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逼反董璋(1 / 1)

逼反董璋

愛哭的小孩兒有糖吃,但董璋哭錯了墳。

逼反董璋的幕後黑手,就是安重誨。你拿造反威脅他,是正中下懷。

安重誨捏著董璋的書信,“更發一騎入斜穀,吾必反哼,正合我意!”

董璋:再發一兵試試!

安重誨:試試就試試。

朝廷立即調派將領荀鹹乂,率軍進駐閬州。

聽到消息後,董光業急忙轉告安重誨,“我爹絕對沒有二心,懇請朝廷務必不要再派兵了,否則,真會把他逼反的!”

安重誨輕蔑地一笑,“醜奴安敢要挾中央?”

消息傳回東川,董璋徹底絕望了,於是終於正式高舉反旗,宣布脫離後唐,隨即放出狠話,要對利州昭武軍、閬州保寧軍、遂州武信軍發動軍事進攻。

三鎮急忙飛奏中央,通告兩川局勢。

安重誨喜上眉梢,拿著奏章來找李嗣源,沾沾自喜道:“看到了吧?我早就說過董璋要造反,陛下還不信,怎麼樣,被我說中了吧?”

李嗣源歎口氣,說我已經對兩川仁至義儘了,有道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事到如今,就算我先禮後兵吧。

在安重誨的竭力挑唆下,兩川戰爭終於正式打響。

孟知祥得到消息後,找來趙季良商議對策。

趙季良為兩川同盟軍製定了一套完美的戰略:先奪取遂州、閬州,然後集中兵力控製劍門關,把中央軍擋在劍門關以外,把戰爭拖進僵持階段,發揮主場作戰優勢,耗死中央軍。

兩川商議好日期,相約同時發兵。

戰爭爆發的前一天,是李嗣源的生日。孟知祥在成都擺下盛宴,舉起酒杯,麵朝李嗣源所在的東北方向,隔空跪拜,一邊行大禮,一邊放聲痛哭,淚水打濕了衣服。將士們紛紛被感動,感慨朝廷負人,逼反忠臣。東北望再拜,俯伏嗚咽,泣下沾襟,士卒為之欷歔

董璋向利、閬、遂三鎮發布檄文,聲稱他們挑撥離間,應當受到嚴懲。隨後便對閬州發動了攻擊。

孟知祥則派總司令李仁罕掛帥、趙廷隱為副、張業當先鋒,率軍三萬,攻擊遂州另派侯弘實、孟思恭率軍四千,協同東川軍,攻擊閬州。

孟知祥也發布了一篇檄文,水平明顯跟董璋不在同一個境界,甩董璋十八條街,下麵是理解時間:

“蓋聞皇王禦下,恩新乖而叛離臣子事君,猜忌生而權變。”

開頭先甩鍋,我造反,是朝廷逼的

“知祥國朝懿戚,受命莊宗,自節製於西川,遇鼎移東洛……因儘節而傾誠,遂梯航而入貢。”

高了。表麵上是說自己根紅苗正、是前朝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在強調自己法理純正的同時,暗指李嗣源法統不正,“遇鼎移東洛”,您是靠非法政變篡權得來的皇位。緊接著話鋒一轉,並不糾纏李嗣源的帝位來路,而是繼續訴說自己的委屈,即便您篡位奪權,我孟知祥不是照樣稱臣納貢嘛。

“五年之內,發運無虛。積數五十萬貫,粗給中朝之費……至於屢加官軼,亦荷寵光。”

擺事實,講道理。您“有事於南郊”,我沒少掏錢啊,五十萬貫,還不足以表達心意嗎?而且您也不斷給我加官進爵,表示朝廷對我的認可。

“不幸間諜潛興,窺覦顯露,於閬中而立節,就列鎮以益兵,搖動我軍民,控扼我吭背……”

敲黑板,劃重點,這是我造反的直接原因:朝中奸臣離間兩川,分割閬、果設立新藩鎮,向兩川進行軍事滲透,散播謠言,蔓延恐慌情緒……

“累具上聞,冀粗軫於懷柔,希稍安於方麵。而朝廷不以為德,轉深其疑,竟乖魚水之歡,自絕雲龍之契。”

繼續甩鍋,把挑起戰爭的罪責推給朝廷:我屢次上表指出朝廷的舉措失當割閬、果,增兵,希望朝廷懸崖勒馬,不要激化矛盾,而朝廷卻好心當成驢肝肺,不但不自省反思,反而更加堅定地相信了奸臣挑撥離間的話。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知祥與東川相公已聯姻好……朝聞雞犬之聲,暮接茄鼙之響。地裡雖分於兩鎮,人心何異於一家,勢比同舟,事資共濟。”

兩川關係杠杠的,既是雞犬相聞的友好鄰居,又新結為兒女親家,必然會同舟共濟。

“今與東川點檢馬步軍十五萬人騎,分路往遂、利、閬、黔、夔等州,問逐製置之由……”

兩川不是鍵盤俠,十五萬大軍,就問你怕不怕。

孟知祥用一篇文采奕奕的檄文,把自己塑造成忠君愛國、卻遭昏君猜忌迫害的小可憐,占儘了道德的製高點。寶寶心裡苦,但要說出來,而且寶寶也不是好欺負的,蜀中十餘萬精兵勇將為我所用。

董璋兵臨閬州城下,兩川戰爭的第一場攻堅戰即將上演。

閬州諸將達成了一致意見,認為董璋久蓄謀反之心,平時常用大量金銀犒賞士卒,如今隻需一聲令下,士氣高昂的東川勇士就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不宜與之硬剛,而應該緊閉城門,憑城堅守,先挫其銳氣,不出十天,朝廷援軍就會趕到,那時,東川兵就會逃走。

然而安重誨的心腹爪牙閬州保寧軍節度使李仁矩,卻一票否決了堅守不出的策略。於公來說,“鷹派”領袖安重誨不希望看到保守消極的打法,他需要積極主動,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軍事範疇,而是涉及政治立場問題於私來說,李仁矩曾被董璋嚇得屁滾尿流,奇恥大辱,讓李仁矩始終無法釋懷。

而且李仁矩還存在地域歧視,深信自唐末以來“蜀卒怯懦”的說法。

官大一級壓死人,李仁矩下令:“蜀卒一向膽小如鼠,貪生怕死,豈能抵擋我精銳王師?給我出戰!”

閬州守軍被迫出城迎戰,兩軍還未接觸,閬州守軍便不戰自潰,一哄而散,逃回城中。

董璋趁機發動總攻,一舉將閬州攻克,生擒大仇人李仁矩。董璋將李仁矩滿門抄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