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罵的還挺臟;他問了什麼?(1 / 1)

不是法海看不上靈山,他是看不上佛門。

即便他本身就是出身佛門,且通曉佛法。

也正是如此,他才知道這些佛寺的所作所為,處處透露著偽善但法海始終堅持一點,那就是佛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出了問題的,是解讀與傳揚佛法的佛寺。

故而他不願意接掌靈山,寧願在長安另起爐灶.在西方,其實不論是大乘還是小乘,皆已經根深蒂固,如果他再用自己的佛法去跟這兩派辯論,隻能讓這個泥潭攪得更加渾濁,同時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即便是辯嬴了,那些靈山的佛眾,也不可能舍棄他們精修數千年的佛法,來跟在他修行唯識教法。

當年佛祖之所以能夠以大乘代替小乘,一來是有太清聖人的支持,再加上確實勝過了大日如來.二來,便是當時的靈山有不少被強渡來的截教弟子,他身為截教大師兄,說話還是管用的。

可即便如此,小乘佛法在西方依舊存在,其影響力絕不容小覷。

否則當年法海自靈山辯經之後,就不會被尊為大乘佛教的“大乘天”與小乘佛教的“解脫天”了,佛祖甚至尊其為佛門“正遍知”.其實也正是“正遍知”這個等同於佛祖的身份,才能讓他在大唐有一個自立門戶的基礎不過就算如此,當年的法海也隻是想要立下大乘教法之下的唯識宗而已。

隻是沒想到最後被玉帝一旨詔書,又往上推了一把,直接立下了唯識法教,成為了佛門四大教之一。

雖然有些意外,但這對於法海來說,並非是壞事.他也沒有拒絕這樣的機緣,便順勢自證如來,也算是應了玉帝的陽謀。

玉帝有楊戩這個親外甥,如來佛祖又有誰能托付呢?

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他是大商的太師,三朝元老.大商在承載於他身上的氣運,甚至不在紂王之下.故而在聞太師命喪絕龍嶺之後,大商的國運便一落千丈。

總而言之,因為三藏在西遊中的表現,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故而如來佛祖才定下了將靈山交給三藏,自己去轉世輪回的一舉多得之計。

但甩手掌櫃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不僅僅是聞太師,當年每一個大商的重臣與將軍殞命的時候,都是在對大商氣運的削弱,一層又一層,直到武王姬發一路打到朝歌,紂王自焚於摘星樓。

其實對於金蟬子,如來佛祖對其並不算太過看好,況且他當年在靈山惹是生非,經常跟文殊菩薩兩個人辯經爭論,將靈山鬨得雞飛狗跳。

尤其是文殊菩薩也自入輪回轉世之後,靈山就更像是個佛門清淨之地了。

事實證明,效果顯著。

而靈山的如來佛祖對於佛門的歸屬感並不算太強,甚至於說,他隻是坐在這個位置上,便儘一份自己的職責罷了該做的事情他都做了,佛門興旺也好,衰弱也罷,他現在就想著趕緊把這一大攤子交出去,好重歸自由。

故而如來佛祖想要離開離開靈山,長久之計便是尋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這樣是能夠名正言順的離開靈山亦或者,便是如同他最開始設想,借助大劫轉世輪回,抽身而去。

直到三藏法師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

如來佛祖將他貶下凡間去轉世輪回,一來是對其懲戒,二來也是想要清靜清靜。

隻可惜.三藏是打定了主意將出人預料進行到底。

可如來佛祖不能這樣乾啊,如果他也這般將佛門禍禍一遍,那最後的結果恐怕也就剩下同靈山共存亡了。

如果找不到合適大家繼承人,他又怎麼能放心的把佛門交出去?

雖然太清聖人已經離開了三界,但誰知道他什麼時候就殺回來了.況且多寶道人在答應成為靈山之主的時候,自身的氣運便同靈山連同在一處,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剝離的出來的。

而且這件事情除了對西方靈山佛門會造成一定影響之外,對於大家來說,反而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這一遭,最少將佛門兩層的氣運留在了大唐。

天庭與道門雖然不介意佛門興旺,但如果在佛門興旺的同時,還能夠壓製一手靈山,豈非意外之喜?

但後者顯然不如前者妥當.因為大劫之中變數太多,以他的轉世之身,能不能撐到大劫結束還是個問題,故而他始終下不了決定。

當年聞仲為什麼明知封神大劫,卻依舊還要在大商為臣?

就如同他當年不接受靈山大職正果的加升一樣,如今三藏忽然來到了靈山麵見佛祖,也不在三界大能的算計之中。

“實不相瞞。”法海與佛祖對視,“貧僧始終信不過靈山佛門,能夠在大劫之中抵禦魔界妖魔的入侵。”

法海一向不喜歡假話,他也並非是個虛偽的和尚故而對於人間的眾生來說,三藏聖佛遠比那些虛幻的神佛要真實的多。

這一點其實毋庸置疑,三界之中被三藏聖佛“真實”過的妖魔並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已經在大日佛焰之下魂飛魄散的,想必更是深有感觸。

即便心中已經有所預料,但此刻聽到三藏之言,如來佛祖的心境還是稍起了許些波瀾,他那一向莊嚴的麵容之上,少見的露出了許些苦澀,“想不到靈山在你心中,竟是如此的不可信。”

法海反而是好奇的看向了佛祖,“難道佛祖認為靈山可信?”

法海指了指這空蕩蕩的大雷音寺,“大劫來臨之際,佛祖要轉世輪回去避劫,靈山的僧眾幾乎全被遣散西洲的佛寺更是封山閉寺.就這樣的靈山,不知佛祖讓小僧如何相信。”

“如果你當年接掌靈山的話”

“阿彌陀佛!”法海語氣有點重。

他雖然是喚了一聲佛號,但佛祖覺著三藏剛才罵人了,罵的還挺臟。

法海終究是個有涵養的,剛才失態,也是他沒想到堂堂佛祖,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他莫名想到了在平頂山的時候,銀角大王對自己說過的話。

現在他準備將這個故事講給佛祖聽一聽。

“佛祖可知道當年小僧路過平頂山蓮花洞的時候,曾經遇見老君門下的兩位童子攔路?”

佛祖點點頭,這事兒他是知道的,金角與銀角童子一死一傷,靈山落了好大的人情.若非觀音菩薩長袖善舞,否則這件事情在老君那裡沒那麼容易揭過去。

畢竟西遊之事是他們靈山籌畫的,人也是觀音菩薩去請的,原本大家就隻是商量著走個過場誰知道三藏當了真。

可這件事情誰也沒辦法告訴三藏西遊之事隻是逢場作戲便也隻能是假戲真做。

好在這一路上三藏下手也有分寸,超度的妖魔也都有取死之道,靈山即便是要處理一部分的善後事宜,有觀音菩薩在,也不算什麼麻煩事。

不過金角與銀角的事情,也算不上什麼大事.畢竟在此之前,三藏親手超度了被貶下凡間的天蓬元帥,而後菩薩害怕卷簾大將也被三藏強行超度,故而先一步出手,將之渡化。

也正是如此,讓合作本就不是特彆緊密的天庭與靈山,更添加一道裂痕。

“如果吾沒有記錯,金角被裝入了紫金葫蘆之中化為了血水,其神魂被老君召回,而後進入輪回之中那銀角則是被你壓在了平頂山之下,似乎你當年的所作所為給了他不小的衝擊.”

“銀角當年曾經說過,他想要親眼看看小僧最後會有怎樣的下場。”三藏雙手合十,“小僧此次前來靈山路過平頂山時,還曾與他許久他承認當年是他看走了,還說三界有貧僧,乃是眾生之福.他還說,當年西天取經名不副實,倒不如讓小僧西行傳經。”

銀角大王雖然被壓在平頂山之下,但他現在是貨真價實的“三界第一三藏吹”。

隨著三藏聖佛事跡在三界傳頌,他對三藏聖佛當然是愈發欽佩,同時對自己當年的行為表示懺悔

不過當年敢攔三藏法師,且還能活下來的,確實寥寥無幾。

故而銀角大王也就成為了一位活著的傳說,

這三百年間,並非沒有妖魔想要救他脫困,但他始終不為所動。

不過這一來二去的,反而讓他在三界之中,賺得了不小的名聲。

首先,能夠從三藏法師手中活下,就證明了他並非是大奸大惡之輩,最起碼是沒有吃過人的,這對於妖魔來說,確實很不容易。

其次,他能夠信守諾言,始終在平頂山下受罰,也足夠令人敬佩。

在得知了他的心意之後,便沒有妖魔來救他脫困了,否則就是壞人家的大義。

倒是寶相國寺的悟相,在閒暇時候會來到平頂山同銀角大王閒聊一番,最開始的時候,是悟相好奇被師父壓在眼下的這位妖王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可後來聊得多了些,才覺著頗合自己的脾性。

雙方將自身的遭遇相互講述之後,更是進一步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

尤其是銀角大王在聽到悟相曲解了靈牙仙留下的修行之法時,更是哭笑不得.後來悟相能夠研究出《寶象佛經》,其中也有銀角大王不小的功勞。

也正因此,銀角大王也對於三藏法師的佛法,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真正意識到三藏法師絕非是西方那些道貌岸然的庸僧可比。

而悟相心性淳樸,相交起來也全然無需那些陰詭算計,也是相當暢快。

再加上他們的遭遇,其實還有些共通之處,便也更容易交心。

其實這一次路過平頂山的時候,法海是想要將銀角大王放出來的,但對方堅決不允。

非但如此,銀角大王還向三藏聖佛獻了一計,他想要以自己為魚餌,釣魔界妖魔上鉤。

他認為自己會是魔界妖魔拉攏的對象,到時候不論是大入敵營,還是在在平頂山設伏,都會有不小的斬獲,如果能夠斷魔界一兩位大妖,那麼對於三界眾生來說,顯然會減輕不小的壓力。

如果能將消磨一部妖兵,那就更好不過了。

其實在這樣的狀況下,大妖們想要作亂反而是沒有什麼機會,因為他們會被三界的一眾高手盯著,絕不可能讓他們在人間大開殺戒。

真正有隱患的,反而是那些走漏的小妖.尋常的百姓,可不是妖魔們的對手。

即便是人間各國都有準備,但也很難顧及所有周全。

佛祖聽了三藏聖佛之言,陷入了沉默之中,因為對方所言皆是事實,且無可辯駁。

硬“洗”反而落了下乘。

而法海並沒有停下,他向著佛祖接著說道,“當年銀角大王將小僧抓入洞府之後,他見我默念經文,卻問了一句話佛祖可知道問的是什麼?”

“他問了什麼?”這件事情佛祖還真不知道,當三藏以佛法轉化為法力之後,他便不能隨意探查三藏的行蹤了。

“他說,如果你念佛有用的話,現在也不會落入我的手中。”法海看向了佛祖,也向佛祖問道:“如果西洲的百姓,落入妖魔手中,念佛有用麼?”

佛祖沉默了下來,這讓他怎麼回答?

“你認為呢?”如來佛祖反問了三藏一句,“你如今也是一教佛祖,如果大唐的子民遇難,念你的佛號,是否有用呢?”

“如果隻是空念佛號當然無用。”法海理所當然的回答道:“所以小僧在講佛的時候,隻是讓他們禮佛,從不讓他們拜佛.西洲佛門又如何呢?”

法海不等佛祖說話,便接著說道,“所以當銀角向小僧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小僧當時也有疑惑,故而向他詢問,念佛無用,念什麼有用?”

佛祖眉頭稍皺,依舊不言語。

而法海接著說道:“銀角大王即便是老君門下童子,可當時也不過是占山為王的妖王罷了,小僧隻是隨口一問,可也沒想到.還真有所得。”

“哦?”佛祖來了興致,“不知他說了什麼?”

“他說.我發現你們這些和尚都有個毛病,遇見難事就念佛求菩薩保佑,你們莫非沒有腿?沒有手?沒有腦子?隻會等著佛祖與菩薩來救,就從來沒有想過靠自己解決問題麼?”

說完,法海稍微頓了頓,他看向了佛祖,想要看看佛祖對此言有什麼見解。(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