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文武聯合(1 / 1)

王在晉也沒想到這個楊二虎的膽子這麼大。

確實是在他意料之外。

“在滿桂的手下,受點委屈吃點苦也就算了,我家將軍怕的就是滿桂利用職權,公報私仇啊。”

“獨石口與馬營城又是長城的要害關塞,萬一出了什麼事,豈不是危禍到京畿了?”

“還望閣老能高抬貴手,把我家公子調離宣府,隻要不在宣府,不管去哪裡都可以接受。”

將領不合,確實是兵家大忌,這一點王在晉非常清楚。

尤其是這種明裡暗裡的內鬥,損害的隻能是朝廷的精力與錢財。

此時的王在晉,內心已經開始動搖起來了。

滿桂雖是歸附的蒙古人,但畢竟不是自家人,可那楊俊是世代將門,當年隨著文皇帝征蒙古的。

要真論起來,他自然是更加信任楊俊,也更願意培養重用楊俊。

更何況人家老爹還是一鎮總兵官,且現在大同宣府的位置和穩定,更加重要,不可有一點漏洞啊。

雖然當今皇帝極其強勢,軍政大事都要親自過問審批,可這調防問題,他一個堂堂的兵部尚書,還是可以做主的。

“既如此,本官就準許了。”

王在晉雖然應允了,但也是有許多限製的。

他的調令文書上特彆寫明了,楊俊隻能帶五百人離開,多一個人多一匹馬都不行。

而且是限期的,即在他收到調令文書,就立刻要辦好所有的交接,以及防務之事。

在十日之內,必須離開獨石口和馬營城,否則就問罪。

而楊二虎也算是完成了此行的任務。

這些所謂的限製,在他看來已經是無關緊要的了。

到時要帶多少人離開,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至於這一紙調令,隻是用來迷惑滿桂,以及入關的憑證而已。

而楊二虎拿到蓋了章的調兵令後,並沒有馬上離開京師。

而是在城內逗留了兩天。

此行來京師,自然是不可能隻為了拿到調令這一件事。

畢竟他們要做的可是弑君的大事,方方麵麵都要合計好,免得出了岔子。

陳良訓的府中,今日可是特彆熱鬨,不止是江南士族集團的官員代表來了,就連東林黨以及以朱純臣為首的勳貴也到此了。

楊二虎一個平民奴隸出身,從來就沒有見過這種大場麵,心中不免有些虛。

可簡單調整過後,他就鎮定自若的開始了自我介紹。

“諸位老爺,小人楊二虎,雖然不過區區百戶,但此行也是代表我家將軍來的,還望諸位老爺能放下心中戒備,坦誠相見。”

不得不說,楊洪看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這要是換了彆人,說話不打怵都不錯了。

陳良訓雖然拜托了自己的同鄉進行交涉,可了解的情況還是極其有限的。

於是他率先發問道:

“楊將軍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此事還在謀劃之中,切記不可提前暴露,或是走了風聲,否則大家就全得遭殃了。”

而一些比較膽小的官員聽了,也是附和道:

“是啊是啊,大同可是有不少廠衛的暗探,這些人得嚴加提防才是。”

“儘管放心,我家將軍心思縝密,行事低調,絕不會有此失誤。”

“我家將軍現在已經做好了準備,大同鎮城的軍將與主要官員,都已經被拉攏了過來。”

穀銨

“隻等時機一到,就可出手。”

楊二虎回道。

“要緊的是長城外那些蒙古人,要想成事,可是缺他們不可啊。”

“還有江南那邊,你們也要加緊催促,準備好了之後,就不必在計劃盤算了,迅速發難即可。”

“而後讓關外那些蒙古人配合起來,讓楊洪放他們入關,造起聲勢之後,那皇帝就坐不住了。”

身為反帝勳貴之首的朱純臣,很快就將全盤的計劃都說了出來。

文官和勳貴聯合起來計算皇帝,這在整個大明朝,還是頭一遭。

由此可見,朱由校的一係列政策以及所作所為,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又把他們得罪的多狠。

“那些蒙古人倒是好說,有奶便是娘,隻要給足他們錢糧,和所需的利益,必然是會參與的。”

不等楊二虎回答,陳良訓就已經回複了朱純臣的擔憂。

“我現在擔心的,就是皇帝會不會如我們所願的那般,再次禦駕親征。”

“如果沒有,那我們所做的準備與計劃,不過都是徒勞而已。”

看著他們一臉的憂愁和不放心,吏部員外郎周順昌故作高深的哈哈大笑兩聲,讓的眾人都是不解。

“部郎為何發笑?”

陳良訓疑惑的問道。

周順昌隨後回道:

“這還不簡單?看來你們還是不夠了解皇帝心中所想啊。”

“他可是要做第二個文皇帝的,到時邊鎮軍報說敵軍來犯,邊軍不能敵,你們說他能不為所動?”

剛說完就有官員問道:

“部郎所言,何以見得?”

周順昌搖了搖頭,心中暗想,你們和我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啊,於是頗為無奈的解釋道:

“皇帝的種種跡象和行為,不是已經暴露無疑了嘛?”

“諸位難道還看不出來?”

“皇帝剛剛登基,就迫不及待的整頓軍隊,將各地精銳集中至京師,組成所謂的羽林軍。”

“這與文皇帝當年,組建三大營何其相似?不正是如出一轍?”

“甚至將京營與親軍衛全部裁撤,不也是在削弱兵部與勳貴的勢力兵權?”

“他主動千裡遠征,為的是什麼?不就是要掌控軍隊,樹立威望?”

“我們正好可以抓住這一點,來打他個措手不及。”

眾人聽完,一致認為周順昌的分析完全正確,皇帝的目的,好像真的如他所說一樣。

這樣一來,那這事就好辦多了,眾人心中的千斤重石,也算是落了下來。

那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最後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事成之後,如何扶持他們看中的人登基上位了。

“廣王不日就要離京,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儘快找個機會與他接觸一番,探探他的虛實,一定要搞清楚他的想法。”

“此事就交於我吧,廣王離京的諸多事宜,都是我們禮部負責,我正好可以直接見他。”

禮部主事孫亮信心十足,其實通過這幾天的觀察,他覺得廣王並不像其他藩王一樣,是個隻會吃喝的飯桶。

而是有著自己想法和抱負的,隻是不敢說出來而已。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