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兔半死,狗半烹(1 / 1)

【兔半死,狗半烹】

創業的過程中,李存勖深入群眾,與普通士卒並肩為伍,同吃同住,躬冒矢石,頗得軍心士氣。

李存勖時常宴請將領,平時吃飯時也常常呼朋引伴,有眾多將領陪同。一個戰壕裡拚命,一個鍋裡吃飯。

貞明五年(919)7月的一天,郭崇韜對李存勖進行規勸,請求削減陪宴人員的數目,以減少開支。

李存勖大怒,說這些人都是為我賣命的勇士,我連擺一桌酒席的權力都沒有嗎?那好呀,我不乾了,你們在三軍中另選一人當統帥吧。

接著就命令自己的掌書記起草文告,通告全軍:總裁辭職了,你們愛誰誰。

這位掌書記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不倒翁宰相”——馮道。

馮道遲遲不肯下筆,李存勖反複催他,馮道冒死勸諫,說:“大王正要平定河南,奪取天下,郭崇韜的建議不能算什麼重大過失,大王不接受也就罷了,何必驚動全軍?倘若被敵人知道我們將帥不合、主仆離心,於大王您的聲望不利啊。”

這時候,郭崇韜也從外麵進來,鄭重其事地向李存勖賠禮道歉,馮道從中斡旋調解,李存勖這才平息了怒火,不再使小性子。

為了跟將領們吃飯,大動肝火,不惜以辭職相威脅,這是李存勖霸道總裁的一麵。然而他真的信任自己的這些將領嗎?

答:從不。

客觀地說,自從李存勖上台以來,他就沒有真正信任過手下的武將,比如周德威。隻是那個時候他急需在軍中樹立威望,也需要依靠這些將領幫他打天下。

等河朔三鎮、幽州劉守光、後梁朱友貞均被打敗之後,李存勖再也無所顧慮,鳥儘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逐漸浮出水麵,不需要遮遮掩掩。

在夾河對峙期間,有一位屢屢出鏡的河東將領——李建及。此人原名王建及,最早是李罕之的部下,李罕之投靠李克用之後,按規矩要挑選五百勇士獻給李克用,王建及就在其中,後因雄勇冠絕而被李克用收為養子,從此改名李建及。

李存勖接管魏博軍時,魏博精銳“銀槍效節都”就交給李建及指揮。

柏鄉之戰時,率二百人死守橋頭,抵住後梁數萬軍隊,幫周德威解圍;胡柳陂之戰,又是他以少擊多,衝亂後梁陣腳,最終反敗為勝,扭轉戰局;德勝夾城之戰,還是他率領勇士衝破後梁架設在河麵上的移動堡壘,再次扭轉戰局。契丹南下,“幽州保衛戰”,李建及亦有參與。

可以說,在夾河對峙期間,李建及憑借他的英勇無畏,力挽狂瀾,為河東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李存勖對自己的這位乾兄弟一直很猜忌,在讓他統領“銀槍效節都”的時候,就派宦官韋令圖當監軍宦官,監視李建及的一舉一動,彙報他的一言一行。

李建及不僅作戰勇猛,而且善於撫禦,每當獲得賞賜,李建及都會儘數分散給部下,自己則分文不取。因此手下將士們都願意為他效死命。

韋令圖就以此作為攻擊點,密奏李存勖,說李建及分散家財以賞士卒,頗得軍心,其誌不小!暗示李建及有謀反之意。

於是,李存勖就剝奪了李建及的兵權,丟到代州做刺史。李建及性格耿直、剛烈,知道自己遭到誣陷,卻不願辯解,終於在幾個月之後,在代州怏怏而卒,被活活氣死了。

李存勖的另一位赫赫戰功的乾兄弟——李嗣源,更因胡柳陂之戰時的“北渡黃河”事件而難逃猜忌。

同光二年(924),李嗣源奉命從汴州北上,抵禦契丹。當時,魏州的軍械庫存有一批供應皇家禦用的精致鎧甲。李嗣源使用正式的公函,走正規合法程序,向副留守張憲要求提取五百副。

張憲認為戰爭已經打響,如果嚴格按照流程的話,需要層層上報,從魏州報到洛陽,再等洛陽的批示傳回魏州,手續繁瑣,路途遙遠,一來二去太費時間。於是,張憲同誌特事特辦,直接交給李嗣源五百套鎧甲,然後再補走流程。

張憲以為李存勖一定會誇讚他的隨機應變,沒想到換來的是李存勖的勃然大怒。“張憲沒有接到我的命令,就擅自把我的鎧甲發給李嗣源,是何居心?”下令:張憲罰俸一個月,並且要親自到前線找李嗣源把鎧甲要回來。

如果你是李嗣源,此時該是一個怎樣的心情。

李嗣源當時是汴州宣武軍節度使。汴州,是中原地區的中心地點,又是前朝首都,且緊鄰帝國首都洛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同光三年(925)2月,當李嗣源擊退契丹軍隊後,李存勖就對李嗣源進行移鎮,從汴州移到鎮州,

李嗣源的家人都住在太原,因此在同光三年(925)3月,上疏朝廷,請求把養子李從珂由衛州調到太原,以便照顧家屬。

李存勖大發雷霆,“天下到底誰說了算?李嗣源手握重兵,身居重鎮,居然敢命令我?想造反啊?”你不是嫌衛州離太原遠嗎,好嘞,朕下令:將李從珂貶為突擊隊長,率領數百人,給我駐防石門!走你!

嚇得李嗣源連連上疏解釋,賠禮道歉,承認錯誤,隨後又主動要求進京述職,隻身入朝,已表明自己絕無二心。

不僅李存勖猜忌李嗣源,連郭崇韜都猜忌他。郭崇韜私下對親信說,李嗣源功高震主,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我看諸皇子都不能跟他相抗衡。

接到李嗣源請求入朝的消息後,郭崇韜密奏李存勖,建議趁此機會處死李嗣源,以絕後患。

李存勖稍稍恢複了些理智。攻取汴州,李嗣源功居第一,打退契丹,李嗣源功不可沒。如今,反跡未明,人家一個勁兒地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清白,主動要求進京朝見,如果還死於鴻門宴,豈不是讓所有將領都心存恐懼?朱溫殺王重師,朱友貞殺謝彥章,我李存勖不能重複這種錯誤。

於是,李存勖拒絕了李嗣源入京述職的申請。“朕又不懷疑你,咱哥倆誰跟誰呀,不用來。”

隨後,在平定前蜀的戰爭中,皇太子李繼岌掛帥出征。李存勖的目的很明確,培養接班人,讓李繼岌在軍中混資曆,混人脈,培植自己的軍事力量,以避免日後重演自己襲位時的艱難窘境。李嗣源全程都沒能參與。

年底,李嗣源入京朝見。李存勖密令心腹朱守殷對李嗣源密切監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