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道理(1 / 1)

大時代之巔 荒野悲歌 6435 字 1個月前

陳然似乎理解了周不器的意思,試探著說:“周先生,你……你的意思……你不會是想把保底年化收益率提高到25%吧?達到巴菲特的標準?”

周不器似乎在猶豫。

陳然就鬆了口氣。

還好,這個年輕的大老板沒那麼邪性。

沒想到,下一句話讓她直接崩潰。

周不器為難地說:“25%的保底年化收益,會不會太低了?我的個人要求,應該是比巴菲特還高的……嗯?你眼睛睜這麼大乾什麼?”

陳然快瘋了,“小周,咱們談正事呢,你彆開玩笑。”

周不器正色道:“你認為我在開玩笑?”

陳然怔怔地看了他許久,才忍不住問道:“周先生,你到底有什麼投資策略?”

周不器道:“我的投資策略,就是我對科技產業的理解。”

“沒了?”

“這還不夠?”

“這太誇張了。”

陳然搖了搖頭,覺得這很荒謬。

她過去這些年為富豪服務,見識過太多類似的事了。對大富豪來說,彆說25%的年化收益率了,每年能有10%的穩定收益,那就謝天謝地了。

富豪階層和普通階層不一樣。

如果是普通人,賬戶上有10萬美元,投資操作就會很容易,不管做什麼都可以快進快出。資金越少,越容易操作。

可是當資金量達到一個規模後,那就要真正地考驗投資人的水平了。資金大了,就沒法快進快出了。

就比如這次的奈飛案子,如果是隻是買入10萬美元的股票,那真是太容易了,半個小時就能搞定。買入之後持股待漲就好了。可是買入4億美元的股票,操作起來就極其複雜,股票連連增長,買入成本大大提升。這還隻是買入,等將來退出的時候更麻煩。

周大老板要做的私募資金,規模肯定很大,少說幾十億美元。這麼大的資金量,不管投什麼都會非常複雜,還真以為自己是巴菲特了?今年這形勢,巴菲特也要虧損了。

周不器笑道:“我做的是私募,不需要向投資人過多地解釋我的投資策略吧?”

陳然輕輕點頭,“是不需要解釋,可是……可是人家真金白銀地出錢投資,如果沒有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投資策略,他們怎麼會出錢?”

周不器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想募集資金還不容易?龐氏騙局在全世界流行,無外乎就是能承諾給出足夠高的收益回報。”

陳然抽了抽嘴角,小聲道:“彆說25%的年化收益了,哪怕隻承諾15%的年化收益,也能打敗世界上所有的私募基金了。這麼高的收益率,已經跟龐氏騙局靠邊了。”

周不器很高興,“那就折中吧,20%的年化收益!如果年化收益低於20%,我不僅不要利潤分紅,連基金管理費都不收了。”

做私募的比做公募的賺錢。

主要就是私募基金有利潤分紅的條款,公募基金隻有管理費、托管費等固定收益。很多基金經理都是先從公募基金做起,在公募這行混出名堂了,有名望有大客戶了,再轉型做私募。

周不器開出的這個條件,就極其奇葩。

年化收益20%……從理論上看,偶爾的年份可以達到,可絕大部分年份都不可能。甚至他還承諾不達保底收益,會退返管理費……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這簡直比投資公募基金還劃算,是巨大的利誘。

陳然已經抓狂了,“周大老板,你這樣搞是不行的,根本賺不到錢。”

周不器一揮手,很果斷地說:“陳姐,執行上的事你幫我處理,戰略上的計劃,你跟不上我的思路。我說了我跟巴菲特一樣,我是價值投資的堅守者。不同點,巴菲特做的是傳統行業,我關注的是科技領域。”

“價值投資?”陳然差點暈倒,心臟病快犯了,“哪有在科技產業做價值投資的?”

周不器眉梢一挑,“怎麼呢?”

陳然道:“科技產業是風險最大的一個產業,華爾街至少有上百個資本基金號稱在做價值投資,都是以傳統產業為主,科技產業為輔。價值投資的本質是長線投資,科技公司哪有什麼生命力?當年的王安、康柏、施樂是世界上最好的科技公司,不是說倒就倒了嗎?現在的索尼、鬆下、飛利浦、諾基亞、摩托羅拉,不也快完了嗎?全世界有幾家科技企業的壽命能超過30年?”

一般情況下,隻有投機分子才會玩科技,價值投資的堅守者都是玩傳統產業。巴菲特後來買進蘋果,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蘋果的研發經費可控,沒有無底線地做研發;第二,蘋果商店的傭金製度,已經轉型為一家服務型公司。

周不器太明白這個道理了。

曾經矽穀第一的雅虎,很快就完了;曾經國內第一的方正,說破產也破產了。十幾年後,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在排隊挨揍,華為被外國打壓、聯想被本國打壓,小米在海外發生了xx門、中興也在逐步地失去海外業務……整個行業一片蕭條,就沒有一家能過安穩日子的。

這行的風險太大了。

國內如此,美國也一樣,當局天天叫囂著要對高科技企業征收附加稅。奈飛還被美國電信公司給告了,認為他們占用了太多的流量。要求奈飛除了支付流量費之外,還要支付一筆額外的費用。歐洲在不停地開罰單,美國本土也不斷地在反壟斷調查,要求拆分科技巨頭……

巴菲特的投資原理是正確的,跟國內的私募大佬林園都是同樣的邏輯。

可是!

周不器不一樣!

他先知先覺!

至少未來10-15年裡,他看上的那些高科技企業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個彆的像英偉達、奈飛、穀歌、蘋果、企鵝、暴雪等公司,未來甚至可能帶來幾十倍的回報。

至少在這段時間裡,周不器可以承擔起高風險。

大不了十幾年以後先知先覺失效了,已經功成名就的世界著名金融家周不器先生就可以退隱江湖了,不玩私募了。或者調整投資策略,不再給出各種各樣誇張的投資回報承諾了,就可以安安穩穩地鳴金收兵。

“所以說啊,彆人都不行,隻有我行。”周不器笑了笑,自信滿滿,“我就是做這行的,我對科技行業的理解,遠超其他人。我知道哪家公司有未來,哪家公司會完蛋。”

“這……”

陳然神色狐疑,覺得這個年輕人太自信了。

周不器淡淡的道:“陳然女士,我需要的不是質疑,而是執行。如果連你都對我缺乏信任,還怎麼去外麵拉攏更多的投資者?”

陳然連忙道:“沒有,我就是有一些疑問。”

周不器道:“不需要有疑問,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事就行了。就這麼定了,我的私募基金,會對外承諾每年20%的年化收益。如果做不到,利潤分紅不要,管理費退回!”

陳然深吸了一口氣。

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個年輕人太頑固了。

周不器見她服氣了,就笑著說:“陳姐,你要對我有信心。再說了,私募基金的封閉期不是很長嘛。”

“嗯,如果是長期的價值投資,封閉期通常是1-5年,甚至可以10年封閉。”

“那就3年好了,3年結算。”

周不器也怕拿不到傭金,這樣的安排就萬無一失了。

3年一結算,也就是說隻要3年後收益率達到60%,就滿足年化收益20%的要求了。把時間線拉得越長,對周不器來說風險越小。

陳然唉聲歎氣,很頭疼。

3年?

真的行嗎?

3年之後,收益率能達到60%嗎?

現在的金融危機這麼嚴重,矽穀更是全美失業率最高的地方,隱患重重。3年之後……說不定微軟、ibm這種巨頭都要破產了呢。

未來的事,誰能說得準?

沒想到,周不器繼續變本加厲,說道:“我說了,我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成世界上最好最大規模的私募基金。除了要承諾20%保底年化收益之外,還要增加一個虧損補償條款。”

“什麼條款?”陳然沒反應過來。

周不器道:“投資人把錢交給我,都是希望賺錢的。如果不能為投資人賺錢,如同犯罪。所以,我們還要有一個機製,要確保投資人的錢不會遭受虧損。我不能像華爾街那樣吃人不吐骨頭,我的原則是共贏,要幫助每一個投資人。”

陳然都麻了,“這什麼意思?”

周不器淡淡地道:“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可是在我這裡,要做到投資無風險!一旦我的投資虧損了,那麼我會自掏腰包,補償給投資人的虧損。在我這裡投資,最差也是保本,永遠不會存在虧本的風險!”

“這樣不行!”

陳然被他教訓好幾次了,可聽到這裡,忍不住又要冒犯了。

這太荒唐了!

投資哪有沒風險的?

隻有騙子能夠信誓旦旦地承諾,說是能夠穩賺不賠。一旦虧本了,拿自己的錢去補償給投資人的損失?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道理!

可是再看周大老板的狀態和表情……

好吧!

他一點都不像開玩笑的樣子。

7017k

.yetia64989/2843544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