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李從榮謀反案2(1 / 1)

【李從榮謀反案2】

在這個“五巨頭”會議上,那四位麵色凝重、神情焦急,唾星四濺,唯獨康義誠從頭至尾一語不發。

四人急了,逼他表態。

康義誠冷漠地一聳肩,說道:“我隻是一個軍人,不敢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完全聽宰相們的吩咐。”

四人互相對視一眼,認為康義誠可能有所顧慮,不願公開表態,於是就暫時中止會議,派朱弘昭在晚上邀請康義誠到私宅,二人單獨在一間密室中,坦誠布公地聊一聊。

沒想到,康義誠的回答跟白天完全一樣。

時間緊迫,四人沒有時間商量了。

就在第二天,天還未亮,李從榮就已經開始了行動。李從榮率領著一千人馬,耀武揚威地來到皇宮以外,在天津橋上列陣。

洛陽城分南、北二城,中間被洛水隔開,皇宮位於北城。北城與南城之間的洛水上,南北縱向排列著兩座小島、由三座橋將南北城和小島相連,呈現出“串”字,其中,“呂”就是兩座島,三座橋由北往南依次是黃道橋、天津橋、星津橋。

李從榮用一千人列陣天津橋,堵住了皇城的去路。

皇城南麵是三座城門,由西往東分彆是左掖門(西南門)、端門(正南門)、右掖門(東南門)。

李從榮威風凜凜,望著初生的太陽,無比欣慰,“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他又派馬處鈞到馮贇家,警告道:“我今天就率軍強闖皇宮,暫住興聖宮。你們都有妻兒老小,滿滿一大家子,不少條人命呢,你們說話做事的時候,可要三思啊。是福是禍,就在此刻!”

李嗣源登基前就是先住在興聖宮,然後登基稱帝的。所以李從榮說自己要暫住興聖宮,就是要武裝政變、篡權奪皇位的委婉說辭。

隨後,馬處鈞與康義誠取得聯係。康義誠信誓旦旦地向他拍胸脯保證道:“秦王來了,我帶兵迎接!”

得到了親軍總司令康義誠的支持,李從榮更加信心滿滿。

馮贇則快馬加鞭,跑進皇宮,正看到朱弘昭、康義誠、孟漢瓊、孫嶽在中興殿門外討論如何應對。孫嶽現居三司使,接替的馮贇,馮贇由三司使轉為樞密使。

中興殿門外的這幾位,是帝國的百官之首(宰相)、軍事一把手(樞密使)、宦官一哥、帝國錢袋子(三司使),可以說是帝國強力部門的一把手。

何況他們的背後還有後宮一姐(王德妃)的撐腰,如果他們真能團結協作,李從榮的政變就不好得逞。

然而這幾位湊在一起嘀嘀咕咕,表麵上要商討如何對付李從榮,實際卻是同床異夢。比如康義誠,他早就主動把兒子送到李從榮那裡當人質,還對李從榮的親信說“王來則奉迎”,簡直就是打入我軍內部的叛徒,時刻準備倒戈反水,迎立李從榮。

再比如孫嶽,他本是一位人民的好乾部、百姓的父母官,有善政,群眾口碑極佳,因此被李從榮集團相中,打算讓他做元帥府的幕僚,像劉瓚一樣充當政治花瓶。未等執行,恰逢三司使馮贇轉為樞密使,於是就頂替馮贇為三司使。

然而不知孫嶽是迂腐不化,認為理應按照長幼順序讓李從榮繼位,還是認為李從榮集團聘他當幕僚是對他的欣賞肯定,總之,孫嶽是朝堂上為數不多地支持李從榮的官員,在朱弘昭、馮贇麵前分析利害,為李從榮站台助威。而康義誠恰恰是相信了孫嶽的言論,才將兒子送到秦王府當人質,委身於秦王一黨。

馮贇衝到幾人麵前,把馬處鈞的威脅複述一遍,幾人震驚不已。馮贇轉臉對康義誠責備道:“李從榮說‘禍福在須臾’,你給我翻譯一下,什麼叫‘禍福在須臾’?”

“這個……我……”

“我踏馬讓你給我踏馬翻譯一下,什麼踏馬的叫禍福在踏馬須臾!”

眾人齊刷刷地怒目而視,惡狠狠地瞪著康義誠。

“李從榮想乾什麼,大家心裡都明白。你不能因為兒子在秦王府上,就首鼠兩端。皇上把我們從一介草民提拔到宰相高位,享儘榮華富貴,難道我們就不該報答皇恩嗎?假如李從榮帶兵入宮,他將怎樣對待皇上?難道你以為我們的家人真的可以平安嗎?”

康義誠支支吾吾,還是什麼都沒說。

這時候,守衛宮門的衛兵緊急來報:李從榮已經率軍抵達端門(正南門)!

宦官孟漢瓊拂袖而起,厲聲說道:“如今皇上有難,你難道還在盤算個人利益嗎?我不敢愛惜自己的生命,要親自率軍抵抗!”說罷,轉身進入殿門。

朱弘昭、馮贇也緊隨其後。

康義誠被迫跟在最後麵。他雖然有兵權,但現在是孤身一人,兵不在身邊,而眼前這扇殿門已經被賦予了政治意義,進門,就代表忠於皇上;不進門,就是從賊附逆,與李從榮謀叛。所以如果康義誠不進門,就等於宣告他要參與刺王殺駕,那麼他將成為本場政變第一個流血犧牲的人。

好漢不吃眼前虧,康義誠隻能硬著頭皮進殿,見機行事。

孟漢瓊等人來到李嗣源麵前,奏報緊急軍情:李從榮兵變,已經率領軍隊攻打端門,即將攻入皇宮!

宦官宮女們驚慌失措,放聲痛哭。

李嗣源緊皺眉頭,自言自語道:“從榮何苦這樣做?”緊接著問朱弘昭等人,“真有這回事嗎?”

眾人回答:“真有。已經命守衛關閉宮門,請皇上下達下一步指示。”

李嗣源捶胸頓足,淚流滿麵,對康義誠說道:“你是親兵總指揮,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不要驚擾了百姓。”

轉而又對身邊的控鶴(隸屬禁軍)指揮使李重吉說道:“我跟你父親躬冒矢石,多少次出生入死,才打下這片天下,你父親多次救我於危難。李從榮他有什麼功勞,居然受奸人煽動,做出這種叛逆的事。我早就應該叫你父親來,把兵權交給他。哎,現在你替我守衛宮門吧。”

李重吉,他的父親就是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危難關頭,不知李嗣源為何要說這些話,聽這話裡的意思,似乎是後悔沒有讓李從珂當儲君。雖然這是權威史料中白紙黑字的明確記載,但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李嗣源腦子糊塗,就是後人(李從珂集團)杜撰,以告訴世人:明宗皇帝本就想指定李從珂為繼承人。

李重吉率領控鶴軍封鎖宮門;宦官孟漢瓊身穿鎧甲,跨上戰馬,命騎兵總指揮朱洪實率領五百騎兵出宮討伐李從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