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被黑了(4k)(1 / 1)

重塑千禧年代 漁雪 8780 字 1個月前

易科和索尼一直存在競爭與合作,但關係向來不錯。

最親密的時候,兩家企業掌門人互為對方董事會的成員,即便斯金格退出易科董事會,方卓也依然連任了索尼的外部董事。

過去這些年,公司之間的業務合作、專利授權、技術互補、共同投資……

這些共同打造了“典範”。

易科誕生之時正是索尼巔峰的尾巴,彼時索尼市值接近1400億美元,如今,易科市值突破1700億美元,索尼仍有將近300億美元,兩家加起來即將跨越2000億美元的大關。

從1400到2000,總體規模上升,產品遍布全球,堪稱一場雙贏。

所以,易、索之變頗為讓人驚訝。

而且,事情一曝光出來就是方總辭任董事、石田佳久公開批評,矛盾未免過於突出了。

事關兩家全球聞名的公司,又直接從上層引發,索尼新掌門人的激烈態度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包括蘋果和三星都在注意相關情況。

因為,今年的索尼傳感器是為三家供貨的。

距離禦三家十月發布會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這個關頭爆發控製權之爭,到底想乾什麼?還能不能保證產能穩定?

當事人的回應沒有讓輿論等待太久。

易科掌門人方卓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電話采訪,否認石田佳久的抨擊,隔空反問“索尼才是傳感器公司的大股東,易科隻持股24.7%,何談尋求控製權”。

同時,他從自己的角度來揭示這件事,“索尼傳感器公司發展很快很好,索尼集團有意回購股份,遭到了易科的拒絕,從而產生矛盾”。

最後,方卓談了自己的期望,“希望索尼集團尊重傳感器公司的獨立運營,我明確的說,不希望也不接受索尼的股份回購,最大的原因在於對索尼集團的運營失去信心。”

他以最後的感慨作為采訪的結束,“索尼已經不是原來的索尼了”。

僅隔半天,國內媒體就轉載了華爾街那邊的報道,新浪更是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來作為憤慨的標題!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哪有大股東指責小股東尋求控製權的!

符合常理嗎?

方總回應一出,立即有華爾街的知名對衝基金TH出來發聲,搞了一封對索尼的公開信,認為索尼傳感器的剝離是一次極其成功的決策,不應該阻撓它的獨立運營與發展,應該繼續推動它的上市。

索尼集團什麼德性?

索尼傳感器現在什麼樣?

還不知道怎麼選嗎?

當然,TH雖然發表了觀點,但用詞比較委婉。

可是,索尼方麵聽得十分清楚,這一勸告被索尼另一位副總裁迅速的懟了回去,表示將會根據更適合傳感器業務發展的原則來進行決策,絕不會屈從於任何外界壓力。

大股東態度十分強硬,儘管沒有完全大白話的就是要把傳感器業務回收集團,但這個“絕不屈從”還是讓人為索尼傳感器公司的命運而略微擔憂。

有媒體梳理了傳感器公司的股權架構,除了索尼大股東持股52.9%,易科二股東持股24.7%之外,還有六家零散的歐美日投資機構。

明麵上看,易科很難追逐控製權,但是……

如果這家公司繼續融資,甚至等到上市,考慮到易科公司的地位和方總的影響力,當前24.7%的股份著實也是不少了。

輿論曝光,易科和索尼都沒有再接著發聲,事情隨著索尼另一位執行副總裁吉岡浩的表態而似乎出現了緩和。

“索尼不是一定要把傳感器業務回收集團,隻是在探討更合適的發展方向。”

“我們與方總之間存在一些誤會。”

“方總是一位擁有遠見卓識的商業領袖,索尼一直以來都很感謝他這些年來的合作,我必須要強調一點,現在麵臨的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索尼傳感器的供應也絕對不會受到影響。”

吉岡浩的資曆和地位都很高,如今也已經入選索尼董事會,他的出聲和掌門人石田佳久的沉默被認為是一種妥協。

而索尼傳感器公司的更多現狀也被扒了出來,如今向智能手機供貨的CMOS傳感器全都來自冰芯國際的申城工廠,但是,這家索尼傳感器曾經持股50%的工廠早已被冰芯國際掌握控製和運營權。

也就是說,索尼傳感器目前在全球打出招牌的CMOS是受製於方總的。

吉岡浩的表態沒有獲得易科和方總的回應,但這也正常,這樣的商業衝突多是需要較長時間來溝通和緩和的。

一方是擁有持續研發能力的大股東,一方是擁有不少股份且掌握製造能力的二股東,就算真的不緩和,也得商量好股份的處理吧。

兩天過後,正當媒體輿論的注意力從這件事上轉移之際,新的消息被索尼方麵憤怒的曝光。

——易科成立了全資控股子公司“易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索尼申城研發實驗室的團隊跳槽易科光電。

——冰芯國際要求回購索尼仍舊持有的28.9%的二廠股份。

預想中的緩和沒有出現,反而是雙方矛盾以一種沒想到的激烈方式直接刺破了。

易科選擇撇下索尼,直接自己來做CMOS傳感器!

專利怎麼算?訂單怎麼說?產能供應怎麼辦?

易科從合作者化身直接競爭對手,索尼傳感器公司在RB本土的工廠還沒有交付,目前這個狀況要如何解決?

一係列的問題被擺上了桌麵,也再度引來媒體的關注。

短短兩天時間,索尼在消息曝光之後壓住了憤怒,易科與冰芯方麵也都依舊沉默,但陸續有新的消息被透露出來。

據說,索尼方麵也沒想到易科居然這麼強硬,掌門人石田佳久與執行副總裁吉岡浩等高層乘機飛往申城,然而,他們並沒有見到方總本人。

以及,索尼高層實地探訪申城二廠,結果連門也沒進去。

9月29日,返回東京的索尼掌門人石田佳久召開新聞發布會,麵對各路媒體,憤怒的表示“這是一場可恥的掠奪”。

同時,將會提起對易科和離職員工的訴訟。

這一次,易科終於給出了公開回應。

“易科對於索尼傳感器公司的未來深感擔憂,不確定索尼集團的決策依據到底是集團利益還是傳感器公司的利益。”

“基於對穩定供應鏈的把控,易科成立了致力於影像及傳感解決方案的子公司。”

“索尼CMOS的研發是易科、冰芯、索尼的三方合力,本身也進行了專利互授,易科光電並無任何侵權行為,一切都在專利互授的框架之內。”

“易科光電近期入職的員工屬於冰芯國際申城二廠的研發實驗室,索尼集團的言論失實,已經對輿論造成誤導,易科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易科基於現狀的聲明和易科光電迅速對客戶的接觸徹底的激怒了索尼。

專利確實……互授了,不僅是CMOS專利,事實上也存在冰芯這方麵的工藝專利,而易科方麵的研發同樣下了功夫,但是,索尼仍舊是最大的研發方!

而實驗室團隊的變動是去年進行的,用以由冰芯方麵支付高薪與獎金,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早有預謀中的早有預謀!

情況還能挽回嗎?

易科光電都要開始接單了!

索尼集團的高級顧問,也是兩次錯失登頂索尼掌門人之位的中缽良治,他瞧見這樣的現狀,多年來的怨念終於被刺激的爆發出來,直接麵對媒體揭露了方卓的真實麵目。

“方卓對索尼傳感器早有策劃!”

“當年就是他在東京遊說斯金格進行了業務剝離!”

“不光傳感器,索尼如今的頹勢就離不開方卓的推波助瀾,斯金格在任期之內對財報的粉飾就有方卓的資金助力!”

“不不不,當年斯金格能夠成為索尼CEO,方卓也是一起過來參加了董事會的!”

“方卓在索尼的董事會上極力勸說董事們給斯金格投票,最終導致了一個完全不明白集團整體業務應該如何發展的英國人成為索尼的領頭人,由此間接導致了索尼多年的下滑!”

“那是2005年!斯金格當選索尼CEO是個錯誤,他這個錯誤加上方卓當選外部董事更是錯誤!錯上加錯,這造成了索尼在戰略上的混亂!”

中缽良治多年的怨念爆發出來便極其洶湧澎湃,甚至往前追溯了與傳感器業務完全無關的往事,把前任掌門人斯金格給牽扯了進來。

他提到了“粉飾財報”,提到了“資金助力”,還提到了2005年的一場關鍵的董事會!

中缽良治如今在索尼已經邊緣化,但他曾經是絕對頭部高層,更親身參加董事會和角逐CEO的職位,這麼一揭秘……

原本對傳感器業務不感興趣的媒體都被吸引了過來。

這是秘史啊!

沒有當事人站出來,這些都會被掩埋在曆史之中啊!

如果按照這樣的揭秘來看,索尼與易科成為合作“典範”似乎正是在斯金格執掌集團的時期,而隨著斯金格的下馬,雙方的矛盾立即變得尖銳。

對上了!完全對上了!

方卓是怎麼忽然成為了索尼的外部董事?

原來是斯金格的力挺!

斯金格是怎麼成為索尼的掌門人?

原來是方卓在背後出謀劃策,甚至親自上場參加董事會?

至於粉飾財報、資金往來,這些還能不能進行追究?

中外大小媒體紛紛報道,易科與索尼的衝突從傳感器升級到另一層麵,而冷不丁被扯出來的斯金格十分憤怒,索尼想要乾什麼?

他第一時間給出回應並幫忙辯解:“很多人忘了,我出任索尼CEO是因為索尼先前業務的嚴重下滑,我不是為了這個職位,而是為了挽救索尼才站了出來。”

“索尼的執行副總裁吉岡浩前些天還說過,方總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商業領袖,他出任索尼的外部董事是合乎業界常理的任命。”

“中缽良治沒有提到,索尼之前的董事會不隻是方總一個人當外部董事,而是有好幾位享譽盛名的商業領袖,這裡麵還包括了RB公司,甚至,也不單是方總一個華人。”

“隻有方總一個人的支持就能讓我當選CEO嗎?不,是大部分的人都支持我,我才能成為索尼的CEO。”

“中缽良治是個失敗者,事實證明,索尼剝離傳感器業務是極其正確的,子公司的發展前途無量,如今已經是CMOS領域的第一名,沒有易科手機的成功就不會有索尼傳感器的成功,這本是一場雙贏,但因為索尼高層的短視而成了如今讓人遺憾的局麵!”

“中缽良治無端的抹黑我‘粉飾財報’,但很多決定是大家一起討論拍板的。”

“為什麼我對索尼的改革失敗了?”

“恰恰是因為索尼充斥了太多中缽良治這樣的人,我任職CEO的這些年,絕大部分精力都不得不放在僵化的人事改革上麵。”

“我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這幾年全球智能手機發展的浪潮,但索尼這方麵十分遲緩,因為存在很大的內部鬥爭,索尼手機部門想要使用相機部門的技術,這是十分正常的內部合作,但一直都被後者拒絕。”

“索尼相機部門的技術寧願給外麵品牌,也不願意給自家的手機。”

“你們猜,這個情況是怎麼得到改變的?”

“是方總這個外部董事注意到如此情況,從旁建議和乾涉,最終讓索尼手機用上了自家技術,也由此帶來一些部門的改革。”

“這個事情完全可以在索尼內外得到求證。”

“中缽良治這個失敗者的心裡滿是嫉恨,我認為現在的CEO石田佳久進行了錯誤的決策,但是,幸好不是中缽良治當選CEO,不然,他隻會比石田佳久更糟!”

斯金格知道怎麼戳人痛處,他還以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方總的善良。

索尼前任掌門人不願背鍋,順便站出來揭示索尼嚴重的內部鬥爭,輿論再次嘩然,各路吃瓜群眾也迅速的聚集了起來。

秘史!新秘史!

還有嗎?

撕逼,全都給撕出來吧!

現掌門、前掌門、執行副總裁、高級顧問、前途無量的傳感器業務、易科的掀桌單乾以及方總這些年過去的一些小活動……

誰對誰錯?

難不成方總真是多年前就對索尼傳感器存有企圖?

粉飾財報到底存不存在,斯金格與方總有沒有合謀?

一時間,分析漫天飛。

但是,這個時候的新浪反而謹慎起來,沒有輕易著筆,保持著一定程度的低調,這個事……這個事吧,很難評。

好像是有人在黑老板……

怎麼黑的?

他們把過去的事情說出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