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哭泣的敬翔(1 / 1)

【哭泣的敬翔】

貞明三年(917),距離朱友貞繼統已經過去四年,在這四年裡,劉岩割據兩廣地區稱帝建國,脫離後梁;“外戚幫”強行分割魏博,導致黃河以北的大片領土脫離後梁。後梁版圖嚴重縮水,朱友貞的威嚴急劇下降。

“外戚幫”領軍人物趙岩於是建議朱友貞“有事於南郊”,說陛下自登基以來,遲遲沒有舉行郊天儀式,所以您這皇位名不正、言不順,這才是造成軍民百姓離心離德的原因,所以臣懇請陛下儘快舉行郊天大典。

封建時期帝王“有事於南郊”,不僅僅是走個過場那麼簡單,郊天大典是一項勞民傷財的浩大工程,所以即便是在和平盛世,天子也不是每年都要郊天的。

正因這是一項勞民傷財的巨大工程,所以“外戚幫”才要積極鼓動。雁過拔毛,不花錢,怎麼貪汙?

為了撈足油水,趙岩建議朱友貞舍近求遠,離開首都汴州而去西都洛陽,理由是可以順道拜謁先帝朱溫的陵墓,祈求保佑。買一贈一,郊天送掃墓祭祖。

朱友貞認為趙岩所言在理,於是決定動身前往洛陽。當時已經進入臘月,朱友貞興師動眾,帶著文武百官動身前往洛陽,準備來年正月有事於南郊。

敬翔急忙勸阻,說郊天儀式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消耗巨大卻隻換來虛名,得不償失,何況劉鄩剛剛在魏博吃了敗仗,強敵就在黃河北岸蓄勢待發,人心惶惶,陛下不宜輕易離京,應該等到北方平定,再郊天也不晚。

好良言勸不回該死的鬼。

臘月二十四,朱友貞率領全體領導班子抵達洛陽,檢查儀式所需的車馬服裝,整修宮殿房屋,布置郊天大典所需各項事務。

與此同時,李存勖帶著少數騎兵,從魏州出發,打獵消遣。溜溜達達,來到黃河邊,發現黃河已經結冰,冰層也有了一定的厚度,於是,李存勖親自踏冰渡河,並對河對岸的楊劉城發動進攻,擊潰三千後梁守軍,俘虜守將安彥之。

這是李存勖臨時起意的一次試探性進攻,卻由於其進攻果斷而犀利,對後梁軍隊造成了極大地心理震懾。潰軍四散而逃,驚恐地宣稱河東李存勖已經大舉渡河,攻占楊劉城,恐慌情緒迅速蔓延傳播,傳來傳去,就成了“李存勖已經攻入汴州”。

洛陽的文武群臣聽說後,無不擔憂汴州家人的安危,麵麵相覷,相對哭泣。朱友貞也大為震駭,急忙下詔取消郊天儀式,緊急奔回汴州。

回到汴州之後,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後梁的文武群臣如驚弓之鳥,在惶恐而慶幸的詭異氣氛中,迎來了貞明四年(918)的新春佳節。

大年初一,敬翔垂淚上疏,“帝國連年征戰,損兵折將,消耗巨大,而國土卻一天比一天縮小。陛下深居大內,隻與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商量國家大事,紙上談兵,怎能把握勝負成敗?先帝在世時,擁有河北全境,親率英雄豪傑,南征北戰,尚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如今,敵人已經深入鄆州,陛下好像毫不憂慮。聽說李亞子自襲位以來,身先士卒,躬冒矢石,前幾天進攻楊劉,他親自背負蘆葦柴薪,與士兵並肩作戰。陛下高雅從容,隻寄希望於賀瑰之流……陛下最好積極聽取老乾部們的意見,另尋對策……臣雖愚魯怯懦,卻受先帝厚恩,陛下如果實在找不出人才,就請派老臣到前線。”

敬翔的這份奏章矛頭直指“外戚幫”。

趙岩等人立即反唇相譏,指責敬翔嫉賢妒能,是因自身利益受損而滿腹牢騷,對朝廷心懷怨恨。

於是,朱友貞非但沒有排斥“外戚幫”,反而更加寵信“外戚幫”,而對敬翔等元老功勳愈加疏遠。

朱溫篡唐建梁時,為了爭取支持,封杭州錢鏐為“吳越王”,之後又加封太保、中書令、尚書令,敕建生祠,並與之結成兒女親家,以錢鏐之子錢傳瑛為駙馬都尉(公主未等下嫁,錢傳瑛就不幸病逝,年36歲);朱友珪弑父奪權後,加封錢鏐“尚父”。

朱友貞繼統後,選錢鏐之子錢傳珎為駙馬都尉,許以壽春公主。錢鏐派大將杜建徽護送錢傳珎來京師,喜提壽春公主。

這次婚事是後梁朝廷對錢鏐的一次試探,錢鏐得了滿分。錢鏐不僅很識抬舉地接受這次政治婚姻,還借機向後梁進貢。

錢鏐派使節繞道大半個中國來進貢(916),這對於“來路不正”、急需認可的朱友貞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於是立即加封錢鏐“諸道兵馬元帥”,並封杜建徽遙領涇原節度使。

對此,後梁的大部分官員都持反對意見,指出錢鏐隻是以“進貢”為幌子,趁機做生意而已。說好聽點兒,是做生意,說穿了,就是走私。

封建時期,諸侯番邦入天朝“進貢”,使團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攜帶大量土特產,除少部分用作進貢外,大部分則是在京師或沿途用作貿易,以“貢使”的特權身份公開進行走私活動。

所以諸如南詔等番邦,都曾頻繁(一年多次)地派出規模龐大的使團,向長安進貢。大唐徒得天朝上國之空名,卻飽受走私之害。

敬翔等老臣也是一致反對加封錢鏐官爵,因為實在是無法再加封了。目前,錢鏐同誌的官方正式頭銜為:

“啟聖匡運同德功臣、淮南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淮南浙江東西等道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兼淮南宣歙等道四麵行營都統、營田安撫兼兩浙鹽鐵製置發運等使、杭越等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太師、尚父、守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吳越王、食邑兩萬戶、實封一千五百戶”。

如今再加“諸道兵馬元帥”,他明年再來進貢,您怎麼封?後年呢?大後年呢?

冊封錢鏐“諸道兵馬元帥”的詔書起草完畢後,負責起草詔書的翰林學士竇夢徵手捧詔書,忍不住哭泣流淚。朱友貞很不高興,當即將其貶為蓬萊縣尉。

朱友貞心裡想的是,“諸道兵馬元帥”聽起來很拉風,卻隻是一個名譽空頭銜,畢竟除了他自己的部隊,“諸道兵馬”有幾個聽他調遣?

錢鏐心裡也是這麼想的,他怎會做賠本的買賣?於是貞明三年(917)3月,錢鏐一口氣表奏自己的11個兒子加官進爵。

朱友貞全部批準,順便買一贈一,於10月又加授錢鏐“天下兵馬元帥”頭銜。錢鏐同誌,這下滿足了吧?

“天下兵馬元帥”雖然也是空頭銜,但它有個隱藏福利:可以建立元帥府,可以設置文武百官,建立一整套獨立的領導管理體係。這就意味著,擁有“吳越王”爵位的錢鏐,其割據兩浙的行為已經被合法化,嚴格來講不能算“割據”。這是一筆難以估量的政治財富。

錢鏐對此非常滿意,也探出了後梁中央政府的虛實,於是,錢鏐照方抓藥,非常“忠心”地向後梁進貢稱臣,搖尾裝乖。

貞明四年(918),經過長期激烈的戰爭,淮南勢力終於占領虔州,從此淮南勢力與南漢劉岩接壤,從而切斷了杭州錢鏐入貢後梁的唯一陸路通道。此前,由於淮南勢力的阻隔,錢鏐的進貢路線是從今天的浙江向南出發,進入福建,再經江西(虔州)進入湖南,折而向北,經過湖北,最終進入河南。

如今,劉岩據兩廣稱帝反梁,淮南勢力又向南擴張吞並了虔州,迫使兩浙、福建孤懸東南,與中原王朝的陸路聯係徹底斷絕。

這一年,錢鏐派人走海路,在今天的山東省煙台市登陸,與汴州取得聯係。

在當時,受客觀科技條件的影響,走海路是十分凶險的,據史籍記載,死亡率高達50%!使節出發前,都要提前寫下遺書,交代後事。

即便如此,錢鏐同誌仍然通過海路派來了使節,向後梁朱友貞進貢。

朱友貞感動不已,但錢鏐的官職爵位實在沒法再加封了,於是轉而冊封錢鏐的兒子錢傳璟為宣州寧國軍節度使,加宰相銜(同平章事);加封其部將杜建徽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錢鏐的忠心隻是朱友貞的一廂情願。朱友貞不懂政治遊戲的基本原則,利益高於一切,其他都是空談。

敬翔苦口婆心,朱友貞置之不理。

貞明五年(919)朱友貞詔令錢鏐攻打淮南,錢鏐奉詔出兵,派兒子錢元瓘掛帥,率五百艘戰艦對淮南發起攻擊。

這一仗從3月打到7月,期間爆發兩次大戰役:狼山之役(錢鏐大勝),無錫之役(淮南勝)。雙方兩敗俱傷,最終達成和平停戰協議,從此之後二十多年沒再爆發大規模衝突。

瞧,錢鏐多聽話!

於是,9月份,朱友貞再下一道詔書,詔令錢鏐討伐僭號稱帝的劉岩。

錢鏐表示堅決擁護後梁中央政府,反對任何形式的叛亂分裂分子,對“廣獨分子”劉岩提出強烈譴責和抗議……不出一兵一卒。

朱友貞圖樣圖森破。錢鏐之所以奉詔討伐淮南,是基於自身利益考量,錢鏐與淮南楊氏長期以來保持著這種戰爭與和平的微妙關係,長期存在領土爭端、利益紛爭,同時也存在諸多共同語言。

淮南占領了虔州,對錢鏐形成了半包圍態勢,嚴重壓縮了兩浙生存空間,錢鏐與淮南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激烈的衝突。隻不過朱友貞恰好在此時下達詔書。

忠心?朱友貞自作多情了。打兩廣,對錢鏐沒有半點好處,於是朱友貞慘遭打臉。

在兩浙錢鏐問題上,朱友貞照樣沒有聽從以敬翔為代表的“元老勳舊派”的策略,暴露出朱友貞及其寵信的“外戚幫”幾近智障的政治水平。

還好,錢鏐的打臉並沒給後梁朝廷帶來實質性損失,隻是有些丟麵子。

可在河朔問題上,朱友貞依舊采納了“外戚幫”的建議,給後梁政權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