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掠奪人才啊(1 / 1)

大時代之巔 荒野悲歌 6593 字 1個月前

金融海嘯的爆發,讓全球經濟都產生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

矽穀也不例外。

這次過來,周不器有一種很明顯的感受,矽穀的氣氛沒有以前那麼悠閒自在了。雖然過往的行人依舊很好,不管認不認識,路過了都會打一聲招呼。

可很多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擔憂。

過去這半年,矽穀一直在裁員!

現在雷曼兄弟破產,金融海嘯爆發,必然會爆發出更大的裁員潮。甚至,很多新興的科技公司,都有可能因為資金鏈斷裂而破產!

矽穀大名鼎鼎,享譽全球,創造了一大批福布斯富豪榜上的超級富豪。

可是,那些都是從矽穀闖出來的成功者。

絕大多數的人都倒在了創業的路上。

科技行業是淘汰率最高的行業,尤其是研發型的企業,長年無法產生利潤,隻能是靠情懷支持,有投資人如“天使”一般,會不斷地給錢,幫助年輕人們運用科技來圓夢。

可現在金融危機了。

投資人也沒錢了。

必然會有一大片小公司因此倒閉、破產。

哪怕是一些大公司,也麵臨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昨天,雷曼兄弟宣告破產。今天,矽穀的年輕企業家們就活動起來了,開始不停地托關係找人,想要融資!

包括b。

b今年已經拿過幾次融資了,甚至饑不擇食地從李家誠那裡還拿了6000萬美元。要知道,去年的b,那可是非常矜持非常傲嬌的,資本家們揮舞著鈔票來送錢,紮克伯克看都不看一眼。

給錢沒用,還得給資源!

隻有那些能在公司業務發展上為b產生很大幫助的資金,才可以過來融資,才能拿到股份。

當時,微軟順利地上位,給b估值150億美元。

現在的b,賬麵上其實不缺錢,現金流還有18億美元呢。可對一家成熟的公司來說,賬上資金越多越好。

金融海嘯剛剛爆發,未來會變成什麼樣,誰也說不準!

萬一跟當年的大蕭條一樣,長達十年的經濟不振,怎麼辦?這點錢,肯定挺不過那麼長時間。趕緊把錢拿到手,才是當務之急。

前世,紮克伯格辛辛苦苦找了半年,都遲遲沒能找到投資人,急得暈頭轉向。

後來實在沒辦法了,隻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找投資公司了,這是一家俄羅斯的投資公司。

這還不算,紮克伯格還退了一大步。

07年的時候,b的市場估值就達到150億美元了。到了09年,很多投資人給b開出的估值是40億60億美元,很是欺負人。

俄國人想投資美國企業不容易,待遇有所提高,給出了100億美元的報價,紮克伯格也就咬牙接受了,讓出了196的股份,拿到了2億美元的融資。

這一世則不同了。

周大老板和小紮同學一拍即合。

今年是奧運盛世,中美關係很融洽,比美俄關係好多了,忌諱沒有那麼多。

登門的時候,沈向陽也從國內過來了。

畢竟,賺錢是小事,技術交流才是最關鍵的。技術領域的溝通,周大老板不太擅長。

一見麵,紮克伯格就說起了蹩腳的:“歡迎光臨,好久不見。”

周不器認為,還是跟他用英語交流比較順暢一點。

然後就分成了兩波。

沈向陽去跟人談技術項目分享了,周不器則是溝通融資的事。

非常順利。

紫微星和b的合作已經有很多年了。

現在,紫微星還持有b75的股份呢,也經常會派技術團隊過來,共同參與一些項目的開發工作。

周不器說希望每年能派幾個清華計算機係的大學生過來實習,紮克伯格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下來,非常高興!

小紮還說b現在有40多名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在校生過來兼職實習,對此,他會非常的支持和歡迎。

除此之外,還會給實習工資。

每小時20美元。

“好!”

周不器拍手稱快,就覺得矽穀果然是重視人才,“學商官”一體化做得真是好。

國內的中關村對標的就是矽穀,可是“三位一體”做得非常糟糕,學術是學術、技術是技術、市場是市場,是政策決定產業,而不是產業決定政策。

不過,旁邊的孫莞然聽了卻心頭一動,湊過去,在他耳邊小聲道:“不行,20美元的時薪,太多了。”

“嗯?”

周不器心頭快速地計算,然後,冷汗就下來了。

一天工作時,時薪20美元,一天就是160美元了,一周工作20天的話,就是3200多美元。

換成國內貨幣,那就是2萬多塊錢了!

靠!

太多了!

這可是實習生啊。

斯坦福大學的在校生過來實習,20美元的時薪比較正常。他們一邊要照顧學業,還經常會參加學校裡的各種活動,平均每天在b的工作時間有34個小時就不錯了。

一個月能拿到1500美元的實習薪水,還是比較正常的,不會比大學生去洗衣店、洗車店打工多太多。

可清華的學生過來實習,必然是全職實習。以國人那種吃苦耐勞的性格,再加上時薪這麼高,每天彆說工作時了,工作1215個小時都算少的,甚至會自願放棄節假日。

到時候,一個月的實習工資能賺到8000美元?

這特麼是陰謀啊!

哪能給實習生開這麼高的工資?矽穀的科技企業為了“掠奪”人才,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給實習生開的工資,跟正式員工沒什麼太大差彆。

大四上學期,紫微星幫忙運作一些清華的大四學生過來實習,本來是希望他們能提前出國開眼見世界,滿足了好奇心,心性也就穩了,可以回去報效祖國了。

可矽穀企業給出的實習工資這麼高,他們哪還有可能回國?

8000美元的月薪,彆說是實習工資了,就算是正式工資,紫微星都不可能給一個應屆畢業生開出來。

周不器有點慌,連忙道:“20美元的時薪太多,不合適。”

紮克伯格很奇怪,“很多嗎?”

“嗯,要降。”

“我們的薪資體係就是這麼設計的,20美元的時薪是最低了,不管是斯坦福還是加州理工、南加大的實習生,領的都是20美元的時薪。總不能因為你們是外國人,就要降低薪水吧?這不成歧視了?”

“靠!”

周不器想罵人。

這特麼的,大義和道理都在人家那邊。

老美想多給錢,自己一個中國人卻不希望同胞賺得太多,真是太慚愧太丟人了。這跟古代的“愚民、弱民、疲民、窮民”的政策有什麼區彆?

周不器起身,出去打了個電話,“張院長,你好,我是周不器嗯,是這麼個事,紫微星不是想跟咱們學院合作,幫一些大學生來矽穀的高科技公司實習對,我在美國呢,在b跟紮克伯格會談呢”

花了一分多鐘,周不器簡單地把這個經過說了一遍。

“20美元的時薪啊”張院長頗有些感慨。

周不器求教道:“張院長,我記得你就是斯坦福的客座教授,你應該有經驗吧?”

張院長苦笑道:“我是教書的,沒在企業裡工作過,還真不太懂這些。不過,20美元的時薪真是夠多了。學校派出去的交流生都是去學校裡,除了會拿到一些獎學金和生活補助,收入不算太多,每學期也就5000美元。”

“在企業裡,一個月就能賺5000美元。”周不器很為難,“如果是這樣的話,送出去的實習生,恐怕就回不來了。”

張院長沉默許久,緩緩的道:“我記得二十年前,剛改革開放那會兒,我們國家迫切地需要技術,派出去了很多人去國外學習。不管是學校、研究中心還是企業,隻要有機會,就派人出去。”

“當時是怎麼做的?”

“收繳。”

“嗯?”周不器愣了一下,“什麼意思?”

張院長道:“外派工作的機會是國家給的,這個性質你可以理解為是出差的一種。賺到的勞務費歸國家所有,然後國家再按自己的標準發工資。”

這麼一說,周不器馬上就懂了,“像朝鮮來的服務員那樣?”

張院長道:“對,就是那種模式。她們能來我們國家工作,算是她們國家給予她們的巨大恩惠,隻有一些有身份背景的家庭的女孩子才能過來。”

周不器當即否定,連忙拒絕,“這可不行,時代變了。”

他是東北來的,尤其常去延邊看球賽,很多飯店和酒店裡都有從朝鮮來的女服務員,每一個都很乾淨漂亮,眼眸裡清澈透明,清純又真誠。

飯店給的工資大概是30004000元,不過這錢不是給她們的,要上交給國家。這筆錢屬於國家收入,變成朝鮮的外彙儲備。朝鮮回頭會按照自己國家的工資標準給她們發放一些朝鮮幣,這才是真正的工資,兌換成華夏幣,也就是200300元左右。

張院長說的顯然也是這種模式,這都2008年了,在國內絕對不能這麼搞。幫助大學生出國見世麵,這本是好事,要是真這麼搞了,就會好事變壞事,紫微星的名聲就臭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