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勤能補拙(1 / 1)

大時代之巔 荒野悲歌 6285 字 1個月前

周不器知道歐美和韓日的旅遊市場規模很大,但這件事做起來不容易,得搭建一個係統性的金融平台。

對紫微星國際來說,現在不是開拓新產業的時機,把社交業務在國際上站穩腳跟才是關鍵。

李彥紅也看出來了他興趣不大,就笑著問:“對了,微博和helo在歐洲的業務發展怎麼樣?”

“唉, 彆提了!”

“怎麼了?”

“互聯網荒漠啊,硬件條件比國內差遠了!”

“不會吧?”李彥紅很驚訝,“那些發達國家不是都試點4g了麼,光纖網絡也早就……”

周不器打斷了他,“我說的不是網絡基礎設施,是配套的網絡服務。紫微星的業務想要在歐洲推進,得親自下場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推進才行。”

“服務很差?”

“對,形同虛設,要麼歐洲沒有大型互聯網公司呢。”

周不器忍不住抱怨。

運營網站、遊戲或者手機app, 其實就是一個數據的存取、計算、傳輸的過程,存取靠數據庫,計算靠服務器,傳輸靠光纖。

光纖的傳輸速度很快,可再快也有延遲。

解決方法就是就近部署能夠滿足算力的服務器。

縮短數據信號的傳輸距離,用戶在使用的時候體驗就好了。

可問題來了,很多公司的實力很弱,做不到每一個地區都能就近部署服務器,怎麼辦?這就需要服務商了。

服務商會專門在很多重點的地區和城市部署服務器,成為一個節點。互聯網公司去跟服務商合作,去租用他們的節點,利用他們的服務器完成數據的分發。

就比如早期的校內網。

當時的校內網實力很弱,隻能在首都部署服務器。可是國家很大, 首都附近的高校可以很流暢地訪問校內網, 可是南方高校怎麼辦?距離太遠了。

小來小去的校內論壇訪問,這還可以忍受。

可校內團購就不行了,當貨物少的時候, 南方高校的大學生因為網絡延遲的原因就什麼都搶不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紫微星當時就找到了網宿科技幫忙,依靠著網宿部署在全國的200多個節點,幫助校內網解決了流量大、訪問延遲的問題。

直至今日,紫微星和網宿依舊有業務上的合作。

對互聯網公司來說,網宿科技這樣的公司就是必需品,尤其是發展初期,想要有良好的產品體驗,就離不開這樣的服務商。

可問題來了,歐洲不行!

服務是重資產業務,需要采購大量的服務器布局在不同的地區,還要有龐大的團隊分散在各地進行運營、管理。

以國內的互聯網市場規模,網宿作為國內最大的服務商,現在的市值也就是30億元。

這是個高投資、重資產,低回報的業務。

網宿能做起來,是因為隻做國內業務。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東部還是西部,使用的都是中文,可以由一個統一的團隊來運營。

南方做不好了,就調派北方的團隊去管;西部做不好了, 就從東部派團隊去接手。

這是統一的國家, 沒有文化差異,沒有語言差異,政策、法律也很統一。

可歐洲就不行了。

有一堆小國家,而且每個國家的語言都不同,文化環境、政策法律也都不同。這就很崩潰了。業務本來就是高投資重資產回本慢的業務,還有這麼多複雜的外在條件限製,又要在不同的國家組建不同的團隊……這就失去了盈利可能。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因為這個業務不賺錢,就導致歐洲並沒有一家像國內網宿那樣的能夠遍布全歐洲的分發服務商。

這就導致互聯網公司想在歐洲做業務,就不能想著靠第三方公司的幫忙了,隻能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親自下場。

投資代價極大,管理難度極高。

隻有資金實力雄厚的巨頭能玩得起。

一個歐洲小國的創業公司,受製於這樣的外部條件限製,永遠都沒有出頭之日。就算項目真的很好,很有市場前景,矽穀巨頭後知後覺地進場,也可以依靠著強大的資金實力,同時在幾十個國家發展起來,迅速地就能把小公司碾壓。

小公司最終的結果就隻有兩個:要麼賣掉,要麼死掉。

歸根結底,就是歐洲的特殊環境導致歐洲的創業公司即便是找準了賽道,也沒法利用先發優勢迅速地站穩賽道。

這也是紫微星的雲計算業務受到了歐洲各國的熱烈歡迎的原因。

雲計算服務就是“超級版”、“強化版”、“豐富版”、“深度版”的服務。

如果紫微雲遍布歐洲了,歐洲未來的創業公司就可以借著紫微雲的平台資源,迅速地把業務推廣到全歐洲了!

想拓展西班牙的業務,就去紫微雲上購買部署在馬德裡和巴塞羅那的雲服務器,想拓展法國的業務,就去紫微雲上購買部署在巴黎和馬賽的雲服務器。

這就會極大地降低創業公司拓展新市場、新國家業務的難度,從而能夠快速出擊,趁著巨頭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把賽道搶到手。

聽到周大老板的抱怨,李彥紅也忍不住牢騷,“不僅是網絡服務不夠,人也不行!”

“人?工程師嗎?”

“對,太懶散了。”

周不器好笑道:“你不是在矽穀工作過麼,你還沒體會?”

李彥紅搖了搖頭,“矽穀比英國這邊可強多了!矽穀的加班不像國內那麼嚴重,但美國夢的邏輯也是靠著奮鬥、靠著努力去追求夢想。我這次去愛丁堡調研skyser,真是不忍直視。”

“要麼說英國是美國的後花園呢。”周不器對此也深有感觸,“矽穀的員工就夠懶了,結果在矽穀混不下去的,就跑回英國來了。要麼技術太差矽穀看不上,要麼太懶散矽穀不想要。”

李彥紅道:“skyser的核心業務是航空票的搜索服務,創辦的時間跟百度差不多,卻要從百度這裡尋求技術支持。我一開始以為是他們的技術人才不行,這次我過去之後,算是開了眼界了。”

“啥?”周不器聽出了點味道,略帶驚訝,“技術水平很高?”

“高!都是名校畢業,整體技術水平比百度都高。”李彥紅歎了口氣,“就是太懶了,不乾活。”

“我是不懂技術了,你是專家,你說這樣就是這樣了。”

周不器麵色嚴肅,覺得這對紫微星國際的業務結構很重要。連英國都這樣,那歐羅巴大陸的純白左的天下,就更嚴重了。

李彥紅道:“在百度,每個產業線每周都要提交一個技術報告,發布在內網上,把這一周技術上的迭代和創新給說清楚。每次有好的技術突破,跟帖都會幾百條,大家一起去點評,去誇讚,去鼓勵。這就可以形成一種良好的企業技術文化,讓技術團隊產生進一步技術迭代、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激情。”

周不器咳了咳嗓子,因為紫微星內部也是這麼做的,就是從百度那邊偷師的,不動聲色地問:“你的考察結果呢?”

李彥紅深深地看他一眼,有一種痛心疾首,“半年。”

“啥?”

“你沒聽錯,半年。每個技術團隊每半年提交一次,一年提交兩次。這還怎麼乾活?拖得時間這麼長,一天天早上10點上班,中午睡個午覺,下午做個運動,工作兩個小時就下班了。說實話,在我看來,那些人都是在浪費生命。明明技術水平那麼高,每天就那樣混日子,真是可惜了他們的才學。”

“技術那麼好,如果有更高的追求,也就去矽穀工作了。留在英國,無外乎就是輕輕鬆鬆沒壓力,隻想平平淡淡過一生。”周不器笑了笑,“要不是因為這種文化差異,咱們國家怎麼能在短短幾十年就追趕上來?國內的技術水平不如他們,但是勤能補拙。是吃苦耐勞的奮鬥精神,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

李彥紅被逗笑了,“你即興演講呢!”

周不器笑笑,“不是嗎?”

李彥紅歎了口氣,“他們那些人,要是都給我,我保證百度的技術水平能超越穀歌!”

“你就吹吧!”

“真的,前提是接受國內這一套。”

“這其實就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優勢。要麼人家發達國家天天反對我們國內的加班文化,要求推行雙休日和八小時工作製呢。”

李彥紅不以為然,“落後了還不能奮起直追?這種文化的滲透,是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巨大阻力。”

周不器哼道:“少談些集體,多談些個人吧!”

“哈哈!”李彥紅忍俊不禁,笑罵道,“彆上綱上線!”

周不器道:“說真的呢,現在來看,國內的互聯網行業似乎比矽穀也不差多少,那是因為咱們的員工真的吃苦耐勞、勤能補拙,國家政策也比較寬鬆。等過些年,一旦政策發生變化,不允許過度加班了……國內外都處於一種公平的8小時工作製,國內互聯網行業僅存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很快就會被矽穀巨頭拉開差距。科技行業,歸根結底還是誰的人才多誰厲害。”

李彥紅“嗯”了一聲,“又豈止是科技行業。”

7017k

.yetia64989/31139152.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