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才的指導【求訂閱】(1 / 1)

人生1984 拾寒階 11335 字 1個月前

李雲海憐惜的抱起林芝,放到床上,讓她睡好,扯過被子來蓋在她身上。

林芝在睡夢裡露出甜蜜的微笑,嘴角微微的向兩側抿了抿。

李雲海沒有驚擾她,轉身來到書桌前坐下來,拿筆寫些一般人看不懂的東西。

他在努力檢索腦海裡跟CCA有關的信息,然後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

也許他前世不經意間看到的一點素材,就能成為我國CCA研究的重大破突點。

傳統的CCA,都是苯胺黑類電荷調節劑、季銨鹽類電荷調節劑、水楊酸金屬絡合物類電荷調節劑。

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富含金屬,生產過程中排出來的汙水,會汙染到環境。

後來,人們研究出不含金屬離子的電荷調節劑。

比如說,矽絡合物電荷調節劑,噻吩酰胺類的電荷調節劑等等。

李雲海真正了解過的,就是金屬水楊酸絡合物,這也是後世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CCA。

但這種CCA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金屬離子容易脫離,導致與樹脂之間發生金屬架橋使墨粉的軟化點溫度升高,從而影響低溫定影下的顯像質量。

隨著對CCA熱穩定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分子內不含金屬離子的CCA得到更多的應用。

李雲海要想趕超東洋人的技術,就要想方設法,研製出超前的CCA來,這樣做的好處,也可以避免觸犯到競爭對手已有的專利權。

他要發明的,是一種全新的產品,是一種東洋人也沒有掌握的技術。

一種來自未來的技術!

李雲海把自己能記起的東西,全部記錄下來。

不知不覺,夜已深沉。

李雲海抬腕看看時間,哎呀一聲,已經快淩晨一點了!

他收起紙筆,走到床前,輕輕喚了一聲:“林芝!林芝!”

林芝睡眼惺忪的微微張了張眼睛,看了他一眼,有些茫然的問道:“怎麼了?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啊?”

李雲海哭笑不得,把手表伸到她眼前,笑道:“淩晨一點了。你還回不回家去?”

林芝坐了起來,又倒在床上,說道:“算了,不回家了,我好困,我要睡覺。”

李雲海心想,我和林芝的關係,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她偶爾一天不回家,想必也沒事吧?

於是,他關了燈,摸著黑上了床。

林芝窩在他的懷裡,呼吸綿長而清香。

這個晚上,李雲海居然毫無邪念,抱著林芝酣然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李雲海被一陣噴香的辣椒炒雞蛋的味道嗆醒了。

他睜開雙眼,看到林芝端著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炒雞蛋,站在床前,讓他聞菜香。

“你可算醒了!快起來吧!吃早餐了。”

“林芝,你做的啊?”李雲海深感驚異,“沒想到,你還會做菜呢!”

“嘻!本小姐也隻會做這一個菜,辣椒炒蛋!我媽教給我的,她說我學會了這一道菜,以後就餓不死了。”

“有道理。”李雲海哈哈大笑,坐了起來,用手指夾了點炒雞蛋放進嘴裡,嚼了嚼,說道,“不錯,很好吃。”

林芝清早起來,煮了一鍋白粥,炒了一個雞蛋。

她端了兩碗粥放到茶幾上。

房子太小,李雲海平時隻有一個人吃飯,就在茶幾上吃,屋裡有一張折疊桌,請客的時候才拿出來用。

李雲海洗漱完,走過來坐下,拿起筷子夾了些菜放在粥裡拌著吃。

林芝吃了一口菜,雙眼瞪得圓圓的,趕緊起身吐到了垃圾桶裡,又拿起杯子漱了幾下口,咬著嘴唇說道:“李雲海,你騙人!明明鹹得很,一點也不好吃!你還說好吃!還吃得那麼香!”

李雲海吃得津津有味:“不就是鹹了一點嗎?沒事,拌粥吃正好。我跟你說啊,我們鄉下人窮,正菜也叫鹹菜,為什麼要鹹呢?一是為了省菜,因為菜貴,鹹一點,可以多吃飯少吃菜,二來嘛,鄉下人要出力氣乾活,出汗多,汗水帶走了體內的鹽份,就要多吃一點鹽補充能量。”

“你又騙我!我在你家吃過飯,那菜一點也不鹹。”

“那不是因為你來了,照顧你城裡大小姐的口味嘛!所以放得淡了點。”

“真的?”

“你看我吃得多香!你彆光吃菜,喝點粥啊,拌粥喝就不鹹了。”

林芝坐下來,夾了些拌在粥裡,再一吃,嗯,真的不鹹了。

“是不是啊?”李雲海喝粥喝得吧唧響。

林芝撲哧笑道:“嗯,好吃。以後天天做給你吃啊!”

“喔?那你打算住在這裡了?”

“我是說結婚以後!你想什麼呢!我住在你這裡,我爸媽非得罵死我不可。”

“那可不一定,說不定叔叔阿姨早就煩你了,巴不得你早點搬出來住呢?你看啊,你昨天一整晚沒有回家,他們也沒有過來尋你。”

“你想得美!在結婚之前,我和你得保持一點距離,這叫距離產生美感。兩個人若是朝夕相處,不用多久就厭倦了。”

“……”

李雲海無言反駁。

吃過早餐,李雲海送林芝上班,途中拐了個彎,先送她回了一趟林家,向林家人報個平安。

結果林芝發現,家裡人並沒有擔心她,甚至還問她怎麼還不去上班?

林芝鬱悶的問:“媽,你就不問問我,昨天晚上我去哪裡了嗎?”

唐玉霞揮了揮手:“你還能去哪裡?你認識李雲海以來,這幾個月裡,你出去的時間還少嗎?”

林芝不由得想,或許李雲海的猜測是對的,家裡人早就默認了他倆是一對,對她和李雲海住在一起,並不怎麼反對了呢!

不過,她還是決定暫時不和李雲海住一起,免得他對自己過早的產生審美疲勞。

李雲海則來到省化工研究院。

CCA研發項目,由省化工研究院主導,聯合四所名校的50名碩博和教授,共同開發。

項目的總負責人是研究院的主任蘇有泉。

這個年代的研究院都是清水衙門,沒有什麼項目。

李雲海的這個項目,可以說是他們研究院成立以來,接到的資金投入最大的一個項目了。

蘇有泉很重視這個項目的開發,集中了研究院所有的骨乾。

李雲海雖然是項目出資人,但他的年紀擺在那裡,一個二十歲都沒有的人,又有多少學識?

因此,在蘇有泉眼裡,李雲海隻要出資就行,不要管他們怎麼研究。

可是李雲海偏偏喜歡指手劃腳。

這不,今天他又來指導項目組的工作了。

蘇有泉正在專心致誌的研究材料,看到李雲海過來,隻得起身接見。

李雲海對有知識的人,向來是禮遇有加,因為他知道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的源泉,他敬重的是知識本身。

“蘇主任,你好。”李雲海和對方握了握手,說道,“我有一些想法,想和你溝通。”

蘇有泉推了推眼鏡,一臉沉靜的問道:“李同誌,你有什麼想法?”

李雲海拿出自己昨天寫的那些記憶片段,說道:“是關於CCA研究的方向,以及合成的材料,我昨天晚上想到一些知識點,或許對你們有用。”

知識分子都是有傲骨的,蘇有泉也不例外,他不由得笑了笑:“還沒有請教李同誌的學曆和專業?”

“我啊?我是西州工業技術學校畢業的,莪學的是無線電專業。”

蘇有泉忍不住哈哈笑道:“李同誌,請恕我直言。我們搞科研的,最忌一件事,那就是外行領導內行,外行指導內行。你說,你一個搞無線電的,來指導我們化工專業、材料科學的專家學者來做事,這會讓我們無所適從的啊!最後耽誤的,還是你這個項目的進展。研究過程中,隻要稍微走一點彎路,我們就很可能延誤幾個月的時間。”

李雲海聽出來了,對方這是瞧不起自己呢!

“是是是,我才疏學淺,不敢胡亂指導你們做事。我知道你們很忙,就不過多的打擾你們,我簡單的開個會,好不好?”

他畢竟是投資方,幾百萬上千萬的資金,都要李雲海掏,他要開會,當然是可以的。

雖然李雲海說得很客氣,但這其實也是李雲海的權利。

隻不過李雲海禮賢下士,沒有擺投資方的架子。

項目組的80個人,今天都在場,正準備召開項目研討會。

蘇有泉便召集了眾人,到研究院的會議室裡開會。

李雲海看著濟濟一堂的人才,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激昂的說道:“感謝大家能參加這個項目。在座的最高學曆是在讀博士,最低也是在讀的本科研究生。還有研究院的技術骨乾、各大院校的教授。你們都是我最崇拜的知識分子。”

80年代,博士生是很少的。

我國第一批博士生,誕生於1983年5月27日,國家學位委員會和北金市署在北金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大會,我國首批18名博士接過證書,見證了我國學位製度從開花到結果的收獲與喜悅。

八十年代研究生的含金量極高,博士生就更不用說了,都是有真材實學,在各自專業領域有所成就的大佬。

李雲海在他們麵前,的確就是小字輩,是未學後進。

他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正。

李雲海主要講解的是自己對CCA的理解。

他的理解來自前世的記憶,希望能給這些聰明人一點學術上的啟發,給他們指明一個努力的方向。

李雲海滔滔不絕的講述各種電荷調節劑的前世今生。

很意外,所有人都聽得很認真!

大家甚至紛紛拿出紙筆來記錄李雲海的講話。

李雲海從傳統的電荷調節劑,講到今後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CCA,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含有金屬。眾所周知,金屬對我們的環境,尤其是水土資源,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所以,我在這裡要求大家,能研究出一種不含金屬的CCA。”

“我本人業餘時間,也對CCA有過研究,我個人以為,不含金屬的CCA,是環保材料,是世界材料學、化學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們應該研究的方向。”

“關於不含金屬的CCA,我以為,可以從以下方麵著手研究。比如說矽絡合物電荷調節劑,噻吩酰胺類的電荷調節劑等等……”

這些就是李雲海能記住的全部知識點了。

後世在文印行業深耕過的人,都知道我國企業和東洋企業之間那場著名的CCA大戰。

李雲海也是因為這場大戰,而搜羅過相關的資料。

他從來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把這些資料用到實踐中來。

可惜,他並沒有記住這些CCA的分子式,因為那實在是太過複雜,即便看過幾眼,也肯定記不住。

不然的話,依靠這些人的智慧和學識,肯定能用極短的時間,就能實驗出相應的CCA來。

但是,李雲海不知道的是,他指明的這個方向,已經讓這些智者們欣喜若狂。

在得到李雲海的指點之前,學者們對CCA的研究方向,還是茫無頭緒,隻能從現有的CCA著手,分析其成分,再通過無數的試驗來合成差不多的CCA。

這麼做是捷徑,但也容易觸碰到彆人已有的專利權。

要想繞過彆人的專利權,就必須做更多的試驗,用其他成分進行合成。

李雲海提供的思路,等於在另一個更高的層麵,另起爐灶,完全繞開了世界上已經存在的專利,他們研究開發的,是一種全新的CCA。

隻要他們能試驗成功,立馬就可以投入使用,也可以注冊全球專利。

今後誰要是想使用這種專利,就必須獲得李雲海的授權,還得繳納昂貴的專利權使用費。

李雲海見大家都不言不語,倒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停止了講話,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潤潤乾燥的口舌,說道:“我是不是班門弄斧了?我說的這點知識,對你們來說,應該是小兒科吧?”

全場忽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搞學術工作的人,他們不擅長交際,也不喜歡阿腴奉承,聽到妙處,能給你一片掌聲,這就是最大的認可和鼓勵。

李雲海欣慰的笑了笑,說道:“但願我講的話,能拋磚引玉,給你們的科研帶來一點啟發。好了,我要講的就這麼多。謝謝大家!我在此,也拜托大家,一定要研製出CCA!我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東洋撮爾小國,卻能用這項CCA技術,來卡我們的脖子!他們從我國進口原材料,加工之後,再高價賣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打破他們的這種壟斷!如果我們研製成功,售價100萬一噸的CCA,我們能把價格打到幾千塊錢一噸!我們國產化的碳粉,能不能逆襲成功,就在於在座諸君的努力!”

蘇有泉帶頭鼓掌。

李雲海講話結束。

蘇有泉握住李雲海的手,態度誠懇的說道:“李同誌,我收回我之前說過的話,我對你大有不敬,對不起!我向你道歉。你不是外行,你比我們都要內行!”

這些搞科研和學術的人,真是可愛啊!

李雲海說,在你們麵前,我就是一個啥也不懂的學生,我要向你們學習的地方多著呢!

能得到這些人的認可,那可比當個什麼科長,更能讓李雲海飄飄然!

蘇有泉上台講話,他沉著有力的說道:“剛才李同誌的講話,有如一盞明燈,給我們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我們這個團隊,是全省學曆最高、知識最豐富的科研團隊!李同誌也給了我們最大的資金支持,我們要什麼,他就買了什麼!他還準備了一百萬的基金,隻要我們能研究出來,這一百萬,就歸我們80人的團隊進行瓜分!”

大家紛紛叫好。

100萬,80人分,平均每個人能分到一萬多塊錢。

對1984年的他們來說,已經算得上是一筆不菲的獎金。

而且他們每個人還有額外的補貼可以拿。

奮戰幾個月,就能拿到一兩萬塊錢,何樂而不為?

李雲海舉了舉手,起身說道:“在這裡,我再追加100萬的獎金,誰要是率先發明出不含金屬的CCA,我再單獨獎勵他100萬的獎金!”

剛才的100萬是大家瓜分。

而這100萬,是單獨獎勵!

這筆錢放在當時,說是巨款也不為過。

群情沸騰!

眾誌高昂!

李雲海拿出這麼高昂的獎勵,當然是為了敦促大家努力研究,奮力拚搏,在他們80人的小團隊內部,形成一種競爭機製。

誰都想拿到這100萬的大獎,就隻能內卷。

國產的CCA越早研發出來,對李雲海越有利。

耗材廠開工以後,就算隻進口1噸CCA,都要花費100萬的巨資。

李雲海要和時間賽跑!

他也要鞭策這些科研人員和時間賽跑。

李雲海全程參與了研討會。

會議結束後,眾人圍住了李雲海,詢問他剛才說的那些金點子,是從哪裡來的?

李雲海當然不能說實話,隻說自己研究學問時,偶然想到的。

一個戴著眼鏡的女同誌讚歎道:“那你一定是個天才!有了研究的大方向,我們一定能儘快拿下這個項目!100萬的獎金,我肯定能拿到手!”

一個瘦高的男生嗬嗬一笑:“紀文姝,誰說你一定能拿下?我們這麼多的人呢!”

李雲海怕他們吵起來,說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這裡,我要說一句話。你們是一個團隊,一定要精誠合作!有什麼發現,也要及時和其他組員商量,隻有集結大家的智慧,才能快速的到達成功彼岸。你們也可以成立幾個小分隊,互相研討,一起努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團隊的智慧,肯定比一個人冥思苦想更高!小團隊發明出來CCA,那你們可以共同獲得這筆獎金。”

大家一齊叫好。

李雲海揮了揮手,告彆大家,徑自離開。

他回到店裡,正好是中午休息時間。

李雲海看到沈秀蘭在店裡,便知道她是來找自己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