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1 / 1)

鐵血殘明 柯山夢 5480 字 1個月前

“客官是往安慶、蕪湖、南京的,還是往九江、湖廣去的,咱家這邊的船都有。”

“客官跟在下來,這邊船馬上滿便走了,你聽在下一言,最近不太平,往大江下遊去的人多,再耽擱片刻功夫,或許今日的船就滿了,又要等到明日,平白誤了一日行程。”

“公子還是給個明白話,往江南若不是我們牙人帶去的,那客船也不敢讓你上船。”

“公子聽小人的,小人給公子帶的船,無論湖廣、南京,都是跑了幾十年了,路上絕無江徒刁難…”望江縣雷港碼頭,一群客船牙行圍著龐雨幾人,何仙崖在前麵開路,郭奉友則不停的推搡,不讓那些牙行太過靠近。

從宿鬆出來之後,龐雨原本是想在城外就上船,經雷水過望江縣,到大江再轉乘。

但宿鬆慘遭屠城,此時的人都忌諱冤魂,來宿鬆的船很少,往往都是從望江販來一些喪葬之物,卸貨之後便匆匆離開,從不敢在宿鬆過夜,一般午後就沒有什麼船了。

從宿鬆往南,出城數裡就到了雷池,雷池煙波浩渺,其中浮動著許多漁船,當日陳仕輔若是通知宿鬆百姓,入了雷池就脫離了危險,這些漁舟就能救活上千人。

一路沒找到客船,龐雨幾人隻得又乘坐自己的馬車趕往望江,往東繞過泊湖,泊湖和雷池半環抱著宿鬆,因為距離大江越來越近,沿途水係縱橫塘湖密集,並不適合軍隊行動,所以才保護了望江縣免於流寇入侵。

郭奉友抓幕友時走過這條路,帶著幾人第二天趕到了望江縣,往江南的客船大多停泊在雷港渡口,午後趕到雷港渡口,便遇到了成群的牙行。

雷港渡口不在大江岸邊,而是在支流雷水岸旁,因處於雷池、泊湖的通江口,附近的糧食、竹器、木材、藥材都通過此地進入長江,是安慶境內一處重要港口。

好不容易到了江邊,龐雨一眼望過去,渡口下停滿各類船隻,大多是兩桅的漕船樣式,全長九丈許,首闊約一丈出頭,船身上設大蓬和頭蓬各一座。

龐雨在安慶盛唐碼頭所見的船隻,也以此種類型較多,龐雨不清楚具體的製作規格,但當日在安慶聽聞的是,這種平底淺船運送漕糧,滿載可達兩千石。

客船很多,岸上也有很多客棧,龐雨沒有急著上船,那些客船的牙人圍著四人拉客,龐雨想看看渡口周圍的情況,一時也不能脫身。

何仙崖一邊叫罵一邊推搡,那些牙人卻不輕易退去,徐愣子走在最後,那些牙行見他又高又壯,不敢去拉扯他,但同樣擁擠在他周圍。

這些牙人長期在碼頭活動,眼色是第一流的,他們一眼就看出龐雨是主家,都是圍著龐雨勸說。

一大群牙行圍著,互相爭奪激烈,還有人伸手拉扯龐雨,絲毫不懼怕四人都帶有腰刀。

龐雨不願和這些地頭蛇糾纏,對他們大聲道,“少爺我去東流的,今日晚了,明日才過江,煩請各位明日過來。”

那些牙行一聽是去東流的,臉色立刻一變,紛紛調頭離開,中間還罵上幾句。

何仙崖擦擦額頭的汗水驚訝的問道,“那東流是何處地方?

怎地他們一聽便走了。”

“從雷港過江便是東流,船費就幾文錢,他們不想費那個勁。”

“二哥你是怎地知道東流那地方的?

我從來未聽過。”

“做功課。”

龐雨從懷中摸出一本書遞給何仙崖,何仙崖一看,原來是那本天下水路路程,這本書快班也有,不過何仙崖隻看了附近幾個縣的,此時大多數人都不出遠門,農村很多人連縣城都沒去過,衙役辦事也最多去安慶,大江以南知之甚少。

“路上你也可看看,男兒要胸懷天下。”

龐雨指指前方不遠處的一處官署,“你們可知那裡是何處地方?”

何仙崖和郭奉友同時搖搖頭。

“是雷港守備的官署。”

郭奉友詫異的道,“這書上連這官署也記了?”

龐雨得意的道,“那倒不是,是我在安慶打聽的,此處設守備一人,有兩三百水兵,周圍沒有其他官署,應當便是這裡了。

此處還有一個巡檢司,還沒發現在何處。”

話音未落,便見幾個穿胖襖的士兵一路往這邊走來,周圍的牙行和挑夫都紛紛讓開。

他們從四人身邊經過時,上下打量了一番,看到龐雨等人帶了刀劍,但行商帶刀的人不少,他們估計見得多了,幾個士兵雖臉色不善,也沒有過來詢問。

龐雨等他們經過之後道,“九江到雷港約兩百裡,雷港到安慶一百餘裡,安慶往下近百裡就是樅陽縣,雷港和樅陽都在安慶管轄之內,從九江到樅陽,有這四個點,便可控製這幾百裡江麵。”

何仙崖趕緊記在腦中,最近龐雨似乎對大江有極大的興趣,沿江的所有事情都在打聽,他覺得自己也該多花點精力。

何仙崖對龐雨奉承道,“二哥如此勤奮,難怪什麼都知道。”

“掌握訊息永遠是對的,遇事方能胸有成竹。”

龐雨有些自得的說完,突然聽後麵徐愣子一聲驚叫。

“我的錢囊不見了!”

……徐愣子耷拉著腦袋,四個人一起出來,同樣被牙行擠在中間,但其他三人的錢囊都沒掉,就他一人的不見了。

徐愣子在這趟出門之前,從來沒出過桐城的範圍,知道要去南京還有些興奮,結果還未登船便遭遇迎頭悶棍。

何仙崖和郭奉友都是快班幫閒出身,對這些套路很熟悉,小偷必定是混在牙行之中,利用擁擠偷了徐愣子的錢囊。

所以他們方才都是用手捂住自己錢囊的,龐雨也同樣如此。

不過即便知道了,也沒法再找到小偷,好在龐雨知道徐愣子不穩妥,出差費並沒放在徐愣子身上。

隻得安慰徐愣子一番,幾人在雷港附近考察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港口,此時日頭偏西,牙行也變少了,果然有些客船是不走的,已經交錢上船的人還要在船上多呆一夜。

龐雨不願在雷港耽擱,見到有一艘船要準備離岸,應當是夜行船,便到船邊直接問價,那船家卻不敢接,很快就有牙行過來。

這艘船是去揚州的,要路經南京,雷港距離南京約七百裡,牙行要價每人船費是一百七十文。

幾人自然沒帶那麼多銅錢,何仙崖跟那牙行討價還價,最後一百三十文成交,又進行了一番錢銀折算,用了不少時間,已經上船的客人都在上麵催促。

等到何仙崖付了銀子,船家又給牙行拿了中見費,龐雨四人總算上了船。

他們坐的這種客船,是普通船商所用的平底淺船,船商首先考慮的不是朝廷定的船隻規製,而是投資收益率,此時船隻速度緩慢,從下遊返回尤其如此,他們需要更大的載重量,單趟載重足夠多,才能保證他們的收入。

所以船商一般是買的軍造船,按普通漕船加長了兩丈,寬度加了兩尺,運糧可達三千石,底倉一般裝載貨物,旅客都在上層艙乘坐,客艙就在首層甲板,占據了甲板的後半截,上麵搭建有木質的頂棚用於遮風擋雨,此時裡麵已經有二三十人。

裡麵沒有凳子,所有人都是盤腿而坐,因為這一趟行船時間不短,用自己的包袱衣物之類的東西墊在下麵,好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休息。

旅客中有行商、仆人、道士、力役等各類人,有些同路的人互相高聲交談,道士在給人家算命,乘船的間隙也在做生意,艙室擁擠又嘈雜,還有人脫了鞋子,倉中彌漫著各種味道。

龐雨也曾見過這種場景,雖然有些心理準備,但還是有些難以忍受,隻得坐到倉門處,這裡風大不好睡覺,但空氣比較清新。

外甲板上兩側各有三四個赤膊的船夫,後麵野雞棚上掌舵的舵手大聲指揮,船夫整齊的劃著槳,船隻在慢慢離岸,一個人坐在前桅杆的蓬巔上,兩個硬帆都沒有升起。

乘著天色還未黑,客船順著雷水進入長江,此時風向順風,客船順流而下,龐雨就坐在倉門處,江麵波光粼粼,兩岸蒹葭蒼蒼,江風吹散了異味,龐雨頓覺神清氣爽。

甲板上的幾個船工開始整理船帆,這種硬帆是用篾片成片織就的,再夾了竹條,整個船帆由十多塊長條塊組成,不用的時候可以折疊著堆積在甲板上,這樣可以不用占據太大的甲板空間,但重量會比軟帆大。

蓬巔上的船工提起蓬索,仰頭大喊一聲,“升頭蓬羅!”

下麵的船夫齊聲喊道,“喲…嗬!”

船帆緩緩升起,那船工每提一把,上下船夫都同時喊一聲“喲嗬!”

龐雨笑嘻嘻的看著,口中低聲道,“江徒。”

鐵血殘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