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前路4k(1 / 1)

諸天影視流浪 隨緣筆名 10191 字 1個月前

西岐王宮。

“鬼穀先生!當年我承諾的手稿。這麼多年過去,孤也隻完成了三十二卦。”

“不錯了,操持西岐如此大的基業,還能完成三十二卦。”

王明拿著手中的竹簡,竹簡之上刻畫了《易經》當中的前三十二卦。

也就是構成的竹簡。

《易經》在後世已經不是原版,被儒家大肆的修改,但是六十四卦的卦象還是流傳下去了,隻是卦詞被篡改部分。

王明知道六十四卦,卻不能給文王姬昌提示。

感受了一下手中竹簡。

它如今隻是比較精致、高級的凡間竹簡而已,沒有任何的不凡之處。

這需要姬昌將其完成之後,才會顯示出氣神異特特征。

就在王明還在查看竹簡的時候。

突然有師侍者前來稟報,丞相薑子牙求見。

王明和姬昌都疑惑薑子牙來這裡乾什麼。

薑子牙被姬昌請回西岐,自然不是立刻起兵乾紂王,即便薑子牙願意,姬昌不會允許薑子牙發兵殷商。

“參見大王!”

薑子牙斜披銀色華貴披風,頭戴金色冠冕,從外麵走進了大殿。

他此時的精神樣貌,和前些年完全就是兩個樣。

之前就是一個精神矍鑠的寒酸老頭模樣,如今身上散發著一股貴氣,還有淡淡的上位者氣息。

“他怎麼在這裡?”薑子牙瞥見了站在姬昌下手位置不遠的王明,頓時眼神一凜,心頭疑惑起來。

在西岐的這些年,他發現王明基本呆在院子,幾乎就不出門,所以他對王明的敵意也漸漸地消散。

“丞相來此,可是朝歌那邊又有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

不管薑子牙心頭是怎麼樣的想法,但此時他在阿文王姬昌的麵前,也不能有失禮數的事情出現,立刻開始做正事。

“臣昨日見邊報,紂王剜比乾之心,作羹湯療妲己之疾。崇侯虎紊亂朝政,橫恣大臣,……今百姓如在水火之中,大王以仁義廣施,若依臣愚意,先伐此亂臣賊子,剪其亂政者,則天子左右見無讒佞之人,庶幾天子”薑子牙一臉正氣淩然的表情說著。

王明站立一側靜靜地聽著,薑子牙這段話,簡單來說就是“傾君側,誅奸臣崇侯虎。”

給崇侯虎的罪名就是監督鹿台建造,勞民傷財,禍國殃民。

對於這個罪名王明差點沒控製住表情。

帝辛建造鹿台,就禍國殃民;西岐大興土木建造靈台,就是利國利民。

要不是周最後勝利了的話,薑子牙這個借口,能被史官噴死。

而且,

西岐大興土木建造的可不止一個靈台,還有一個封神台。

王明看著薑子牙,心頭暗道:“如此針對崇侯虎,難道是因為自己當初監督鹿台失敗,如今被崇侯虎建造成功,讓他麵子下不來?”

文王姬昌聽完薑子牙的提議,思索片刻之後,開口說到:“我和崇侯虎都是大王的臣,我主動功法崇侯虎於理不合。”

姬昌最為在意的還是出師必須有名。

將闡教和西岐結合起來看,就是拳頭大就是硬道理,成王敗寇,曆史由勝利者書寫。

但姬昌很清楚,他玩的是權力的遊戲。

他必須要遵守規則。

不能夠去破壞規矩,規矩就是權力,他破壞規矩,就等於破壞權力。

西岐在這個時代很強大。

除了打不過殷商,其他諸侯勢力都是可以碾壓的。

可即便西岐再厲害,也扛不住諸侯一起起兵揍他。

所以他必須出師有名。

推翻帝辛需要正確的理由,能讓大家認可的理由,而且理由還需要在規則內。

不然的話,

即便他將帝辛推翻了,他西岐也無法坐穩這個江山。

他怎麼反叛帝辛,其他諸侯王就能怎麼反他。

比如:董卓以下犯上廢天子,曹操就攜刀刺殺董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懿有樣學樣;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司馬昭有樣學樣;司馬家……

規則不可以胡亂破壞,破壞之後那將是一場無下限的循環。

“主公擁有天子賜予白旄黃鉞,得專征伐,原為禁暴除奸。正好誅殺崇侯虎這等奸佞。”薑子牙立刻補充話語,打消文王的猶豫。

姬昌想了想,攻打崇侯虎出師有名,一可以擴散自己的名聲,二可以擴展土地,三可以削弱紂王的勢力。

文王思索了一下,然後道:“太師可願代孤領兵,討伐崇侯虎?”

“在下不會帶兵,恐會耽誤大事。”王明連忙拒絕。

文王姬昌眼中一道失望之色,以難以察覺的速度閃過。

姬發這些年晴雨不輟的到王明那裡學習,在王明那裡見識到各種各樣知識。

姬昌也是通過姬發,了解到王明涉獵的方麵真的太廣泛了,簡直就是一個全才。

政治經濟、農耕畜牧、兵法韜略、外交遊說……

各方麵都非常精通。

姬昌最後心中暗歎:“哎!終究是我西岐沒有能夠打動他之物啊!”

站在一旁的薑子牙連忙拱手道;“臣願與大王代勞,以效犬馬。”

旋即,

姬昌對著薑子牙說道:“孤擔心丞相此去殺伐過重,還是由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彆端,可以共議。”

說白了還是有些不放心薑子牙。

薑子牙進入了西岐,還並沒有帶兵的經曆。

老板發話了薑子牙自然不敢拒絕:“大王大駕親征,天下響應。”

王明見他們要開始商議出兵的事宜,立刻對著姬昌提出了告辭。

雖然修為上,王明可以隨時打死眼前的兩人,但王明並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看人如螻蟻一般的心態。

不說打殺姬昌會有氣運損失,薑子牙背後的勢力就不好惹。

而且,

王明本身就是從弱小的凡人崛起,自然不會歧視和看不起凡人。

修煉久了,確實容易出現唯我獨尊、視眾生為螻蟻的情況。

比如:帝釋天就是典型。活的太久,直接窮極無聊的瘋了。

王明的強大是穿梭諸天世界獲得而來。

此刻在一方世界占到了最高點,也會因為世界上限的問題,立刻前往更加高級的世界。

到了高級世界,立刻伏地做小,猥瑣發育。

自然不會有什麼高高在上,放不下身段,有那種唯我獨尊的心態。

········

透露著一股極簡風格的院落。

王明躺在座椅之上,一手拿著竹簡細細品讀。

這竹簡正是從姬昌那裡拿來的《周易》。

如今的周易還並不完整,本來王明是不想拿來的,但一想到姬昌跟薑子牙去討伐崇侯虎,不會有時間繼續編寫《周易》。

竹簡之上的內容,很是精妙。

雖然殘缺不全,但內容絕對的乾貨。

可以最為人間算命先生的聖經了,可惜對於王明來說還是太過於的簡單了。

王明因為是黑戶,固然沒有專門研究過推演天機之法,但他修為在這裡,哪怕不推演,很多凡人的命運都能一眼看到頭。

隻需要看看他的氣運強度,就能明白那人的生死禍福。

不過,

也僅僅如此了。

他來接繼續等待了。

王明搖了搖頭將手中的竹簡,正要放下之時,手掌之上傳來,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氣息。

錯愕了一下,瞬間反應過來,開啟天眼,在手中竹簡之上,掃描了幾眼。

“看來我還是小看了《易經》,隻有寥寥的32卦,上麵居然都已經彙集了些許功德之力。

此書完成怕是可以作為一件鎮壓氣運的法寶使用。也難怪周朝可以延續八百年的江山。”

王明推測,《易經》完本之時,多半可以媲美一件先天靈寶的作用。

“可惜我現在需要的不是功德,而是規則感悟,還有前路的方向。”

然後,

王明直接平躺在木質躺椅子上,一手拿著竹簡,開始閉目沉思。

自行突破大羅金仙之後,他就沒有後續功法可以修煉了,如今給他的選擇隻有三條路。

一自我創造功法,二放棄仙道轉修異能量、三找這個世界的一尊聖人拜師。

低境界的功法容易推演,到了這個大羅金仙這個層次可不容易。

正常的仙道,修煉到了大羅金仙,著重參悟天地規則,同時讓那個自身法力和天地規則平衡。

最後在自身法力和主修規則達到圓滿境界之後,轉修另外一部功法。

-----《斬三屍之法》。

以特殊手段行身上斬出善屍、惡屍、自我屍、並且以三件先天法寶承載分身。

斬去一屍可準聖前期、斬去二屍可為準聖中期、斬去三屍可為準聖後期。

最後將三屍再次同自身合一,即可征得混元大羅金仙之位。也就是俗稱的聖人。

王明對於《斬三屍之法》是保持懷疑態度的。

此功法到底傳了多少人,王明不清楚,但到目前為止真的修煉成功的隻有鴻鈞道祖本人。

太上聖人、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是通過立教,從而獲得天地功德,最後證得聖位。

王明對於自己的悟性和資質是很自信的,但是他也從來不會自大到能夠比太上、元始、通天更加的厲害。

他們這種最頂尖的先天生靈都無法修煉成功,更何況王明這種後天生靈?

所以,

王明很早之前就在嘗試走出自己的路。

在「超獸武裝世界」的無儘輪回當中,他推演了三萬次功法,讓他成功的找到了一個方向。

可惜、

那個世界的輪回太坑爹。

一次輪回隻有7天時間。

雖然在時間輪回當中推演,實驗功法,可以抵消失敗對身體帶來的影響,但來來回回都是7天時間。

推演一個開頭,後麵的就無法進行了。

就像種樹、找到了種樹的第一步方法,挖土然後將樹種埋下去,可想要看到後麵的進度,需要超過7天的是時間去驗證。

特彆是大羅金仙之後。動輒千年、萬年修為沒有絲毫動靜,七天時間能搞出什麼?

也正是因此,王明才會掙脫那個世界的輪回離開。

不然的話,哪裡簡直就是實驗功法的保寶地。

躺椅之上的王明突然醒來,猛地坐了站起,然後掃了一眼四周,發現沒有人監視這裡。

立刻將目光集中在手中的竹簡之上。

“居然還有這種操作?”王明心中驚異不定的看著竹簡。

就在剛才王明參悟天地法則,還有推演功法入迷之後,身上不自覺的散發出些許的法力波動。

那股法力悄然的進入了手中的竹簡之上。

然後,

王明腦海之中就出現了《易經》三十二卦的卦象,它們開始輔助王明推演功法,還有參悟天地法則。

它的輔助,

主要是幫忙避開錯漏和歧路。

“如此看來《易經》將會是我在這個世界的最大收獲了。”王明欣喜不已,手掌不住的摩挲著手中的竹簡。

“原來它們還有這樣的功效,不知道我拿到《河圖》和《洛書》,會不會推演的更加的快速。”王明心頭想著。

《河圖》和《洛書》是這個世界演算之法的根源。

不過,

這種想法很快就被王明打消了,《河圖》和《洛書》,依舊是通過天道推演的一切,王明這個黑戶不敢用。

在短暫的興奮之後,立刻再次嘗試進入那種玄之又玄的狀態。

結果,

幾分鐘之後,睜開了眼睛。

“怎麼回事?《易經》怎麼無法進入那種狀態了?”王明疑惑。

將手中竹簡逐一翻開檢查,但都無法得出答案。

最後終究是在「天眼」的觀察之下,明白了原因。

《易經》推演功法,並不是憑空完成的,它是有消耗的。

而這個消耗正是竹簡之上附著的功德之力。

“功德之力!”王明嘴中喃喃自語。

功德之力並不是那麼好活的。

通常大家以為做好事就能獲得天地功德,那是大錯特錯。

好與壞、善與惡,那是人為賦予的屬性。

並不是天地所認定的。

所以會有救千萬人無一功,屠屍百萬不損一德的情況。

王明思索道:“此時明確會獲得功德的應該是:完整《易經》的功德。順應天地大勢的王朝更替功德,天庭諸神歸位的功德。”

封神榜看似是給昊天上帝招收走狗,其實是為天地完成一角殘缺的拚圖。

天道並不完善,需要神去代為完成。

Ps:感謝書友20220917103808317的打賞。,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