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岐蜀決裂(1 / 1)

【岐蜀決裂】

鳳翔李茂貞與前蜀王建,盤踞在後梁帝國西部。此二人長期聯合,共同抵禦關東強藩的入侵,割據關西、三川。這離不開王建的政治智慧,他曾公開表示過對鳳翔的“外交”政策:“入為扞蔽,出為席籍”,意思是要把鳳翔當做蜀地的屏障,作為蜀地與關東勢力的緩衝區。

當李茂貞的關西集團江河日下的時候,王建雖然趁機撈取了不少好處,但始終會給鳳翔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使之不至於被關東強藩消滅。

特彆是當朱溫建立後梁之後,王建更是直接派出軍隊,與李茂貞一起攻擊後梁的西北部。

岐蜀關係是十分微妙的,既牢固又脆弱。它的牢固程度與李茂貞的實力成反比,如果李茂貞困頓弱小,那麼岐蜀關係就牢靠,一旦李茂貞壯大,岐蜀關係就脆弱。

後梁立國之初,便與河東集團爆發了“潞州之戰”、“柏鄉之戰”,結果均以後梁的慘敗而告終。在此期間,後梁大將劉知俊投降了鳳翔李茂貞,並在李茂貞、王建的支持下,奪取了後梁西北部領土,坐鎮涇州彰義軍。

毫無疑問,彼時彼刻,鳳翔李茂貞是最大的贏家,開疆拓土,吸收人才,實力大增。

於是,岐蜀合作的基礎開始出現動搖,王建沒有了繼續支持李茂貞的必要,於是要調整對外關係,把岐蜀關係由戰略合作夥伴調整為主要敵人。

李茂貞顯然沒有把岐蜀關係看得透徹,他的政治智慧遠遠不如王建。其實,李茂貞隻是王建的一條看門犬,王建長期以來的物資援助,都可以視作是主人對看門狗的喂養,以保證它不被餓死,從而繼續為主人看家護院。李茂貞卻認為,王建是出於恐懼而賄賂討好自己。

當李茂貞的實力得到壯大後,居然得寸進尺,向王建提出了領土要求,要王建割讓巴州、劍州。

王建對身邊人賣慘道:“我以物資錢糧支援李茂貞,已經仁至義儘,而割讓土地,則是拋棄我的人民,我寧願多給他金銀財寶。”隨後又奉送了不少茶葉、生絲、棉布、綢緞等物資。

王建主動示弱的行為使前蜀贏得了道義上的製高點,也成功挑起了國內對李茂貞的仇恨情緒。前蜀境內從官員到百姓、從中央到地方,全都罵李茂貞是個喂不飽的白眼狼。

岐蜀關係的破裂,由此具備了輿論基礎。而促成岐蜀徹底翻臉的導火索,竟然是一件家務事。

在岐蜀蜜月期的時候,王建的女兒普慈公主嫁給了李茂貞的侄子、秦州天雄軍節度使李繼崇,用政治聯姻的手段鞏固岐蜀同盟。

如今,普慈公主派人給娘家送回來一封親筆信,信上說李繼崇驕傲狂妄、嗜酒如命,簡直難與之共同生活。

兩口子感情不和,媳婦向嶽父告狀。

嶽父大人王建便詐稱普慈公主的母親去世,召喚普慈公主回娘家奔喪。普慈公主回到成都後,王建就將她扣留不放。

李茂貞聞訊大怒,認為王建簡直欺人太甚,於是宣布跟王建決裂,並在前蜀東部地區集結大軍,準備大舉入侵前蜀。

岐蜀由親密無間的盟友瞬間化為你死我活的仇敵。

王建召見文武百官,動員道:“李茂貞自從被朱溫圍困(鳳翔之圍)以來,我們就不斷幫助他,想不到他竟然忘恩負義、恩將仇報!你們誰替我教訓教訓他?”

養子王宗侃主動請纓,掛帥正北方麵軍總司令(北路行營都統),又命王宗祐、王宗賀、唐道襲當縱隊司令,分三路進軍;王宗紹為副司令,率領十二萬人,對鳳翔發動進攻。

王宗侃等從成都出發,隊伍旌旗招展,綿延數百裡。

李茂貞的低能在戰爭之初就展現的淋漓儘致,他首先招安了關中一帶著名的盜墓集團首領——溫韜,將其收為養子,將華原升格為耀州、美原升格為鼎州,並以此二州為義勝軍,任命溫韜為義勝軍節度使,並會同鳳翔、靜難進攻長安,向後梁發動攻擊。

與前蜀剛剛爆發大戰,勝負未分,卻分兵招惹後梁,李茂貞啊,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相對於李茂貞的三心二意,王建對此戰是高度重視,命太子王宗懿監國攝政,親赴前線禦駕親征。

在王建禦駕親征的感召下,前蜀軍隊士氣高昂,屢戰屢勝。

王建認為勝利在望,於是返回成都。

雙方隨後在青泥嶺再次爆發大戰,鳳翔將領劉知俊扳回一局,大勝前蜀軍隊,乘勝包圍興元府。唐道襲進駐興元府拚死抵抗,王建及時加派援軍,打退鳳翔軍隊。

王建再次讓太子王宗懿監國攝政,禦駕親征。王宗弼在斜穀擊敗劉知俊,隨後一連攻破十六個營寨,俘斬六千餘人。其餘各路也捷報頻傳。

王建親往興元支援。守軍士氣大振,裡應外合,連克鳳翔二十一個營寨。鳳翔軍隊解圍撤走。唐道襲預先設下埋伏,給撤退的鳳翔軍隊造成重創。

劉知俊的才華有目共睹,特彆是投奔李茂貞之後,深受器重,從而引起了鳳翔其他將領的羨慕嫉妒恨。有人利用這次敗績,進獻讒言,誣陷劉知俊。李茂貞聽信讒言,奪了劉知俊的兵權。

李繼崇提醒李茂貞,說劉知俊窮極來投,隻因一兩句讒言就遭排擠,恐寒了將士們的心。於是,李茂貞將進讒言之人斬殺,以安撫劉知俊。李繼崇邀請劉知俊舉族遷往秦州。

這位力保劉知俊的李繼崇,就是普慈公主口中的“驕矜嗜酒,醉害賢良”以致“民心思亂”的混蛋老公。李繼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個人認為,也許普慈公主隻是王建的一張牌,逼迫李茂貞翻臉的一張政治牌。

岐蜀之戰的第一階段以前蜀的大勝而告終,李茂貞不會服輸的,王建也不會滿足於此的。

這是上天賜給王建的機會。後梁陷入內憂外患,無暇西顧,並且在岐蜀相鬥中偏向前蜀,以製衡李茂貞。然而王建卻再一次止步不前,因為前蜀內部同樣爆發了一場不小的內亂。,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