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青訓(1 / 1)

大時代之巔 荒野悲歌 6218 字 1個月前

這天,周不器跟著大衛·吉爾,一起看了曼聯的預備隊、U18青年隊,還見了13-16歲年齡、11-12歲年齡組、9-10歲年齡組的小隊員們,又跟青年學院院長布萊恩·麥克萊爾、青年足球總監吉米·瑞恩進行了一些交談。

說法跟大衛·吉爾差不多。

對小球員來說,不應該是踢足球,而是玩足球、享受足球,不能太專業化,不能教得太多。

有天賦的孩子,不用指導也能閃光。

沒天賦的孩子,要通過後天的指導和不懈的努力來閃光。

但問題就來了,足球的競爭太激烈了,單靠努力不可能成為職業球員。對青訓梯隊來說,就是不停地“掐尖”的過程。

從50萬的青訓孩童中掐尖,掐出1萬人,就是9-10歲年齡組,覆蓋到整個曼徹斯特大區各種層次的青訓中心;到了11-12年齡組,掐出2000人;到了11-12歲年齡組,再掐出400人,這就到了職業俱樂部青訓的層次了,社區俱樂部和業餘俱樂部已經偏邊緣化。

再然後,就是曼聯和曼城兩家英超球隊優中擇優的掐尖了。

到了13-16歲年齡組,兩家俱樂部會從各個渠道中吸收人才,掐出50人左右。這個時候,孩子們到了青春期,對足球的理解也深了,也懂了人和人的相處、團隊協作等關係,就可以真正地接受專業教練很充實的技戰術方麵的指導了。

然後再掐出20人左右進入U18梯隊。

大體的“掐尖”邏輯,就是儘可能地篩選掉那些沒有天賦和天賦不夠的孩子。讓孩子們通過天賦來脫穎而出。

對一批苗子來說,有天賦的苗子長得很快。沒有天賦的苗子,如果拔苗助長,也可以和有天賦的孩子長得一樣快。

這對苗子和體係來說都是災難。

拔苗助長的苗子不會有未來,而他們的出現反而會大大增加教練的選材難度。一旦他們被選上了,既是浪費了足球教學資源,對他們的人生成長也是一段彎路。

拔苗助長的球員看起來水平很高,可是上場踢球了就是不行,必然要被淘汰,就會造成極大的內卷化。

與其等孩子們長大了再淘汰,不如早早地就把沒有天賦的孩子淘汰掉,讓他們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可以有其他的選擇方向,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領域,足球、籃球、跑步、鋼琴、芭蕾、唱歌、鐵人三項、滑雪……儘早的淘汰,就可以儘早的轉行,儘早的找到正確方向。

想要做到這個,就是在年紀很小的時候不要教得太多,船大了就不好掉頭了。多試幾個方向,尋找天賦,然後再定點攻克。

英國甚至還有法律,如果教了小孩子太多知識,會被認為是犯罪。因為你根本無法確定你教的知識是否有利於兌現他的天賦,是否會把小孩子引入歧途、扼殺創新。明明一個孩子對數學沒有天賦,卻給他灌輸了他太多的數學知識,幫助他不停地考第一名,就容易造成選材誤判。

恍惚之間,周不器發現歐洲的足球培訓,跟基礎教育都是同樣的邏輯。

青訓總監吉米·瑞恩還說了一個他很驕傲的例子。

他培養了一個優秀的青訓球員叫維爾貝克,一開始是踢右邊後衛的。後來經常發現他比賽結束後會哭,就很奇怪,他的比賽表現非常好啊。過去詢問,這才知道他是因為沒能在比賽中進球而痛苦。

這一下就讓吉米·瑞恩興奮起來,認為這個孩子對進球有著遠超常人的癡迷和天份,隨後就給他調整了位置,讓他去改踢前鋒了。射門技術不好沒關係,可以通過指導和訓練來改善,可1%的天賦比99%的汗水更重要。

調整之後,果然大獲成功,17歲的時候維爾貝克就能代表曼聯一線隊上場比賽了。

職業球員一生中都是經曆了無數次的“掐尖”,是無數次競爭中的幸存者,是最後的英雄。

如果小球員的成長過程沒經曆過殘酷的“掐尖”,每次都是靠著送錢或者走關係晉升上一級的梯隊,骨子裡的競爭血性就不夠強,很難成為球場中的鋼鐵鬥士。

周不器看著青訓隊伍中那群快樂踢球的孩子們,感觸很深。不過,也不能隻聽這夥英國佬的一麵之詞。

事實勝於雄辯。

要做個實驗,讓國內的青訓隊伍跟他們較量一下。

朱俊是申花的大老板。

晚上,周不器跟朱俊一起用餐,邀請他把申花的青訓隊伍帶過來,跟曼聯的青訓梯隊較量較量。

“算了吧,丟不起那個人!”朱俊一揮手,有些惱火。

周不器好笑道:“這丟人什麼,多比賽才能提高嘛。”

朱俊很頭疼地說:“你不知道,那夥搞足球的人有多可恨,我當初都下決心要解散青訓隊了。後來有人提醒我可能會引起社會的非議,才保留了。”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解散青訓?你想當罪人啊?”

朱俊歎了口氣,“我要是壞人,我就不解散了,他們愛怎樣怎樣。就因為我是好人,我才想解散呢。”

“呃……”

周不器隱約猜到了些什麼,裡麵的問題肯定不少。

朱俊咬牙切齒的說:“你是不知道,那些人……太過分了。就去年的事,都打到我這來了,我要上門給人賠禮道歉,賠了80萬才擺平的。”

“怎麼呢?”

“有一個小球員很喜歡踢球,想進梯隊,我們那個青訓教練……”

“收錢了?”

“收錢?”朱俊冷哼了一聲,“要隻是收錢,至於我出麵又道歉又賠錢嗎?”

周不器就不說話了。

朱俊壓低聲音,很惱火地說:“那個小球員的媽媽很漂亮,是個知性美女,我們那教練就想跟她睡覺。為了讓孩子踢球,就隻能從了。後來事發了,孩子他爸知道了,找到了他們公司老板,就聯係到我這兒來了。”

周不器沉默許久,連連搖頭,“所以啊,我就算很熱愛足球,也不可能在國內搞這個。”

朱俊長歎一聲,“國內很多俱樂部都不做青訓,你知道吧?很多人都說是怕花錢,做青訓隻能撈錢,怎麼會花錢?就算要花錢,做俱樂部一年幾千萬都投進去了,還怕青訓那點投入?就是因為這種錢我特麼不想賺,我不想容忍這種惡心事。我當時真差點把青訓梯隊給解散了。”

周不器問:“那你派不派梯隊來?跟曼聯的交流機會呢,一切花銷讓曼聯承擔。”

朱俊被逗笑了,“你這還不是曼聯老板呢!”

周不器道:“三德子已經去佛羅裡達跟格雷澤家族詳談了,估計三天之內出結果,妥妥的!”

“真的?”朱俊眼睛一亮,很興奮,“能去橫濱看世俱杯決賽?”

“一定能!”周不器一揮手,“你彆打岔,青訓隊你來不來啊?我要做個實驗,一個是10-12年齡段,一個是13-16歲的年齡段,比比看。”

朱俊擺擺手,“彆了,我的球隊什麼水平我心裡清楚,就彆來丟人現眼了。要不……我幫你聯係崇明島訓練基地?徐根寶在那搞足球呢,做得很純粹,我去看過,挺好的。”

周不器很高興,笑著說:“對,找崇明島!就邀請他們了,要儘快,這個冬天可以讓他們帶著小孩子來曼徹斯特拉練!”

……

晚上,周不器跟陸器通電話。

陸器已經把美國分公司的組織框架基本搭建起來了,招了5個副總裁,其中3個是亞裔。除此之外,技術體係也完善了。

周不器要跟他說的是項目投資。

此前,周不器親自出麵,搞定了對Yammer的投資,出資300萬美元,拿到了20%的股份。

前段時間,雙方又有過“互聯網+電影”的交流。

陸器對此已經拿出方案了。

要收購4大網站——

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電影評論網站Metacritic,在線購票網站Fandango,電影社交網站Flixster。

再加上戰略合作的奈飛,構建一個完整的影視生態群。

爛番茄和Metacritic都背靠巨頭,但都處於虧損狀態,價格不會太高。難的是跟大公司的談判,他們不一定會賣。

Fandango和Flixster都是獨立公司,但都有盈利。交涉過程不會太難,隻不過價格可能會比較高。

這個方案已經通過了。

周不器又提出了新要求,去收購兩家公司,一家是開源代碼庫GitHub,一個是網絡筆記本類的創業公司evernote,即印象筆記。

紫微星的海外業務想做成類似穀歌、亞馬遜那樣的巨頭會非常困難,最大的幾個核心賽道都已經被搶占了。

沒了核心賽道,小打小鬨的賽道再歡騰,也很難成為巨頭。

周不器對海外業務的戰略規劃,尋找的方向就是以奈飛為核心的影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交賽道,以及大有前景的雲計算業務。

GitHub和evernote兩家公司一個是做開源代碼的,一個是做網絡筆記本的,看起來完全不同,卻有著相同的基因——雲計算。

都是圍繞著雲計算的應用,可以未雨綢繆地提前布局。

如果收購不成,至少也要完成深度的戰略合作。

.yetia64989/2876843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