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再分魏博2(1 / 1)

天福三年(938)11月,石敬瑭加授楊光遠守太尉、洛陽留守,兼河陽節度使,判六軍諸衛,把他從魏州調到洛陽。

與此同時,升魏州為鄴都,置留守官(為敘述連貫,始終保持其“魏州”的稱呼);將原屬魏博軍的相、衛、澶三州分割出來,設置彰德軍,以相州為治所;將原屬魏博軍的貝州、博州、原成德軍的冀州分割出來,設置永清軍,以貝州為治所。

實際上,原有的魏博軍就被肢解成了三個相對獨立的軍鎮,勢力被大大削弱。石敬瑭又把澶州升為防禦州,並將州政府南遷到德勝渡,整體向南遷移,以躲避來自北方契丹的潛在威脅,加強戰略縱深。

看得出來,在桑維翰提供的“分割魏博”方案中,已經不僅僅是針對一個小小的楊光遠了,而是把目光放長遠,為將來的有可能發生的“晉遼之戰”做準備。

所以我們需要再次強調,桑維翰等“親遼派”官員不能與“漢奸”完全劃等號,他們的政治主張是“親遼”,完全是以後晉的利益為出發點的一種鴿派外交,其目的是韜光養晦,最終是要戰勝契丹,讓石敬瑭和他的後晉政權可以站著把錢掙了。桑維翰親遼,但絕不精遼。

楊光遠更加痛恨桑維翰,而更讓他深惡痛絕的事情接踵而至:

楊光遠的小弟劉處讓榮升樞密使,剛剛半年,劉處讓的母親就去世了,劉處讓隻能照例辭職回家丁母憂。

“割耳義士”劉處讓妥妥的“楊派”,是楊光遠在中央的小弟。於是石敬瑭敲山震虎,先拿劉處讓開刀,剪除楊光遠的羽翼。

石敬瑭下令,撤銷樞密院,把印信交給中書省保管,原樞密院的工作由宰相們分彆負責。“樞密使”的編製廢除了,權力由宰相們接管……這不還是宰相兼樞密使的內核嘛,換湯不換藥,唯一有所改變的,就是丁憂歸來的劉處讓,忽然發現自己被下崗了。

楊光遠再也坐不住了,於是麵見石敬瑭,當麵指責桑維翰擅權弄威、離間君臣、假公濟私、與民爭利……

據說桑維翰的家人在洛陽等地開辦酒店等營業性場所,封建時期的官員下海經商,是對民間工商業的降維打擊,即“與民爭利”,是非常遭士人鄙視唾棄的。

迫於楊光遠的巨大壓力,石敬瑭最終將桑維翰外放,任命他為相州彰德軍節度使。

桑維翰到了相州後,就革除了一項陋習,即抄沒罪犯家產。前文已經提及,凡是犯罪之人,一律抄沒全部家產充公,據說這是河朔地區的舊俗。桑維翰深以為不妥,且國家沒有一條法律支持這種野蠻粗暴的行徑,於是上疏請罷。

石敬瑭非常高興,於是準奏,並降詔褒揚:

“桑維翰佐命功全,臨戎寄重,舉一方之往事,合四海之通規……聞將相之善言,成國家之美事,既資王道,實契人心……天下諸州皆準此處分。”

你做了一件很平常的小事,而領導開全體大會,重點表揚,不乏溢美之詞,並號召集團全部員工向你學習。這說明什麼?楊光遠同學,請你翻譯翻譯,這說明什麼?你給我翻譯翻譯,這TM的說明TM的什麼?

石敬瑭對河朔地區大刀闊斧地進行重新洗牌,矛頭並不隻針對楊光遠,鎮州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也露出了反叛的苗頭,石敬瑭肢解魏博的做法是一石二鳥。

河朔地區的整頓並不局限於行政劃分,伴隨行政區劃改革的是,是一係列眼花繚亂的移鎮命令:

調青州節度使王建立為潞州節度使;

調潞州節度使皇甫遇為晉州節度使;

調晉州節度使李德珫為太原留守;

調太原留守安彥威為宋州節度使;

調宋州節度使劉知遠為魏州留守。

青州、潞州、晉州、太原、宋州、魏州,向左轉,齊步走,六鎮互移。

其中,劉知遠坐鎮魏州,頂替了楊光遠;皇甫遇的調動,則是針對安重榮。

皇甫遇原本坐鎮定州義武軍,與鎮州成德軍安重榮結為兒女親家。鎮州、定州唇齒相依亦有百餘年曆史,二鎮聯姻,結成掎角之勢,石敬瑭深患之。於是先將皇甫遇移鎮到潞州,潞州與鎮州之間隔著太行山,以太行山天險阻隔二人的聯係,隨後很快又調往更西麵的晉州,使二人幾乎無呼應的可能。

在分割魏博的同時,石敬瑭把鎮州成德軍治下的冀州也順便劃了出來,使成德軍轄境由四州減少為三州。

另外,石敬瑭以王建立的家鄉是遼州,為了表示對他的恩寵,特意把遼州、沁州劃撥給潞州昭義軍。其中沁州是晉州建雄軍的屬州,也就是在皇甫遇的嘴裡搶下一塊兒肉,再度削弱了皇甫遇的勢力。

這還沒算完,石敬瑭繼續升級這次人事大變動,把河北的成功經驗套用在了黃河以南,打起了襄州、安州的主意。

襄州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安州安遠軍節度使李金全,同樣是帝國的不安定因素,亦早除之。

在上述的人事調動中,並沒有完成閉環,六鎮繞了一個有缺口的圓,最後的魏州楊光遠去了洛陽,然而開頭的青州卻無人填補。現在,石敬瑭要填補漏洞了。

為了避免尷尬,石敬瑭先派人到襄州,試探安從進的口風,透漏給他青州節度又空缺,問他願不願意移鎮青州。

安從進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彆移鎮了,咱玩兒個‘鎮移’吧。”

使者懵了,怎麼個“鎮移”法?

“如果皇上把青州移到漢南,我就赴鎮。”

安從進讓乾坤大挪移都汗顏,以這種方式向石敬瑭表明自己的態度。

石敬瑭為避免把他逼反,就沒敢下達移鎮的命令。隨後,又把目光落在了安州。安州李金全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禁軍將領,兵微將寡,借著平定王暉之亂才坐鎮安州,立足未穩。跟他就沒必要客氣了。

石敬瑭下詔:以滄州橫海軍節度使馬全節為安州安遠軍節度使。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造反派實力種子選手楊光遠、安重榮、安從進尚在摩拳擦掌,反倒是勢力微弱的李金全率先挑頭,成為謀反界的一顆新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