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丁會降晉(1 / 1)

可想而知,劉仁恭臨時抓壯丁拚湊起來的這支部隊根本談不上有任何戰鬥力,劉仁恭也很知趣地不敢南下與汴軍硬剛,而是據守戰略要地瓦橋。同時向河東李克用求援。

朱溫圍著滄州構築營寨,裡三層外三層,如同鐵桶一般,連飛鳥和老鼠都不得通過。城裡的糧食吃完,軍民隻能吃土度日,然後就是不出意外的人吃人慘劇。

朱溫派使節勸降,說你們如此困窘,又無援兵,為何還不速速投降?

劉守文登上城頭,親自對朱溫喊話,“我跟幽州,是父子關係。大王您以仁孝治天下,倘若兒子背叛父親,您也會瞧不起我吧?”理直氣壯,不卑不亢。

朱溫覺得有些慚愧,又有些欽佩劉守文,於是暫緩了攻勢,以表英雄惜英雄之意。

劉仁恭向河東李克用求救,前後派去的使者多達一百多人。而李克用因劉仁恭先前的背叛而有刻骨的仇恨,罵他反複無常,不願出手相救。

麵對劉仁恭十萬火急的求援,李克用嚴詞拒絕,“你小子也有今天,該!”

他的兒子李存勖卻苦心勸解,說朱溫已經控製了天下百分之七八十的地盤,甚至連魏博、義武、成德三大河北強藩都向他低頭此三鎮自“安史之亂”後,強大到連中央朝廷都無力約束,所以“藩鎮世襲”也是從這裡開始,黃河以北地區,能跟朱溫對抗的,隻有我們跟劉氏父子,如今,劉氏父子有難,唇亡齒寒。雖然他是渣男,傷害過您的感情,但我們要以德報怨,展現我們寬廣的胸襟,重振河東雄風,名利雙收!

李存勖的政治天賦再一次得到了體現,他擺脫了個人情感的羈絆,脫離了低級趣味。

李克用頓悟,於是答應援救劉氏父子,並定下圍魏救趙之計,派兵攻打昭義地區。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李克用要求劉仁恭派部隊來太原,名為協防,實際也是當人質,作為河東援救滄州的回報。

劉仁恭派三萬部隊入駐太原府。李克用遂派大將周德威、李嗣昭率軍南下,進攻潞州。

與此同時,朱溫陷入到四麵為敵的窘境:

首先是關西地區。

鳳翔李茂貞派兒子宋侃前往成都府做人質,與西川王建結成親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隨後,無後顧之憂的關西集團開始挑戰朱溫的在關西地區權威,邠州李繼徽集結鳳翔、保塞、彰義、保大四鎮之兵,進攻夏州定難軍。

其次是長江中遊地區。

朗州雷彥恭不斷侵襲荊南,而新赴任的荊南留後賀瑰卻始終閉城堅守,朱溫對此相當不滿意,命雙料乾孫子高季昌接替賀瑰,另派五千部隊進駐荊南。

荊南飽經戰火蹂躪,先被朗州雷彥恭、潭州馬殷聯合瓜分掠奪,又被襄州趙匡凝兄弟武力奪回,隨後才被朱溫收入囊中,命賀瑰坐鎮,而朗州雷彥恭卻賊心不死,從未停止在荊南地區的打砸搶燒行徑。

賀瑰接手的荊南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何況賀瑰新官上任,人生地疏,根基淺、實力弱,選擇避敵鋒芒、據城堅守,因而不能武斷地認定其畏敵怯戰,膽小懦弱。

賀瑰是一員大將,卻不是大帥,他隻看到了戰術層麵,沒有上升到戰略層麵。他的眼裡盯的是彈丸荊南,而朱溫看的是天下。

荊南在地緣政治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朱溫勢力在長江中遊的門麵、定海神針,西接西川、東望淮南、南控兩廣,是朱溫統一大業的灘頭陣地。軍隊不夠,可以添錢糧不足,可以運仗打輸了,也可以再贏回來……唯獨不能輸在氣勢上,一句話,不能慫!

賀瑰也是降將出身鄆州朱瑄部下,處事原則是低調謹慎不張揚,所以麵對困難,他的對策是自我消化而不是向上級索取,以免引起同僚的不滿和誣陷、主公的猜忌。這是所有降將的安身立命法則。

好在朗州雷彥恭確實隻是一個跳梁小醜。高季昌接任之後,貫徹執行了最高決策層“不能慫”、“乾就完了”的指示,雷彥恭匪幫抱頭鼠竄,撤出荊南。

關西戰場也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大將劉知俊麵對強敵,臨危不懼,先打了一個漂亮的自衛反擊戰,攻克了保大軍轄境內的坊州,殲滅三千敵軍,生擒坊州刺史。隨後,又與康懷貞迎戰關西集團主力部隊,以五千兵馬攻克關西集團的六萬大軍,之後又乘勝追擊,聯克關西五州。關西集團氣勢洶洶而來,丟城失地而去,從此一蹶不振。

西、南兩個方向的危難有驚無險地解決,目前隻剩下東北方向的劉氏父子和北麵的河東李克用。而其中,劉氏父子已成甕中之鱉,糧食斷絕,吃土度日,躲在東北玩泥巴,臣服於汴州幾乎成定局。

令朱溫萬萬沒想到的是,對他最致命的打擊,居然是來自北麵的李克用。

丁會降晉

潞州是西昭義軍的首府,也是晉汴勢力反複爭奪的戰略要地,控製了潞州,就控製了昭義地區控製了昭義地區,就在晉汴爭霸中擁有主動權。雙方為了控製這一地區,展開了長期的拉鋸爭奪,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如今,東、西昭義軍均在朱溫的掌控之下,坐鎮潞州的是朱溫嫡係丁會。

丁會,是朱溫嫡係中的嫡係。黃巢草軍出身,在草軍中就是朱溫的下屬,後隨朱溫叛齊降唐,一直追隨至今,久經考驗的革命老同誌了。

當昭宗遇弑的消息傳到潞州,丁會悲憤不已,下令全軍縞素,痛哭流涕,久久不能平息。

如今,李嗣昭率軍進攻潞州,丁會率領全城軍民不戰而降。

丁會見到李克用之後,哭泣道:“我丁會並非是無力守城,隻因梁王欺淩唐室,我雖受其知遇提攜之恩,卻實在無法容忍他悖逆行為,故來投奔。”

李克用盛讚其忠義之舉,厚待丁會,地位在諸將之上。

此時的朱溫已經命李茂勳增援潞州,而他自己正集中攻城器械,準備對滄州發動總攻。丁會不戰而降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使得朱溫立刻放棄滄州,全軍撤退。

先前,朱溫征調境內糧草物資,水陸並進,運抵滄州城下,堆積如山。現在朱溫倉促回軍,糧草輜重來不及搬運,朱溫便下令放火焚燒。霎時間,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焰火在幾裡地之外都能看得清楚凡是在船上沒來得及卸下的,就把船隻鑿沉。

劉守文給朱溫寫信,乞求道:“大王有好生之德,因憐憫我滄州百姓,才饒恕我的罪過,解除包圍,我滄州軍民沒齒不忘大王您的恩惠。如今,城中數萬百姓已經數月沒有糧食吃,與其把糧食化為灰燼淤泥,不如施舍給滿城饑民。”

朱溫再次被劉守文感動,忠孝節義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儘致,悠然升起惻隱之心,於是下令保留幾個倉給劉守文。滄州百姓得以艱難度日。

李克用任命李嗣昭為昭義留後,繼續向南推進,進攻澤州。澤州控製著天井關,是進出太行山的重要卡口,在汴軍的頑強抵抗下,李嗣昭無功而返。

丁會降晉,是晉汴爭霸中的重要政治事件。它的政治影響極其深遠,遠超一城一地的得失。這也是李克用厚待丁會的主要原因。

朱溫的心理深受打擊,從此之後,更加猜忌多疑,不再信任身邊人。可以說,丁會降晉,是導致後梁滅亡的開端。雖然這時朱溫還沒有建立起後梁,但丁會已經為其埋下了覆滅的種子。我們後文還會詳述“丁會降晉”的後續發酵。

五代十國往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