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淮南朱三(1 / 1)

淮南朱三

朱延壽不僅是楊行密的從龍元勳,更是楊行密的小舅子,楊行密妻子朱氏夫人的弟弟。朱延壽勇猛彪悍,殘酷暴虐,喜好殺戮。楊行密扛把子初期,要塑造一副寬厚仁慈的人設,每逢捕獲盜匪流寇,都會好言勸慰,讓他們改邪歸正,不但不予責罰,反而賜予路費盤纏,讓他們洗心革麵,重新做人。然而朱延壽對他們的態度則是格殺勿論。所以楊行密總會在遣返他們時,告誡道:“千萬彆讓朱延壽逮住你們啊!”

後來,當楊行密也想殺人的時候,就會故意把消息泄露給朱延壽,讓朱延壽替自己洗地。

朱延壽的殘酷不僅體現在麵對手無寸鐵的俘虜時,更是在戰場上表現地淋漓儘致。曾有數百人餘人擊退朱溫數萬大軍的傳奇故事。

他對部隊的要求異常嚴苛,要求將士們都要像他一樣,以一當百,毫不退縮。他時常派部隊以寡敵眾,如果敗歸,就把他們全部斬殺。在這種冷酷無情的軍法之下,朱延壽的部隊異常彪悍,戰鬥力爆表。

之前與朱溫的部隊對峙,每當汴軍來犯,朱延壽就下令大開城門、解除防備,恭請汴軍進來比劃比劃,而汴軍始終不敢上前。

自信是第一戰鬥力。即便是威風八麵的汴軍,也對“朱延壽”三個字頗為忌憚,不敢造次。

後來,楊行密把朱延壽安排在了戰略要地泗州,任命他為泗州防禦使。泗州原屬徐州感化軍,位於淮水之北,宿州之南,是朱溫南下、楊行密北伐的橋頭堡。

朱延壽赴任後,楊行密的腸子都快悔青了。

朱延壽本來就恃功自傲,如今有了根據地和強大的兵力,更加不聽楊行密的號令,儼然起了割據稱雄的二心。楊行密放虎歸山,無力節製,隻能隱忍姑息,靜觀其變,希望小舅子能回心轉意。

賊見賊,一點頭。所謂心有靈犀,叛賊之間即便身隔千裡,也能嗅出彼此之間相投的臭味。田頵與朱延壽分隔兩地,卻有強烈的心靈感應。

在田頵公開叛亂前,朱延壽就曾致信田頵,信中酸溜溜地說:“您要是搞大事的話,我願為您牽馬執鞭公有所為,我願執鞭。”田頵大喜,“正合我意!”於是二人密謀同時叛亂,瓜分淮南之地。

與田頵一樣,朱延壽也秘密聯絡了朱溫,還跟朱溫套近乎。朱溫在家裡行三,小名“朱三”,朱延壽在家裡同樣行三,小名也叫“朱三”。所以朱延壽高攀朱溫,稱兄道弟,五百年前是一家,咱是一家人啊,一窩朱,您朱三,我也朱三,我是淮南分三。

後來,有朱延壽的部下逃亡到揚州,向楊行密告密,將朱延壽謀反的事情和盤托出。

如前文所言,田頵、安仁義將要謀反的情報,連杭州錢鏐都早已掌握,楊行密能完全蒙在鼓裡嗎?當然不,用楊行密自己的話說,自己一來是希望他們能夠被自己感召,懸崖勒馬,二來是因為自己沒有抓住確鑿的證據,沒有實錘,“反狀未明”,三來是擔心無故誅殺勳舊功臣,會引起連鎖反應。

其實防範、鏟除朱延壽,楊行密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布局了。

當時,有關田頵、安仁義、朱延壽意圖謀反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傳入楊行密的耳朵,楊行密憂憤成疾,竟至於病倒。

病榻上的楊行密靈光一現,借題發揮,佯裝目疾,裝瞎子。楊行密洞察人心可謂細致入微,嚴格來說,他不是假裝盲人,而是假裝一個假裝不是盲人的盲人。

每當有會見賓客、下屬的場合,他都會如往常一樣,端坐中堂,煞有威嚴,卻時常看錯人、看錯物,而每當有人善意地幫他糾正,他又會表現出極為惱怒,對自己的視力問題極為避諱,不容旁人質疑,唯恐視力問題會影響其統治力。

楊行密極力“掩飾”視力問題的行為,更加堅定了彆人對他視力問題的懷疑。

在演技方麵,楊行密更是無可挑剔。比如,走路的時候撞到柱子上,以至於流血昏厥,久之方蘇奴婢仆人也敢當著楊行密的麵做些苟且之事,特彆是他的妻子朱氏夫人,竟然當著楊行密的麵與仆人私通,而最過分的就是朱氏夫人避諱所有人,唯獨不避諱楊行密,非要體驗當麵偷情的刺激,楊行密視而不見。

就這樣一裝就是三年,楊行密騙過了所有人。

這一天,楊行密又在一次撞昏之後,把妻子朱氏夫人招來,邊哭邊說:“我太難了!臨死之前雙目失明,而膝下諸子都是無能之輩,恐怕不久之後,咱辛苦打拚下來的基業,就要被他人奪走,我經過日夜苦思冥想,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如讓小舅子朱延壽來繼承,如此,我死而無憾了。”

楊行密態度誠懇,所言在理。朱氏夫人毫不懷疑,立刻派人給弟弟朱延壽送去密信,透漏楊行密病重、眼瞎已有三年之久,現決定退位讓賢。

隨後,楊行密派使者到泗州召朱延壽來揚州,說有要事相囑,速來!

朱延壽也早就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楊行密的病症,又接到親姐姐的枕邊消息,當接到楊行密的召喚後,根本不加懷疑,大喜過望,迫不及待地馳赴揚州。

在揚州城外三十裡處的驛站裡,朱延壽遭伏擊,被殺。

關於朱延壽之死,也存爭議。其一就是上述情景,據說是徐溫部署安排的伏擊,成功將朱延壽斬殺另一說是朱延壽到了揚州,楊行密在家裡以家人禮相見,趁其跪拜之時,用藏在衣袖裡的鐵錘猛擊朱延壽的腦袋,朱延壽被爆頭後,沒有立刻斷氣,而是在地上痛苦掙紮、慘叫哀嚎,“久而方斃”還有一種說法是朱延壽獨身一人到後堂拜見“瞎子”楊行密,楊行密忽然睜開眼睛,目露凶光,朱延壽大驚失色,當場癱倒在地,楊行密冷冷一笑,說“小舅子,好久不見,我可想你了,今天終於見到你啦!”隨後刀斧手閃出,將其斬殺。

慣例,求同存異,擱置爭議。總之,令敵軍聞風喪膽、連汴軍都畏懼三分的悍將朱延壽,沒來得及起兵叛亂,就被楊行密用巧計誅殺。

朱延壽死後,楊行密立即升坐廳堂,召集部屬開緊急會議,大家驚訝地發現,主公的視力完好如初!楊行密宣布道:“我之所以雙目失明,全是因為朱延壽。如今,此賊已死,我的眼疾也好了,你們明白了嗎?”

大家這才如夢初醒。之前那些無禮於楊行密的仆從姬妾,全都畏罪自殺。至於朱氏夫人,楊行密幫她找了個接盤俠,另嫁他人。

朱延壽在來揚州前,他的妻子王氏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其實這不是迷信,而是對天上掉餡餅事件的唯物主義辯證懷疑。王氏與他約定,無論情況如何,每天都要派一個使者回泗州報平安。

朱延壽被殺的那天,王氏沒有等到報平安的使者。王氏搖頭歎息,“我懂了。”隨後召集全部家奴院工,分發武器,緊閉大門,做好了戰鬥準備。很快,一隊騎兵就前來搜捕,王氏指揮眾人暴力抗法。

王氏自知抵得了一時,抵不了一世,於是乘間隙把金銀細軟堆聚在一起,點燃了一百多個火把,將金銀財寶連同房屋付之一炬,並說自己寧死不願遭受羞辱,然後縱身跳入火窟,自焚而死。

朱延壽的其他兄弟也遭牽連,一並誅殺。

五代十國往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