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8章 技術的風險(1 / 1)

大時代之巔 荒野悲歌 6104 字 1個月前

第2188章 技術的風險

說過了開發通用芯片的優勢,接下來就是劣勢了。

而這種劣勢,恰恰就是開發專用芯片的優勢。

王建博士接著說:“想要開發出有競爭力的得到市場認可的通用芯片,難度非常大,就算麵向的是中低端的服務器也很難,中興和華為都沒有做到。”

在場沒有芯片領域的頂級專家,但基本上也都了解這個思路。

另一位留美歸來的數據庫領域的科學家李高銘博士就說道:“做通用性的產品,最重要的是要對整個市場有足夠多的了解。隻有了解得足夠多了,才能更好地去適配他們。我們畢竟不是專業的服務器廠商,對服務器行業的很多流派和選擇,我們並不清楚。”

宋濤博士也是這樣的觀點,“的確,這會加大我們的研發難度,芯片的研發本來就是攀登珠穆朗瑪峰,九死一生。要是還負重前行,那登頂的難度就更大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這麼說來,還是開發專用芯片更合適。”

王建道:“會更容易,成功率會更高。”

周峰是紫微雲的總裁,就不能隻從技術層麵來思考問題了,說道:“而且失敗之後的風險可控,要是開發通用芯片,失敗了且不說,即便是成功了,性能在短時間也不可能跟世界上主流的芯片相媲美,推向了市場,反而會鬨笑話,會讓外界認為紫微星的技術實力太差。”

周不器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嗯,這是紫微星的品牌。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不能搞出來一個二等貨讓全世界看笑話。”

王建博士笑著說:“如果是開發專供自家服務器使用的專用芯片,開發難度很小不說,在性能和各項指標方麵,也會比較容易地就超過英特爾的主流芯片。”

如果是這樣那就厲害了。

就可以像蘋果的A係列芯片、M係列一樣了。

拿出來一對比,發現蘋果的芯片性能,比高通的芯片性能更強大!

這就很能忽悠人了,就可以用技術來強化品牌形象,讓外界認為蘋果的技術實力天下第一,隨便做了幾年芯片,技術實力就超過高通、英特爾了。

實際上,蘋果的芯片隻能自家專用。

如果紫微雲開發出來的這款芯片,性能比英特爾、AMD這些老牌芯片巨頭的還強,那就厲害了,就很容易產生營銷效果。

周峰道:“一般的芯片公司,都不會開發這種專用芯片,因為市場中沒銷量,開發出來了也賣不出去。可是紫微雲不同,我們未來會有著龐大的服務器自采訂單,我們的芯片不需要賣,自給自足就足夠滿足自身半導體業務的發展需求了。”

周不器眯起眼睛,“市場層麵可以自給自足,營銷層麵和技術層麵都會有天然的優勢。”

王建博士笑著說:“如果我們真的開發自用的芯片,那就不僅是中低端了,可以跟當前世界上最好的通用服務器芯片的性能一較高低。性能更好,造價更低。”

“那就厲害了!”

周不器的眼睛裡滿是憧憬。

然後,就說到這種專用芯片的劣勢了,周峰沉聲道:“不過,既然是專用芯片,就有著專用性。這需要為這款芯片配有專有的設備,這沒問題,我們的服務器是自研的;還要有專有的係統,這也沒問題,我們的雲操作係統也是自研的;最關鍵的一點就來了,還需要有專有的軟件。”

王建補充道:“如果客戶隻是使用係統性的雲服務,這部分都是由我們自營,這都可以解決。就怕有些客戶需要使用一些第三方軟件,比如微軟的office。如果office不跟我們的自研芯片適配,輕則會出現許多bug、無法高效地調動起芯片的強大處理能力,重則是根本無法使用。”

周峰總結道:“總之一句話,我們自研芯片了,行業裡會不會接受?如果不接受,或者隻有一小部分接受,就會對紫微雲的市場造成致命的影響!”

周不器點了點頭,“比如呢?”

周峰道:“比如客戶們發現很多類似office的產品在紫微雲上的使用效果都非常糟糕,可能就轉到亞馬遜雲的平台了,這就可能會動搖紫微雲的市場地位。”

周不器看了一眼坐在這裡一圈的七八位紫微雲的科學家,發現大家都有這樣的擔心,心中就非常地滿意。

這才是科學家啊!

這也是民企的科學家跟國企、高校、研究機構裡的科學家的最大不同之處。

民企是要賺錢的,研發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要是新技術導致企業走下坡路了,這新技術就算水平再高,那也是負資產,是純粹地在幫倒忙。

不過,官方的那些科學家就不一樣了。

不是市場導向。

他們根本不關心新技術開發出來以後會不會得到市場的認可,反正花的不是他們的錢,虧的也不是他們的錢。

他們更多是為了科研而科研,研發出來以後會不會被市場認可,這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以至於很多官方機構裡都沉澱了大量的技術項目,申請了大量的科研專利,真正的市場反饋寥寥無幾。

更有甚者,為了從國家申請科研經費而搞科研,或者是為了給自己博得一個大名去搞一個毫無價值的科研項目……這就更沒意義了。

所以官方的那些科學家,想要加入民營的科技巨頭或者參與到某一個科研項目裡,就非常難,級彆越高越不可能,院士尤其不可能。

這根本就是兩種思路,是兩路人。

彆說民企了,就算是中興這樣真正搞研發的優秀國企,也是對院士們避之不及。個彆院士想熱臉蹭冷屁股,畢竟是國企性質嘛,都算一個體係裡的,說不定可以賣個麵子,結果人家中興理都不理。

所以這就可以有一個很簡單直觀的判斷——要是某一個民間的科研項目,邀請到了好幾個院士來站台支持、積極參與,那就很壞菜。這個項目,十有八九又是一個內外勾結的騙取國家科研經費的詐騙工程。

紫微星的這些科學家就不一樣了。

他們都是公司的股東。

大家的目標很一致,那就是讓這家公司越來越好!

做技術研發,是為了推動公司的市場發展,而不是製約公司的發展,甚至導致公司的業務就此衰落。

如果紫微雲啟用了自研的服務器,就意味著全世界所有加入到紫微雲平台的商家們,都要及時地更新他們的軟件版本,根據紫微雲提供的自研芯片的技術標準,去重新設計、開發他們的軟件。

這可不輕鬆。

不是簡單地把軟件從1.0版本升級到2.0版本。

因為是自研芯片,很多芯片的使用規則也會跟通用芯片不一樣,這就需要商家們都來學習、了解紫微雲的這款芯片,然後針對性地開發才行。

一旦這個過程太麻煩,或者商家們不願意,或者動作太慢,都可能會影響到紫微雲的使用體驗,導致紫微雲的市場份額下降。

紫微雲現在的市場份額是全球第一,領先亞馬遜15個百分點,這是靠著前幾年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以及公司的大力投資換來的。

要是因為這點小事,就毀了過去這麼多年的能力,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使用自研芯片,可以降低成本,卻可能導致未來紫微雲的市場份額下降;不使用自研芯片,就會多出很多的額外開銷,卻可以確保紫微雲按照現在的勢頭發展下去。

公司裡的任何一項決策,都有風險因素。

兩條路,怎麼選?

這可不是一般的業務決策,而是戰略決策,就算是CEO張一明都不能擅專,得報給董事會……也就是周不器來拍板才行。

對周不器來說,就很容易選擇了。

因為他有先知先覺。

他看見過蘋果在芯片領域的強勢。

紫微雲現在的全球市場份額高達53.6%,比蘋果iPhone的市場份額還高,那還怕什麼?該衝就衝了!

周不器很輕鬆地說:“聯想當年就采取了保守策略,結果變成世界第一了,還是被外界一通罵,好像比那些坑了國家無數錢的科研騙子們還深惡痛絕。”

周峰就很是感慨,“國內的輿情裡,有科技信仰,他們好像根本意識不到給他們發工資讓他們吃飽飯的是市場,而不是科技。”

周不器擺了擺手,“輿情就是國家戰略的反映,民眾的思維就是統治者定下的規矩。紫微星是一家本土化的公司,就一定要關注這種輿情,並在營銷口善加利用。”

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周峰深吸了一口氣,“所以紫微雲要走自研芯片的路線?”

周不器很堅定地說:“對,要這樣做。要是紫微雲都不這麼做,其他科技公司就更找不到搞芯片工程的理由了。在這方麵,紫微星可以大膽地走出一步,給同行們做一個典範。”

周峰作為紫微雲的總裁,就很擔心,“要不開一個聯合的技術委員會?把國外的一些科學家也叫過來討論?然後由戰略委員會來決策。”

這其實是好意。

萬一這個決策失敗了,也是集體決議,用不著周大老板來背鍋。

周不器大手一揮,這點擔當他還是有的,鎮定自若地說:“不需要,就這麼定了!都彆這麼嚴肅,咱們要有企業自信、文化自信。彆忘了,紫微雲也是平台,既然是平台,就一定要遵循著我提出的‘自營+第三方’的發展策略!這是平台模式的總綱,雲平台也要按照這個規矩來,做好了自營,就不用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