了,他的香火身軀,能夠通過香火供奉之力的接引,出現在任意一座文廟亦或是武廟之中。

“丞相,久違了。”

武廟之中,關羽與張飛一同來到了諸葛亮的身邊,向著丞相拱手見禮。

關羽雖然也是香火神靈,但他同尋常的香火神靈還不一樣,而且他身上神格的複雜性,就連玉帝見了大呼不可思議...

似乎在人間的各行各業裡,都有拜祭拜關羽的現象。

也就是在姻緣與求子這方麵,關羽並沒有開拓出此類業務...不然也就太癲狂了些。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好似“不知道拜哪路神仙的時候,就拜拜菩薩,準沒錯...”一樣,這句話放在關羽身上,也同樣適用,尤其是在軍隊、商會、綠林以及凡間的各大幫會這些個地方,是關羽香火最旺盛的。

甚至有些時候,就連財神趙公明都大呼離譜,自己堂堂財神...竟然在這方麵,會感受到來自關羽的壓力。

為此,玉帝甚至專門讓“關聖帝君”在財部掛職被封為義武財神...

並且,道佛兩家,也對關羽分彆做出了敕封,道教中被稱為“關聖帝君”,佛教中則尊他為“珈藍菩薩”...隻是關羽一向隻認關聖帝君,並不認珈藍菩薩這個尊號。

可以說,關羽既是武神,也是財神,司命祿,佑科舉,治病消災,驅邪避惡,諸罰叛逆,巡察冥司等等...在凡間,恐怕他才是最忙碌的神。

關羽,也是香火神之最高典範,古往今來,恐怕再無人能及。

而在武廟之中見到關羽的時候,卻將一個剛剛生出香火神軀的武將,直接嚇得險些神軀潰散...此人不是旁人,正是當年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的呂蒙。

若非一旁的周瑜與陸遜一同出手,恐怕就這一瞬間,就要就此消散了。

而望著幫助自己穩定神軀的兩位同僚,香火呂蒙也是欲哭無淚,心說:你們還不如讓我死了更乾脆。

周瑜因為死得早,並不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兒,陸遜雖然心知肚明,但他出手...當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畢竟是他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讓當年為關羽報仇的劉皇叔幾乎全軍覆沒...這個時候,能擋在自己的前麵,恐怕也就隻有這個當年膽敢斬下關羽首級的吳下阿蒙了。

想要揚名立萬,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做的。

當年若非是陸遜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在夷陵大敗劉備...吳國究竟是怎樣一個狀況,那還真說不好。

可也正是如此,夷陵之戰,蜀漢大敗而歸,多年養精蓄銳積攢下來的精銳之士,一遭耗儘...可謂是元氣大傷。諸葛亮之所以北伐次次受阻,也不乏這個原因。

都是緩緩相扣,因果循環啊。

當年呂蒙白衣渡江的戰略,陸遜本身都不讚同,喬裝百姓,偷襲荊州...非大丈夫所為,況且隻是趁著關羽不在荊州,行此歹毒之計,開此先河之後...在兩軍交戰之際,對於百姓們來說,才是一個最大的打擊。

白衣渡江,就是呂蒙讓士卒裝扮成百姓樣子,戰船裝扮成商船...從而騙過了荊州的崗哨,成功偷襲了荊州。

而從此往後,軍隊因為無法分辨百姓的真偽,難免就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來保證自己的安全。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呂蒙白衣渡江拿下荊州,並且在麥城抓住關羽,且將關羽殺死之後,便再無作為。

如果他能夠一鼓作氣,拿下蜀漢,或許又是另外一番局麵。

奈何...呂蒙將關羽的首級帶回建鄴之後,沒過多久就死了。

東吳對外說,呂蒙是病死的。

但究竟真相如何,恐怕也就隻有呂蒙與孫權兩個人知道了。

陸遜可是清楚的很,呂蒙回來之後,向著孫權獻上關羽的首級,孫權表麵大喜,但內心深處,已經是十分的慌張。

三國無人不知,劉關張三兄弟結義情深,即便是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哪怕是在麥城將關羽活捉,帶回建鄴,這事情都還有轉圜的餘地。

甚至於就連曹老板都沒有想到,呂蒙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而劉備與孫權,在得知關羽戰敗的時候,劉備是準備大出血,不惜一切代價要將關羽贖回來,這一點就連諸葛亮都一清二楚,並且已經在為劉備籌謀了;孫權當然也是心知肚明,要好好利用關羽,從劉皇叔的手中,狠狠肯下一塊肉來...

可偏偏呂蒙一刀斬下了關羽的首級,這一下...不僅僅是徹底點燃了劉皇叔的怒火,也讓孫權措手不及。

因為這一刀,除了帶來關羽的首級與劉備的報複之外,東吳不可能再獲得任何好處...甚至眼看大禍臨頭。

故而表麵上,孫權說呂蒙立功至巨,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但封爵還未頒布,呂蒙疾病發作,而後呂蒙便被孫權安置在他的內殿之中,安排了禦醫為其診治,也請了道士為呂蒙祈福。

但最終的結果是...“呂蒙暴斃而亡”。

如今在這裡見到呂蒙,陸遜其實很想要問一問他,當年他究竟是怎麼死的...但此刻,看到呂蒙在見到關羽的時候,竟然如此駭然,陸遜便覺著當年的傳言,恐怕並非是假。

雖然孫權說呂蒙是因病而亡,但民間還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呂蒙是孫權殺死的,是孫權想要以此來換取劉皇叔平息怒火,但陸遜認為不太可能...雖然孫權對臣下多有猜忌,但在明知道劉備會發兵攻打吳國的情況下,還要先殺了呂蒙...那顯然是自斷一臂。

孫權作為吳國的大王,還不至於做出這樣的臨陣斬將的事情來。

那另外一個傳言,就很不得不讓人在意了...傳言,是關羽的魂魄,一路跟到了東吳,孫權之所以將呂蒙安置在自己的內殿之中,正是想要自己身為帝王的紫薇之氣,來抵禦關羽的魂魄...隻是天下三分,那時候的東吳又是最弱的一方,孫權身上的紫薇之氣,並沒有抵禦太久...而最終關羽的魂魄找到了空擋,將呂蒙斬殺與孫權的內殿之中。

如果說以往,陸遜對於這個傳言,當然是嗤之以鼻的...但是現在,自己都在武廟之中,生出了香火神軀,關羽還有如此淩然的氣勢,那可真就說不準了。

或許正是如此,孫權才不敢將關羽的首級留在東吳,而是快馬加鞭送去了曹魏。

而曹丞相,在見到關羽首級的時候,也同樣心痛難當...畢竟曹丞相對於關雲長的欣賞,那也是三國皆知的事情。隻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雲長一心心向大哥劉備,隻能是辜負曹丞相的美意了。

對此,曹丞相不止一次的說過,如果當年是自己先遇上雲長,就如何如何——

而且曹丞相也不相信雲長心中就一點自己也沒有,否則當年在華容道的時候,完全可以擒下自己,或是殺了自己...可他偏偏放了自己。

或許也正是雲長戰死的緣故,沒過多久,曹丞相也病逝了。

但不論如何,呂蒙的死,也顯然並沒有平息劉備的怒火。

在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襲位且稱帝之後,劉備也武擔山登基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期間而張飛又被部下所害...更是加深了劉備的怒火。

孫權也派遣使者前來請和,劉備大怒不許...最後,雙方兵戎相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