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我要做世界第一(1 / 1)

大時代之巔 荒野悲歌 6178 字 1個月前

每次的開學季,朋友網都會爆發出一波熱度。

搶購火車票的小程序已經上線了。

微點輸入法內部測試也進入了尾聲,好評如潮,幾乎每一個人使用過的人,都說要比當下最流行的紫光拚音和智能ABC更好用。

其中的模糊輸入,堪稱驚豔。

比如,輸入“你好”兩個字,用那兩款輸入法,必須準確無誤的輸入“nihao”,可人們在打字的時候,手速過快,可能就會造成字母錯亂,比如變成了“nihoa”,彆的輸入法就報錯了。微點輸入法卻可以智能判斷,繼續給出“你好”的結果。

還有一些流行詞彙。

微點輸入法是社區輸入法,隻要是在朋友網上出現頻率最高的那些新詞,都可以第一時間更新填充詞庫,給用戶的輸入帶來便捷。

周不器也使用了,感覺跟後世的輸入法還有很大差距,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議。

按計劃校內網的計劃,3月1日,簽到福利板塊上線,3月5日,推出微點輸入法;3月10日,推出微點筆記;3月15日,薇蜜網正式上線。

前幾個相對簡單,最難的是薇蜜網。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沒做的時候覺得很容易,越做就會越難。石婧琳已經去杭城跟淘寶談判了,有點焦頭爛額,估計……淘寶客的服務,這學期很難上線。

開學的第三天,周不器迎接了一位重要人物——楊振坤。

他正式入職了。

他是技術人才,尤其是有著150萬的極高年薪,期權方麵就比較少了,有8萬股的期權,分四年行權。

加入紫微星後,他不會進入管理崗,而是會順著他的科研方向專研下去,即分布式處理算法的研究。

倪院士在北大的彙報演講,周不器沒去,張一明卻去了,深受鼓舞。

他的演講主題是《科技之傷》,說我們國家發展極快,卻大而不強,在很多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仍受製於人。

然後,他就列舉出了100項我國還缺失的核心技術,希望號召大學生們能在這些領域鑽研下去,報效祖國。

其中,硬件領域包括光刻機、光刻膠、芯片、航空發動機短艙、觸覺傳感器、手機射頻器件、ICLIP技術、重型燃起輪機、高端電容電阻、激光雷達、航空鋼材、高端軸承鋼、高壓柱塞泵、水下連接器、環氧樹脂、高強度不鏽鋼等等。

軟件領域包括操作係統、核心工業軟件、核心算法、航空設計軟件、數據庫管理係統等等。

楊振坤鑽研的分布式處理算法,就屬於核心算法,而且是國外也一片空白的地帶。

相比之下,軟件的難度要比硬件低。

比如核心算法,隻要我們拿到了架構、圖紙、代碼等等,就可以做出世界級的算法來,就彌補了這一領域的缺失。

難點是生態。

軟件設計出來了,卻沒有生存的生態,跟沒有一樣。就像紅旗Linux係統,很多年前就做出來了,可完全沒有生態,根本沒法跟Windows相比。

硬件就不同了,硬件的難點是工藝。

就算我們拿到了彆人的圖紙,掌握了全套的技術流程,可一樣做不出來,因為工藝水平不夠。就比如高強度不鏽鋼,原理非常簡單,本科階段就會學習,可就是做不出來。

所以,軟件領域相對簡單,甚至隻要找到了外國還是一片空白、沒有搭建起生態環境的領域,我國就可以準確出擊,形成趕超。

典型代表就是大疆無人機的飛控係統、抖音的推薦算法。

周不器重生一回,當然不甘心隻是賺錢。

他要做一點不一樣的事。

不是像倪老那樣喊口號,他要真刀真槍的乾。

“科學研究一定要與市場產品相結合。”

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周不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楊振坤對此的感悟太深了,不論在北大、方正,還是聯想,他做的研究,都是跟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成果都做成產品市場化了。

這才是最牛的科學家。

不是說科學研究一定要追求結果,而是有了可觀的結果,才能夠激發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參與進來。否則花了一大筆錢沒有結果,就會讓人灰心喪氣,就沒人對科研有興趣了。

“分布式防火牆的思路是對的,我和老劉很多年前就認識了,沒想到又能合作了。”楊振坤笑著說道。

周不器道:“分布式防火牆,不算太難吧?隻要分布式算法做出來了,再延伸到防火牆就好了。”

楊振坤愣了一下,“什麼意思?”

周不器深吸了一口氣,“前兩天倪院士在北大禮堂演講,說了大國的科技之傷,其中就說了,在數據庫管理係統領域,我們仍被國外巨頭把持。”

全世界大公司的數據庫,幾乎都是使用的甲骨文的Oracle。

就跟個人電腦要有Windows係統一樣。

楊振坤麵色大變,“你是說咱們要做數據庫?”

周不器笑著說:“上次咱們不是交流過了嘛,Oracle是單機的關係式數據庫,已經有點跟不上時代了,包括亞馬遜、Facebook等美國巨頭,都開始紛紛拋棄。恰好,分布式數據庫的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上次二人說了,國外現在的主流思想是做非關係式數據庫,來緩解web2.0時代巨大的存儲、管理壓力。

而楊振坤的意思是關係式數據庫更好更穩定,都做了幾十年了,不要隨意更改模式,而是應該升級!要從單機的關係式,變成多機的關係式,即分布式的關係式數據庫。

“小周……周總……”楊振坤的聲音都有點顫抖,“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怎麼說?”

“傳統的數據庫,已經把生態鏈都搭建好了,非常穩固。”

“哦?”

“數據庫從誕生起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但基本上它的市場格局就沒有多少變化,最早起來的幾家廠商始終占據著統治地位。因為數據庫非常難被替換,尤其管理著大量數據的數據庫,替換風險太大。萬一數據遺失了怎麼辦?而且海量數據的轉移時間也太長,這段時間裡,相當於整個服務體係癱瘓。數據庫處在整個產品或者產業鏈最底層的位置,替換風險很大,但收益相比起來卻小得多。”

“嗯。”

“IBM、微軟也推出自己的數據庫了,可根本無法取代Oracle,這就導致了數據庫變成了一個門檻極高、強者恒強的領域,後來者很難居上。”

周不器道:“趕不上,也得趕!倪院士的做法我不讚同,卻讚同他的說法。核心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還沒有一款本土的數據庫呢。”

楊振坤歎了口氣,“就算有了,也不會用人買賬。國產操作係統推了這麼多年,可誰用了?很多人連紅旗Linux這個名字都沒聽說過呢。”

周不器堅定的道:“買不買賬,我們也都要做!彆人不用,咱們自己用!楊老師,紫微星的業務格局你也看到了,我們一定可以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你把數據庫做出來,哪怕我們自己采購自己用,也一樣能養活。”

這話比較保守。

傳統關係數據庫,本質上是單機係統。通常采用昂貴的高端服務器和高端存儲,難以應對互聯網應用的高可擴展、高性能、高可用和低成本的挑戰。

所以,未來的互聯網巨頭們,一定會陸續的拋棄昂貴的“IOE”,即便IBM服務器,Oracle數據庫和EMC存儲設備。

尤其是“棱鏡門”爆發後,給我國互聯網產品的推廣帶來了很多政治色彩。用自己的產品,才能確保不被美帝竊聽、盜取信息。

“數據庫和操作係統有一個很大的區彆。操作係統麵向的是普通老百姓,他們喊喊口號還行,想讓他們為了沒影的家國情懷去放棄更習慣的操作係統,幾乎不可能。可數據庫就不同了,數據庫麵向的是企業和政府部門,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家們可以起到示範效應。如果再有政策上的驅動,國產數據庫未嘗不能推廣開。”

周不器的態度很堅決,就是一定要做數據庫!

分布式關係數據庫,彆說現在是2006年,就算再過個三五年,國外也沒涉足這個領域,都在一門心思的走在非關係式數據庫那條路上。

也就是說,哪怕多花費幾年研究,隻要做出來了,紫微星就是這個領域的世界第一!

有了這個名聲,還怕國家沒有政策推廣嗎?

楊振坤深吸了一口氣,臉色嚴肅的看他,“周總,真做?”

“真做!”

“好!”

楊振坤當然願意了,這不僅是科研技術的研究,也是功成名就的事。然後,他麵色沉吟,“不過,要把分布式數據庫做出來,我需要一個龐大的技術團隊,需要招人。”

“多少人?”

“不低於200人。”

“可以。”

“還要有一筆極大的預算。”

周不器眯眯眼睛,“報個數?”

楊振坤深吸了口氣,咬咬牙,“每年1個億,至少投三年!”

周不器想也未想,擲地有聲:“就這麼辦!”,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