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聯合殺豬(1 / 1)

當時,孫儒勢不可擋,兵鋒正盛。楊行密在智囊袁襲的謀劃下,象征性地比劃了兩下之後,就放棄揚州,轉而攻取宣州以自處。廬州守將蔡儔意誌動搖,認為楊行密不是孫儒的對手,於是見風使舵,立刻向孫儒獻出城池,舉州投降。

沒想到現在孫儒反被楊行密消滅,廬州蔡儔聞到了末日的氣息,他搜腸刮肚,終於想出一條自救的“妙計”。

首先,他挖了楊行密的祖墳,以此表示與楊行密誓不兩立。

然後,他派使節攜帶官印等,去往汴州,向朱溫獻城投降。他還耍了個小聰明,拉上了舒州刺史倪章,以壯聲勢。

蔡儔的確有點兒小聰明,他知道染指淮南地區是朱溫夢寐以求的。現在楊行密剛剛戰勝孫儒,元氣還沒有恢複,對淮南地區的控製相當薄弱,正是朱溫把觸角伸進淮南的大好機會,此時把廬州獻出來,朱溫一定會欣然接受。接下來,當然就是派軍隊進駐廬州,對蔡儔的封賞也必然十分厚重。

愛耍小聰明的人,早晚要吃大虧。

蔡儔以刨祖墳的方式納投名狀,這份投名狀納給誰都行,唯獨不能納給朱溫。朱溫攻打時溥,時溥派人去碭山挖朱溫的祖墳朱溫打兗鄆二朱,朱瑾派人去單縣刨朱溫母親的祖墳……

朱溫當然想拿下淮南,但現在東線吃緊,無力在淮南與楊行密爭雄。淮南局勢穩定,才是朱溫目前最迫切的訴求。

蔡儔打錯了算盤,踩錯了節拍。

朱溫留下了蔡儔的官印,接受了廬州的投降,卻不肯調發一兵一卒入城協防,並且還通知了楊行密,告發蔡儔。兩頭得好處。

楊行密派李神福率軍討伐廬州蔡儔,並對朱溫感恩戴德。朱溫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投入,卻收獲了淮南當局的好感,暫時安定了南部邊疆。

李神福作為先遣軍包圍了廬州,楊行密隨後親自率領大部隊在廬州城外與宣州田頵會師,對廬州發起了猛烈攻勢。

蔡儔的部將張顥翻牆而出,投降楊行密。

張顥,“蔡賊”出身,起初在秦宗權帳下聽用,後來被分配到孫儒所部孫儒死後,歸順楊行密楊行密對孫儒降將百般優待,派他駐紮在廬州蔡儔背叛時,他又向蔡儔效忠如今楊行密猛攻廬州,他翻牆再投楊行密。

楊行密不計前嫌,把張顥分配到“銀槍都”,隸屬袁稹。袁稹密告楊行密,說張顥這廝反複無常,最好殺了他,以除後患。

楊行密擔心袁稹不能包容張顥,便把張顥安置在自己的侍衛親軍中。

這位張顥從此成為楊行密集團中非常重要的一人,以至日後成為楊行密的托孤重臣之一,而他的名標青史還不止是托孤這麼簡單,後文將會詳述。

三個月後,廬州被攻克,楊行密斬殺蔡儔。部將們都勸楊行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建議刨蔡儔的祖墳,報仇雪恨。

楊行密搖頭,說蔡儔就因為這麼做,才招致天下人的譴責唾罵,我怎麼又能學他呢?

收揚州、平廬州之後,楊行密沒有停下統一淮南的腳步,派田頵進攻歙州。歙州有條件投降。

被蔡儔忽悠的舒州刺史倪章,放棄城池,畏罪潛逃,楊行密派李神福做舒州刺史。

隸屬武昌軍的黃州,也向楊行密獻城投降。

自楊行密擊殺孫儒、入主揚州之後,聲威大震,歙州、舒州、黃州等地紛紛投降歸附,在眾多歸附的城池中,就有泗州。

這就接上了前文兩個重要伏筆:

1,朱溫派去泗州的使節態度傲慢,侮辱泗州刺史張諫,張諫一怒之下向楊行密獻城投降

2,而作為回應,朱溫把轄境內售賣茶葉的淮南官員唐令回逮捕,並沒收了他的一萬多斤茶葉。

汴州與揚州的關係降至冰點。

聯合殺豬

楊行密胸懷寬廣,知人善任,愛惜民力,在淮南地區廣受好評,諸將擁護,士人雲集。在唐末五代時期,楊行密可以算作是藩鎮圈裡為數不多的值得讚揚的軍閥之一。淮南地區正是在他的統領下,逐步從戰火摧殘中恢複過來。

楊行密也很快擺脫了困境,成為江淮一帶的新興霸主。

大唐乾寧二年895正月,楊行密上疏朝廷,曆數朱溫的種種罪惡行徑,請求中央降詔聯合淮南、寧國、義武、泰寧、天平、河東等鎮討伐朱溫。

楊行密很明智,拉攏的“盟友”是兗鄆二朱、河東李克用等朱溫的死敵。

未等朝廷做回應,楊行密就以身作則,逆淮河而上,前往泗州前線視察,並派軍一舉攻克濠州,之後又馬不停蹄地包圍了壽州。

幾番攻擊下來,壽州巍然不動。楊行密打算先撤退,等候河東李克用、兗鄆二朱的響應,以便對朱溫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

楊行密的一位悍將、也是他的小舅子朱延壽,閃班出列,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此時撤退,前功儘棄,自己願立軍令狀,做最後一次衝鋒,倘若不成,再撤不遲。

楊行密的這個小舅子是淮南地區出了名的猛將,立有赫赫戰功。楊行密批準了他的請求。

朱延壽不負眾望,一波次的衝鋒,就把壽州城順利拿下。楊行密命朱延壽鎮守壽州,等待朱溫方麵的反撲。

很快,朱溫的數萬援軍趕到壽州。此時,楊行密已經率主力部隊離開,朱延壽隻有數千人守城。敵我懸殊太大,壽州軍民惶恐不安。

朱延壽把帽子往地上一摔,“他娘的,不就才幾萬人嗎?怕他個鳥甚!”當即命令把騎兵重新分組,每25人為一組,執一麵旗幟,命精銳“黑雲都”隊長李厚孫儒降將帶隊,率領十組,向城外的汴州宣武軍發動衝鋒。

一組25人,十組250人。250名騎兵衝擊數萬大軍。

幾輪拚殺下來,毫無進展。朱延壽大怒,“廢物!250個人,連幾萬人都殺不了,我還要你乾毛?來人,給我拖出去砍了!”

李厚大吼道:“怕死的不是爺們兒!要死也死在戰場上,你敢不敢再給我一點兒人,再給我一次衝鋒的機會。這次若再不成功,要殺要剮,隨你的便!”

部將柴再用也替李厚求情,“再用用唄。”

於是,朱延壽又加派五組騎兵,“125人,夠了吧?”

李厚投入戰場,拚死衝殺,柴再用從側翼響應,朱延壽也率領全部兵力共同衝鋒。

朱延壽和他的團隊完美詮釋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

最後,朱延壽以少勝多,汴軍大敗而逃。

楊行密則率主力部隊攻克了漣水今江蘇省漣水縣。

在淮南楊行密節節北上,蠶食朱溫地盤的時候,李克用也吞並了幽州盧龍軍,並向兗鄆戰場投送了一萬多騎兵,協助兗鄆二朱對抗朱溫。

這是前文的節點,一萬多騎兵南下,朱溫的部隊南撤,戰線收縮。

朱溫所麵臨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北麵的李克用,南麵的楊行密,對他形成了南北夾擊的態勢,負隅頑抗的兗鄆二朱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在河東援軍的支持下開始組織反攻。

如果楊行密的“聯合殺豬”計劃被朝廷批準,那麼朱溫將麵臨被四麵圍剿的危險。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前幾年,朱溫積極運作,促成了朝廷對河東李克用的四麵圍剿行動。現在,楊行密照貓畫虎,也要聯合朱溫的敵人來場“汴州圍剿”。

在這種潛在的威脅下,朱溫不得不做出重大戰略調整,改攻為守,收縮戰線。

然而這次重大危機卻是乾打雷不下雨,陰雲在一片詭異的氣氛中逐漸消散。

五代十國往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