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故人(1 / 1)

回檔少年時 鄧丁 1911 字 1個月前

淩晨四點多,江川市的校園內還是一片沉靜,但食堂裡麵已經燈火通明,為了安頓好這一天參加校慶的校友們的早餐、中餐和晚宴,食堂的工作人員幾乎沒怎麼睡覺。

昨天食堂管理處副主任黃小明已經和管事的人打過招呼,張雲起哥倆帶著食材過來之後,就給他們在和食堂三樓的自助餐廳安排了一個灶台。

食堂三樓是學校專門用來招來視察的領導和參加學校活動的嘉賓的,裝修不亞於這時候高檔酒店的餐廳。張雲起哥倆一起把食材搬上來後,張雲峰換上了潔白的廚師服,開始配料、切菜、殺魚、洗蔥薑蒜,忙的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直到熬製魚湯的時候,張雲峰才有了點空,張雲起就把昨天下午在傑出校友事跡報告會上拍的那些照片拿出來,讓大哥把裡麵的人和頭銜仔細記下來。

今天的事兒能不能成可全靠這個,所以張雲峰記的很認真。

六點多的時候,學校食堂管理處副主任黃小明來了一次,他吃了一碗張雲峰做的棲鳳渡魚粉後,叼著張雲起給的小熊貓在廚房和自助餐廳視察了一圈,就回去補回籠覺了。

這次來參加校慶的校友們都住在學校指定的賓館,就在學校邊上,學校還安排了一群學生會學生負責接待他們。

七點鐘不到,學生會的人就已經在賓館大廳裡候著,引導洗漱完後的校友來市食堂三樓用餐和參加上午的校慶活動。

湘南人偏愛米粉,江川市人偏愛重口重辣的乾切粉,儘管餐廳早餐是自助式的,麵包油條豆漿包子餃子水果都有供應,但人最多的地方還是張雲峰煮魚粉的餐台前。

張雲峰是第一次麵對這種場麵,雖然心裡有幾分怯場,但也沒有手忙腳亂,因為魚湯早已經熬製好,調料擱在碗裡擺了一桌子,他隻需要下粉、撈粉、添加魚湯就可以,程序簡單,倒也能做到忙而不亂。

張雲起很清閒。

他帶著記者證坐在窗戶下吃著早餐,順帶觀察餐廳裡有哪些名氣大的校友在吃魚粉,隨便掃了幾眼,他就看到了好幾個算是有點名頭的大拿,都是名牌大學的教授領導,像武大的院長錢端國,中大的教授吳林濤,還有一個清華大學經管院的教授,叫馬自清。

馬自清是昨天趕回母校參加校慶的。

昨天晚上他在母校的一個老友家打了半宿的江川字牌,睡也睡到老友家裡,起床後,老友叫他去食堂用早餐,馬自清欣然同意。

幾十年沒在母校食堂吃過東西了,儘管口味肯定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但他還是很期待,畢竟再怎麼變,也是家鄉的味道嘛。

來到食堂三樓後,馬自清點了一碗魚粉,吃了一口,就覺得鮮辣無比,對著老友很有些感歎的說:“還是家鄉的東西好吃呀,這滋味,這辣味,我在首都多少年都沒嘗過了。”

一碗魚粉三口兩口吃完,馬自清感覺酣暢淋漓,還有點兒意猶未儘,沒吃飽,於是端著剩下的魚湯讓張雲峰加粉,他雖然是國內超一流大學的教授,但生活節儉。

馬自清第一次過來的時候,張雲峰就已經認出了他,弟弟雲起給自己看的照片裡有這個人,他連忙接過瓷碗熱情地說:“馬教授,我給您重新做一碗吧,味道濃一些,新鮮一些。”

&n,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