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1 / 1)

此次出塞北征,朱由校可是下了血本的。

北征大軍共計將近六萬人,是由從大同邊軍、宣府邊軍,以及驍騎營與輔兵營中挑選精銳而組建的軍團。

光是騎兵就有三萬多人,而作戰的主力部隊,也正是這三萬騎兵。

剩下的步軍和輔兵營一萬多士卒,則是為大軍斷後 護送騎兵軍團所需之糧草的後勤部隊。

朱由校分三路出塞,一路由李文勝統領,驍騎營五千蒙古騎兵以及大同五千騎兵組成。

共計一萬騎,從大同鎮城直接出長城,直撲草原腹地。

另外一路則是由曹文詔統領,同樣也是一萬騎兵,明軍士卒和蒙古士卒也是對半開。

沒辦法 誰讓朱由校手下的蒙古人實在是太多了 兩萬多蒙古青壯,光是養他們就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而且還不穩定,不花重金他們也未必心甘情願給你賣命,隻能通過戰爭的手段慢慢的把他們消耗掉了。

要知道驍騎營中,漢人士卒也不過兩萬多人而已,這已經是快要失衡了。

明軍士卒的性命,可比這些蒙古人金貴多了,都是他辛辛苦苦練出來的,以後還有更重要的發展,可舍不得讓他們就這麼死了。

而且這些蒙古人對於草原的天時地利,以及氣候溫度這些也是了如指掌,用他們也是最好的選擇。

他們將繞道從大同正西出關,沿著土默特諸部和漠南草原的分界線,向東掃蕩。

滿桂則是領著自己本部的五千騎兵,再聯合敖漢等歸附部落的軍隊,共計一萬三千多人,由東向西進攻。

呈三麵合圍之勢,從三個方向掃蕩草原。

這樣規模的騎兵軍團,在整個明朝曆史上 也是極為罕見的。

雖比起洪武年間的北伐,和永樂年間的北征來說,有些小打小鬨。

可也證明了,現在的大明,再也不是那個隻能被動挨打的大明了,現在的明軍,也一掃頹勢,可以主動出擊,以敵之所長,殺人誅心。

“陛下,此時當與民休息,儘快恢複國力,才是首要。”

“而不是一味的賺取軍功,窮兵黷武,以至本就不富裕的國庫雪上加霜。”

陳奇瑜有些想法雖然和朱由校很相近,也是個帶兵的總督,可他骨子裡,還是文人墨客 滿腦子的儒家思想。

“陳卿難道不知道,趁熱打鐵的的道理?”

“此時草原上局勢魚龍混雜 林丹汗遠遁於漠北求助於喀爾喀,整個漠南草原已經是群龍無首,混亂不堪了。”

“我大明之軍,如今士氣如虹,將敢戰兵敢衝,不趁他們虛弱之時出動大軍一舉掃除。”

“莫非等幾年之後,他們恢複了元氣,再度整合團結起來,花上比如今還要多十倍百倍的代價,去和他們打不成?”

“趁他病就得要他命,不把那些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給打死,怎麼休養生息?”

“正所謂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你讀了這麼多書,不會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吧?”

其實朱由校一定要出兵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黃台吉。

錦衣衛的勢力和能力,這兩年來恢複了不少,在草原和遼東都有了不少刺探軍情的探子。

再得知黃台吉竟然出現在草原上時,朱由校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把他給滅了。

否則他不會出動六萬大軍的,就草原上那些苟延殘喘的韃虜,有一萬精銳騎兵,就可將他們掃蕩乾淨。

“可我朝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剛剛抄來的錢糧,還沒入京師國庫,就已經消耗大半。”

“此戰短則半月,長則月餘,還需要多少錢糧以供大軍之軍餉開銷?朝廷實在是負擔不起啊。”

“陛下,前車之鑒今猶可見也,萬曆年間我國朝何其盛也?”

“可連番大戰下來,數十年之發展積累付之一炬,導致建州叛亂無法製平。”

朱由校知道他說的是萬曆三大征,這三場戰役有對內的,也有對外的,確實打出了大明的軍威國威。

可大量的錢糧物資消耗,最終也使得國庫空虛。

為此後世談及明末曆史還頗有爭議,什麼因為萬曆三大征而讓明朝埋下了滅亡的禍根,實亡於萬曆之類的言論。

在朱由校看來,這些人連半分曆史都不懂,就敢隨意張嘴評論,實在可笑。

“行了,這些話你就不必說了,朕也不是沒有讀過書。”

“可你要知道,有些事是無法避免的,有些仗是一定要打的。”

“此番出塞遠征,我軍如能獲得預期戰果,可保我大明邊境至少三十年和平。”

“你也是國家重臣,不是不知兵事,不會看不出來吧?”

聽了這話,陳奇瑜也隻能在心裡暗自歎氣。

其實他不是反對戰事,而是皇帝如此重用武將,而對文官冷淡,讓他心裡有些落差。

去年北征之時,王在晉以宣大總督之身節製兩鎮兵馬出塞作戰。

他也是宣大總督,怎麼現在卻淪為了管後勤,負責糧草物資押送之人呢?

“臣知陛下雄才,可臣以為,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樁一樁做才是。”

“陛下既已派大軍北征,大同新政一事,是否應該暫緩?”

“這事不在你職責範圍內,就不要多管了,也不要多問。”

“你隻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即可。”

陳奇瑜一時之間竟不知道怎麼回複,隻能尷尬的站在那。

他的那點小心思,朱由校豈能看不出來,誰又不想立有軍功呢?

隻可惜這陳奇瑜實在不是個合格的統帥,他知兵事,也可以領兵,可意誌不堅定,將這麼重要的軍事交於他,實在有些不放心。

“整頓之後,大同的兵額縮減了許多,如今隻有三萬多人,實在太少。”

“這募兵之事,朕也交給你了,再從民間募三萬戰兵,等大軍凱旋,朕再分配給各營各將。”

“記住,不要濫竽充數,那些市井小人,奸滑之人,不可募,所募之兵,俱要身家清白,老實本分的青壯子弟。”

陳奇瑜很疑惑,這怎麼又要擴軍?

可他也不敢多問,隻能老實的領著聖旨辦差去了。

打完這一仗,宣大兩鎮的戰爭壓力會減輕許多,正好是練兵的最佳時機。

大同作為九針關鍵之地,軍事實力絕對不能弱,更何況大同距離漠北最為相近,他得早作準備。

7017,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