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七章 可充電的混合動力轎車(上)(1 / 1)

“李所長,這輛轎車的充電續航裡程是多少?”

1839年,世界上第一台純電動車出現,受製於電池技術,純電續航裡程短,一直沒大規範推廣;德國工程師奧托在1876年發明了內燃機,讓發電機組小型化成為可能。

1901年,23歲的德國人費迪南德·波爾舍(保時捷創始人)將汽油發電機組搭載在純電動車上,解決了電動汽車裡程短的問題,於是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動力汽車出現了,這套混動基本結構就是前世常用的串聯式混合動力,又叫增程式混合動力。

很少有人知道,混合動力的技術概念和專利授權的公開,最早是在中國國家專利局實現的。

1997年1月27日,國家專利局受理了中國第一個有關混合動力車的專利申請、內燃機/蓄電池混合動力自行車,專利號;專利人羅先安(1998年7月7日獲得國家專利局授權並公開)。

由於中國電動車自行車的應用開發剛剛起步,電動車技術上的瓶頸首先就暴露出來,即電池的能量有限。

世界上第一輛混合動力技術的汽車、豐田普瑞斯(Toyota Prius)於1997年12月在日本誕生。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動力係統主要由控製係統、驅動係統、輔助動力係統和電池組等部分構成,汽車使用汽油驅動和電力驅動兩種驅動方式,優點在於車輛啟動停止時,隻靠電機帶動,不達到一定速度,發動機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發動機一直保持在最佳工況狀態,動力性好,排放量很低;電能的來源都是發動機,隻需加油即可。

混合動力汽車的燃油經濟性能高,而且行駛性能優越,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動機要使用燃油,而且在起步、加速時,由於有電動馬達的輔助,可以降低油耗;輔助發動機的電動馬達可以在啟動的瞬間產生強大的動力,車主可以享受更強勁的起步加速。

在車輛行駛之初,蓄電池處於電量飽滿狀態,其能量輸出可以滿足車輛要求,輔助動力係統不需要工作;電池電量低於60%時,輔助動力係統起動:由於蓄電池組的存在,使發動機工作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工況,使其排放得到改善。

第一款量產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推向日本市場,該車自重1515kg,裝用頂置凸輪軸四缸,1500cc排量汽油機,最大功率42.6kW/4600r/min,帶永磁無刷發電機,驅動電機亦為永磁無刷的額定功率30kW,采用氫鎳電池,實現串並聯控製方式,百公裡油耗為4.5L,比原汽油車減少了一半, CO2排量也相應減少了一半, CO、HOX僅為現行法規允許值的10%,售價每輛216萬日元(約美元),當年售出輛。

福特汽車公司1998年2月在底特律展出第二代複合動力電動轎車,該車裝用1500cc排量直噴柴油機帶發電機,采用鉛酸電池,交流感應電機驅動,鋁車架,複合材料車身,自重1022kg,百公裡油耗降至3.4L。

1999年,本田混合動力雙門小車insight在美國推出,受到好評。

美國能源部同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等三大汽車公司於1993年簽訂了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開發合同,進行為期5年的研發工作,並於1998年在北美國際汽車展上展出了樣車,在此基礎上,現已推出3款混合動力概念車。

如今麵世的豐田、本田、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油電混合車都屬於不能充電的增程式混合動力車,擁有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技術專利,但按照前世新能源車的概念,屬於節能車,在國內不能申請綠牌,購車時不能享受新能源車的5萬元左右的財政補貼,隻能享受3000元的財政節能補貼。

1992年,從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開始,到布局新能源電機、新能源充電技術和車載電子係統等技術,孫健準備了8年,擁有動力電池、電機(純電)、充電技術和車載電子係統等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專利;收購北汽二廠後,車間、人員和設備都是現成的,擁有汽車底盤、變速箱等多項汽柴油汽車的核心技術專利,還擁有汽車底盤、五速變速箱生產車間和5條自動化生產線(包括汽車和零部件),如虎添翼。

由於朝陽牌磷酸鐵鋰汽車動力電池全球領先,孫健打算研發純電轎車,但朝陽電機研究所所長李孝定建議第一款采用可充電油電混合動力電機,孫健同意了,朝陽電機研究所於去年6月,研發成功全球第一款可充電的混合動力電機。

孫健試駕的這輛混合動力轎車屬於可充電的增程式混合動力轎車,靠充電和燒汽油作為動力。

“孫總,裝配了朝陽牌第二代可充電磷酸鐵鋰汽車動力電池,最大續航裡程可達50公裡,全球領先,加滿油的續航裡程是450公司,續航總裡程能達到500公裡。”

朝陽牌第一代可充電磷酸鐵鋰汽車動力電池最大續航裡程隻有30公裡。

李孝定一臉驕傲,一旦通過專家驗證,申請公司發明專利,這將是全球第一款可充電油電混動轎車。

一輛新能源轎車想通過驗收,獲得上市牌照,還需要通過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進行的整車性能檢測、電池性能檢測、電控係統檢測、車身及底盤檢測等檢測合格。

國內還沒有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技術標準,也沒有新能源汽車的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這款新能源汽車上市,遙遙無期,有孫總在,大家都不擔心。

“鄧總,馬上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技術鑒定,申請公司發明專利。”

雖然沒有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技術標準,孫健也不擔心,反正如今國內還沒有市場,先申請公司發明專利再說,搶占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高點,其他公司到時想進入,涉及到京城電動汽車公司的核心技術專利,每輛車都要繳納技術專利費。

“好的,孫董事長!”

鄧紹光近一年來如同做夢似的,公司從內到外如同脫胎換骨,下周就要搬新家過年了,管理層和普通員工每天都是笑嗬嗬的,公司前途遠大,大家乾勁十足。,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