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張彥澤巨案2(1 / 1)

沒想到,張彥澤得寸進尺,竟然上疏向石敬瑭索要張式,還赤裸裸地威脅朝廷,“如果我得不到張式,一切不堪設想的後果由朝廷負責!(彥澤若不得張式,恐致不測)”

石敬瑭竟然就乖乖地下詔,把張式交還給了張彥澤。

得到張式後,張彥澤殘忍地將張式肢解。張式有位漂亮的妻子,張彥澤肢解張式後,立即將其霸占。

於是,這就有了上文提到的,新春佳節,張式的父親張鐸詣闕鳴冤告禦狀。石敬瑭就讓王周接替張彥澤回中央,其實王周剛剛被任命為河陽節度使才七天,就被移鎮到了涇州。

張彥澤卷鋪蓋卷,一路東行,當走到陝州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老部下,楊洪。賊不走空,張彥澤又將楊洪殘忍肢解。

楊洪為何會遭此待遇?這就要先從張彥澤的另一項大罪說起了。

張彥澤坐鎮涇州的時候,曾擅自發兵,攻打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落,結果全軍覆沒,為了彌補戰鬥損失,就強行征收了百姓的一千餘匹馬。在此次戰鬥中,少數將士逃亡,其中就包括楊洪。

所以張彥澤在陝州將楊洪肢解泄憤。

王周到達涇州後,用了兩個月左右,就搜集了張彥澤的違法亂紀罪證,僅“證據確鑿、鐵證如山”的就多達二十六條,境內居民因其嚴苛暴政而逃亡的,多達五千餘戶,整理之後上奏朝廷。

石敬瑭下詔褒獎王周,“王周同誌,辛苦了。”而對於罪魁張彥澤,則是隻字未提,擱置不問。

於是,就對應了上文節點,鄭受益、李濤等人接二連三地上表彈劾張彥澤,要求按照國家律法予以嚴懲。

起初,石敬瑭選擇了無視,將彈劾奏章丟到一邊,不予回複。怎奈這幫文官耿直而執著,堵在門口討說法(伏閣抗疏)。

石敬瑭迫於壓力,隻得正麵回應了對張彥澤的彈劾,下詔張彥澤的官階、爵位各降一級;張氏的父親張鐸、弟弟張守貞、兒子張希範都賜予官職,以示補償;賜給涇州官府十萬錢,用以彌補暴政創傷;厚葬張氏,之前被張彥澤抄沒的家產也予以奉還;涇州逃亡百姓,回涇州複業的,減免一年的徭役賦稅。

看到處罰結果後,李濤再率領禦史台等官員到宮門外集會、下跪請願,認為這樣的處罰實在太輕,懇請皇上依法嚴懲,以正視聽,以儆效尤。

石敬瑭都快被煩死了,“這幫念書人,怎麼就愛鑽牛角尖呢?真軸!來,讓李濤進來,我跟他好好聊聊。”

君臣二人單獨會談,石敬瑭語重心長,說張彥澤同誌於國有功啦、跟朕是老戰友啦,巴拉巴拉,那意思就是希望此事到此為止。

李濤堅持公理正義,跪地叩頭,聲色俱厲,要求務必嚴懲張彥澤。

“朕他媽的給你好臉了是吧?”石敬瑭見他油鹽不進,氣得當場爆粗口,出口成臟,對李濤發飆,讓他滾蛋。

李濤威武不能屈,雙手恭舉笏板,絲毫不為所動,依舊要求嚴懲張彥澤。弄死張彥澤,我就滾蛋。

石敬瑭被逼急了,怒吼道:“朕已經答應過張彥澤,饒他不死了。”李濤,你想讓皇上說話不算數嗎?

李濤厲聲回懟:“陛下許諾張彥澤不死,那範延光的丹書鐵券、免死金牌呢?”

噎得石敬瑭半天說不出話來,氣得他渾身發抖,一甩袖子,走了(晉祖不能答,即拂衣起)。

到此,所有人都不免會有疑問,石敬瑭為什麼要如此包庇張彥澤?難道真如石敬瑭所說,是他曾經的親密戰友,立過軍功?

當然不是。石敬瑭另有難言之隱,他有充足的理由,但不方便擺在桌麵上:張彥澤與楊光遠是兒女親家。石敬瑭包庇姑息張彥澤,是因他惹不起楊光遠。

魏博範延光反了,安州李金全反了,襄州安從進反了,鎮州安重榮反了……西北地區多地爆發叛亂,隻不過西北地區的叛亂雖然眾多,但規模不大,基本都是地方解決,不勞中央出兵。而契丹爸爸又對中原虎視眈眈,尋找南下入侵的借口。

在這種情況下,手握重兵又跋扈不臣的楊光遠,是石敬瑭萬萬得罪不起的。

張彥澤是不能殺的,隻能提高對遇害者家屬的賠償,於是下詔給張式追贈尚書虞部郎中,其父張鐸享受沁州司馬的退休待遇(以沁州司馬致仕),弟弟張守貞提拔為貝州清河縣主簿,兒子張希範提拔為興元府幕僚。

“張彥澤肢解張式案”就此完結。

石敬瑭對張彥澤可謂是恩重如山了。正所謂養狼當犬看家難,東郭先生的故事會在後文出現,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張彥澤是如何“報答”石敬瑭的了。

石敬瑭被“張彥澤案”搞得心力交瘁,5月,“帝不豫”,6月,臥床不起,口不能言。

天福七年(942)6月13日,石敬瑭駕崩於保昌殿,享年51歲。

8月,群臣議定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史稱“後晉高祖”。

對於石敬瑭的駕崩,契丹人宣布對此事件負責:

《契丹國誌》:“遼以晉招納吐穀渾,遣使責讓,晉高祖憂悒成疾。”

《遼史》:“二月……遣使使晉,索吐穀渾叛者。”石敬瑭就嚇尿了,3月份遣使入遼,問候爸爸起居,閏3月又遣使進貢射柳鞍馬,6月,又讓石重貴遣使進貢,然後就駕崩了。

契丹人感覺很抱歉,沒想到把五十歲剛冒頭的好兒子給嚇死了,於是輟朝七日,遣使吊祭。

主流觀點也認為石敬瑭是被契丹嚇死的。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前文說過,契丹磨拳霍霍,舊事重提,以後晉招降納叛為由,要再次出兵南下,以圖中原。石敬瑭為此憂心忡忡,他的病逝與此並非毫無關係,“被契丹嚇死”的說法也符合邏輯。

石敬瑭的一生充滿著爭議,被罵做“漢奸”,一罵就是一千多年,真正的千載罵名,永遠地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他真的如此不堪嗎?曆史會給他怎樣的蓋棺定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