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楊渥之死(1 / 1)

【楊渥之死】

楊渥被徐溫、張顥架空之後,內心一直憤憤不平,總想找機會奪回軍政大權。徐溫、張顥也覺得楊渥是枚定時炸彈,務必除之而後快。

二人私下密謀,約定弑殺楊渥,然後瓜分淮南,再聯合向朱溫稱臣。

後梁開平二年(908)5月,徐溫、張顥派心腹將士夜闖楊渥寢房,行弑殺之事。楊渥打算用糖衣炮彈策反刺客,承諾說假如你們能幫我反殺徐溫、張顥,那麼一律提拔為刺史。麵對刺史的誘惑,絕大多數刺客都動了心,唯獨紀祥不為所動,恪守職業道德,嚴格執行任務,把楊渥勒死。

次日天明,張顥緊急召集文武百官,宣稱主公年事已高(畢竟23歲高齡)、體弱多病,於昨晚突發疾病,不幸醫治無效,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王府大廳,裡麵是驚愕不已的文武百官,外麵是全副武裝的刀斧手,眾將領的所有衛士隨從都被提前阻擋在外……不用說,大家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張顥手按佩劍,滿麵殺氣,掃視眾人,厲聲問道:“主公已死,你們大家說說,這軍政大權應該由誰來主持啊?”

眾人低頭不語,無人響應。

張顥怒不可遏,緊緊握住劍柄,提高嗓門,怒吼著再問一遍。

還是無人應聲。

張顥暴怒不已,幾近歇斯底裡地再問一遍。

連問三遍,大家始終保持沉默。氣氛緊張恐怖而又尷尬。

這時候,嚴可求主動閃班出列,替張顥解圍,說道:“軍政大權關係重大,不可兒戲。如今,我們四麵環敵,征戰不休,能穩住局麵的,隻有您!隻是……如果現在就讓您來主持軍政的話,稍顯倉促……”

張顥兩眼一瞪,“倉促什麼?”

嚴可求答道:“廬州劉威、歙州陶雅、宣州李遇、常州李簡,他們都是跟先王(楊行密)平起平坐的朋友,資曆老、功勞大、聲望高,擁兵在外,如果您今日自立為王,他們會不會真心擁護您呢?”

劉威、陶雅、李遇、李簡與李神福、台濛、朱延壽、田頵、袁襲、徐溫等,是楊行密集團的創業股東,“廬州嫡係”核心成員,並號“三十六英雄”,楊行密起兵之初,就是在這36人的輔佐下,逐步做大。

而在三十六英雄中,隻有徐溫立功最少,聲望最低。

楊行密晚年,極力打壓“廬州嫡係”,特彆是田頵、朱延壽的叛變,使得楊行密把“三十六英雄”視作淮南集團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楊行密病重期間,“廬州嫡係”蠢蠢欲動,例如讓劉威襲位的呼聲就很高,鐵憨憨周隱甚至敢當著楊行密的麵提出讓他讓位給劉威。

而一旦“廬州嫡係”得逞,篡奪楊氏基業,作為邊緣人物的徐溫也不會分得太多好處。於是,聰明的徐溫選擇站隊楊氏,表示願意擁護楊氏統治,支持楊渥繼統,這才收獲了楊行密的信任,成為托孤老臣之一。

總之,徐溫在淮南集團內部的聲望不算太高。

再看張顥,他的聲望更是遠在徐溫之後。張顥乃是“蔡賊”出身,最初效力於蔡賊秦宗權,後為孫儒部將,之後投降楊行密,然後降而複叛、叛而複降,當時就有部將建議楊行密把這反複無常的小人殺掉,而楊行密為了展示寬大仁慈,就把他留在親衛隊中。

張顥不僅資曆淺、口碑差,更沒有足以服眾的威望。所以當他怒吼三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回應他。

所以當嚴可求說出劉威等人的名字時,張顥果然沒了底氣,剛才的囂張氣焰瞬間煙消雲散。隻剩無聲的怒火憋在胸口。

嚴可求繼續說道:“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另行擁立一位幼主,而由您來輔政,這樣一來,誰還能有反對意見?”

張顥沉默許久,計無所出。

在這緊張而靜默的片刻時間裡,嚴可求快步走到外麵,奮筆疾書,在一張紙上寫了幾行字,藏在袖子裡,然後再呼喚眾人入王府道賀。

眾人不解,亦不敢多問。

嚴可求複入王府,從袖子裡掏出那張紙,大聲宣讀,硬說這是史氏夫人(楊渥生母)口諭,大意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楊行密死了,長子楊渥又不幸暴病身亡,隻好按照長幼次序,由楊行密次子楊渭襲位,諸將不要辜負楊氏舊恩,一定要儘心輔佐巴拉巴拉……

義正言辭,不容反駁。

張顥臉色慘白,渾身冒虛汗。

眾將這才緩過神來,於是齊刷刷跪倒一片,高呼願意輔佐次公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爾爾。

於是,楊行密的次子楊渭(年僅12歲)在眾將擁護下,成為淮南地區最高統治者,繼承了父兄基業。楊渭,初名楊瀛,後又改叫楊隆演,本書為方便皆寫作楊渭。

生米煮成熟飯,張顥悵然無比。

權力交接儀式完畢,大將朱瑾去嚴可求家登門拜訪,感歎道:“我從16歲就披堅執銳,麵對大敵,衝鋒陷陣,從來不知什麼叫害怕。可今天麵對張顥時,嗬嗬,不怕您笑話,我竟然汗流浹背!而您竟然當麵頂撞,以理服人,最終使他屈服。我這才知道,我隻不過是匹夫之勇,您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朱瑾,不用多介紹。窮極來投,深受楊行密器重,位居諸將之首,軍中的身份是“東麵諸道行營副都統”,而正都統則先後是楊行密、楊渥、楊渭。可以說,在淮南軍事體係中,朱瑾是二號人物。

前文分析過,這是楊行密的政治手腕,越是像朱瑾這樣沒有根基、沒有背景、沒有資曆的三無產品,越會得到大力提拔,而德高望重、勞苦功高的“廬州嫡係”卻是重點打壓對象。

朱瑾從此對嚴可求心服口服,尊其為兄,儘心事之。

弑殺楊渥,雖然是徐溫與張顥合謀,但直接參與弑殺、逼權等一係列行動的,全是張顥部曲,張顥便想獨吞弑主的勝利果實,而不再與徐溫分享。不料被嚴可求阻撓,張顥憤憤不平。於是,張顥又醞釀出一個計劃,除掉徐溫這個隱患。

在張顥控製下的幼主楊渭,任命徐溫為浙西觀察使,外放潤州。這是第一步,擠出核心權力圈,從“中央”外放到地方,接下來當然就是一貶再貶、尋賜自儘嘍。

徐溫當然明白這種套路,當初楊行密病重,“廬州嫡係”將長子楊渥外放,徐溫就提醒過楊渥,如今張顥想套路徐溫,真是打錯了算盤。

徐溫假裝找嚴可求辭行,嚴可求屏退閒人,警告他說這是張顥打算對你下毒手了。

“啊?那我該怎麼辦?”

嚴可求說張顥這家夥性情殘暴而又剛愎自用,一定不會長久,如果你信任我,那麼我就會想辦法救你。

徐溫要的就是這句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