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陰陽錄(1 / 1)

很快,三人就來到了酆都近前。

宋行抬頭看去,隻見前方有一座橋梁,這橋梁乃是由白玉打造而成,橋梁兩側則分彆寫著兩個古篆——陰陽路。

“這是地府最著名的陰陽橋,從陽世來到酆都的魂魄,必經的地方就是這陰陽路。陰陽路則通往冥府,亦是地獄之門的所在,是地獄與陽間唯一的交流之地。”

城隍說話時語氣頗為激動,帶著一股無法抑製的驕傲。

“城隍爺說得不錯,我也曾聽聞過此處,但卻未曾親眼目睹過這傳說中的地方。”

法海出言附和道。

城隍點了點頭,隨即又說:“這陰陽路可不僅僅隻能夠供凡人走上一遭,它還能夠直達冥府,是真正的黃泉之路!”

說完後,城隍便領頭走上陰陽路。二人緊隨其後,沿著白玉橋走上陰陽路。

宋行走上白玉橋後才發現,他並非第一批上橋的人,因為橋邊已經聚集起數十名鬼魂。

眾鬼魂排著長隊,井然有序的等候著。

沒過多久,便輪到了宋行,城隍對他吩咐道:“宋道友,禪師,你們且先在此等待片刻,待我去向崔府君稟報一聲,再安排人給予你引渡牌。”

宋行二人知道生人不入酆都,於是點頭答應。

接著,城隍便徑直離去。

宋行獨自一人靜靜地站在原地,耐心的等待著,同時打量四周的景象。

他環顧四周,見到這條白色橋梁的兩旁都擺放著一塊黑布,黑布裡似乎包裹著什麼東西。

宋行猜測這些應該就是陰間使者所需的引渡牌。

果然不出宋行所料,很快城隍就回來了,他身後跟著幾位陰兵。

陰兵手持一枚漆黑的令牌,他們徑直走到白玉橋的另外一端,然後掀開了一塊漆黑的布,露出一口幽深的洞口來。

那洞口裡散發著濃鬱至極的陰氣,陰森恐怖,讓人望而生畏。

城隍走到宋行和法海麵前,鄭重其事的說:“宋道友、法海大師,請吧!”

宋行和法海微笑著拱手致意。接著,二人踏上陰陽路,順著那洞口緩緩走了進去。

洞內的空間十分巨大,仿佛是天然形成的,而且十分乾燥,並無一絲潮濕感。

走出洞口以後,宋行就驚訝了,因為在他眼前竟然出現了一座宏偉的宮殿。

這座宮殿高約百丈,雄偉壯觀,如山一般聳立在大地上。

宮殿前方矗立著一尊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石獅子張牙舞爪,仰天咆哮,栩栩如生。

整座宮殿的牆壁全部都用純金打造而成,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宮殿正前方,屹立著一根金燦燦的巨柱。

柱子足有十米粗,頂端呈現出一副猙獰的惡獸圖案,仿若活物一般。

而柱子上方的天花板更顯奢華,每隔數米就懸掛著一盞夜明珠,將整座大殿照得亮如白晝。

除此之外,整座宮殿的四壁,也雕刻滿了各式各樣的壁畫。

宋行仔細觀察了好半天,這才發現,這些壁畫描繪的是一群神靈的生平事跡,以及關於他們的故事。

他暗暗咂舌,沒想到,這裡竟然會出現這麼多壁畫。

而且這些壁畫栩栩如生,仿若真實存在一般。

“宋道友,法海大師,二位請隨老夫進來,老夫給你們引薦一番。”城隍熱情招呼著,將他們帶往宮殿深處。

穿越大殿,來到了內廳。

這座宮殿內廳的裝修格局與外界迥異,內廳中央擺設著一張巨大的案桌,以及許多書架,上麵堆積著許多的竹簡,還有一本厚厚的典籍。

案桌之後,則高坐著一個衣著華麗的陰神。

這神靈麵容蒼老,眉角帶皺紋,須發皆白。他身體消瘦,皮膚褶皺,雙眸昏濁無神。

但他依舊穩如泰山,氣勢逼人,隱約透著一股王霸之氣。

城隍走上前,對老神靈恭敬的說道:“崔府君,屬下有要事向您稟告。”

崔府君揮了揮手,又專注於麵前的竹簡,等到將手中的事情辦好,才將目光投向城隍身上。

聽到崔府君之名,宋行眼中露出幾分好奇之色,畢竟在地府傳說之中,崔府君可實在是太有名了。

崔府君,姓崔名玨,字子玉,隋、唐時期人,死後入地府為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地府的幽魂。

他是陰曹地府中權力最大的判官,掌握著地府的秩序。

在崔府君的身後,還有著十餘名陰差站立在左右兩旁。

崔府君掃視眾人一眼,隨即問道:“何事?”

城隍連忙把錢塘縣發生的事情詳細說了出來。

隨著城隍的描述,崔府君原本臉上有些漫不經心的神情,漸漸嚴肅了起來。

“你所說的為真?陽間真有‘魔’現世?”

城隍連忙說道:“小人不敢隱瞞,何況此事還有兩位陽間道友親眼見證,這位法海禪師,更是佛祖親傳,斷不會有誤。”

宋行見崔府君看了過來,點頭說道:“錢塘龍君已經死於魔之手,此刻錢塘水域已是被魔氣汙染,隻怕用不了多久就會波及錢塘縣。我等前來酆都,是想要查找錢塘龍君的魂魄,向其問清楚具體的經過。”

崔府君點了點頭,伸手一招,手中已是出現了一本金光燦燦的書籍。

龐大的書籍無風自動,在他手中翻動了起來,並且不停的釋放出淡金色的柔和光暈。

這本書名曰《陰陽錄》,乃是由十殿閻羅賜予的法器,擁有著尋常法器難以媲美的功效。

隻要崔府君想要知道這地府中的某件事情,隻需將這陰陽錄取出,就能看到一切。

這本《陰陽錄》不僅僅能夠幫助陰司管理地獄,還能夠通曉萬物生靈的記憶,甚至能夠窺探人世間的一舉一動。

當然,這本《陰陽錄》隻是輔助法器而已。

陰司的力量主要來源於三千大道,以及地脈運轉、天機變化。

崔府君從《陰陽錄》中調閱了關於錢塘龍君的記載。

半晌之後,崔府君合上《陰陽錄》,對著案桌下的三人皺眉道:“本判遍搜酆都鬼城,可以確信,七日之內,地府之中並未見到錢塘龍君的魂魄,甚至連龍族的魂魄也沒有見過。”

宋行三人聞言頓時臉色微變,崔府君的意思是,錢塘龍君身死之後,魂魄根本沒有魂歸地府。

若是這樣,錢塘龍君的魂魄在哪裡?

難道還滯留在錢塘龍宮那魔域之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