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兩位老師,你們對這手套有何展望(1 / 1)

綜藝咖怎麼了 菜又懶 9996 字 1個月前

不遠處,另一艘船上的王懷忠都受驚了

“李亦落水了,救援人員趕緊去實施救援。”

王懷忠剛在忙彆的事,抬起頭就看到李亦掉水裡去了,以為是發生了意外,連忙拿起對講機呼叫快艇。

小張編導遲疑著說:“王導,好像是亦哥兒自己跳下去的。”

這時,對講機也傳來張磊的聲音:“彆慌,小亦自己跳下去的,他身上還穿著救生衣,不用擔心。”

“可是......”

王懷忠站起身來,看到李亦落水後一直在撲騰,水花四濺,就好像是不會遊泳的人掉入水中驚慌失措的表現。

“哦,你說這個啊!”

張磊聽出王懷忠的擔憂,隨口道:“他在打魷魚呢。”

打...打魷魚?

王懷忠以為自己聽錯了,捉、撈、釣都聽過,就是沒聽過打的。

不過從其他人口中得知前因後果,王懷忠十分感動。

前有張磊,後有李亦,節目收視何愁不爆?

此時大海之中,胡亂地拍著水花發泄了一通,把周邊的魷魚都嚇跑了,穿著救生衣的李亦,呈仰泳的姿態。

他就像是躺在床上一般,雙手枕在腦後,飄浮在海麵上,微微眯著眼睛,表情平靜地看著白雲密布的天空。

節目組操控無人機的工作人員很專業,沒等王懷忠吩咐,便操控著無人機來到李亦的上側方。

既不會阻礙到李亦的視線,也能拍到這幅能讓人感到心神寧靜的畫麵。

沒有上文聯係的話,海麵中表情平靜觀天的人,旁邊鏽跡斑斑的老舊漁船,此情此景絕對稱得上唯美兩個字。

李亦沒想那麼多,隻是有點累了,又正好發現天上的雲朵很好看,有些出神了而已。

漁船上。

張磊已經和李亦錄過兩檔節目,對他出人意料的騷操作已經見怪不怪,在一刹那的錯愕之後表情很快就恢複了正常。

劉有才和劉強父子兩人倒是一眼看清本質,不愧是明星,這都能整一出戲來。

薑浩然則是在感歎,怪不得這綜藝能火。

見李亦沒有危險,這些人也懶得看李亦耍帥了,換到了另一邊作釣。

不過好像因為李亦的動作太大,把周邊的魷魚都給嚇跑了,沒什麼口。

李亦也沒隻顧著耍帥,泡了幾分鐘的海水,覺得渾身舒暢了就爬上了漁船。

他對釣魚是有一定興趣的,但顯然並沒有張磊這般狂熱,所以今天這種情況,他也懶得再釣了。

重新回到船上,直接將救生衣連帶著上身的衣服全部脫掉,防曬衣搭在船艙的簷上,T恤隨意地搭在肩膀上,露出的上身和手臂是涇渭分明的膚色,還有算是能看得出點痕跡的六塊腹肌,坐在劉有才旁邊聊天。

張磊瞥了一眼:“釣不到魚就想辦法出戲是吧?我跟你說,男人幫是男人幫,蘑菇屋是蘑菇屋,彆把男人幫的惡習帶到蘑菇屋來!”

李亦也瞥了張磊一眼,輕笑一聲道:“那你當眾拉屎是從哪裡帶來的惡習?”

“……”

張磊沉默兩秒,憋出幾個字:“你真惡心。”

再過了十來分鐘,都沒有再上魷魚。

此時都下午五點多了,回去還得一個小時左右,出來一天也有點累,張磊也終於收竿。

薑浩然湊到李亦身旁,壓低聲音說道:“亦哥兒,你想方便嗎?”

“不想。”

李亦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在說什麼,搖了搖頭道:“我剛在海裡尿過了。”

他的聲音不大不小,其他人卻也能聽到。

張磊一邊收拾釣具一邊吐槽道:“你個青年藝人代表,彆整天把屎尿屁掛在嘴邊,行麼?”

“你都敢……”

李亦話沒說完便被惱羞成怒的張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薑浩然笑著看熱鬨,和亦哥兒錄節目雖然會被搶風頭,注定注意力不會自己的身上,但是真的很輕鬆。

漁船行駛在海麵上,在太陽落山之際,趕回到海邊。

同來時一樣,乘坐筏船登陸。

劉有才很實在,給他們挑了許多海鮮。

隻不過張磊隻要了點魷魚……也說不上客氣,因為他們拿的比自己釣到的要多。

不過李亦和薑浩然快步跑回蘑菇屋,將蘑菇屋剩下的兩個大西瓜和小半麻包袋的玉米都給劉有才帶回去了,還送了箱牛奶,節目的冠名商。

“小亦,才發現你黑白分明的這麼明顯了。”

衣服濕噠噠的穿著難受,李亦還是光著膀子,林旦記得這一季剛開始錄製的時候並沒有如此誇張,不免有些驚訝。

對於膚色,李亦是無所謂的,他是那種膚色恢複的很快的人,轉頭詢問氣色看起來恢複了正常的陳妍菲:“陳前背,好點了沒?”

“回來睡個午覺起來就沒事了。”陳妍菲道。

“那飯做好了嗎?”

“快了,就剩兩道菜,你們洗完澡就能吃飯。”說著,陳妍菲又小跑回了廚房。

林旦無語:“你是會關心人的。”

“那可不!”

張磊見縫插針地報仇:“你是不知道,人家妍菲暈船吐了,這小子嘴巴一張就喊有人打窩了,趕緊釣魚,簡直就不是人。”

這可是你先開始的啊!

李亦也顧不上情麵了,立馬就道:“林老師你是不知道,人家妍菲本來是想體驗一下海釣的,磊哥為了在船上拉屎,非要把妍菲勸回去。”

張磊自然是不能讓李亦把話說完,可李亦勝在年輕腿長、身法好,圍著林旦來了個秦王繞柱。

林旦來了興趣,想讓李亦將故事詳細、完整地說完。

“反正你隻要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就成,磊哥犧牲很大。”李亦賣了個關子,同時交惡了蘑菇屋的兩位大哥。

今天的晚飯是這次蘑菇屋錄製以來最準時的一次,不到七點眾人就吃上了飯。

晚飯後,陳妍菲告辭,李亦三人都很是不舍。

陳妍菲的廚藝在來過的客人裡麵是排在前列的,而且主打的也是一個任勞任怨。

李亦雙眼飽含熱淚:“妍菲,彆走,妍菲,沒有你我們怎麼活啊?”

張磊沒那麼誇張,卻也情真意切道:“妍菲,再多待兩天吧,明天磊哥帶你去釣魚,咱們不乾活,你隻要做飯就好了。”

林旦聲音低沉:“有空多回來看看。”

麵對這麼一群戲精,陳妍菲也很是不舍,揮手說再見的時候卻是連車窗都沒按下來。

汽車一走,三人立馬本性暴露。

李亦摸著下巴琢磨道:“我感覺咱們得立個標準,來蘑菇屋的客人不說要有廚師證,但手藝不能比陳妍菲差吧?”

張磊點頭:“嗯,還得任勞任怨,不能像楊潔儀、林梓璿那樣,做頓飯能把我們吐槽八百遍。”

“彆說了彆說了,還有外人,哦不,還有客人在呢!”林旦連忙打住。

李亦和張磊像是才想起薑浩然也在,不禁異口同聲地納悶道:“咦,你怎麼還沒走?”

薑浩然:“……”

乾活做飯的時候就是自己人不要見外,沒事的時候就是外人。

家人們,誰懂啊。

一行人在沙灘上散了會步,消了食,慢慢悠悠地回到蘑菇屋。

恰好這時電話響起。

李亦接起電話喂了一聲。

“你好,請問這裡是蘑菇屋嗎?”

“是的,您是?”李亦有些納悶,這次打電話來的客人沒有用變聲器,而這個聲音,他很陌生。

李亦開了免提,招手示意其他人過來聽聽是誰。

“我是蘑菇屋明天的客人,節目組和我說,你們這裡可以點菜。”

“呃,是的,可以點菜。”

“我們有兩個人,想吃紅燒肉,五花肉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得是肥瘦各一半,還有爆炒豬肝,豬肝得切成片,很小很小的一片,還有燉鯽魚,再來個蒜蓉排骨和可樂雞翅,最後加一個老母雞湯。”

李亦算了一下,以蘑菇屋的物價,這一頓起碼得二十五個工時打底。

而他們現在就剩下五個工時。

要不是林旦和陳妍菲,下午拿著西瓜和玉米去找村民換了一些蔬菜,這五個工時他們也省不下來。

還有明天的早飯、中飯……

不過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李亦很關鍵地問道:“這些菜,您都會做嗎?”

“我會的,做的還挺不錯。”

“那我就放心了!”

“什麼?不過你不用擔心,我要求不高。”

電話那邊的客人,還以為李亦露怯了,怕菜做的不好呢。

由此一來,倒是可以得知,這位客人是沒看過節目的,很有可能都不是混娛樂圈的。

掛了電話後,李亦向其他人投過去詢問的眼神。

張磊和薑浩然都是搖了搖頭,表示很陌生。

倒是林旦思索著:“總感覺有點熟悉,但是我想不起來。”

“那就彆想了,反正來到蘑菇屋的客人,我們都是一視同仁。”張磊說道。

李亦總感覺來的會是很大的咖,不過也沒有多想,正如張磊所說的,一視同仁。

眾所周知,蘑菇屋不是殺熟,殺的是到來的所有客人。

次日,陽光又重新變得毒辣起來,今天是個吹空調的好日子。

新的客人來的不緊不慢,早上九點才出現在蘑菇屋的院子外。

“有人嗎?”

聽到聲音,李亦確定是自己認識的人,第一時間推開客廳的門迎了出去。

“楚凡老師,咦,於華老師,昨晚打電話的人是您麼?”李亦很快便注意到楚凡旁邊站著的男人。

頭發有些灰白,眼睛不大,上眼皮有些微微耷拉下來,頭發有些淩亂,顯得有些潦草。

男人名叫於華,是一名大作家,筆下的作品既拿獎無數也長年排行在暢銷榜前列,本人也深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

李亦的感覺沒錯,這咖位不可謂不大。

“是我嗬嗬,李亦你好,我在很多地方很多人的嘴巴裡都聽說過你的名字,還有你在春晚寫的小品我也看過,真的很厲害。”於華笑眯眯地說道。

“慚愧慚愧!”

說著,其他人也迎了出來,寒暄著進了客廳。

李亦有些犯難了,要是隻有楚凡,雖然咖位也大,但關係畢竟還算熟,稍微坑一下也沒什麼。

可是於華……讓這位乾活、做飯,估計會被觀眾罵死吧?

問題又來了,於華點的菜,李亦就會蒜蓉蒸排骨和可樂雞翅,至於張磊、林旦、薑浩然,不用指望。

進門感受到了空調吹來的涼風,楚凡和於華都是一臉舒坦。

“你們這個地方,真不錯,看來小亦也不完全是騙人。”楚凡參觀了一下,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是繼黃崇文之後的第二位受害者。

不過他也有關注一下節目,知道這裡的生活並沒有李亦在朋友圈發的那麼好,至少不能隨便釣魚,魚也不好釣。

楚凡之所以還願意過來。

一來多少有點不信邪,畢竟自己加上於華,總不能還被安排去乾苦力吧。

二來也算是還李亦的人情,雖然李亦年前參加音樂節是提前說好的,但人情這個東西,一旦扯上了,就不是兩清的,講究的是一個你來我往。

當然,最主要的是楚凡挺喜歡和李亦相處。

“小亦,我這麼喊你可以吧?”於華說道。

李亦笑嗬嗬道:“當然可以,你喊我小亦子都可以。”

“你總是用新奇的眼光打量我,是不是也和大多數網友一樣,不知道我還活著?”於華是個幽默的人,同時對網絡接觸的比較多,這個是他身上的一個梗。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寫的,因為太過於經典,所以許多人都以為他年紀很大了,又這麼多年過去,便又有很多人以為他已經不在了。

於華就曾在采訪中調侃過這些傳言。

“沒有沒有。”

李亦難得正經起來,“就是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大作家,以前隻能在書上看到。”

於華道:“那看來你平時沒少看書。”

李亦搖頭道:“很少看,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了,隨便找了個理由。”

於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了起來:“楚凡說你有趣,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麵。”

“哪裡哪裡。”李亦笑笑,沒有再多說話。

因為有楚凡和於華在,聊的話題逐漸變得深刻了一點,從“賺不到錢是不是和努力有關”、“上班摸魚到底對或不對”。

大家的觀點都較為一致,同樣認為現在的社會,賺到錢肯定和努力有關,但努力並不一定能賺到錢。

而“摸魚”這個話題,則不用多說,他們現在就是在摸魚。

“真不錯,住在海邊真不錯。”於華感歎著。

在古色古香的建築裡,吹著空調,又相談甚歡。

一想到等太陽沒那麼曬了,還可以去釣釣魚,晚上吃一頓豐盛的晚餐,吹海風、賞星星、看月亮,心情頓時就豁然開朗起來。

這時,李亦默默起身走了出去,回來的時候手上多了兩對勞保手套。

他說道:“不知道兩位老師,對這手套有何展望?”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