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什麼玩意【求訂閱】(1 / 1)

人生1984 拾寒階 20572 字 1個月前

李雲海搶白了齊天成幾句,用最平淡的語氣,說著最狠的話。

齊天成很快冷靜下來,他不能被李雲海牽著鼻子走,而要抓住事物的本質,詢問李雲海到底做了些什麼工作?他要看到的是實績,而不是你的空口白舌。

唐玉霞忽然說道:“齊局,這就是李雲海這些天來的工作報告,要不你先看?”

說著,他把李雲海剛才交上來的材料往齊天成麵前一遞。

齊天成怔了怔,他沒想到李雲海還真做了工作?還有報告?

雖然唐玉霞還沒有看過這份報告,按理來說,齊天成是不能看的,但他好奇心實在太重了!

他忍不住一把接過來,一目十行的飛快瀏覽。

這是李雲海在外麵采集的數據。

他既是在外麵推銷四海商店的辦公設備,也在做調查,調查的是全省各行各業辦公計算機的普及率。

材料上的數據十分的詳儘。

各個大學擁有多少台計算機,人均計算機擁有量有多少?

黨、政各級機關單位,各大企事業單位,計算機和辦公設備的普及率。

唐玉霞看著齊天成那瞠目結舌的模樣,異常的暢快,笑著說道:“齊局,我說過了,一個人做沒做事,不能隻看他守沒守在辦公室。信息科的工作比較特殊,需要采集更廣泛的數據。這也正好說明,李雲海同誌琢磨的是事業,而不是琢磨職位;他琢磨的是自己,而沒有琢磨彆人;琢磨的是今後,而不是琢磨過去。”

齊天成湧起一陣深深的挫敗感,他自以為抓住了李雲海的弱點,可以一擊必中,打得對方落花流水,所以才敢這麼張揚!

誰料現實卻被狠狠的甩了一耳光,沒有還手之力。

李雲海謙虛的笑了笑:“我隻是做了自己份內的工作,這份材料還不夠詳細,我隻是抽樣進行了調查,但也可以從中窺見一斑。”

這份材料涉及到機關、軍校、軍工企業等單位擁有計算機的數量,李雲海說涉密,還真不是吹的。

類似的數據,相信也是敵人想知道的吧?

齊天成怔忡良久,緩緩說道:“這?我們商業局,有必須做這樣的調查嗎?”

唐玉霞從他手裡接過材料,說道:“我們商業局負責各類物資的采購和分配。這是省署責成我們商業局做的一個調查工作,怎麼了,齊局有不同意見?”

齊天成尷尬的想挖個地洞鑽進去,漲紅了臉說道:“不不不,我沒意見,就是這麼一問。既然李雲海同誌一直在做事,也做出了成績,我收回之前的質疑!”

他拍拍屁股,垂著腦袋,喪然離開。

李雲海訕然笑道:“阿姨,多謝你幫我說話,不然今天真的要被齊局開涮了。”

唐玉霞拍了拍手裡的調查報告,說道:“李雲海,伱這個報告做得很好,值得表揚。”

她沉思片刻,說道:“照你這個報告來看,我們省裡的計算機普及率,還遠遠不足!”

李雲海點頭稱是:“大中專院校尚且如此,中小學就更不用說了。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可不能隻是一句空談啊!沒有計算機,娃娃們上哪裡摸計算機?連計算機都沒有機會摸,又怎麼上機,怎麼學習計算機技術?”

唐玉霞深以為然,說道:“各個單位都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李雲海輕輕一笑:“各個機關單位,企事業、學校,每年都有經費,隻不過他們都不把經費放到購買計算機這一項來。說到底還是不夠重視。計算機貴嗎?的確很貴。但也可以購買二手計算機,4000塊錢一台,一個機房50台計算機,也不過20萬,哪個單位拿不出來嗎?即便是城區的中小學校,也完全拿得出來!”

唐玉霞臉色肅然。

李雲海心念一動,說道:“我們要解決的,不僅是各個單位的計算機普及,還要解決廣大市民百姓,尤其是社會上青少年對計算機知識的渴望。我倒是有一個良策,就是需要局裡的幫忙。”

唐玉霞問什麼辦法?你說吧,能幫的,我肯定幫你。

李雲海說,我們省個協,打算在西州開一家專門的電腦培訓學校,規模越大越好,就是這個場地比較難找。

唐玉霞雙眼一亮,說這是個好事,場地?我來幫你們協調,需要多大的場地呢?

李雲海說既然是興辦計算機培訓學校,當然是越大越好,十個班,二十班都行。

唐玉霞問,你們省個協才收集那麼一點資金,平時辦公用都夠嗆,哪裡還有錢購買計算機開學校?

李雲海說計算機的事情好辦,我來提供,相當於是我個人的投資,從學費、上機費用裡賺回來就行。

唐玉霞又問上課的老師哪裡請?

李雲海說,各個機關單位,都有一兩個懂電腦的操作員,組織起來就是一批不錯的教師。

他早就把什麼都考慮周到,現在隻缺場地。

唐玉霞陷入了沉思,然後說道:“場地的話,倒有一個很合適的地方。你興辦的這所學校,你是打算做為盈利性質的呢?還是想做為公辦性質的?”

李雲海哈哈笑道:“阿姨,其實都差不多,我反正就是賣辦公設備。1982年,我國律法修正案正式認可個體經濟和社會力量辦學的合法地位,民辦學校也算是合法化了。事實上,我國私人辦學,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的私塾。孔子在家鄉開辦的私學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個有名的大塾師。今年十月份召開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又確立了私有經濟的地位,我想,以省個協的名義辦電腦學校,怎麼樣都是可以的。”

唐玉霞擺擺手,說道:“你彆誤會我的意思,我知道你可以辦這個培訓學校。我的意思是問你,你要是私人辦校,那你就得出錢租下那片教學樓,那肯定會很貴。你要是走公辦的路子,那我可以幫你協調,暫時將那片教學樓借調給你們使用。”

李雲海哦了一聲,問是哪裡的教學樓?

唐玉霞說,湘江師範學校搬到了黑石渡那邊,原有的校址空了出來。

李雲海問原校址在哪裡?

唐玉霞說在河西。

李雲海心想,河西那邊都是學校,而主城區是在河東。培訓學校開到河西去,河東這邊的學生,每天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肯定會影響到招生。

因此,他覺得河西太遠,問唐玉霞,能不能在河東這邊找到合適的場地。

唐玉霞說那我得幫你看看。

李雲海說,那就請阿姨多費心,幫我留意留意,我們自己也找一找,最好是主城區的,臨街的房子,這樣交通方便一些,因為大多數孩子連自行車也沒有,隻能乘坐市區公交車來往。

談完話,李雲海回到辦公室。

商業局的機房和局域網已經組建完成,信息科平時的工作,就是維護機房和局裡的電腦。

電腦室的工作還是不變,上麵交待什麼,電腦室就做什麼。

李雲海並不直接安排電腦室的工作。

省個協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個體戶兼職的,這個單位本就和正規的單位都不相同,每天有幾個人輪值就行。遇到大事,像一年一度的個體戶大會,每個月一次的會長辦公會,才需要李雲海這個會長出麵。

個體戶平時都是各自為政,個協的存在,給了他們一個反映民心和需求的上傳下達的場所。

收集到民意後,李雲海就會找省裡的相關部門尋求解決的辦法。

所以他看起來工作多,其實也不忙。

今天是周六,下午五點半,李雲海從商業局回到店裡。

店裡沒有開單。

李雲海早就習慣了,也不著急。

他在店裡轉了一圈,把汪麗麗和張潔喊了過來:“這些機器每天都要擦一擦啊,不要用水,就用乾抹布,把上麵的灰塵掃一掃,不然客戶進來看到,樣機這麼臟,彆人怎麼想?”

汪麗麗和張潔答應一聲,趕緊拿抹布過來搞衛生。

李雲海正準備回家做飯吃,看到店裡走進來三個人。

為首的是個矮胖男人,四十來歲,一米六左右的身高,肚子圓鼓鼓的,像懷孕似的,他人中上留著一撇小胡子,讓人一看就聯想到抗戰片裡麵的小鬼子。

還有一男一女兩個人,一看就是此人的隨從,都穿著很正式的職業套裝,男跟班又高又瘦,戴著眼鏡,卻一直彎著腰,生怕前麵的小胡子說話,自己會聽不見似的。女的個子也不高,一米六五左右,穿上高跟鞋可以達到一米七,很年輕,留著一頭清湯掛麵的長發,嘴角總是帶著微笑。

李雲海走上前,問道:“你們好,歡迎光臨四海商店,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你們?”

小胡子實在有點矮,要抬頭才能和李雲海說話,用十分生硬的國語問道:“你們的經理在不在?”

李雲海一聽對方說話,便知道這人的確是東洋人。

改革開放以後,來我國旅遊、投資、工作的外國人日益多了起來。

不過都是沿海城市比較多,在西州街麵上,李雲海很少見到外國人。

能到內地來的外國人,在國外的身份地位都不會簡單。

李雲海掏出名片,遞了上去,不卑不亢的說道:“你好,我就是這裡的經理,我叫李雲海。請問你們找我,有什麼事嗎?”

和其他人一樣,小胡子聽說李雲海就是這裡的經理,也露出一抹不敢置信的神形,但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李經理,你好,我是秋野千裡。”

不知道為什麼,李雲海一聽到這個名字,就特彆想笑。

他強行憋住了笑意,說道:“秋野先生,請問你們有什麼事嗎?”

秋野千裡伸出左手,左側的女子嘿了一聲,拿出一張名片,放在秋野千裡手心裡。

李雲海接過對方的名片一看,好家夥,原來對方是東洋東方化學公司在大中華區的業務經理。

秋野千裡說,他聽說李雲海先生在建設一家耗材廠,特意從香江趕了過來,推銷他們公司的產品。

耗材生產中,最重要的原料就是電荷調節劑,而全球能生產CCA的公司,除了東方化學公司,就是堡土穀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兩家公司都是東洋的。

李雲海要開耗材廠,必然離不開CCA,在自有產品研製成功之前,他隻有這兩個選擇。

雖然隻有兩家公司生產CCA,但這兩家公司之間也存在競爭關係。

李雲海尋思,多半是林小鳳上次去香江考察原材料市場時,和對方有過接觸,對方對他有關的信息,肯定是從林小鳳嘴裡知道的。

沒想到這些東洋人推銷產品如此不遺餘力,為了打開內地的市場,一聽說有人開了耗材店,馬上就跑過來洽談生意。

秋野千裡說,他們東方化學公司的CCA,是全球領先的產品,遠勝於其他同行,又說如果李雲海現在訂購CCA,可以給予適當的優惠。

李雲海不由得沉吟。

他雖然組織了一個80人的科研團隊在研發新型的CCA,但能不能成功,多久能研發出來,這都是未知之數。

就算試驗室裡研製成功,想要投入生產,進行量產,又需要一個實踐和試用的過程。

最終的產品,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能不能和東洋人現有的產品一較高低?

李雲海無法做出保證。

如果時間拖延比較久的話,那他隻能找東洋人進貨。

於是他問道,你們給我的優惠價格是多少?

秋野千裡說,我們的電荷調節劑,每一千克的零售價是1000塊錢人民幣。你拿貨一噸以上,我們給你打九五折,兩噸以上打九折,三噸以上可以打到八五折,這就是最低的折扣了。

三噸CCA,價值300萬,能打八五折,可以節省45萬塊錢,還算不錯。

李雲海心想,不管買不買他們的貨,先牽著這條線總有用處。

他微一沉吟,問道:“秋野先生,你們在大陸有沒有設立分公司?”

“我們公司暫時還沒有到大陸設立分公司,不過有此打算。我們在香江有分公司,從香江發貨過來也很快速。”

“好,我知道了。我的耗材廠,還在建設當中,要幾個月以後才能投產。到時我們再聯係你。不過,你們的CCA也太貴了!原材料是我國進口的,你們調合一下,就要賣千萬倍的價格!你們賺的太多了。”

“李先生,全球範圍內,隻有兩家CCA的供應商。其他地區,都無法生產出這種產品,我們賺的是科技附加值。米國人的科技那麼發達,那麼厲害,他們也曾經投入了巨資進行研發,結果還是以失敗告終。”

秋野千裡越說越高傲,此人雖然矮,但頭卻仰得高高的,給人一種眼高於頂的感覺:“如果你們也能研發出來,你們也會賣高價的!不過,嘿嘿,給你們三百年,你們也不可能研發出來!這樣的高科技產品,隻有我們東洋人才能研製成功!”

李雲海心裡的火氣,騰騰的在冒!

瑪的!

你居然跑到我這裡來大放厥詞,還說我們三百年都研製不出來!

老子一定要爭口氣,用三個月時間研製出一種新產品,讓你見識見識華人的智慧和厲害!

人爭一口氣!

李雲海現在特彆想爭CCA這口氣!

秋野千裡那蔑視一切的眼神,給了李雲海想殺人的衝動!

“秋野先生,你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吧?”李雲海沉聲說道,“米國人研究不出來的東西,我們華人就研究不出來嗎?我們華人要做一件事,就肯定能做成功!”

“哈哈!勇氣可嘉。”秋野千裡仿佛是一個得勝歸來的大將軍,神氣中竟還帶著幾分傲慢和不屑,“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李雲海也不想跟他打嘴仗,但又忍不住說道:“秋野先生,世事無絕對,凡事皆有可能!”

秋野千裡眼裡閃過一絲冷意,嘴角勾起了一抹輕蔑的弧度:“我們這次到大陸來,先去看了珠海,那邊的發展稍微好一點,但也就那樣。西州!嗯,西州,這個地方,我很有記憶!我常聽我的父親說起這座英雄的城市,幾十年以前,我父親所在的隊伍,在西州遭受了最強有力的反擊!不過嘛,這裡後來還是被夷為了平地!對不起,我不是故意提及那段往事,我也不想傷害我們之間的友好感情。”

李雲海差點就要動手痛扁對方一頓!

“秋野先生,我們這裡不歡迎你,請你離開。”李雲海直接下了逐客令。

秋野千裡眼神裡閃過一抹奇怪的亮光:“李先生,我們不能活在過去,我剛才隻是情不自禁的回憶了一下往事。不過,那些事情都過去了!我們兩國之間,現在是友好鄰邦的關係。”

李雲海沉聲說道:“沒有過去,哪來的現在?數典忘祖,為人不齒!你們的父輩,就在我們這片熱土地上,铩羽而歸,舉手投降!想必你也記憶猶新吧?”

秋野千裡臉色一變,咬了咬滿口的黃牙,隨即慢慢的平靜下來,說道:“好了,我們就不要再談過去了。我們還是談未末的合作吧!”

李雲海正在氣頭上,哪裡還想和此人談什麼合作?說道:“你們從我國進口原材料,加工以後再高價賣給我們,幾百塊錢的成本,你們卻能賣出幾百萬的高價!這是新時代的掠奪!打的是一場技術戰、經濟戰!我告訴你,我們華人一定會雄起,一定會研究出新型的CCA,打破你們的壟斷,把你們的高昂售價打下來!”

秋野千裡陰沉著臉,把牙齒咬得格格作響,說道:“李先生,你這麼說就不對了。你我都是商人,在商言商。我們的CCA賣得貴,是因為我們前期的研發,投入了你想象不到的成本。其實我們賺的是微利啊!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收回成本。”

李雲海心想,我信你個大頭鬼!

資本家最拿手的本領,就是不停的壓榨和打壓,然後還要美其名曰,給你們創造就業機會,這和打斷你的腿,再賞你一副拐杖,還得讓你感恩戴德有何區彆?

東洋的兩家公司,切斷了CCA的發展空間,樹立起高高的技術壁壘,彆人就算想研發,也繞不過他們的專利,他們利用領先的優勢,死死的卡住CCA的研發脖子,大肆搜刮全球的錢財。

人家有專利,賺錢是應該的,但這些人的心是真的黑,利潤達到了這麼高,還不知足。

李雲海心裡的那股傲然之氣,油然而生。

秋野千裡不想傷了買賣的和氣,影響公司賺錢,說道:“李先生,我們是來做生意的,請你認真考慮我們的產品。我們就在香江,這名片上麵有我們的聯係方式,你可以隨時找我們訂貨。打擾了,再見。”

他居然還躹了一躬,然後帶著人離開。

虛偽的人,隻顧小禮,卻失大體!

李雲海好不容易才讓自己平複心情。

“雲海!”林芝清脆的喊聲在門口傳來,“你們還沒有下班呢?剛才我好像看到有幾個東洋人。”

李雲海剛平複的心情,又被她給燃起了怒火,說道:“對,那幾個人就是東洋來的。一個個趾高氣揚,瑪的,什麼玩意!”

林芝走過來,笑道:“怎麼回事?他們怎麼惹到你了?”

李雲海揮了揮手:“不想再說。走吧,我們回家做飯吃。你還沒有吃飯吧?”

林芝笑道:“沒有吃啊!這不來陪你一起吃呢!去外麵吃?還是在家裡做?”

李雲海說在家裡做吧,家裡有菜。

他看了一眼手表,吩咐大家下班。

晚上吃過飯,林芝問道:“我聽媽媽說,你要開電腦培訓學校?”

李雲海嗯了一聲,說有這個想法,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地方。

林芝說這麼大的省城,總能找到合適的場所。

兩人商量晚上去哪裡玩。

林芝說我們晚上去跳舞吧?

李雲海說你喜歡跳舞,那就去跳唄!

兩人關了門,前往省文化館。

省文化館的舞廳生意真的好,每次來都是爆滿的。

李雲海和林芝買了票進去,跳了一個小時。

他倆一直跳,不用換舞伴。

林芝長得貌勝天仙,不知道有多少男人想邀請她跳舞,但都沒有機會。

兩人跳出了一身汗,這才回家。

衝過涼,李雲海把房裡的大燈關了,隻留著床頭的一盞小燈。

燈光幽幽暗暗的,很有氛圍。

林芝和他在一起幾個月了,不再像初時那般羞澀。

兩人恩愛過後,躺在床上聊天。

“雲海,你現在是科級乾部,可以分房子了。”林芝手撐著下巴,用手輕輕撫過李雲海的心口,說道,“科級乾部可以分到一套50平方米的二居室呢!”

李雲海也有些心動,笑道:“話是這麼說,能不能輪到我呢?”

林芝輕輕打了他一下:“找我媽說去啊!你是她單位的!”

八十年代,市民主要是通過福利分房來得到住宅。

城市的房子數量有限,不是每家都能分到,得通過打分從高到低排序,這次沒輪到就得等下一次。當時打分是根據工齡、年紀、居住人口輩數、家庭成員數、工作成績等指標來考核的。

樓高和齊整是福利房的最大特征。

作為一般的單位福利房,每月要交一元的房租,每月都有單位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收取。

一塊錢就能住上50平方米的大房子,對當時的李雲海來說,無疑是一種幸福。

西州的私房交易從1979年就放寬了,但李雲海去房交所外麵的牆麵上看了看交易信息,並沒有找到中意的房子。

他找房子,肯定要找城區的,離店鋪近一些的,房子不能太舊,也不能太小。

可是這個時代的房子都極為窄小,往往一家人就睡兩個房間,不過20多個平方米,老人一間,大人一間,兒女隻能打地鋪,吃飯睡覺,晚上起夜,都在這個空間裡完成。

那種多層的老式樓房,樓梯窄得隻能容一人通過,稍微胖一點的人,隻能側身而走。像席夢思之類的新式家具都很難抬上去。

這樣的房子,對李雲海來說沒有什麼用處,還不如住在現在這裡方便。

1984年底,西州開展了住房製度改革,在住宅建設中首次引進了商品房概念。

全市有好幾個商品房在建,不過都是比較偏遠的地方,在楊家山、樹木嶺一帶。

80年代的西州,西江上還隻有一條大橋,二環線還沒有呢!

往北過了國防科大,四方坪一帶還全是水田和魚塘。

新開發的商品房小區,等於全部在當時的郊區。

李雲海有的是錢,想買房子是分分鐘的事,但一定要挑對了地方買。

現在的房子雖然便宜,但也小,都是小戶型,40平方米、60平方米,而且布局也不合理,升值空間極低。

不過便宜是真的便宜。

李雲海曾經到一個還在建的商品房小區去問過,最小的房子,隻要3000塊錢就可以買到。

一般的職工家庭,兩口子的工資加在一起,每個月才100元左右,還要顧一家老小的開支。3000塊錢一套的房子,對他們來說無疑於是天價,想都不敢想。

所以老百姓們最期盼的還是單位的福利分房,每個月隻需要一塊錢就能解決住房問題。

西州的房價,直到2010年以後才有大幅的增長,但後來又得到了有效的調控,房子隻住不炒,成了全國房價最低的省會城市。

李雲海現在孑然一身,住在這裡也夠用。

不過如果能在城區分一套50平方米的二居室,帶廚房廁所的那種,那就更完美了。

“林芝,那你幫我問問阿姨,看看能不能給我分一套房子。然後你也搬出來,我們住一起得了。”

“哎!”林芝輕輕捏了捏了李雲海的臉,“你想得可真美!想娶我啊?”

“想啊,你嫁不嫁?”

“那得看你對我好不好。”

“哦,我現在對你還不夠好啊?”

“還行嘍!應該可以更好吧?”

“怎麼樣個好法?你立個標準。”

“我也說不出來,反正這樣也行了!等我們到了結婚年齡,我就嫁給你!”

“哈哈!”

兩人又恩愛了起來。

分房子的話,林芝不提還好,提了以後,李雲海就記在心間。

這天,他來到省化工研究院,查看研究的進展情況。

讓他失望了。

科學研究,哪有這麼快的?

雖然李雲海給他們指明了方向,但要研究出一種新的CCA來,現在看起來還是遙遙無期呢!

李雲海把大家召集起來,開了個短會。

“我今天隻講一件事。”李雲海沉聲說道,“五分鐘就講完,不耽誤你們的時間。就在昨天下午,東方化學公司大中華區的經理,來到了我的四海商店,你們猜,他是來乾什麼的?”

“推銷吧?”有人喊道。

李雲海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是來推銷的,但順便也是來凡爾賽的!哦,你們可能還不明白凡爾賽是什麼意思。就是來炫耀的,來下戰書的!我嚴重懷疑,他們已經知道我們在研究CCA的事情了。我早就說過,研發CCA,是我們的機密!你們一定要嚴守秘密!”

大家十分驚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不可能。

李雲海其實也隻是猜測,沉聲說道:“那個人來到我店裡,跟我說,米國人造不出CCA,你們華人也造不出CCA,給你們一百年,不對,他說的是三百年!給我們華人三百年,我們也造不出來CCA!”

他越說越生氣,手臂不停的揮舞,到最後簡直就是聲色俱厲!

李雲海用力一巴掌,拍在講台上,說道:“他打著假哈哈,說我們西州是英雄城市,可惜的是,幾十年前被一場大火給毀了!你們都明白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吧?”

眾人當然明白,一齊說道:“去他瑪的!”

李雲海臉色沉著,語氣激昂的說道:“東洋人都跑到我們西州來立威了!我不管他們是不是已經知道我們在研究CCA,我都要請求你們,爭一口氣,把CCA給我研究出來!西洋人做不到的,我們華人做得到!東洋人能做到的,我們華人也能做到!”

這場幾分鐘的演講,極其富有煽情能力!

80個科研人員,心裡都憋著一股氣。

這個年代的人,精神麵貌與後世不同,他們奮發昂揚,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他們希望國家崛起,希望民族複興,也願意為此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李雲海說的話,打動了他們。

“好了,我的話講完了,請大家回到崗位上,繼續研究!”李雲海說隻講五分鐘,就隻講五分鐘。

離開化工研究院後,李雲海騎車來到商業局。

11月的天氣,溫度驟然降低了許多,天空灰濛濛的,雲層離地麵很近,像是隨時有雨落下來。

李雲海來到唐玉霞房間,委婉的提出來想分一套房的請求。

唐玉霞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和小芝商量好的吧?你倆還沒有結婚呢,就想著分新房了?”

李雲海便知道,林芝已經在母親身邊吹過耳旁風了,於是笑道:“阿姨,我現在的房子是租的,麵積小得很,又是在一樓,現在還算好,一旦到了明年開春,梅雨季節一來,我那個房子肯定會潮濕不已,我買的那些電器,隻怕都要被水泡了。我住這樣的房子,其實也無所謂,我是農村人,什麼樣的苦都吃慣了。林芝不行啊,她可是嬌滴滴的千金大小姐,怎麼能讓她跟著我受苦呢?我是科級乾部,林芝也是正式職工,我們兩個人分一套房子,不過分吧?”

唐玉霞揮了揮手:“行了,彆酸了,你不說得這麼可憐,我也會為你們謀劃的。”

李雲海連聲說道:“我就知道阿姨最好了。這事我隻求你,求彆人都不管用。”

唐玉霞微一沉吟,說道:“我們單位是有福利分房的,隻不過你的資曆太淺了,我現在若是給你分房,怕有人說閒話。”

李雲海心念一動,說道:“能不能我出錢買下來呢?也行啊!隻要有房子。”

他去看過商業局的福利房,就在商業局的員工宿舍後麵,很不錯,是五層樓的新式小區,樓梯間十分寬闊,抬什麼家具都上得去。

唐玉霞訝道:“買下來?那我們局裡還沒有開過這樣的先例。那你為什麼不買商品房?”

“太偏了!商品房建七層樓高,戶型又小得很,擠擠密密的,小區沒有綠化,不實用。”

“那倒也是。嗯,這樣吧,我先幫你看看,有合適的機會,我肯定幫你弄一套房子。”

“謝謝阿姨!”

“對了,有個事,得交給你去做。”

“好,請吩咐。”

“西州市決定在西長街和潘城堤巷那邊再開一個夜市街,你知道那邊吧?”

“知道啊!”

“嗯,那邊有幾個我們的局下屬的單位,他們對開夜市街有微詞。你是省個協的會長,又是我們局裡的科長。這個事情,交給你去協調,再好不過。”

“多開一條夜市街,這是多好的事情!我一定支持!”

“事是好事,但會影響到那一帶單位的職工。你去了解一下情況,能說服的就說服一下吧!”

李雲海說好,我這就去跑一趟。

他回到辦公室,把劉傑喊上:“劉傑,我們出去辦事。”

劉傑倒是一愕。

因為他參加工作以來,一直都是坐辦公室,從來沒出去辦過什麼事。

“好!”劉傑答應了一聲,跟上李雲海。

李雲海帶著劉傑下了樓,到省個協辦公室裡來。

吳彩豔和王斌都在裡麵值班,看到會長,都笑著打招呼。

李雲海問道:“你倆誰跟我跑一趟吧!我們出去辦點事。”

吳彩豔笑著問道:“會長,辦什麼事?”

李雲海便把西州市要多開一家夜市的事說了。

吳彩豔啊了一聲,說道:“這倒是好事!可是為什麼要開到西長街那邊呢?開到中山路三角花園這邊來多好?三角花園本來就是一個夜市,如果再把周邊開發出來,那整條街都是燈光夜市了!”

李雲海搖頭道:“這是西州市裡的規劃,我們能有什麼辦法?”

劉傑笑道:“我知道,西長街的對麵,就是下河街,下河街那邊雖然沒有夜市,但白天擺攤的人特彆多,這些人都住在附近,晚上就正好到西長街來擺攤,我估計西州市方麵是這樣考慮的。”

李雲海讚許的看了他一眼,心想這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吳彩豔起身說道:“那我跟你們跑一趟吧!辦公室的事,就交給王斌同誌處理。”

王斌說你們去吧,這裡也沒有什麼事要做的,一天到晚閒得很。

吳彩豔和劉傑都有自行車,但他們都笑著說要坐李雲海的摩托車。

李雲海讓他們坐到後麵,沿著五一大道一直往下開,來到西長街。

西長街白天就是菜市場。

如果晚上再改成夜市街,那這邊就更加熱鬨。

李雲海三人來到一家百貨商店,這也是商業局下屬的單位。

結果他們剛一開口,對方就絲毫不給麵子,說不行不行,這個夜市街,絕對不能開在這裡!

李雲海很是奇怪,問他們為什麼不能開在這裡?

這條街本就不長,附近有好幾個大單位反對,那這個夜市街肯定就開不起來。

就算西州市裡強行通過這個計劃,隻怕也會扯皮不斷,到時商家和攤戶打起來,那就不好看了,也不好收拾殘局。

百貨商店的負責人振振有詞的說道:“李科長,這事你不能怪我們,你想啊,我們百貨商店,晚上要營業到九點半鐘,他們夜市一來,把門口一條街全堵了。你看外麵這條街,總共才多寬?白天被賣菜的堵,晚上還要被擺攤的堵?我們城北百貨公司還做不做買賣了?”

李雲海一想,人家說的還真在理。

他又走訪了其他幾家商業局下屬的單位,都是這樣的說詞。

對方也提出了解決方法:“如果一定要讓夜市街開在這裡,我們也同意,請找一個好地方,把我們單位遷走吧!”

李雲海三人麵麵相覷,一時無解。

第三更,萬字大章,求月票、求訂閱。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