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淩空誰為築瑤台(1 / 1)

寶機如來金剛身需要木屬性的天材地寶打基礎,這件事楚君回知道。

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不需要佛蓮。

一次贏了武擂之後,二十四氣絕新增了一個特效“善食”。

你吃下的食物,可以微弱提升你的內力和氣血

彆人吃飯是吃飯,楚君回吃飯是修煉……他在商軍的時候,一個人消耗的糧食能頂一個小隊。

除此之外,刑者劍的“規正”也在每時每刻提升他的內力。

單就“積累”這種事而言,楚君回不需要借助木屬性天材地寶的“延長連綿”之效。

至於說“用木屬性的力量來打基礎”……也簡單。

他的神意早就湊足了五行,隻需要使用與木屬性有關的神意,然後將“意”與自己的體魄相融便可。

說起來有點玄乎,但楚君回體驗過執魔那種靈肉合一的感覺,單就用木屬性的神意給自己打個基礎還是不難。

對於他來說,這門技法真正的難點是“如來”。

楚君回根本搞不明白“如來”是什麼,也整不明白怎麼才能修煉出自己的“法身”。

他去問菩薩,菩薩倒是能講出來一大堆,但楚君回根本想象不到那些玄乎的不得了的話怎麼往武道去修。

“莫急莫慮,緣到自明。”菩薩道。

楚君回不急,他巴不得天下太平,三教都和和氣氣的同他安靜發育。

……

小雷音寺不是與世隔絕,寺內的很多僧人時不時會下山一趟,或是做法事,或是采購一些日用。

他們回山的時候,總會帶回一些消息來。

這日,楚君回去寂林堂練習禪坐的時候,在院子外看到了幾個僧人,他們的目光時不時瞟過來,好似正在議論的那件事與他有關一樣。

楚君回沒在意這些人,走進了寂林堂。

堂主福升看到了這一幕,他不確定執吾究竟有沒有聽到其他人的議論,也不確定這位是不是真不在意。

但他既然被執吾叫一聲師叔,知道了就不能當做不知道,總得去勸慰開導一番。

“阿彌陀佛,執吾師侄。”福升走去,宣了一聲佛號。

楚君回雙手合十行了個禮,也回了一句阿彌陀佛。

“不知師侄可否聽說過行者二字?”福升試探的問。

“是我。”

楚君回的回答令福升有些驚愕。

竟然直接承認了,福升還以為像執吾這樣的人對於自己的俗世身份都很敏感呢。

雖說也瞞不住就是了……

近日裡,隻有藥師菩薩沒了肉身,執吾作為帶著菩薩山求蓮的人,身份基本瞞不住。

這也是寺裡的很多人在聽說“行者”的故事後,第一時間就鎖定了“執吾”俗世身份的原因。

“師侄可知現在俗世如何傳你嗎?”

“不知。”

“他們說伱是曇一現,刹那芳華。”

外界都說行者死了,和藥師菩薩一塊死在了廣財聖君手,但福升知道並沒有。

菩薩借助十五步蓮重塑了肉身,而那如同魔主的行者也成了她的弟子……法號“執吾”。

83最新地址

在將菩薩送到小雷音寺後,執吾的氣息很快虛弱了下去,關於這點,境界稍微高一點的人都看出來了。

所以很多人在把“行者”和“執吾”串聯起來後,自然而然的推測出了一件事……

行者在和廣財聖君的那一戰中受了重傷,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靠著燃燒壽命、燃燒境界之類的秘法才從其手中逃出。

結合他後來突然變虛弱的這件事來看,他很可能在幫菩薩重塑肉身後,就已經到了極限,一身武學境界十不存一,無奈加入佛門。

這種早年風光,晚年悲涼的人的並不少見,但楚君回看著還很年輕,這麼早就進入“晚年悲涼”的階段總是讓人惋惜。

福升怕他是心如死灰才來悟“空”,這般人總容易在禪定中坐死過去,故而選擇了先開導一下。

“雖然俗世之人說你是一現即逝的曇,但一生能做到你之前那些壯舉的又有幾人呢?怕是不少羅漢也難比,你彆執著於過去太多,在小雷音寺安心修行便好。”

福升很認真的將自己對這件事的態度凝練成一句話:“曇一現,隻為韋陀,驚鴻一瞥,刹那永恒。”

你曇一現,隻為成為韋陀佛教大護法,保全菩薩的安危,世人隻是匆匆看到了你的身影,卻無法抓住,熟不知你的刹那在此時已經成為了永恒。

“我曉得了,多謝師叔關心。”楚君回隨便找了一個蒲團,就打算開始修煉禪坐。

閉眼之前,他笑著說了句:“佛曰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時一現耳。”

“但曇未必隻有一現之妙,如果要我來說,那必是……”

“一叢優缽曇好,移得西天小本來。日色煙光浮紫氣,淩空誰為築瑤台!”

他嘴裡說著佛法,口中卻反駁的是佛祖。

他昨日是坐禪第三境,今日卻直入坐禪第五境。

閉眼悟得了“空”,睜眼卻看到了“苦”。

“苦”從何來?

本體一入空境,心中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分身那一雙雙眼睛看到的人和事就格外清晰。

他們傳武天下,隻在俗世,所以麵對的那些人,都有自己的苦難在。

婦人懷胎十月生下嬰兒,又耗儘三年來哺乳,自己吃粗劣食物,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還要用火把食物烘乾,避免生涼沾染病氣。

窮漢為求二兩白銀為老父治病,割肉賤賣,最終把自己削成了一具枯骨,先一步離開人世。

有人天生閉脈,難通武學,耗儘一生,求而不得,青絲變白發,一輩子就這樣匆匆過去了。

……

楚君回睜開眼,歎了一口氣。

悟哪門子的“空”性?一閉眼就是十方世界傳回來的畫麵。

人人都被八苦所累,偏偏這些苦又都被他看到。

閉眼斬了這些雜念固然可以,但那不是自欺欺人嗎……斬了雜念又不等於八苦就不存在了。

楚君回在冥冥中有一種感覺,佛祖或許也遇到過類似的選擇。

他選擇了悟空,除六塵,清六根,互六識,自己往去走,摘得佛陀果位。

但那樣對嗎?

他成佛之後,反過頭來渡深陷八苦中的世人又渡了多少?

由此可知,先成佛帶動後成佛純屬扯淡。

楚君回決定

不悟空,隨人世八苦沉淪成魔。

第一更

83最新地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