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荀彧的話(1 / 1)

漢家功業 官笙 7805 字 26天前

第134章 荀彧的話

荀攸明顯是急趕路回京,一臉的風塵仆仆,麵容疲倦,雙眼黑暗。

劉辯坐在他對麵,伸手給他倒茶,笑著道:“卿家先喝口水,不著急,慢慢說。”

荀攸躬身,接過茶杯,見是溫茶,一飲而儘,然後嘴角動了動,明顯還想喝。

劉辯直接將茶壺給他,道:“卿家無需在意,直接喝,喝足了再說。”

“謝陛下。”

荀攸嗓子有些啞,聞言也沒有拘束,直接拿著茶壺往,仰著脖子,往嘴裡灌。

茶壺並不大,荀攸咕咚咕咚的很快喝完。

劉辯見著暗自點頭,荀攸倒是一心用事的人。

“再上一壺。”劉辯道。

潘隱應著,揮手向門外的中黃門。

荀攸放下茶壺,擦了擦嘴,長吐一口氣,知道劉辯同樣等不及,沒有遲疑,張口就道:“陛下,應使君看似不言不語,實則胸有乾坤,見解獨到,行事果斷,不拖泥帶水,有大將之風……”

劉辯靜靜聽著,麵上不動。

荀攸早有腹稿,話語不快不慢,道:“應使君到了鄴城,第一天與各級官吏敘話,當夜誅殺貪官汙吏十餘人,第二天拜訪了各大世家,增補了幕府二十多人。到了第三天,恭賀應使君到任的人,圍滿了官邸……”

劉辯眉頭抖動了一下,心裡道:這應劭還真是有手段。

荀攸說完這些,神色一沉,嗓子依舊沙啞,道:“陛下,冀州盜寇橫行,動輒數萬,攻占郡縣,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官匪勾結,欺壓良善,災情如火,百姓困頓,情勢十分嚴峻!”

劉辯微微點頭,沒有說話。

現在整個大漢的情勢,或許唯有南方好一點。

青、兗、冀這三州,以黃巾軍為首的‘起義軍’,林林總總,加起來超過百萬!

現在撐著大漢的,其實不是大漢朝廷,而是地方世家豪族!

荀攸見劉辯麵色思忖,等了一會兒,道:“臣路過兗州,與丁使君見了一麵。他麵容愁苦,整日忙著剿匪,兗州各郡太守,他無力調動,賦稅難收,缺兵少糧……”

劉辯對兗州的情況十分清楚,神情有些意外,道:“卿家是路過兗州,還是特意去了一趟?”

從洛陽到鄴城,根本不會路過兗州山陽郡。

荀攸看著劉辯,神色認真了幾分,躬身道:“陛下,臣與族叔長談一夜,叔父認為,我大漢中興,不在司隸,而在關東。”

荀攸說的‘族叔’,指的是荀彧,荀攸長荀彧八歲,荀攸的太爺爺與荀彧的爺爺,是親兄弟。

劉辯聞言坐直了幾分,道:“詳細說。”

荀攸組織了一下措辭,道:“陛下,族叔認為,自秦以來,國運東移,關東不論是地理、人口、土地,皆是要害所在,關東興、則大漢興,關東敗、國運危急。”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心中大動。

單是‘國運東移’四個字,就足以說明荀彧的目光毒辣。

所謂的關東,泛指函穀關以東,大概是兗、青、冀州一帶,這裡平原眾多,人口集中,世家聚集,是大漢最為興盛之地!

曆史上的十八路諸侯討董,也稱為關東聯軍。

至於以往興盛的關中,在黃巾軍、羌人的多番蹂躪之下,早已經破敗。三輔之地,逃亡益州的人口,多達數十萬!

“繼續說!”劉辯雙眼如電的注視著荀攸道。

荀攸頓了頓,道:“陛下,族叔認為,須以大魄力整頓兗州,以兗州為根基,與世家合縱連橫,壯大朝廷,興伐不臣,先北後南,恩威為導,順勢而行,重整天下,再興漢室!”

與世家合縱連橫?怎麼合縱連橫?

“詳細說。”劉辯神情意動,道。

荀攸話頭突的一頓,麵露遲疑,道:“陛下,臣在鄴城時,將陛下的一係列新政與族叔細細說過,族叔很是欽佩,認為陛下之胸襟魄力,堪比世宗、世祖。由於太過倉促,諸多事情無法細說,族叔言,不久後將會寫一道奏本呈送陛下禦覽。”

劉辯有些迫不及待了,道:“他人這處?為什麼沒有與你一同回京?”

荀攸道:“族叔帶族人從潁川避難冀州,暫未安穩。另外,應使君十分欣賞族叔,懇請陛下,暫且留族叔於鄴城。”

“胡鬨!”

劉辯一拍桌子,但旋即醒悟,輕咳一聲,道:“應劭在冀州,孤身一人,確實需要有人協助,讓荀卿家幫他到明年一月吧。”

荀攸沒想到劉辯這般看重荀彧,靜了一會兒,又道:“陛下,族叔言,天下大勢,風雲變幻,在德在威,更在於定力。”

“定力?”

劉辯思索著這兩個字。

荀攸沒說話了,明顯有所顧忌。

劉辯看著他,心裡微動,道:荀彧是看出了什麼?還是在暗示什麼?

他沒有強迫荀攸,見他越發疲憊,道:“好,荀文若明年就會入京,朕到時與他好好聊一聊,不急一時。卿家這一路辛苦,朕放卿家三天假,好好休息。”

荀攸連忙抬手道:“臣謝陛下,休息一晚足夠了,用不了那麼久。”

劉辯看著他,正色道:“那就一天,卿家明天必須休息!”

荀攸心頭感念非常,神情動了又動,抬起手,沉聲道:“臣謝陛下恩典,臣告退。”

劉辯點點頭,目送他的背影。

“國運東移,兗州,合縱連橫,定力……”

劉辯神情思忖,分析著荀彧的這幾句話。

忽的起身,他來到椅子後麵,這裡有一排書櫃,劉辯翻翻找找,找出一道密封的文書。

抽出來,坐在椅子上,靜靜看著。

這些是他命左栗調查的大漢世家名錄,內容龐雜,既有這些世家的人口、田畝,姻親、入仕,過往等等。

不知道過了多久,潘隱悄步從外麵進來。

劉辯頭也不抬,道:“什麼事?”

潘隱躬著身,遞過兩道奏本,道:“陛下,大司馬府送來的。”

“什麼內容?”劉辯依舊看著世家名錄。

潘隱道:“陛下,第一道,是大司馬府確認了青州的戰況,為朱使君請功。”

劉辯心裡早就確定了,隨口的道:“準。”

潘隱看著劉辯,道:“第二道,是幽州劉使君上書,烏桓、鮮卑數度進犯,皆被擊退,但幽州兵少將寡,請求朝廷將公孫瓚調回幽州。”

“不準!”劉辯毫不猶豫的!

好家夥,公孫瓚回遼東還了得!你們不得打生打死?

不過,這也說明幽州的情勢非常不好!

劉辯目光一陣閃動,沉思再三,道:“傳令大司馬府,命張遼帶五千禁軍,入幽州,歸劉虞調遣。”

“是。”潘隱應著道。

劉辯旋即就想到了剛才荀攸說的丁原在兗州的處境艱難,不由想著手裡的人。

適合派出去的,其實隻有兩個人:一是曹操,二是徐榮。

“曹操最近在乾什麼?”劉辯看向潘隱。

潘隱躬著身,道:“回陛下,聽說是滿洛陽的拜訪賢達。”

曹操因為練兵太酷烈,練死了十多士兵,被劉辯給調回京,閒掛了起來。

劉辯想了想,剛要說話,一個小黃門急匆匆進來,在劉辯耳邊,低語了幾句。

劉辯怔了怔,想笑又笑不出,看向宮外,神色古怪的自言自語般的道:“他就這麼想離開洛陽嗎?”

與此同時,在雍門內。

來來往往的人正在通過這裡進進出出,四十幾人的送殯隊伍正在等著,悲悲戚戚,哭聲此起彼伏。

不多時,前麵人走完了,送殯隊伍向前走,哭喊聲更大。

守衛的羽林軍什長走過來,環顧一圈,看著紫紅棺槨,道:“可有出城文書?”

身穿孝服的領頭中年漢子愣了下,道:“出城文書?”

什長道:“今日朝中有大事,為了防備奸佞逃出城,凡是大箱、棺槨之類,須有洛陽縣出城文書,否則一律不得出城。”

漢子明顯早有準備,走到近前,塞過一個錢袋,低聲道:“下葬時辰定好了,還請通融,以便家父入土為安。”

什長掂量了一下袋子,不動聲色揣入懷裡,大聲道:“念你一片孝心。這樣,開棺驗一下就走吧。”

漢子一驚,急聲道:“這這,開棺?怎麼能開棺?家父會死不瞑目的!”

而棺槨裡,董卓瞪大雙眼,一臉緊張。

這要是開棺,驗出是他,死路一條!

什長看著棺槨,似有些猶豫,道:“不開掛的話,隻能等明天……”

漢子突然會意,又塞過一個錢袋子,道:“還請通融一二。”

什長頓時笑容滿麵,一轉身,道:“放行!”

棺材裡的董卓聽著,神情微震,心頭狂喜。

“慢著。”

就在這時,外麵突然響起一聲大喝,以及密集腳步聲。

董卓鐵青著臉,不敢動,耳朵豎起,雙眼警惕,心頭惶惶。

突然來了另一隊羽林軍,替換了原來的城門守軍。

原來的什長感覺著胸口沉甸甸的錢袋子,與那孝服漢子,低聲道:“明天吧,這人油鹽不進。”

孝服漢子目光一沉,看著新來的羽林軍,神色悲戚勉強的上前,不等他說話,那什長冷哼一聲,道:“沒有出城公文,一律不得出城!”

漢子猶豫再三,還是陪著笑道:“是是是。”

他不敢再試了,執意出城,這什長可能強行開棺檢查!

送殯隊伍帶著董卓的棺材慢慢掉頭,緩緩離開城門。

不遠處茶樓上,高處的左栗,雪白臉上陰翳一笑,道:“這棺材要是打開了,估計會朝野會很震驚吧?”

堂堂太尉,躲在棺材裡出城,不止是朝野震驚,更會是千古奇聞!

他身旁的軍侯忽然道:“貴人,伱看對麵的茶樓。”

左栗聞言抬頭看去,一個白衣儒士站在窗邊,正盯著董卓的‘棺材’。

“是那賈詡?”左栗有些意外。他很久沒發現賈詡了,這人神出鬼沒,原本還以為已經逃出去了,沒想到還在洛陽。

賈詡有所感應,轉頭看向左栗。

他神情不動,轉身離開。

軍侯見著,道:“貴人,要抓他嗎?”

左栗道:“抓他做什麼?又沒什麼用。派人盯著,不要讓他出城。”

左栗其實心裡很疑惑,不懂劉辯為什麼要留著董卓,直接殺了,不是一了百了?

求月票,求月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