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焦頭爛額4(1 / 1)

李嗣源稱帝後,這支部隊更以“開國功勳部隊”自居,沒有“明宗入魏”,哪有“明宗入洛”?

趙在禮甚至向李嗣源發出邀請,請他駕幸魏州,故地重遊,一起敘敘舊啥的。

李嗣源也是第一時間想要瓦解分化該部隊,任命趙在禮為滑州義成軍節度使,沒有成功。隨後就對皇甫暉等骨乾成員明升暗降,逐漸剝離這支部隊的首腦。

如今,李嗣源派來了皇子李從榮和大將範延光,要對這支失去主心骨的部隊進一步分化。在任命烏震代替房知溫駐防蘆台軍的同時,命魏州牙軍的三千五百人駐防蘆台軍,調離魏州老巢。

然而,朝廷卻不向這三千五百人配發任何武器鎧甲,隻用竹竿挑著旗幟,作為各部的標識,然後就這麼赤手空拳、身無片甲地北上,抵禦契丹。大家垂頭喪氣,人心惶惶,懷疑這是朝廷先調虎離山、再滿門抄斬……

走到半路途中,突然聽到西川孟知祥誅殺監軍李嚴後文詳述,軍心更加動蕩,傳言說孟知祥已經割據蜀地謀反,朝廷懼怕魏州牙軍再次鬨事響應西川,避免“明宗入魏”的事情再次發生,所以要把他們騙到蘆台軍殺害……

恰在此時,朝廷又把蘆台軍的總司令由房知溫撤換成烏震,這一換,謠言更是有鼻子有眼,傳得沸沸揚揚。

而房知溫也對這次人事調動頗為不滿,於是利用謠言,煽動兵變,與這支魏博牙軍的統領中級將官龍晊達成鴻門宴、裡應外合的陰謀。

烏震抵達蘆台軍後,房知溫沒有立刻交出印信,而是先擺設接風宴,為烏震同誌接風洗塵。

席間,諸將賭博助興,喧嘩吵鬨。而房知溫則趁亂偷偷離開,向魏博牙軍傳遞了暗號。龍晊遂率領魏博牙軍暴動,當場斬殺烏震。

騎兵總指揮安審通見勢不妙,拔腿就跑,奪下一條船,成功逃到西岸,隨即召集自己的騎兵部隊,下令全軍進入戰備狀態,沒有自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輕舉妄動。

房知溫一看安審通逃脫,後悔不迭,失去了騎兵的支持,這場兵變肯定要失敗!於是也想逃到西岸,好與龍晊的魏博牙軍撇清關係。

魏博牙軍急忙衝上前,一把抱住房知溫的馬頭,“大帥,您不當我們的首領,要去哪裡?”

房知溫賊起飛智,騙他們道:“騎兵都在河西,如果不控製他們,隻靠步兵怎能成大事?我這就去收服他們。”

魏博牙軍很傻很天真。

房知溫一提韁繩,飛馬上船,成功渡到西岸。上岸後,房知溫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與安審通聯合,回頭反擊魏博牙軍。

龍晊率領變軍南下,意圖返回魏州。房知溫與安審通率領騎兵緊隨其後。

變軍清一色的步兵,而且沒有任何武器鎧甲,在騎兵的威脅下,全都嚇得麵色蒼白,一刻不敢停留,舉著火把連夜趕路,結果誤闖沼澤。變軍們被恐懼、疲憊和饑餓折磨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他們更加絕望地發現,房知溫與安審通已經在昨晚悄然地完成了對他們的包圍,在清晨第一縷陽光灑下來的時候,安審通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接下來,就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大屠殺。少部分變軍成功突圍,狼狽逃回東岸的營地,然而安審通早就把它一把火燒成了一片焦土,變軍進退兩難,瞬間崩潰,最終存活下來的不到30,幸存者逃入山穀,隨後又投奔到定州,不久之後,定州王都叛國投敵,這批魏博牙軍的幸存者終究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

大將範延光還在半路途中,聽說前方蘆台軍發生兵變後,立刻征調滑州義成軍主力,向魏州方向增援。

李嗣源下詔:在蘆台軍發動叛亂的三千五百名魏州牙軍,全部滿門抄斬!

詔書送到魏州城,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一萬多男女老少被驅趕到石灰窯,全部斬首,永濟渠又一次變成了血河。

事後,為了安撫房知溫,李嗣源給他加宰相銜同平章事。

策劃、煽動兵變的始作俑者房知溫,加官進爵參與暴動的普通士兵,滿門抄斬。我們已經了解了李嗣源的處境,也就能讀懂這種弱勢和強勢的矛盾表現了。

7,汴州宣武軍

天成二年92710月,李嗣源忽然離開京城,東幸汴州。

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能輕易離開京城的,除非有特彆特彆重要的事、事關帝國生死存亡的事,比如打獵李存勖、與情人私會王宗衍。

除了表麵上說是愛惜民力、不願騷擾地麵之類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更主要的原因是擔心驚擾藩鎮諸侯。

對於李嗣源的這次東幸汴州,應該是“蹭飯”。去年,李存勖就因洛陽糧草匱乏,而提議東幸汴州,被群臣勸阻。李嗣源上台後東幸汴州,也很有可能是同樣的問題。

不過對於這次東巡,坊間的傳聞就花樣百出了。

比如,有種說法是李嗣源要禦駕親征,吞並吞並淮南,所以才將指揮中樞向東轉移。這種說法很有道理,莊宗收巴蜀,明宗收淮南,完成大唐帝國的統一大業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說李嗣源此番是要處置東方的某位意圖謀反的高級官員。

這兩種說法是流傳最廣的。汴州宣武軍節度使朱守殷被第二種說法嚇壞了。

因為朱守殷是如假包換的“李存勖餘黨”,是李存勖的重要心腹爪牙之一,當年失守德勝夾城,給後唐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李嗣源為此密奏李存勖,要求按軍法斬首朱守殷,然而李存勖不但沒有責罰朱守殷,反而還給他加官進爵。導致李嗣源等一批功勳將領極為不滿。

後來李嗣源遭李存勖猜忌,被軟禁於洛陽,命懸一線,負責全天候照顧李嗣源起居24小時貼身監視的,也正是這位朱守殷。期間朱守殷還婉轉地向李嗣源敲詐勒索,索要賄賂。

而李嗣源稱帝後,並沒有把朱守殷清洗掉,而是讓他坐鎮汴州。所以前文在講李存勖猜忌、軟禁李嗣源的時候,就提過,李嗣源登基過程也是一樁曆史迷案,有很多令人費解的地方,我堅信這段曆史也是被後人精心粉飾過的。

如今,李嗣源突然征調軍隊,向汴州雲集。朱守殷確信自己就是傳言中那個高級官員,驚恐之餘,找來幕僚商議辦法。

他的幕僚告訴他,如今橫豎都是一個死,倒不如登城抵抗,反倒有一線生機。朱守殷深以為然,於是緊閉城門,準備拚個魚死網破。

五代十國往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