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1 / 1)

獨治大明 餘人 8370 字 1個月前

眨眼間,時間已經來到六月。

清晨,白色的海浪輕輕拍打著西班牙海岸灰竭色的礁石,幾隻海鷗翱翔藍天,微風中夾雜著海鹽的氣息和遠航前的期待。

身穿傳統意大利服飾的哥倫布站在旗艦“聖瑪麗亞”號的甲板上,此刻目光堅定而深邃,仿佛能穿透晨霧,看到那遍地黃金的新大陸。

身後,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西班牙戰艦,桅杆林立,帆布在風中獵獵作響。

甲板上,西班牙士兵們精神抖擻,他們身穿鐵甲,手持長矛和盾牌,在朝陽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對探險的渴望,還有對財富的追求。

哥倫布轉過身子,對全體船員大聲喊話道:“隻要你們跟著本督,本督保證你們人人都能夠發大財!”

他的聲音渾厚而有力,話語簡潔而有誘惑力,在海風中回蕩,激勵著戰艦上每一個人的心靈。

“總督,威武!威武!”此次敢於隨行大部分都是西班牙軍人,而今聽到哥倫布畫出的這個大餅後,亦是十分激動地響應道。

東方,那裡有著無窮的財富,這似乎成為每個歐洲人的固定認知。

哥倫布是一個十分理性的人,看著眼前像是打了雞血般的三千人,卻是有信心帶領他們滿載而歸。

他始終懂得世人是感性且貪婪的,以為東方每一寸的土地都是黃金,香料亦是漫山遍野,始終是生活在童話世界中。

或許正是這麼一個原因,在自己勾劃的一個又一個藍圖中,他們已經徹底相信自己給他們帶回數之不儘的黃金。

不過東方的黃金和香料沒有他們所幻想的那般充足,但隻要找到正確的方向,通過手中的槍和炮便能拿到自己所想要的一切。

隻要這幫人聽從自己的指揮,那麼他們幫印度王子複國,便可以從印度王室那裡得到數之不儘的黃金和香料。

隨著太陽漸漸升起,海麵上灑滿了金色的陽光。

“出發!”

哥倫布揮動手中的利劍,一聲令下,戰艦們紛紛揚帆起航。

在震天的鑼鼓聲和歡呼聲中,這一支由三十四艘船組成的艦隊緩緩駛離了港口,向著茫茫大海進發。

艦隊按著已經探索出來的航線,在甩掉後麵的小尾巴後,便毫無反顧般地駛向了浩瀚如煙的大西洋。

哥倫布站在船頭,凝視著前方,他相信隻要他們西班牙艦隊出手,那幫奪取印度政權的東方人必定抱頭鼠竄。

其實他隱隱有一種猜測,那個已經掌握火器的東方人,恐怕正是來自於那一個神秘的東方黃金古國。

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他不僅能夠成為掌握整個印度的印度總督,而且還能得到從印度到達神秘黃金古國的路線。

正當哥倫布率領西班牙艦隊橫渡大西洋準備前往美洲大陸之時,此時的東方亦是不再平靜。

六月的東海,這是一個大陰天。

波濤洶湧的海麵上,一艘巍峨的大明商船孤獨地航行。

船身猶如一座小山,高大的帆布在狂風中呼啦啦作響,仿佛是在向這一片陰森的海域中未知力量挑戰。

武大郎是一個身材魁梧的武夫,原本在山東賣燒餅過活,因不滿縣中惡紳的欺淩,遂決定放棄燒餅店前往海上闖蕩。

最初,他亦跟著同鄉人那般,跟隨商船前往九州島,從這裡換取他們的海貨,而後再帶回大明販賣。

因日本的海貨價格低廉,而大明的百姓麵對日本海貨有著極強的購買欲,最差的差價竟然高達十倍。

原本他帶回來海貨需要沿街叫賣,但後麵海貨被酒樓視為高級貨,便被他們以更好的價錢全部包銷了。

正是依靠著兩地海貨的差價,偏偏皇帝對海貨實施了免稅措施,導致所有的利益幾乎都落入他的口袋。

他由原本不足百兩的小商販,在輕鬆突破千兩後,又直奔著萬兩而去,最後一趟的利潤都已經達到數萬兩之多。

武大郎深知人取我棄的道理,在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海貨貿易,導致海貨的利潤一路走低,便決定放棄了這個營生。

隻是他知道大明王朝是一個英明的帝王,隻要不像江南商號那般跟朝廷政令對著乾,那麼皇帝都是鼓勵的。

由於時常跑東海的關係,他亦知曉日本的西北還有一座島,原本不曉得叫什麼,但不知何時起大家都稱之北海道。

北海道並不像日本這般存在王朝,當地的原住民以部落的形象生存,甚至都還不懂得如何煉鐵製作武器。

隻是他們獵鯨的技藝讓人稱歎,僅僅依靠一些草藥加上長矛,還有隻要呆在海灣中的獨木舟,便可以獵殺到那種龐然大物——鯨。

儘管北海道的部落十分落後,但他們所用的鯨油燈十分耐用,而一頭鯨的鯨油量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在英明的皇帝統治下,現在大明的生活明顯向好,對燈的需求越來越高。

以前大家肚子都吃不飽,誰不是天一黑便乖乖上床睡覺,連大號都在自己的床間解決,家裡通常都沒有燈。

隻是朝廷推行了真正的輕賦稅,不僅貫徹三十稅一的基準,而且狠狠地打擊官紳集團的逃稅行為,以前欺負自己的惡紳西門大官人亦上了刁民冊。

如今大家在吃飽穿暖後,誰都不願意早早上床睡覺,而是想要點上一盞燈,然後全家或鄰居一起聊天說些八卦事。

武大郎以自己多年的經商眼光,卻是知道鯨油市場充滿著商機。

這些年他前前後後已經積攢十幾萬銀元,原本他就是一文不值的燒餅郎,而今他再度進行了一場豪賭。

他不僅在天津造船廠訂購了一艘從事貿易的商船,考慮到北海道的土著都能捕到鯨,那麼他們大明為何不自行捕殺呢?

武大郎是一個敢想敢乾的人,當即將自己的想法跟天津造船廠溝通。

此事其實有一點阻力,隻是天津船廠進行上報後,不僅滿足了他加強商船戰力的願望,而且還特許他進入國子監學習一段時間,同時亦加強了他的愛國教育。

他其實知曉這一切都是大明賦予他的,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受人欺負的燒餅佬成為一方富翁,全拜朝廷所賜。

武大郎自然樂意簽署不得攻擊大明商船的承諾書,同時遇到遇難的大明商船需要預警,若海盜實力弱小還需要出手相救。

在購買了帶獵鯨設備的商船後,他招募自己族中的子弟和一些經驗豐富的海員,然後前往北海道捕殺鯨魚獲取鯨油。

事情進展得十分順利,在得到足夠的鯨油後,亦是滿載而歸。

“哥,咱們這批鯨油帶回去,您是不是整個清水縣最有錢的人了?”五粗身材的武二郎眼睛閃著亮光,顯得充滿期待地道。

武大郎心裡清楚這批鯨油的價值,卻是故作穩重地道:“不管咱們賺到多少,你要記住,這一切都是皇帝陛下恩賜的!”

“是!是!”武二郎知曉武大郎是皇帝的堅定擁護者,卻是神秘兮兮地道:“哥,昨天在東極島休息的時候,聽說咱們大明的鯨油走俏。雖然東海總督府在三月份便已經派艦隊圍剿日本海盜,但那個外號叫大友巨熊的海盜跑了,這家夥總是來無影去無蹤,偏偏喜歡打劫咱們大明的商船,所以敢於從事鯨油的商人越來越少了!”

不論是哪個時代,經濟原理其實都是相通的。若是運回國的鯨油總量下降,哪怕大明百姓對鯨油的需求沒有上升,亦會造成國內鯨油價格的上漲。

武大郎的心情是複雜的,因為他比誰都懂得“風浪越大鯨油越貴”的道理。

現在他帶回的鯨油是越來越暢銷,一方麵是百姓的需求不斷攀升,另一方麵是這幫海盜的存在影響了鯨油貿易量。

武大郎倒沒有過於狹窄,卻是望向船頭上的兩門鋥亮的大炮:“朝廷如此貼心允許我們海商安裝重炮自保,我們真要有機會,亦該手刃那個大海盜。”

海風呼嘯著,帶著鹹濕的氣息,吹拂著他那粗糙的臉龐,卻無法撼動他這顆堅定擁護朝廷的內心。

突然,前方傳來了一陣陣激烈的銃聲和呼救聲,打破了海麵的寧靜。

武大郎和武二郎舉目望去,隻見一艘懸掛著大明旗幟的商船正陷入生死搏鬥之中。

幾艘海盜船像餓狼一樣圍攻著它,這些日本武士出身的海盜顯得格外凶殘,正想要通過繩索攀登上船。

然而,大明商船的船員們奮勇抵抗,他們用弓箭、火槍和刀劍與海盜們展開了這一場激烈的戰鬥。

火光、硝煙和喊殺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驚心動魄的戰鬥畫麵。

為首的一個海盜已經成功登船,他獰笑著,揮舞著手中的日本刀,像一個瘋狂的野獸般衝向大明海員。

砰!

大明的海員心知海上危機重重,亦是準備著武器。

武大郎目睹著這一切,心中湧起一股義憤填膺的豪情。

他沒有忘記在國子監的愛國教育,卻是知曉這幫日本海盜的殘忍和貪婪,所以決不能讓他們得逞。

於是,武大郎毅然下令:“準備炮擊!目標,那一艘海盜船!若將它炸毀,賞銀元一百,春風樓花魁一夜!”

在聽到武大郎的懸賞後,王神柱當即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放!”

武大郎是一個合理的管理者,當即一聲令下。

王神柱豎著大拇指一番比對後,這才讓人點火,隻是他亦沒有蹲下,而是半蹲著捂緊耳朵注視前方。

隨著點燃引信,一枚枚重炮帶著憤怒和正義呼嘯而出。

炮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耀眼的弧線,然後狠狠地砸向海盜船,而這一炮準確地擊中了那艘為首的海盜船。

日本的造船工藝落後,並不存在龍骨,基本是由木板拚接而成,船體遇到巨大的攻擊力瞬間被砸得支離破碎。

在這個炮彈射來的時候,日本海盜們驚恐萬分,意識到這枚炮彈要砸中他們的船,紛紛跳海逃生。

那個額頭帶著傷疤的海盜頭目並不是彆人,正是從東海艦隊的圍剿中逃生的大友巨熊,正站在船頭指揮作戰。

在經曆九州島的浩劫後,他深知物資的重要性,所以他便盯上過往的大明商船,從大明商船這裡積攢足夠的本錢,然後再奪回屬於他們大友家的地盤。

“殺,衝上去殺光他們!”

大友巨熊的身材魁梧,麵容猙獰,手中的日本刀閃爍著寒光,正是憤恨地望著這一艘囊中之物的大明商船。

至於巧好從這片海域經過的大明商船,卻是已經懶得多看一眼。

雖然他們的海盜船十分輕便,所以速度要優於大明商船,但那艘大明商船位於外海域。若是對方往深海,那麼他們的海盜船涉足其中過於危險。

何況,現在他們已經鎖定了這一艘運載著日本銀飾和日本海貨的商船,犯不著貪圖那艘吃不到的商船。

原本他覺得是自己放過了那艘商船,但在他全神貫注指揮的時候,卻是突然聽到了一個驚天巨響,一枚炮彈呼嘯而來。

仿佛冥冥之中有天意,大友巨熊在回過頭的時候,便看到一個物體離自己越來越近,而後在自己的視線中無限放大,最終是一片漆黑。

噗!

隨著炮彈落下,大友巨熊的身子被砸得四處飛濺,染紅了大半個甲板。隻是這枚炮彈餘勢不減,整個海盜船當即四分五裂地散架了。

“死了?”

“真的死了!”

“這……這怎麼可能!”

……

大友氏的殘部看到自己的當家人慘死在自己的麵前,原本還想著重振大友家的武士們,頓時像是失了心魂一般。

“殺!”

武大郎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命令宛如炮神的王神柱將炮口指向另外幾艘海盜船,而後再度進行炮擊。

雖然這一次炮擊沒有直接命中,但炮彈落在海麵濺起了十幾米的水花,卻是將那艘小小的海盜船掀翻,而船上的海盜宛如餃子般紛紛落水。

隨著大友巨熊慘死,幾艘海盜船紛紛被炮擊,最後僅僅隻有一艘海盜船逃離,而其他的海盜葬身於海底。

其實有不少海盜抱著浮木想要求生,但大明的海船並不是善男信女,卻是紛紛賞了他們子彈或箭矢。

得救的船主是武大郎的舊識,在表示感謝後,亦是決定前往國子監接受愛國教育,亦要給自己的商船配上重炮。

任誰都沒有想到,困擾大明朝廷的日本海盜最後的頑固分子,竟然給一個名不經傳的海商給炮轟而死。

隻是這仿佛打開了一扇新大門一般,解決海盜其實並不需要依仗東海艦隊,他們亦具備炮殺日本海盜的實力。(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