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北伐之議(1 / 1)

季漢大司馬 周府 4532 字 26天前

<b></b>且不論南漢北伐方略,暫論以南伐北為何那麼難?

核心在於南方獨特且稀碎的地形,從南方大的地理單元來說有四川盆地,江漢平原,鄱陽湖與太湖平原,每個政權的誕生需要依附於這三大平原,常能以益州、荊州、揚州稱之。

然三州之中除了大的地理單元,也有各自稀碎的獨立單元,如漢中盆地、南陽盆地、鄱陽湖平原。這些地理單位之間,各有山脈隔絕,如武陵山脈,大巴山脈,大彆山脈等。

如五代十國中,相較於統一的北方,而南方卻是有李唐、錢吳、王閩、馬楚等數個政權並立,這些與南方稀碎的地形有莫大關係。

真正整合南方的稀碎地形,往往是一條條流經不同平原的支流,最終注入滾滾東逝水的長江。舟舸水戰,決而分出勝負,進吞其餘平原。

反觀北方,除了山西稀碎外,關中及西北地區具備獨立的地理單元,中原地區往往是贏家通吃,常能席卷中國。

北方廣袤的平原,與南方稀碎的平原,注定了二者在資源調配上有難易之分。南方依托稀碎的地理單元作戰,北方擁有廣袤的平原。在軍事作戰中,往往比的是誰能調集更多的資源。

透過南方的地理單元,再去分析以南伐北便能明白為什麼以南伐北那麼困難。

看似以南伐北,常是某個大的南方地理單元獨立北伐,與占據廣袤的中原作戰。即便短期能勝,擁有更多資源的北方常能反推回去,如桓溫伐前秦。

因而除非北方處於混亂之中,無法投入更多的資源,一般來說南方難以進據天下。如劉裕北伐及朱元璋北伐,則是趁著北方大亂,資源難以整合之際用兵。

了解完南北地理單元差異,再去龐統的中出襄樊之策,或是諸葛亮的經略巴蜀與東出江淮戰略,或許有不一樣的理解。

在霍峻眼中,二人的作戰方案都是以南伐北的可行方案。不論是進攻襄樊,亦或是取壽春,都是屬於撬動一點,帶動一麵,瓦解全線,從而進取中原的戰略。

見龐統與諸葛亮在出兵方向上有糾紛,劉備望向了霍峻,問道:“仲邈有何所思?”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襄樊地域狹窄,漢水非天塹,曹操率軍南征,我軍與其針鋒相對,兩軍結營而戰,此非上策。”

“江淮廣袤,淮水東流,時有上千裡,舟舸穿梭江水。我軍以舟舸為馬,轉戰淮河之間,易如反掌,進則能取兗、豫,退則能守淮水,此兵家用武之地。”

你若問霍峻哪個方案最好,唯有根據曹魏的實際布置,做出針對性的布置,或許是最優解的方案。

今下霍峻並不看好出兵襄樊,要知道曹仁在襄樊六年,依托峴山、隆中等山勢地利修築多座要塞。

若無天時相助,南漢將會在那上百裡狹窄的襄樊區域之內,與北魏搶奪那一個個襄樊防線中的營壘,陷入噩夢般的填線作戰。

相反,劉備出兵江淮,壽春雖是堅固,但至少騰挪空間較大,畢竟壽春僅是位於淮水西北角,在廣袤的東北地區,有不少的發揮空間。

且從後世成功的經驗來看,不論是劉裕北伐,或是徐達伐元,大多是從青徐找到突破口。當然南漢北魏的狀況與這兩個案例的背景不一樣,但北伐總歸要努力嘗試。

頓了頓,霍峻為劉備分析,說道:“大王,壽春為中原之固,若壽春可得,大王可率舟舸入淮水,上策破壽春,兵向許昌,直指中原腹地;中策兵向徐州,舟舸入泗水,克下邳,走陸路至琅琊,越峴山,席卷青徐,連通徐淮。”

“下策,若難勝曹賊,可借舟舸之利,撤離江淮,固守合肥、六安。如此用兵,借用舟舸,糧草轉運,輜重不缺,進退有度,當從容不迫。”

自霍峻攻略合肥之後,魯肅、蔣濟經略江淮已有五六年之久,從長江入淮水最重要的邗溝與肥水運河皆被疏通,在江北開墾的荒田早已成為熟地。加之江淮背靠荊楚、江東,舟舸運送糧草,從江淮進軍已是可行。

“霍督兵者之言實乃高見,大王當可從之。”

諸葛亮持扇拱手,說道:“曹操暴虐,前討徐州,屠民於泗水,家鄉子弟無不念父兄之恨,亡碑孤墳尤在。而大王不畏兵寡,救民於水火,能得人心。”

“今大王趨兵入徐淮,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獻糧出力以助王師。望大王深思明理,不可草率出兵。”

龐統敘述太過宏觀,而霍峻、諸葛亮卻能從戰術、民心上論述二者利弊,這讓劉備更傾向於從徐淮進軍。

其一,如霍峻所說,打襄樊容易陷入攻防戰。三、四萬的兵力,憑借地勢、營壘足夠榨乾南漢的兵力。南漢能贏下漢中之戰,便是利用自己防守方的優勢。

其二,他在徐淮奮鬥幾年,手下文武也多有徐淮人士,對於徐淮有不一樣的感情。

其三,諸葛亮從民心角度上的分析多有道理,攻打一個地方,當是打擊敵寇的薄弱處。

如今雖然距離曹操屠殺徐州百姓已過去二十年,但不代表徐州百姓忘記了這件事。如諸葛亮所言‘亡碑孤墳尤在,家鄉子弟無不念父兄之恨。’民心不可不用。

“大王!”

龐統想再說些什麼,卻被劉備抬手打斷。

劉備可不似袁紹,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作為出身北地的他,做了決定便不後悔,大不了繼續努力。

決斷一番,劉備捋著胡須,說道:“得聞諸卿高見,孤多有裨益。經略巴蜀,為長久之計,當緩緩圖之;兵出襄樊,則與曹操針鋒相對,狹路而爭,此不利我南軍。”

“兵進淮水,地形寬闊,利於機動,淮水運糧便捷。今孤深思之後,此戰可出兵徐淮,乘舟過肥水,通邗溝,北伐壽春,兵入下邳。”

襄樊之戰,注定是狹路相逢的肉搏戰。南方雖被劉備整合起來,也建立起四萬中軍,但不代表劉備就有硬實力與曹操列陣廝殺,強啃城池營壘。彼時即便勝了,南漢軍力也多半枯竭。

“大王英明!”眾人拱手應和。

龐統見劉備已是堅定決心,情緒略有低沉,但也拱手認同劉備的決定。

“大王既是出主力向壽春,不知江陵、漢中二部,當如何安排?”法正問道。

劉備思慮少許,說道:“孝直言漢中可出兵關中,以驚關西兵馬,孤深以為然。今且讓翼德為主將,伯言為副將,興霸留守漢中,出巴蜀之兵二萬,以為佯軍。何如?”

“大王,上庸申氏兵馬不可不用,可抽數千兵馬,令其從征。”法正建議道。

“善!”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至於江北,讓雲長領江陵兵馬,督江夏一軍,觀形勢而進,務必以保衛武漢為上。”

既是北伐徐淮,中路的南郡、江夏二軍則不能輕舉妄動,劉備交由關羽統領,則是讓關羽機動行事。

“明歲春時,孤興兵十萬出征,孝直、士元為參,子龍、漢升、叔至督中軍四萬,責命江左、江淮出兵六萬隨征。”

劉備從榻上起身,吩咐說道:“出征之後,由孔明留守武漢,總理國中朝政。太子監國,督促其好生學習。”

“諾!”

(本章完)

<b></b>,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