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昭宗妙計安天下(1 / 1)

王先成說道:“彭州,原本屬於西川,三年前剛被田令孜劃割給楊晟,新設立了威戎軍,以擴大勢力,對抗朝廷。如今,田令孜、陳敬瑄的變亂已經被平息,隻剩楊晟這個‘田閹餘孽’還在搞割據。

在彭州百姓心目中,他們仍然屬於西川,西川節度使王建才是他們真正的領袖。所以當大軍初來的時候,人們沒有進城固守,而是暫避山林,目的是等待王大帥出安民榜。

可是大軍到此已有半年,百姓們非但沒有盼來人民子弟兵,反而遭受了奸淫擄掠,就跟鬼子進村一樣。百姓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他們原先不認可楊晟的領導地位,所以才拒絕服從楊晟的命令。如果王大帥再不加憐憫安撫,恐怕他們就會轉而認可楊晟。”

王宗侃起初隻是作為客氣,或者做出個禮賢下士的姿態,作秀罷了,並沒太把眼前的這位小兵放在眼裡。隨著王先成的侃侃而談,王宗侃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一再把帥椅往他身邊挪,不知不覺之間,兩人已經是促膝而談。

王先成繼續說道:“失掉民心,還不是最嚴重的。各寨每天都會出動六七百人的‘淘虜’隊伍,清晨一大早就出去,直到黃昏傍晚才回來,營地空虛。幸好楊晟身邊沒有人才,倘若有智囊給他出主意,趁‘淘虜’隊伍走入深山之後,先在城中埋一千精兵,然後出動弓箭、石炮部隊各一百人攻擊營寨,再出動五百工程兵,把木頭、泥土、沙石等投入壕溝堵塞道路,再縱火焚燒營寨……我想,我們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王宗侃如聞晴天霹靂,大驚失色,“哎呀!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那我們該怎麼辦?”

王先成給出解決方案:

第一,招安、收容逃進深山的難民;

第二,嚴禁“淘虜”,並且在距離營寨七裡的地方設置警示標牌,膽敢超越營寨七裡砍柴、放羊的,一律斬首;

第三,設立可容納數千人的“招安營”,用於收容接納被招安的百姓;

第四,招安工作需由一人統一負責指揮,建議由王宗侃同誌擔任;

第五,勒令各寨交出被擄掠來的男女老幼,讓難民們自相認領,一家團聚,登記造冊之後,送到“招安營”,膽敢藏匿不報的,斬首;

第六,在“招安營”中設置臨時縣政府,挑選年輕健壯的男子,進山召喚鄉裡鄉親,傳達西川軍的愛民政策和精神;

第七,鼓勵恢複生產。

總結一下,就是要轉變態度,把彭州人民當做西川百姓,而不是當成戰敗國的亡國奴,爭取贏得彭州的民心。

起草完畢之後,遞交總部。

次日,總部發回批文,傳令各軍,嚴格貫徹執行。

果然,三天之後,山裡的百姓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前來投奔“招安營”,由於難民實在太多,“招安營”不得不持續擴建,漸漸地,居然形成了街道、市場,這座臨時的據點已然成了一座新城。

很快,在王宗侃的統一部署之下,當地的生活秩序得到恢複,似乎根本不存在戰爭。難民們在臨時縣長的指引下,漸漸回到了故土,各地紛紛複工複產。“招安營”在一片歡呼聲中,關門大吉。

然而彭州的圍城還在持續。

【李茂貞的獠牙】

在攻克興元府之後,李茂貞表奏兒子李繼密當興元代理市長(權知興元府事),之後又上表請求朝廷再次給顧彥暉頒發符節。

李茂貞要做地區霸主,建立地區新秩序,秀肌肉,於是主動替東川顧彥暉索取旌旗符節(先前的被楊守亮扣押),將東川顧彥暉收做新的小弟。

隨後,李茂貞提議鳳翔、東川兩軍聯合,乾掉西川王建。

當李茂貞吃掉楊守亮的山南西道後,鳳翔勢力正式與兩川勢力接壤。鳳翔李茂貞野心勃勃,要乘吞掉山南西道的勝利餘威,強勢介入兩川事務,與王建一爭高下。

在鳳翔與兩川的大PK中,東川顧彥暉隻能夾縫求生,沒有任何主導權。

如今,李茂貞強勢介入,顧彥暉隻能屈從,被迫接受聯合進攻西川的提議。

李茂貞派兒子李繼密帶兵前往梓州,與顧彥暉聯合進犯西川,卻被王建打得大敗。顧彥暉轉而向王建認慫,賠禮道歉,表示願意與李茂貞斷絕關係,以求王建的原諒。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啦。在沒有解決掉彭州之前,王建是沒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李茂貞的。

這次戰鬥隻是李茂貞對兩川地區的一次試探性進攻,嘗到西川王建的厲害之後也就不再戀戰,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鞏固既得利益上。

李茂貞上疏朝廷,要兼領山南西道節度使。

長安城皇宮裡氣壞了唐昭宗。

剿滅蔡賊秦宗權,最大的受益者是看門狗朱溫;罷黜李煴之亂,最大的受益者是李克用;鏟除田令孜,最大的受益者是王建;如今清洗楊複恭,最大的受益者是李茂貞……

昭宗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折兵。不僅沒有坐收漁利,反而促使藩鎮完成了初步整合,由一盤散沙逐步凝聚成幾個實力雄厚的政治軍事集團。而他們對朝廷的威脅與日俱增。

比如李克用,“帶兵詣闕”成了他敲詐朝廷的口頭禪;再比如李茂貞,居“倒楊”之功而自傲,對朝政指手畫腳,不僅對文武百官冷嘲熱諷,甚至對昭宗也出言不遜。

我大唐天子何以羸弱至此!難以忍受的屈辱更加堅定了昭宗削藩的決心。

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也是孔緯在他登基之初就提出的建議。槍杆子裡麵出政權,軍隊即話語權,必須要有一支聽命於皇帝差遣的強大軍隊。

自那時起,昭宗就著手於擴軍備戰,廣募新兵,編入禁軍序列,然後通過打壓田、楊兩大宦官集團而把宦官控製下的禁軍兵權逐漸回收。

現在,昭宗又把禁軍中的四個精銳部隊的長官全部提升為節度使,並加宰相銜,外放。典型的“明升暗降”,在外放的同時收回其禁軍指揮權。

讓宰相和親王掌握禁軍,這是昭宗的一步大棋。

有了槍杆子,昭宗的腰板也硬了起來。對於李茂貞兼領山南西道的請求,昭宗斷然拒絕,下詔讓李茂貞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兼武定節度使,宰相徐彥若(前宰相徐商之子)當鳳翔節度使。

你不是想要山南嗎?給你,但你也小孩拉屎——挪挪窩,把鳳翔交出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